劉健雖然是個文科出身的秘書,但跟著領導調來國科院後,經常幫著整理匯總各類資料,準備個會議稿什麽的。
文案做的多了,知道不少國科院下屬各單位正在進行和攻關的項目。
比如,最近推進力度最大的,半導體相關的一係列項目裏,非常重要的一個版塊是,盡快解決半導體生產過程中,部分關鍵耗材的製備問題。
具體內容專業性太強,劉健記不住。但其中有些關鍵詞,比如金屬鉬,蒸發台、沉積儀,他是有印象的。
注意到圖紙上的內容後,劉健連電話聽筒裏領導的聲音都顧不上了。
仔細的把桌上的圖紙全都掃了一遍,又發現了好幾個他有印象,應該涉及到很多重要技術的關鍵詞……
一再確定自己沒有看錯後,劉健頭皮一陣發麻。腦子裏琢磨……這小子是搞計算機軟件的,好像還懂點硬件。但這些生產半導體的技術資料,他是從哪搞來的!?
還有,之前感到困惑的,如此奢華的院子和裝潢……現在似乎有了合理的解釋!
電光火石間劉健心思一轉,餘光瞥了下書房門外杵著的許桂芸,異常鄭重的對著話筒說:“熟記,我忽然想起一件非常重要的工作,需要當麵向您匯報。哦,對,還有王誌剛王處長。”
“王……”齊安泰本來還琢磨呢,有什麽重要的事得當麵匯報。等聽到王誌剛的名字,神情立馬嚴肅了起來。
沉聲道:“好,我知道了。我在辦公室等你……”
王誌剛幹嘛地?
都忘了吧?
某人有那麽一陣,處於牆倒眾人推的階段。國科院管紀律紀律的王處長,因為小山般的舉報信,專門找某人進行了一場在有心人的推廣下,傳播範圍很廣的“談話”。
其中最勁爆的一段,是王處長跟門房李大爺好生養的二女兒,有段不得不說的故事。
當然了,大家也就是圖個樂嗬。門房李大爺是個孤老頭,無兒無女……
下午三點多,曲卓開著小破車回到京城。先把王老爺子送回家,又去了趟郵局,給長嶺的老太太和曲振江寄了箱東西。
回到帽兒胡同,按遙控升起車庫門,一把方向利落的倒車入庫。
車庫門緩緩落下時,溜溜達達的從小門進到院裏。
抬頭瞅了眼陽光房上麵的玻璃……又積了不少灰,估摸著太陽能板上也大差不差,琢磨著明兒接上水龍頭衝洗一下。
或者……等周末,喊大舅哥回來吃飯?
正頭疼這活兒一兩個月就得來一次,忒費勁了,聽到倒座房茶室的門輕響。
視線挪過去一看……居然是趙長波從裏麵出來了。
“回來啦。”趙長波努力和善的打招呼。
“嗬~什麽風把趙大處長吹來啦?”
曲卓笑嗬嗬的回了一句,正猜測茶室裏還有誰呢,趙長波示意門內:“於領導都等你半天兒了。”
“呦~於領導來啦?”曲卓嘴上激動,腳下不緊不慢的溜達到茶室門口,探頭往裏一瞅……不止於領導,還有趙誌剛。
“於領導好,辛苦您老人家久等了。”曲卓嘿嘿笑著打了個招呼,視線落到趙誌剛臉上,挑起大拇哥誇讚:“趙處長霸氣。一句停職,我老老實實的在家待了半年多。
您別著急哈,我檢討書都寫好幾個字了。三五年之內,肯定交到您手裏。”
“……”趙誌剛表情不自然的“咳”了一聲,視線轉向別處,不看某人。
那天說是做戲,也確實是按照劇本進行表演,但演員他不按劇本走呀!
所以,動怒,也是真的吵出了真火。
以至於趙誌剛在後麵很長時間裏,一想起那天,心口就有種壓氣的感覺。
“來來來,坐,坐下說話。”於領導打了個圓場。等曲卓坐下後,笑嗬嗬的斟酌了下措詞。
猶豫了一瞬,決定還是直接點好。問:“你書房裏,有不少圖紙。”
“我書房?”曲卓的臉瞬間轉冷:“我書房裏有什麽,你怎麽知道的?”
“欸,你先別管……”
於領導剛說了幾個字,曲卓起身出了茶室快步奔正房。
正要換鞋,注意廳裏地上有好多鞋印子,探頭一瞅,鞋印進屋後朝左去的……
探頭往左麵通往書房和臥室的走廊瞅,跟書房門口坐小凳上的許桂芸來了個四目相對。
“什麽情況?”曲卓穿著鞋進屋。
“嗨呀~”許桂芸順窗戶往外瞅了一眼。
見茶室裏的幾位領導沒跟過來,起身往客廳走了兩步,停在有牆能擋住外麵視線的地方。愁容滿麵的小聲說:“今早快八點時,有個什麽書籍的秘書來找你。沒找見你,說是借家裏的電話用用……”
曲卓出去的大半天裏,家裏熱鬧了好幾撥。
先是劉健一路趕回國科院,向齊安泰和趙誌剛匯報了曲某的書房裏,出現大量涉密資料的情況。
趙誌剛對某人的情況,是有些了解的。聽後心裏立馬有了個大致的猜測,判斷劉健所說的資料,應該不是公家單位流出去的。
齊安泰不知道呀,命令趙誌剛立刻派人收繳外泄資料,同時抓捕嫌疑人。
趙誌剛作難,一方麵沒有上麵的授權,他不能向齊安泰透露相關情況。
一方麵給出合理的解釋,沒有理由說服讜一把不要輕舉妄動。
麵對齊安泰的嚴令,趙誌剛提了個比較居中的建議:先把資料拿回來,確認是不是公家單位流出的,再決定要不要采取進一步行動。
齊安泰可不是劉副團長那種一根筋沒腦子的貨。從趙誌剛的言語中,隱約聽出了點別的意思。沒有固執己見,表示讚同。
趙誌剛隨即親自帶隊趕往帽兒胡同,把曲卓的書房翻了個底朝天。包括桌麵上和櫃子裏,所有能找到的技術資料全都帶回了院裏。
期間東西整理好裝箱往外運的時候,趙誌剛用書房的電話,向上級安全部門的領導做了匯報。
不用他匯報,齊安泰已經把情況報到了上級安全部門,還通知了在京的幾位技術專家。
等資料被送到國科院,立馬組織專家進行鑒定……
至於鑒定的結果……資料中涉及的門類非常廣。基本全是半導體和集成電路相關的東西。
但是,根據幾位專家的分析,不涉及到咱們現有的,包括正在推進的相關技術和設備。
繼而根據小曲同誌的過往表現判斷,應該是他自行設計的。
專家對資料進行分析和鑒定的時候,趙誌剛得到了上級的授權,向齊安泰透露了部分關於某人的,“非必要不外泄”的情況。
如果沒有今天這一出,齊安泰也屬於“非必要”的範疇裏。但他畢竟是國科院的讜一把,現在有必要了,自然是可以知道的。
當然,能知道的依舊是“必要範圍”內的情況。
但即便是這樣,也把齊安泰麻的夠嗆……
文案做的多了,知道不少國科院下屬各單位正在進行和攻關的項目。
比如,最近推進力度最大的,半導體相關的一係列項目裏,非常重要的一個版塊是,盡快解決半導體生產過程中,部分關鍵耗材的製備問題。
具體內容專業性太強,劉健記不住。但其中有些關鍵詞,比如金屬鉬,蒸發台、沉積儀,他是有印象的。
注意到圖紙上的內容後,劉健連電話聽筒裏領導的聲音都顧不上了。
仔細的把桌上的圖紙全都掃了一遍,又發現了好幾個他有印象,應該涉及到很多重要技術的關鍵詞……
一再確定自己沒有看錯後,劉健頭皮一陣發麻。腦子裏琢磨……這小子是搞計算機軟件的,好像還懂點硬件。但這些生產半導體的技術資料,他是從哪搞來的!?
還有,之前感到困惑的,如此奢華的院子和裝潢……現在似乎有了合理的解釋!
電光火石間劉健心思一轉,餘光瞥了下書房門外杵著的許桂芸,異常鄭重的對著話筒說:“熟記,我忽然想起一件非常重要的工作,需要當麵向您匯報。哦,對,還有王誌剛王處長。”
“王……”齊安泰本來還琢磨呢,有什麽重要的事得當麵匯報。等聽到王誌剛的名字,神情立馬嚴肅了起來。
沉聲道:“好,我知道了。我在辦公室等你……”
王誌剛幹嘛地?
都忘了吧?
某人有那麽一陣,處於牆倒眾人推的階段。國科院管紀律紀律的王處長,因為小山般的舉報信,專門找某人進行了一場在有心人的推廣下,傳播範圍很廣的“談話”。
其中最勁爆的一段,是王處長跟門房李大爺好生養的二女兒,有段不得不說的故事。
當然了,大家也就是圖個樂嗬。門房李大爺是個孤老頭,無兒無女……
下午三點多,曲卓開著小破車回到京城。先把王老爺子送回家,又去了趟郵局,給長嶺的老太太和曲振江寄了箱東西。
回到帽兒胡同,按遙控升起車庫門,一把方向利落的倒車入庫。
車庫門緩緩落下時,溜溜達達的從小門進到院裏。
抬頭瞅了眼陽光房上麵的玻璃……又積了不少灰,估摸著太陽能板上也大差不差,琢磨著明兒接上水龍頭衝洗一下。
或者……等周末,喊大舅哥回來吃飯?
正頭疼這活兒一兩個月就得來一次,忒費勁了,聽到倒座房茶室的門輕響。
視線挪過去一看……居然是趙長波從裏麵出來了。
“回來啦。”趙長波努力和善的打招呼。
“嗬~什麽風把趙大處長吹來啦?”
曲卓笑嗬嗬的回了一句,正猜測茶室裏還有誰呢,趙長波示意門內:“於領導都等你半天兒了。”
“呦~於領導來啦?”曲卓嘴上激動,腳下不緊不慢的溜達到茶室門口,探頭往裏一瞅……不止於領導,還有趙誌剛。
“於領導好,辛苦您老人家久等了。”曲卓嘿嘿笑著打了個招呼,視線落到趙誌剛臉上,挑起大拇哥誇讚:“趙處長霸氣。一句停職,我老老實實的在家待了半年多。
您別著急哈,我檢討書都寫好幾個字了。三五年之內,肯定交到您手裏。”
“……”趙誌剛表情不自然的“咳”了一聲,視線轉向別處,不看某人。
那天說是做戲,也確實是按照劇本進行表演,但演員他不按劇本走呀!
所以,動怒,也是真的吵出了真火。
以至於趙誌剛在後麵很長時間裏,一想起那天,心口就有種壓氣的感覺。
“來來來,坐,坐下說話。”於領導打了個圓場。等曲卓坐下後,笑嗬嗬的斟酌了下措詞。
猶豫了一瞬,決定還是直接點好。問:“你書房裏,有不少圖紙。”
“我書房?”曲卓的臉瞬間轉冷:“我書房裏有什麽,你怎麽知道的?”
“欸,你先別管……”
於領導剛說了幾個字,曲卓起身出了茶室快步奔正房。
正要換鞋,注意廳裏地上有好多鞋印子,探頭一瞅,鞋印進屋後朝左去的……
探頭往左麵通往書房和臥室的走廊瞅,跟書房門口坐小凳上的許桂芸來了個四目相對。
“什麽情況?”曲卓穿著鞋進屋。
“嗨呀~”許桂芸順窗戶往外瞅了一眼。
見茶室裏的幾位領導沒跟過來,起身往客廳走了兩步,停在有牆能擋住外麵視線的地方。愁容滿麵的小聲說:“今早快八點時,有個什麽書籍的秘書來找你。沒找見你,說是借家裏的電話用用……”
曲卓出去的大半天裏,家裏熱鬧了好幾撥。
先是劉健一路趕回國科院,向齊安泰和趙誌剛匯報了曲某的書房裏,出現大量涉密資料的情況。
趙誌剛對某人的情況,是有些了解的。聽後心裏立馬有了個大致的猜測,判斷劉健所說的資料,應該不是公家單位流出去的。
齊安泰不知道呀,命令趙誌剛立刻派人收繳外泄資料,同時抓捕嫌疑人。
趙誌剛作難,一方麵沒有上麵的授權,他不能向齊安泰透露相關情況。
一方麵給出合理的解釋,沒有理由說服讜一把不要輕舉妄動。
麵對齊安泰的嚴令,趙誌剛提了個比較居中的建議:先把資料拿回來,確認是不是公家單位流出的,再決定要不要采取進一步行動。
齊安泰可不是劉副團長那種一根筋沒腦子的貨。從趙誌剛的言語中,隱約聽出了點別的意思。沒有固執己見,表示讚同。
趙誌剛隨即親自帶隊趕往帽兒胡同,把曲卓的書房翻了個底朝天。包括桌麵上和櫃子裏,所有能找到的技術資料全都帶回了院裏。
期間東西整理好裝箱往外運的時候,趙誌剛用書房的電話,向上級安全部門的領導做了匯報。
不用他匯報,齊安泰已經把情況報到了上級安全部門,還通知了在京的幾位技術專家。
等資料被送到國科院,立馬組織專家進行鑒定……
至於鑒定的結果……資料中涉及的門類非常廣。基本全是半導體和集成電路相關的東西。
但是,根據幾位專家的分析,不涉及到咱們現有的,包括正在推進的相關技術和設備。
繼而根據小曲同誌的過往表現判斷,應該是他自行設計的。
專家對資料進行分析和鑒定的時候,趙誌剛得到了上級的授權,向齊安泰透露了部分關於某人的,“非必要不外泄”的情況。
如果沒有今天這一出,齊安泰也屬於“非必要”的範疇裏。但他畢竟是國科院的讜一把,現在有必要了,自然是可以知道的。
當然,能知道的依舊是“必要範圍”內的情況。
但即便是這樣,也把齊安泰麻的夠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