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青去世後,漢武帝對衛青家族的態度發生了一些變化。


    在衛青生前,他因抗擊匈奴立下赫赫戰功,深受漢武帝器重,其家族也因此顯赫一時。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一些情況發生了轉變。


    衛青的長子衛伉曾犯“矯製不害”之罪,於公元前116年被免去侯爵。“矯製”即假傳聖旨,在漢朝是大罪,但“矯製不害”是指沒有造成嚴重負麵影響或惡意後果,一般不判處死刑,而是免去罪責或實施懲罰。有學者認為漢武帝此舉可能是在敲打衛青等人,提醒衛氏家族要安分守己。


    公元前112年,衛青的另外兩個兒子衛登和衛不疑也被漢武帝免去了侯爵,理由是“酎金不如法”。“酎金”是漢代諸侯進貢給朝廷用於祭祀的黃金,若黃金的成色或分量不足,諸侯將被治罪。而在漢武帝時期,“酎金不如法”是較為普遍的現象,隻要不是太過分,皇帝通常不會過於追究。漢武帝此舉被認為是刻意為之,意在削弱衛氏家族的勢力。


    在衛青去世後,發生了著名的“巫蠱之禍”。這場政治動亂導致包括太子劉據(衛子夫之子、衛青的外甥)在內的許多人受到牽連而被殺。劉據被誣以巫蠱之術詛咒武帝,最終無奈起兵造反,失敗後自殺,衛皇後也自盡身亡。而衛青的長子衛伉也被卷入其中而被處死。


    不過,“衛氏悉滅”這種說法並不準確,漢武帝並沒有將衛家人全部殺光。衛伉雖然被殺,但並沒有禍及其他家人,他的弟弟以及兒女都未受到牽連。並且,衛氏家族的其他人此後再無相關記載,也有可能是逐漸失去權勢,在政治舞台上變得不再重要或顯赫。


    漢武帝的態度轉變可能有多方麵的原因。一方麵,衛氏家族在衛青生前已經擁有較大的權勢和影響力,可能引發了漢武帝對權力平衡的考慮和擔憂。另一方麵,宮廷內部的政治鬥爭、權力爭奪以及各種複雜的因素也可能對漢武帝的決策產生了影響。在古代封建王朝中,帝王與臣子、外戚之間的關係往往受到政治形勢、權力格局以及各種利益因素的左右,關係複雜且多變。


    需要注意的是,對於曆史事件和人物的解讀存在多種觀點和看法,不同的學者可能會有不同的分析和理解。同時,曆史記載也可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和模糊性,我們需要綜合各種資料進行分析和探討。


    衛青死後他三個兒子的結局,衛青的三個兒子分別是衛伉、衛不疑和衛登。他們對大漢帝國的貢獻相對有限。


    衛伉在年幼時因其父衛青大破匈奴右賢王之功而受封為宜春侯,但元鼎元年(前116年)因假傳聖旨行事被免除爵位。太初元年(前104年)衛青病逝後,他承襲長平侯爵位。太初三年(前102年)衛伉屯兵於五原郡。然而,天漢元年(前100年),他因未帶符詔擅自入宮,觸犯法製,被除去爵位並受到處罰。征和二年(前91年)“巫蠱之禍”爆發,衛伉受到牽連而被處死。


    衛不疑和衛登在元鼎五年(前112年),因“酎金”不足被漢武帝奪去爵位。“酎金”是漢代諸侯進貢給朝廷用於祭祀的黃金,若黃金的成色或分量不足,諸侯將被治罪。此次事件是漢武帝針對所有陳舊勢力的集體清洗,被奪去爵位的共有106位侯爵。


    衛不疑被奪去爵位之後,便消失在曆史記載中,其卒年及是否有子嗣皆無記載。


    相比之下,衛青本人為大漢帝國抗擊匈奴、開拓疆土做出了巨大的貢獻。他善於以戰養戰,用兵敢於深入,曾七戰七捷,收複河朔、河套地區,擊破單於。其首次出征奇襲龍城,揭開了漢匈戰爭反敗為勝的序幕;元朔二年(前127年)出兵收複河套以南原秦王朝的轄地,並設置朔方郡和五原郡;元朔五年奇襲高闕,包圍右賢王,俘虜小王十餘人、男女1.5萬餘人,牲畜達千百萬頭;元朔六年二出定襄,斬獲萬餘人;元狩四年(前119年)遠涉漠北,和單於兵相遇,以武鋼車結陣,以弱勝強擊敗單於主力。


    衛青的外甥霍去病同樣是西漢著名的將領,他在抗擊匈奴的戰爭中也立下赫赫戰功。17歲時率800輕騎奔襲大漠數百裏,擒獲匈奴相國、當戶、單於叔父等人,受封冠軍侯;19歲率漢軍主力6天奔襲1000多裏,斬殺匈奴9000人,孤軍深入殲滅匈奴主力3萬餘眾,俘虜單於閼氏、匈奴五王、王子五十九人等。


    雖然衛青的兒子們沒有像衛青本人及霍去病那樣在軍事上有顯著的成就,但他們的命運也受到當時政治局勢和宮廷鬥爭的影響。巫蠱之禍牽連甚廣,導致衛伉最終被殺。而在衛青去世多年後,漢宣帝時期,衛青的後人以皇帝詔複家,這也顯示出衛青家族在漢朝的地位和影響力。


    總體而言,衛青的子女在曆史上的具體貢獻相對較少,但衛青及其外甥霍去病的功績為大漢帝國的穩定和發展奠定了重要基礎,對後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他們的軍事成就和戰略決策有助於鞏固漢朝的邊疆,保障了國家的安全和穩定。同時,衛青的為人處世和軍事才能也為後世所稱道,成為中國古代軍事史上的傑出代表之一。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衛青傳奇人生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文家村的荒雷天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文家村的荒雷天並收藏衛青傳奇人生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