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0章 太廟
大明,開局被朱元璋哭靈 作者:茶書金魚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第180章
朱雄英隨手翻了翻:
二叔三叔送的皮裘和幾件老物件...藍玉和常茂送的也差不多,至於老家送來的都是些自家出的土產。
接著就又有些無奈的想著:
公侯和王叔們送的金玉是倆人的,老家送來的核桃大棗就成我一個人的了...
當然,這些送來的東西完全不至於讓朱標看上眼的地步,畢竟老爺子看著,這些人的年禮也不會送太過紮眼的。
其中也是以玩意兒居多,變不了現。
朱雄英瞬間心中了然:
朱標也不缺這點兒東西,他這麽幹完全就是他喜歡玩弄別人的陋習,為了搶別人東西的成就感,看別人臉上沮喪的惡趣味!
“既然如此,非不讓你如願!”想到這,朱雄英似笑非笑的看著朱標:
“不是...父親,這上麵就我自己的名兒啊,您瞅!皇長孫殿下親啟...”
接著十分大度的擺了擺手,直接將了朱標一軍:
“當然了,如果父親要用,仨瓜倆棗的,兒子當然要遺父之憂!”
“父親看上什麽自管拿去便是,就算是都拿去也不打緊,也不用找什麽理由借口,什麽河道失修,什麽救濟百姓,開倉賑糧...”
“回回都這樣,父親不累嗎?”
“放肆!”朱標臉上有些掛不住,猛地一拍桌子:
“你這是什麽話!孤還能拿你的東西嗎?孤這是替你保管著!”
“你說你一個小孩子,用得著這麽多皮裘嗎?你能穿的了嗎?”
“孤這麽忙裏忙外的替你張羅,不落個好啊!”
朱雄英腦海裏隻有一句話:
急了,他急了...
朱標又瞪了他一眼:
“今兒個你的課業加倍!”
“明兒個還得早起,去太廟祭祖,要是耽誤了,看我不揍你!”
“是,兒臣遵旨!”
~
翌日一早,朱雄英打了個哈欠,他今天起的格外的早,因為要穿袞冕服祭祀太廟。
朱元璋雖出身寒微,卻極其注重規矩。
“大孫,來坐咱的輦!”朱元璋樂嗬的招呼一聲,摟住朱雄英直接去了太廟。
太廟就在宮城裏頭,出了午門就是。
等到了地方,朱元璋牽著朱雄英的手頭前走著,身後跟著朱標,爺仨個臉上都是少有的肅穆。
他們第一件事就是要先去正殿祭祀朱家的列祖列宗。
不過這次和上次在這吃飯時候的氛圍截然不同。
家國大事在戎在祀,這次更為隆重,容不得一點馬虎。
就要跨進正殿的宮門,朱元璋停住了,眼神飄向了一旁的功臣配殿,裏邊供奉的是戰死和功勳卓著的大明英烈。
裏頭有朱雄英的姥爺開平武寧王常遇春,寧河武順王鄧愈等王爵。
還有蘄國公康茂才,東海郡公茅成,安國公曹良臣,越國公胡大海,蔡國公張德勝,泗國公耿再成等人。
朱雄英心裏十分清楚,老爺子對活人刻薄,卻對死人放不下,這些戰死的老弟兄,永遠都停在他的心裏。
而這裏頭將來還會有中山武寧王徐達,岐陽武靖王李文忠,東甌襄武王湯和...
朱元璋眼神略微停頓,扭頭對朱標說道:
“等過會兒,把咱大孫帶去,好好給常遇春那殺才上一柱香,讓那個殺才好好瞅瞅他親外孫”
“香油貢品爺要豐盛些...多備些酒,這些個殺才各個嗜酒如命...”
“是,兒臣遵旨”
配享殿裏的這些事,自然要朱標代勞,沒有以君拜臣的道理。
......
爺三個進入了供奉先祖的正殿,地上放著三個蒲團。
朱元璋在前,朱標和朱雄英在後。
“爹,娘,爺爺,太爺爺,咱來了”
“咱帶著咱得嫡長子和嫡長孫來看你們了”
朱標和朱雄英趕忙伏下身子:
“列祖列宗在上,不孝子孫朱標叩首”
“列祖列宗在上,不孝子孫朱雄英叩首”
朱元璋點點頭,有些欣慰的接著說道:
“托祖宗的保佑,這幾年,咱把大明帶的不錯,再也不會有咱們家餓死病死的事兒了”
“當年咱家就剩下咱和二哥,如今祖宗們保佑,重八這一支兒...子孫興旺”
“咱也老想著去陵上拜祭你們,給你們燒些紙錢,添添土,可咱實在是脫不開身...”
“托祖宗的護佑,這些小輩兒們都很孝順,等過了這些年,咱就讓這些小輩兒們回鳳陽,給祖陵修修雜草...燒些元寶紙錢...”
“你們泉下有靈,保佑咱大明江山萬代,保佑咱朱家的孩子們無病無災”
“不孝兒重八,叩拜”
隨即,衝朱標和朱雄英說道:
“去給祖宗們上貢品...”
~
從供奉祖先的正殿出來,到了供奉曆代帝王的帝王廟。
這裏頭,三皇五帝居中。
旁邊兒是漢高祖劉邦、漢光武帝劉秀、隋文帝楊堅、唐太宗李世民、元世祖忽必烈等十八位於中華有大功績的帝王。
當然,光憑功績沒有用,還都得是老爺子看得上的曆代帝王。
比如秦始皇就不在此列,老爺子說他殺性太重,牧民之術太凶,對百姓不甚友好。
朱雄英看的清楚,這時候老爺子渾身的氣質已經變了。
如果說剛才在正殿老爺子身上浮現的是悲切、傷心,那現在就是威嚴、肅穆。
朱元璋帶著朱標和朱雄英,徑直的走向三皇五帝的雕像前,十分隆重的跪下,聲音低沉的說道:
“臣總理河山朱元璋,謹奏中華諸祖,三皇五帝...”
“元璋本淮右布衣,安分守常,奈何世道不清,天下不寧,以無尺寸立身,無粒米果腹,乃毅然從軍,驅逐暴政,廓清寰宇”
“征戰數年,元璋調度師旅,轉戰南北,以殺止戰,安頓庶民,乃有天下,登基為帝”
“自古至今,帝王出身莫低於元璋,創業之艱,也莫過於元璋”
“元璋薄祚寒門、僭居大位,自登基秉國以來,千鈞垂肩,誠惶誠恐,乃統天,為天下式,為天下溪”
“十五年來,外抵強人於國門,使敵不敢窺伺中原,內施德政於黔首,與民更始,廣布恩澤於江山”
“天下一同,黎民稍安,減饑饉之患,少凍餒之苦”
“值正旦臨降,元璋領嫡子嫡孫祭祀三皇五帝,中華諸祖”
“先賢在上,佑大明江山萬裏風調雨順,保中華百姓繁衍豐登!”
“元璋叩首再拜!”
朱雄英隨手翻了翻:
二叔三叔送的皮裘和幾件老物件...藍玉和常茂送的也差不多,至於老家送來的都是些自家出的土產。
接著就又有些無奈的想著:
公侯和王叔們送的金玉是倆人的,老家送來的核桃大棗就成我一個人的了...
當然,這些送來的東西完全不至於讓朱標看上眼的地步,畢竟老爺子看著,這些人的年禮也不會送太過紮眼的。
其中也是以玩意兒居多,變不了現。
朱雄英瞬間心中了然:
朱標也不缺這點兒東西,他這麽幹完全就是他喜歡玩弄別人的陋習,為了搶別人東西的成就感,看別人臉上沮喪的惡趣味!
“既然如此,非不讓你如願!”想到這,朱雄英似笑非笑的看著朱標:
“不是...父親,這上麵就我自己的名兒啊,您瞅!皇長孫殿下親啟...”
接著十分大度的擺了擺手,直接將了朱標一軍:
“當然了,如果父親要用,仨瓜倆棗的,兒子當然要遺父之憂!”
“父親看上什麽自管拿去便是,就算是都拿去也不打緊,也不用找什麽理由借口,什麽河道失修,什麽救濟百姓,開倉賑糧...”
“回回都這樣,父親不累嗎?”
“放肆!”朱標臉上有些掛不住,猛地一拍桌子:
“你這是什麽話!孤還能拿你的東西嗎?孤這是替你保管著!”
“你說你一個小孩子,用得著這麽多皮裘嗎?你能穿的了嗎?”
“孤這麽忙裏忙外的替你張羅,不落個好啊!”
朱雄英腦海裏隻有一句話:
急了,他急了...
朱標又瞪了他一眼:
“今兒個你的課業加倍!”
“明兒個還得早起,去太廟祭祖,要是耽誤了,看我不揍你!”
“是,兒臣遵旨!”
~
翌日一早,朱雄英打了個哈欠,他今天起的格外的早,因為要穿袞冕服祭祀太廟。
朱元璋雖出身寒微,卻極其注重規矩。
“大孫,來坐咱的輦!”朱元璋樂嗬的招呼一聲,摟住朱雄英直接去了太廟。
太廟就在宮城裏頭,出了午門就是。
等到了地方,朱元璋牽著朱雄英的手頭前走著,身後跟著朱標,爺仨個臉上都是少有的肅穆。
他們第一件事就是要先去正殿祭祀朱家的列祖列宗。
不過這次和上次在這吃飯時候的氛圍截然不同。
家國大事在戎在祀,這次更為隆重,容不得一點馬虎。
就要跨進正殿的宮門,朱元璋停住了,眼神飄向了一旁的功臣配殿,裏邊供奉的是戰死和功勳卓著的大明英烈。
裏頭有朱雄英的姥爺開平武寧王常遇春,寧河武順王鄧愈等王爵。
還有蘄國公康茂才,東海郡公茅成,安國公曹良臣,越國公胡大海,蔡國公張德勝,泗國公耿再成等人。
朱雄英心裏十分清楚,老爺子對活人刻薄,卻對死人放不下,這些戰死的老弟兄,永遠都停在他的心裏。
而這裏頭將來還會有中山武寧王徐達,岐陽武靖王李文忠,東甌襄武王湯和...
朱元璋眼神略微停頓,扭頭對朱標說道:
“等過會兒,把咱大孫帶去,好好給常遇春那殺才上一柱香,讓那個殺才好好瞅瞅他親外孫”
“香油貢品爺要豐盛些...多備些酒,這些個殺才各個嗜酒如命...”
“是,兒臣遵旨”
配享殿裏的這些事,自然要朱標代勞,沒有以君拜臣的道理。
......
爺三個進入了供奉先祖的正殿,地上放著三個蒲團。
朱元璋在前,朱標和朱雄英在後。
“爹,娘,爺爺,太爺爺,咱來了”
“咱帶著咱得嫡長子和嫡長孫來看你們了”
朱標和朱雄英趕忙伏下身子:
“列祖列宗在上,不孝子孫朱標叩首”
“列祖列宗在上,不孝子孫朱雄英叩首”
朱元璋點點頭,有些欣慰的接著說道:
“托祖宗的保佑,這幾年,咱把大明帶的不錯,再也不會有咱們家餓死病死的事兒了”
“當年咱家就剩下咱和二哥,如今祖宗們保佑,重八這一支兒...子孫興旺”
“咱也老想著去陵上拜祭你們,給你們燒些紙錢,添添土,可咱實在是脫不開身...”
“托祖宗的護佑,這些小輩兒們都很孝順,等過了這些年,咱就讓這些小輩兒們回鳳陽,給祖陵修修雜草...燒些元寶紙錢...”
“你們泉下有靈,保佑咱大明江山萬代,保佑咱朱家的孩子們無病無災”
“不孝兒重八,叩拜”
隨即,衝朱標和朱雄英說道:
“去給祖宗們上貢品...”
~
從供奉祖先的正殿出來,到了供奉曆代帝王的帝王廟。
這裏頭,三皇五帝居中。
旁邊兒是漢高祖劉邦、漢光武帝劉秀、隋文帝楊堅、唐太宗李世民、元世祖忽必烈等十八位於中華有大功績的帝王。
當然,光憑功績沒有用,還都得是老爺子看得上的曆代帝王。
比如秦始皇就不在此列,老爺子說他殺性太重,牧民之術太凶,對百姓不甚友好。
朱雄英看的清楚,這時候老爺子渾身的氣質已經變了。
如果說剛才在正殿老爺子身上浮現的是悲切、傷心,那現在就是威嚴、肅穆。
朱元璋帶著朱標和朱雄英,徑直的走向三皇五帝的雕像前,十分隆重的跪下,聲音低沉的說道:
“臣總理河山朱元璋,謹奏中華諸祖,三皇五帝...”
“元璋本淮右布衣,安分守常,奈何世道不清,天下不寧,以無尺寸立身,無粒米果腹,乃毅然從軍,驅逐暴政,廓清寰宇”
“征戰數年,元璋調度師旅,轉戰南北,以殺止戰,安頓庶民,乃有天下,登基為帝”
“自古至今,帝王出身莫低於元璋,創業之艱,也莫過於元璋”
“元璋薄祚寒門、僭居大位,自登基秉國以來,千鈞垂肩,誠惶誠恐,乃統天,為天下式,為天下溪”
“十五年來,外抵強人於國門,使敵不敢窺伺中原,內施德政於黔首,與民更始,廣布恩澤於江山”
“天下一同,黎民稍安,減饑饉之患,少凍餒之苦”
“值正旦臨降,元璋領嫡子嫡孫祭祀三皇五帝,中華諸祖”
“先賢在上,佑大明江山萬裏風調雨順,保中華百姓繁衍豐登!”
“元璋叩首再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