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3章 兩個夫人(一)
大明,開局被朱元璋哭靈 作者:茶書金魚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第183章
這倒像是皇長孫說的話,這個閹豎字都不認識,怕是說不出這等聖人文章...
“那...嗬嗬嗬”劉仲質沉吟一番,隨即自矜的笑了笑:
“那老夫就厚顏了...請公公一定回稟殿下,殿下一片愛護體恤,臣感激涕零...”
說著,扭頭看向堂屋:
“夫人,把本官床頭那一套書拿來...”
劉仲質的夫人也是江西人,是大戶人家的女子,娘家也頗有幾分薄財。
不同於南方的皓婉與小巧,劉夫人的身形更像北方人多些,身材修長,卓綽多姿。
比劉仲質小了三歲,而今也才過了四十,身上也還有一份豐韻。
看見劉夫人走了過來,劉仲質身後的學子紛紛拱手行禮:
“見過師母...”
劉仲質個頭不高,才一米五幾的個頭,身材幹瘦,和高挑的夫人站在一起...
李忠突然想起來一句鄉間俚語,小馬拉大車...
李忠心中所想劉仲質不知,伸手接過夫人手中的幾部厚書遞給李忠:
“這是本官手抄的春秋榖梁傳,每篇都注解有本官的心得與感悟”
“不甚珍貴,但也算聊表心意,就當做是本官的回禮罷,請公公代為轉交殿下...”
順著一股好聞的墨香,李忠看往下看去。
這是幾部厚厚的套書,藍灰色的書皮泛著一絲古樸與典雅。
書頁微微泛黃,甚至有幾冊看起來都略微飛毛邊子了。
想來是劉仲質晝夜拂拭的緣故。
而旁邊兒的學子看著李忠懷裏抱著的書,紛紛露出羨慕的神色。
如果有這本書在身旁時時的翻看,等悟透之後,自己對於儒學的理解就可以省去數年的苦修。
但李忠不識字,所以這本讓士林學子羨慕的吞口水的書在他看來是毛用沒有。
他隻是心中暗暗的咋舌...
大明朝的官兒可是真他娘的扣到家了,聽殿下說這廝還當過二品的大員呐!
這麽多米麵肉,在鄉下都能買個俊俏的丫頭!結果就給幾本書...
想到這,直接把手裏的書大剌剌的撂給了身後的太監。
粗魯的動作讓劉仲質的眼角忍不住跳了跳...他有些後悔了,心中有個莫名的想法,也不知道這套書能不能活著見到殿下...
他們正說話的功夫,賣力氣的小廝已經把米麵搬進了劉府的廂房。
李忠回頭看看,見忙的差不多了,拱拱手就準備告辭,他的任務不輕鬆,還要忙著去下一家。
“嗬嗬嗬...不忙”劉仲質笑了笑,作為官場的老狐狸,一些虛偽的社交辭令張嘴就來:
“應天府冬季濕冷,公公先喝杯茶暖暖身子...”
如果李忠去勳貴府上傳話,說不準能得個幾兩碎銀子,可在文官府上就甭想。
洪武朝的文官窮,窮人顯然更扣,平日裏都是掰著指頭過日子。
再加上是在朱元璋這種強權的君主手下。
科甲正途的官員也有自己的抱負和理念,一向瞧不起太監這種宦官。
認為他們都是阿諛逢迎之輩,是魅惑君主,禍亂天下的源頭。
文官集團對於他們的防備,甚至要超過邊境的兵患!
劉仲質也是文人!
在這種條件下,能請他喝一杯茶還是看了皇長孫的麵子。
可李忠卻是笑得見牙不見眼,作為宦官,伺候人的主兒,很難在外朝得到尊敬,尤其是劉仲質這樣的禦前紅人,這一杯茶在他看來就是莫大的榮幸。
可他想了想卻拒絕了:
“大人太客氣了...”
“殿下特意吩咐,文武百官,國之大器也,讓雜家要以禮相待,萬萬不可借著他的身份對各位大人們不恭敬”
李忠的記性不差,雖說有些詞不達意,但還是把朱雄英交代的話說了出來。
“嗬嗬嗬...”劉仲質又捋捋胡子輕笑道:
“一杯清茶,不礙事的...”
說著也不再客套,直接開口送客:
“嗬嗬嗬...那既然如此,本官就不送了...”
李忠拱拱手向外退去,不時還扭頭擺擺手:
“您留步...留步...千萬留步...嗬嗬”
“嗬嗬嗬,想不到這閹豎倒也懂得幾分禮數...”李忠剛出院子,在劉仲質身後,一名身著青衣的學子就迫不及待的開口笑道。
“誒,年兄此言差矣...”身旁的一名麵白無須的學子又攔住了他:
“皇長孫殿下所用之人,定然不是粗鄙不聞的憨子...”
說著扭頭看著劉仲質說道:
“隻是令學生詫異的是,皇長孫年紀尚幼,卻能如此重道禮學”
“如此,江山幸甚,天下幸甚,我等文人幸甚呐...”
“兩位年兄俱偏頗矣!”最後一名矮胖的學子也有不同的看法:
“要我說呀,殿下握瑜懷瑾、靈心慧性自是不假,可這後天的培養豈能大意乎?”
說著衝著劉仲質拱了拱手:
“依學生看還是與老師這些東宮師傅們的敦敦教導分不開”
“不然老師也不會被陛下、太子殿下、皇長孫殿下如此青睞...”
劉仲質擺擺手: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我等盡忠盡責,分內之事罷了”
說完他也沒功夫聽幾位學子扯淡,直接掀開朱雄英送的禮盒,看著裏麵的文房四寶有些欣喜的點點頭。
文人對於筆墨的喜愛,絲毫不亞於武將對刀劍的熱衷。
毛筆整套的九支,是尚好的湖筆,湘妃竹的筆杆,上邊還雕刻了一片竹林。
從最大支寫對聯的鬥筆到最小支的小楷筆,錯落有致的羅列在盒中。
而紙是李清照的燕子箋,墨錠是南唐李廷圭的款。
都是前朝傳家的老物件兒。
這一套拿出去,如果不是皇家,旁人還真不好收集。
硯台就更難得了,是前宋的端硯,黃庭堅的款。
比起硯台本身的作用,它更像一個工藝品,古樸大方,閃著烏光,筆舔處浮雕了一直伏臥的駿馬。
背部刻了四句話:
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
這是朱雄英特意挑的,是對劉仲質的期盼。
“好物件...真是好東西呀...這雕工...”劉仲質顧不得旁邊兒的學子,幾乎要把眼睛塞到硯台裏。
雖然窮,但畢竟作為朝廷的大學士,這份眼力還是有的。
四十多歲的人,高興的像一個孩童一般,一時之間意氣風發:
“老夫要揮毫一番!”
這倒像是皇長孫說的話,這個閹豎字都不認識,怕是說不出這等聖人文章...
“那...嗬嗬嗬”劉仲質沉吟一番,隨即自矜的笑了笑:
“那老夫就厚顏了...請公公一定回稟殿下,殿下一片愛護體恤,臣感激涕零...”
說著,扭頭看向堂屋:
“夫人,把本官床頭那一套書拿來...”
劉仲質的夫人也是江西人,是大戶人家的女子,娘家也頗有幾分薄財。
不同於南方的皓婉與小巧,劉夫人的身形更像北方人多些,身材修長,卓綽多姿。
比劉仲質小了三歲,而今也才過了四十,身上也還有一份豐韻。
看見劉夫人走了過來,劉仲質身後的學子紛紛拱手行禮:
“見過師母...”
劉仲質個頭不高,才一米五幾的個頭,身材幹瘦,和高挑的夫人站在一起...
李忠突然想起來一句鄉間俚語,小馬拉大車...
李忠心中所想劉仲質不知,伸手接過夫人手中的幾部厚書遞給李忠:
“這是本官手抄的春秋榖梁傳,每篇都注解有本官的心得與感悟”
“不甚珍貴,但也算聊表心意,就當做是本官的回禮罷,請公公代為轉交殿下...”
順著一股好聞的墨香,李忠看往下看去。
這是幾部厚厚的套書,藍灰色的書皮泛著一絲古樸與典雅。
書頁微微泛黃,甚至有幾冊看起來都略微飛毛邊子了。
想來是劉仲質晝夜拂拭的緣故。
而旁邊兒的學子看著李忠懷裏抱著的書,紛紛露出羨慕的神色。
如果有這本書在身旁時時的翻看,等悟透之後,自己對於儒學的理解就可以省去數年的苦修。
但李忠不識字,所以這本讓士林學子羨慕的吞口水的書在他看來是毛用沒有。
他隻是心中暗暗的咋舌...
大明朝的官兒可是真他娘的扣到家了,聽殿下說這廝還當過二品的大員呐!
這麽多米麵肉,在鄉下都能買個俊俏的丫頭!結果就給幾本書...
想到這,直接把手裏的書大剌剌的撂給了身後的太監。
粗魯的動作讓劉仲質的眼角忍不住跳了跳...他有些後悔了,心中有個莫名的想法,也不知道這套書能不能活著見到殿下...
他們正說話的功夫,賣力氣的小廝已經把米麵搬進了劉府的廂房。
李忠回頭看看,見忙的差不多了,拱拱手就準備告辭,他的任務不輕鬆,還要忙著去下一家。
“嗬嗬嗬...不忙”劉仲質笑了笑,作為官場的老狐狸,一些虛偽的社交辭令張嘴就來:
“應天府冬季濕冷,公公先喝杯茶暖暖身子...”
如果李忠去勳貴府上傳話,說不準能得個幾兩碎銀子,可在文官府上就甭想。
洪武朝的文官窮,窮人顯然更扣,平日裏都是掰著指頭過日子。
再加上是在朱元璋這種強權的君主手下。
科甲正途的官員也有自己的抱負和理念,一向瞧不起太監這種宦官。
認為他們都是阿諛逢迎之輩,是魅惑君主,禍亂天下的源頭。
文官集團對於他們的防備,甚至要超過邊境的兵患!
劉仲質也是文人!
在這種條件下,能請他喝一杯茶還是看了皇長孫的麵子。
可李忠卻是笑得見牙不見眼,作為宦官,伺候人的主兒,很難在外朝得到尊敬,尤其是劉仲質這樣的禦前紅人,這一杯茶在他看來就是莫大的榮幸。
可他想了想卻拒絕了:
“大人太客氣了...”
“殿下特意吩咐,文武百官,國之大器也,讓雜家要以禮相待,萬萬不可借著他的身份對各位大人們不恭敬”
李忠的記性不差,雖說有些詞不達意,但還是把朱雄英交代的話說了出來。
“嗬嗬嗬...”劉仲質又捋捋胡子輕笑道:
“一杯清茶,不礙事的...”
說著也不再客套,直接開口送客:
“嗬嗬嗬...那既然如此,本官就不送了...”
李忠拱拱手向外退去,不時還扭頭擺擺手:
“您留步...留步...千萬留步...嗬嗬”
“嗬嗬嗬,想不到這閹豎倒也懂得幾分禮數...”李忠剛出院子,在劉仲質身後,一名身著青衣的學子就迫不及待的開口笑道。
“誒,年兄此言差矣...”身旁的一名麵白無須的學子又攔住了他:
“皇長孫殿下所用之人,定然不是粗鄙不聞的憨子...”
說著扭頭看著劉仲質說道:
“隻是令學生詫異的是,皇長孫年紀尚幼,卻能如此重道禮學”
“如此,江山幸甚,天下幸甚,我等文人幸甚呐...”
“兩位年兄俱偏頗矣!”最後一名矮胖的學子也有不同的看法:
“要我說呀,殿下握瑜懷瑾、靈心慧性自是不假,可這後天的培養豈能大意乎?”
說著衝著劉仲質拱了拱手:
“依學生看還是與老師這些東宮師傅們的敦敦教導分不開”
“不然老師也不會被陛下、太子殿下、皇長孫殿下如此青睞...”
劉仲質擺擺手: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我等盡忠盡責,分內之事罷了”
說完他也沒功夫聽幾位學子扯淡,直接掀開朱雄英送的禮盒,看著裏麵的文房四寶有些欣喜的點點頭。
文人對於筆墨的喜愛,絲毫不亞於武將對刀劍的熱衷。
毛筆整套的九支,是尚好的湖筆,湘妃竹的筆杆,上邊還雕刻了一片竹林。
從最大支寫對聯的鬥筆到最小支的小楷筆,錯落有致的羅列在盒中。
而紙是李清照的燕子箋,墨錠是南唐李廷圭的款。
都是前朝傳家的老物件兒。
這一套拿出去,如果不是皇家,旁人還真不好收集。
硯台就更難得了,是前宋的端硯,黃庭堅的款。
比起硯台本身的作用,它更像一個工藝品,古樸大方,閃著烏光,筆舔處浮雕了一直伏臥的駿馬。
背部刻了四句話:
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
這是朱雄英特意挑的,是對劉仲質的期盼。
“好物件...真是好東西呀...這雕工...”劉仲質顧不得旁邊兒的學子,幾乎要把眼睛塞到硯台裏。
雖然窮,但畢竟作為朝廷的大學士,這份眼力還是有的。
四十多歲的人,高興的像一個孩童一般,一時之間意氣風發:
“老夫要揮毫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