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朱元璋的考慮
大明,開局被朱元璋哭靈 作者:茶書金魚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這個地方,來了容易,讓他走就難了。
但這種逼宮一樣的行為,也是最凶險的一步,沒有人會猜透朱元璋下一步會幹什麽,朱雄英也一樣。
但他還是想去北疆,如果非要問一個為什麽,那就是無聊。
讀書與兵法的刻板,朝政與奏疏的枯燥。
這樣的生活,一眼,他就可以看到自己的八十歲。
唯一的樂趣,是跟隨皇帝與太子出宮,一次又一次的在街上重複詢問糧價、布價與米價。
市井煙火,已經是他難得的消遣了。
他盼望著在漫長的一生中找到一些光亮,尤其是在這個意氣風發的年齡…
說到底,是長大了,心野了,宮裏拴不住了。
“太孫…太孫?”
身後的呼喚,讓朱雄英直起身子。
之前他都是伏在地上。
氣老爺子歸氣老爺子,但在太廟這個威嚴的地方,他對祖宗不會有絲毫的不敬。
走出門伸了個懶腰,骨節傳來哢嚓的響聲,渾身的酸疼也讓他輕輕吸著涼氣。
抬頭看看天色,跪這麽一會,天都黑透了。
天色黑透了,眼前也跪的陣陣發黑,模糊間,隻能看到一尾祥雲紅底兒的太監服,至於人臉…朱雄英辨認了好久,才看清這是奉天殿的張廉。
“呦,是張公公,可有日子沒見了,今兒個當值?”
張廉一臉的諂笑:
“奴婢這不是人的東西蒙殿下惦記,回您的話,省親回來了…”
“唔…”朱雄英點點頭,隨口嘮起了家常:
“老家挺好的?”
張廉笑的眼都眯縫的看不見了,也顧不上身上的差事,就興衝衝的和朱雄英說起了他回鄉省親的所見所聞。
從他在鄉裏是如何的風光,又是如何請了哪些鄉裏鄉親喝了什麽席麵的大酒,最後又把這些年宮裏當差的銀子給了本家的哪個大哥的兒子。
朱雄英也給麵子,細細的聽著不打斷,還時不時的附和幾聲。
直到最後,張廉忽然一拍腦門,訕訕的看著朱雄英:
“奴婢這該死的嘴…說起來就沒個把門的…”
“無妨…”朱雄英笑著搖搖頭:
“張公公來傳旨?”
“是…”張廉滿臉堆笑:
“皇爺旨意,說讓您去奉天殿用膳…皇後不在宮裏,皇爺怕您吃不香,特意交代了光祿寺,做的大肥肉片子…”
朱雄英瞬間翻了臉,扭頭又回了屋,對著朱世珍的畫像噗通跪下:
“不去,哪都不去…”
“嘶…”張廉直抽涼風,緊跟兩步耐著性子說道:
“您…您這可是抗旨…”
張廉人麻了。
多少年了,嘿!本朝還有敢抗旨的人?這這這…你還不是皇帝呐!
……
聽了張廉哆裏哆嗦的回稟,朱元璋有些愕然,閉上眼隨意的想了想,他明白了朱雄英的坑爺三部曲。
嘴角抽了抽,他搖著頭對下首的朱標說道:
“你這麽大那會,可沒咱大孫這麽多心眼兒”
吹了吹墨跡,朱標把手上剛處理好的公文合上,那張難掩疲倦的臉上都黑透了,陰沉的似乎要往下滲水。
咬咬牙,他拱拱手說道:
“當然,兒臣憨厚,不通蠅營之事,也不屑於此”
朱元璋瞥了他一眼,絲毫沒給他留麵子:
“都哪學的毛病”
“你嘴裏有一句實話嗎?”
桌子上滿滿當當的飯菜,朱元璋也興致缺缺,隨意瞥了幾眼,吩咐張廉:
“撤了吧,咱不餓”
朱標剛拿起的筷子又順手放下了,無語的看著朱元璋。
就孫子是親的?兒子送的唄?忙活大半晌,飯也不管了?
沒注意他一張綠色泛黑的臉,朱元璋又埋頭在了奏疏裏,低頭前他擺了擺手:
“你去,把咱大孫弄起來,越來越不聽話了!”
朱標眨了眨眼。
你要是說這個那我可就不餓了。
他拱拱手,帶著些蔫壞的湊前兩步:
“依兒臣看,還是父皇對雄英太過寵溺的緣故,譬如一句民間俗語,說慣子如殺子…”
“漬!”朱元璋抬起頭,皺著眉,臉上寫滿了不開心:
“你說你這個人吧,驢球本事沒有,出了事,就知道埋怨你爹,嘶…那是咱大孫,咱不該寵著些?”
那你挨氣活該呀…
話到嘴頭,朱標又忍住了,拱了拱手走出了奉天殿。
……
朱標走了後,朱元璋放下手中的筆,靠在椅背上捏了捏眉心。
說實話,朱雄英這種敢於抗爭的精神,多少讓他有些欣賞。
但這次鬧的確實是欠妥了,這讓他很生氣。
他是在平庸中長大成人,可朱雄英不一樣。
朱雄英的童年,環繞著皇家最頂尖的精英培養與開國皇帝的耳提麵命,起點就不一樣。
他看的很清楚,他這個大孫,看著混不吝又禮賢下士,但實際上卻是一個很狂妄的人。
才情驚豔,卻又眼高於頂,誓要當一個文武全才。
之前朝廷開科,他就化名寫了卷子,讓那些大儒閱卷官評判,與學子爭一個高低。
說實話,那年看了大孫的卷子,他高興了好久。
他真是覺得不錯,文章華麗,誌向遠大。
實事策論也是一針見血,從大局著眼和實處入手,又能考慮到政令在各級的難處與彎彎繞,對於政策也有預見性的補充,實用性很高。
如果他不是太孫,當個榜眼探花還是綽綽有餘的。
但他依然不能讓朱雄英去北疆。
他要考慮的很多。
就拿這一仗來說,先不提安不安全的問題,隻說戰局。
打輸了,太孫的威望會會蕩然無存,皇帝與太子也會臉上無光。
就算打贏了,也會給江山開一個壞頭,大明的後世之君和嗣君勢必都會效仿親征,這不是個好事。
國雖大,好戰必亡。
況且更重要的,是皇帝與太子之間的矛盾。
這個矛盾看似不顯眼,但實際上卻是實實在在存在的。
他敢給朱標這麽大的權力,是因為他是開國之君,可他要是死了,朱標當上皇帝,太子卻掌兵多年,威望過高,朝中過半朋黨…
介時父子相疑,權力相爭,禍起蕭牆…
大孫是孝順,這些年為了他爹的身子,滿大明的找調養滋補的法子,甚至學了推拿按摩的手法…
可牽扯到權力,就容不得一絲的私情。
但這種逼宮一樣的行為,也是最凶險的一步,沒有人會猜透朱元璋下一步會幹什麽,朱雄英也一樣。
但他還是想去北疆,如果非要問一個為什麽,那就是無聊。
讀書與兵法的刻板,朝政與奏疏的枯燥。
這樣的生活,一眼,他就可以看到自己的八十歲。
唯一的樂趣,是跟隨皇帝與太子出宮,一次又一次的在街上重複詢問糧價、布價與米價。
市井煙火,已經是他難得的消遣了。
他盼望著在漫長的一生中找到一些光亮,尤其是在這個意氣風發的年齡…
說到底,是長大了,心野了,宮裏拴不住了。
“太孫…太孫?”
身後的呼喚,讓朱雄英直起身子。
之前他都是伏在地上。
氣老爺子歸氣老爺子,但在太廟這個威嚴的地方,他對祖宗不會有絲毫的不敬。
走出門伸了個懶腰,骨節傳來哢嚓的響聲,渾身的酸疼也讓他輕輕吸著涼氣。
抬頭看看天色,跪這麽一會,天都黑透了。
天色黑透了,眼前也跪的陣陣發黑,模糊間,隻能看到一尾祥雲紅底兒的太監服,至於人臉…朱雄英辨認了好久,才看清這是奉天殿的張廉。
“呦,是張公公,可有日子沒見了,今兒個當值?”
張廉一臉的諂笑:
“奴婢這不是人的東西蒙殿下惦記,回您的話,省親回來了…”
“唔…”朱雄英點點頭,隨口嘮起了家常:
“老家挺好的?”
張廉笑的眼都眯縫的看不見了,也顧不上身上的差事,就興衝衝的和朱雄英說起了他回鄉省親的所見所聞。
從他在鄉裏是如何的風光,又是如何請了哪些鄉裏鄉親喝了什麽席麵的大酒,最後又把這些年宮裏當差的銀子給了本家的哪個大哥的兒子。
朱雄英也給麵子,細細的聽著不打斷,還時不時的附和幾聲。
直到最後,張廉忽然一拍腦門,訕訕的看著朱雄英:
“奴婢這該死的嘴…說起來就沒個把門的…”
“無妨…”朱雄英笑著搖搖頭:
“張公公來傳旨?”
“是…”張廉滿臉堆笑:
“皇爺旨意,說讓您去奉天殿用膳…皇後不在宮裏,皇爺怕您吃不香,特意交代了光祿寺,做的大肥肉片子…”
朱雄英瞬間翻了臉,扭頭又回了屋,對著朱世珍的畫像噗通跪下:
“不去,哪都不去…”
“嘶…”張廉直抽涼風,緊跟兩步耐著性子說道:
“您…您這可是抗旨…”
張廉人麻了。
多少年了,嘿!本朝還有敢抗旨的人?這這這…你還不是皇帝呐!
……
聽了張廉哆裏哆嗦的回稟,朱元璋有些愕然,閉上眼隨意的想了想,他明白了朱雄英的坑爺三部曲。
嘴角抽了抽,他搖著頭對下首的朱標說道:
“你這麽大那會,可沒咱大孫這麽多心眼兒”
吹了吹墨跡,朱標把手上剛處理好的公文合上,那張難掩疲倦的臉上都黑透了,陰沉的似乎要往下滲水。
咬咬牙,他拱拱手說道:
“當然,兒臣憨厚,不通蠅營之事,也不屑於此”
朱元璋瞥了他一眼,絲毫沒給他留麵子:
“都哪學的毛病”
“你嘴裏有一句實話嗎?”
桌子上滿滿當當的飯菜,朱元璋也興致缺缺,隨意瞥了幾眼,吩咐張廉:
“撤了吧,咱不餓”
朱標剛拿起的筷子又順手放下了,無語的看著朱元璋。
就孫子是親的?兒子送的唄?忙活大半晌,飯也不管了?
沒注意他一張綠色泛黑的臉,朱元璋又埋頭在了奏疏裏,低頭前他擺了擺手:
“你去,把咱大孫弄起來,越來越不聽話了!”
朱標眨了眨眼。
你要是說這個那我可就不餓了。
他拱拱手,帶著些蔫壞的湊前兩步:
“依兒臣看,還是父皇對雄英太過寵溺的緣故,譬如一句民間俗語,說慣子如殺子…”
“漬!”朱元璋抬起頭,皺著眉,臉上寫滿了不開心:
“你說你這個人吧,驢球本事沒有,出了事,就知道埋怨你爹,嘶…那是咱大孫,咱不該寵著些?”
那你挨氣活該呀…
話到嘴頭,朱標又忍住了,拱了拱手走出了奉天殿。
……
朱標走了後,朱元璋放下手中的筆,靠在椅背上捏了捏眉心。
說實話,朱雄英這種敢於抗爭的精神,多少讓他有些欣賞。
但這次鬧的確實是欠妥了,這讓他很生氣。
他是在平庸中長大成人,可朱雄英不一樣。
朱雄英的童年,環繞著皇家最頂尖的精英培養與開國皇帝的耳提麵命,起點就不一樣。
他看的很清楚,他這個大孫,看著混不吝又禮賢下士,但實際上卻是一個很狂妄的人。
才情驚豔,卻又眼高於頂,誓要當一個文武全才。
之前朝廷開科,他就化名寫了卷子,讓那些大儒閱卷官評判,與學子爭一個高低。
說實話,那年看了大孫的卷子,他高興了好久。
他真是覺得不錯,文章華麗,誌向遠大。
實事策論也是一針見血,從大局著眼和實處入手,又能考慮到政令在各級的難處與彎彎繞,對於政策也有預見性的補充,實用性很高。
如果他不是太孫,當個榜眼探花還是綽綽有餘的。
但他依然不能讓朱雄英去北疆。
他要考慮的很多。
就拿這一仗來說,先不提安不安全的問題,隻說戰局。
打輸了,太孫的威望會會蕩然無存,皇帝與太子也會臉上無光。
就算打贏了,也會給江山開一個壞頭,大明的後世之君和嗣君勢必都會效仿親征,這不是個好事。
國雖大,好戰必亡。
況且更重要的,是皇帝與太子之間的矛盾。
這個矛盾看似不顯眼,但實際上卻是實實在在存在的。
他敢給朱標這麽大的權力,是因為他是開國之君,可他要是死了,朱標當上皇帝,太子卻掌兵多年,威望過高,朝中過半朋黨…
介時父子相疑,權力相爭,禍起蕭牆…
大孫是孝順,這些年為了他爹的身子,滿大明的找調養滋補的法子,甚至學了推拿按摩的手法…
可牽扯到權力,就容不得一絲的私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