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傅,那裏就是以前的鍋莊舊宅?”
夜幕下,偏僻荒涼,不遠處能看到一座占地麵積十分龐大的宅院,宅院大門緊閉,黑咕隆咚,一點燈火都不見,門前高高懸掛著兩個十分破舊的大紅燈籠。
司機放緩車速,他靠邊兒停下,轉頭對我小聲說道:“就是這裏,大半夜的真不知道你來這裏幹什麽,反正你小心點吧,我走了。”
司機說完便把車調頭開走了,看那樣子是一刻不想在這裏多待,
走近看,大門是以前清代那種老式院門,抬頭能看到一張烏木牌匾,上頭寫著:“包家鍋莊”。
我輕敲了兩下門。
“請問有沒有人在家?”
喊了幾聲見無人應答,我轉頭突然發現旁邊還有扇半開著的門,看四下沒人,我慢慢推開小門進去了。
我有個壞習慣需要改正,就是當看到這種沒人住的老房子,總想進去翻一翻,找點什麽古董賣了。
從小門進去,空間豁然開朗。
院子非常大,估計能有上千平米!院裏有棵老榆樹,此外,挨著院牆從西到東,整齊擺放著一排不知道幹什麽用的石墩子。
牆角那裏還有個廢棄的狗窩,狗窩上方堆滿了各種雜物,我看到有件類似木雕的東西,便走過去翻找。
是件鏤空花鳥木雕,這東西是以前大戶人家房梁上的構件。
就在這時,我聽到身後有動靜,轉身回頭一看。
差點把我嚇著!
眼前是個穿著藍布棉襖的老頭子,老頭彎腰駝背,滿臉褶子,,他一手拄著拐棍,一手提著盞馬燈,正眼睛不眨的盯著我看。
“大爺你幹什麽,怎麽走路沒聲的啊?嚇死我了!”
老頭子聲音沙啞,他扶著拐杖開口道:“這麽晚了,你是幹什麽的?”
我忙丟了手拿著的木雕,辯解道:“我是朋友介紹的,來找包家鍋莊後代,大爺你是不是?”
老人提著馬燈緩緩搖頭,開口說:“原來是找我家小姐的,跟我來吧。”
就這樣我跟著他走,可跟著跟著,我停下了腳步,額頭開始往外冒冷汗。
這老頭.....腳下竟然穿的是一雙純白的棉鞋,看鞋後跟的樣式,分明是雙壽鞋。
“怎麽停下了,小姐住在西廂房。”
我指了指他腳下。
老頭低頭看了眼,咧嘴說道:“天兒冷了,老寒腳吃不住凍,所以提前穿上了,沒嚇到你吧?”
我忙說沒事,又跟著他走。
到了西廂房,老頭敲門喊:“小姐,你睡下了沒有?有客人找你。”
很快,屋裏傳來老太太的說話聲,說是誰找我,進來吧。
進屋後老頭先點著了蠟燭,隨後,我看到了一位穿著厚棉衣,頭發花白的老太太,正靠坐在炕上抽旱煙。
老太太年紀看著沒老頭大,估計有七十歲了,雖然年紀不小,但她眉宇間似乎還殘留著一股雍容之氣,這種氣質,隻有以前大戶人家的小姐才有。
交談過後,我得知她正是包家鍋莊的直係後代,叫包芳。
機會是留給有準備人的,為什麽我著急的連夜過來?
昨天聽老熊第一次說起“包家鍋莊”這幾個字,就總感覺有點熟悉感,後來猛的想到了。
一個半月前,我和把頭買了大量的康定地方縣誌來看,在其一本上便提到了這個包家鍋莊。
縣誌上記載說乾隆年間,當時鍋莊男主人因為衝突,失手誤殺了一名客商,這男主人十分孝順,因為即將被捕,導致不能贍養老人了,所以他給老人磕了999個頭,哭著說:“娘,生養之恩!兒隻能來世在報了!”每說一遍便磕個頭,磕了一天一夜。
隨後衙門判罰下來,以命償命,秋後問斬。
後來這件小事兒,不知道怎麽傳到京城了,乾隆爺聽說後便下旨:“念爾孝心可嘉,特準帶罪還家,等至親百年之後,在自行來京受刑。”
三年之後,老人去世了,這位包家鍋莊的男主人也說話算話,他自己去京城被砍了頭。
後來乾隆爺佩服此人的品行,便禦賜給了包家一棵翡翠白菜,一個純銀製成的禦賜養老牌,還有一張宮裏藏的麻雀圖堂畫。
翡翠白菜,聽起來是不是很熟悉?
很多人說隻有一個,在灣島,這是錯的,咱們國內也有,光我就見過四個了。
涉及到皇帝賞賜,這種事兒在古代可不敢往縣誌上瞎寫,我斷定此事為真。
我也沒藏著掖著,開門見山問老太太這三樣東西還有沒有留著?如果還留著,我願意花個大價錢買下來。
聽了我的話,老太太皺紋滿布的臉上露出一起笑容,她用煙袋鍋指著屋裏,說道:“後生,我這裏前兩年就要拆遷,我不同意,所以他們給我斷了電,你看看周圍,我這裏連件像樣的家具都沒有,能賣的,早都賣光了,哪裏會留下來那幾件東西,是誰讓你過來問的啊?”
我誠懇道:“大娘,是一個姓熊的古董商讓我來的,他前年從你們家收走一個人頭罐兒,不知您老還有沒有印象?”
老太太轉頭,看著一旁拄著拐杖的老頭問:“甲娃,是你賣的吧。”
老頭馬上恭敬說:“小姐,那個罐子是我賣的,賣了九十塊錢,錢我用來買了一袋米,一桶油。”
“啊?大爺,原來那罐子你才賣了九十塊錢啊?”
老頭點頭說是。
我搖搖頭,心想這老熊不老實,他賣給爸的價是三千,而他說自己是2800收的,還隻賺200。
這時太太作勢起身,被喚做甲娃的老頭準備上前攙扶,老太太擺手:“甲娃,你都老的走不動路了,就不要老想著伺候我了。”
“後生,我們鍋莊好久沒來客人了,我帶你去參觀參觀,你如果相什麽老物件直接說,價格便宜。”
我說行。
提著馬燈來到院裏,老太太指著那一排石墩子對我講道:“這些石墩子是用來拴馬的,幾十年前,我們鍋莊很熱鬧,藏商和漢商住店的很多,我經常能收到一些糖果。”
從她描述,我依稀能腦補到當年這鍋莊大院裏的熱鬧程度,隨後我好奇問:“大娘,牆角堆的那些布袋子是做什麽用的?”
“你說那些?”
“那不是布袋,是牛皮袋,”老太太眼似乎有光,她又跟我描述道:“以前鍋莊都做三種生意,一是提供客棧食宿,二是幫藏商縫製茶包,三是介紹雙方生意拿抽成。”
老太太緩緩說道:“這些袋子就是那時候留下來的茶包,以前藏商趕著馬,馬身上馱著藏茶磚,茶磚都是用竹藤條編成的,如果不套上茶包,翻山越嶺時,藤條會把馬背劃破。”
老太太看了眼老頭,介紹道:“他叫甲娃,從小就是我們鍋莊買來幫忙縫茶包的童工,伺候了我大半輩子了。”
“後生,你也不要叫我大娘,叫我阿佳吧,以前大家都是這麽稱呼我的。”
據我了解,“阿佳”不是人名,而是一種稱呼,康定48鍋莊,負責掌家的女主人都被叫做阿佳。
這些女阿佳都很厲害,個頂個能幹,能把偌大的鍋莊產業鏈打理的井井有條,阿佳們往往在家一言九鼎。
那些藏商,入住鍋莊後都會想方設法的討好阿佳們,求阿佳們幫忙向漢商推銷自己帶的土特產,這種生意一兩次談不成,往往要麵談很多次,阿佳兩頭都要幫,既不能讓漢商撿大便宜,也不會讓藏商吃太多虧,所以全靠阿佳們一張嘴兩頭說,很考驗人際交往能力的。
上世紀三四十年代,一個大型鍋莊的一年純利潤能掙到80萬,那時候的80萬是什麽概念?京裏一套四合院才幾百塊錢!
有人好奇問,怎麽鍋莊的男主人不管家裏生意?
還真不管。
因為這些男的必須時刻陪在土司王身邊伺候著,類似仆人的性質,他們叫“侍貢”。
比如,土司看上了某家鍋莊裏的小女孩兒,就會說:“王侍貢,我看上你家這個姑娘了,讓她來伺候我兩天。”
封建社會,等級不同,後者往往不敢不答應。
想了想,覺得直接叫阿佳不合適,所以我叫人阿佳婆婆。
“這石獅子雕工不錯啊,好像是明代的。”
“後生,你看上了就拿走吧,給我一百塊錢就行。”
太便宜了,但是我拿不動。
而且我是醉翁之意不在酒,我想要的是她們家祖傳寶貝,翡翠白菜,禦賜養老牌,麻雀圖這三樣。
老太太說這幾樣寶貝早就賣了,我不信。
直覺告訴我,她家裏肯定藏著有好東西。
夜幕下,偏僻荒涼,不遠處能看到一座占地麵積十分龐大的宅院,宅院大門緊閉,黑咕隆咚,一點燈火都不見,門前高高懸掛著兩個十分破舊的大紅燈籠。
司機放緩車速,他靠邊兒停下,轉頭對我小聲說道:“就是這裏,大半夜的真不知道你來這裏幹什麽,反正你小心點吧,我走了。”
司機說完便把車調頭開走了,看那樣子是一刻不想在這裏多待,
走近看,大門是以前清代那種老式院門,抬頭能看到一張烏木牌匾,上頭寫著:“包家鍋莊”。
我輕敲了兩下門。
“請問有沒有人在家?”
喊了幾聲見無人應答,我轉頭突然發現旁邊還有扇半開著的門,看四下沒人,我慢慢推開小門進去了。
我有個壞習慣需要改正,就是當看到這種沒人住的老房子,總想進去翻一翻,找點什麽古董賣了。
從小門進去,空間豁然開朗。
院子非常大,估計能有上千平米!院裏有棵老榆樹,此外,挨著院牆從西到東,整齊擺放著一排不知道幹什麽用的石墩子。
牆角那裏還有個廢棄的狗窩,狗窩上方堆滿了各種雜物,我看到有件類似木雕的東西,便走過去翻找。
是件鏤空花鳥木雕,這東西是以前大戶人家房梁上的構件。
就在這時,我聽到身後有動靜,轉身回頭一看。
差點把我嚇著!
眼前是個穿著藍布棉襖的老頭子,老頭彎腰駝背,滿臉褶子,,他一手拄著拐棍,一手提著盞馬燈,正眼睛不眨的盯著我看。
“大爺你幹什麽,怎麽走路沒聲的啊?嚇死我了!”
老頭子聲音沙啞,他扶著拐杖開口道:“這麽晚了,你是幹什麽的?”
我忙丟了手拿著的木雕,辯解道:“我是朋友介紹的,來找包家鍋莊後代,大爺你是不是?”
老人提著馬燈緩緩搖頭,開口說:“原來是找我家小姐的,跟我來吧。”
就這樣我跟著他走,可跟著跟著,我停下了腳步,額頭開始往外冒冷汗。
這老頭.....腳下竟然穿的是一雙純白的棉鞋,看鞋後跟的樣式,分明是雙壽鞋。
“怎麽停下了,小姐住在西廂房。”
我指了指他腳下。
老頭低頭看了眼,咧嘴說道:“天兒冷了,老寒腳吃不住凍,所以提前穿上了,沒嚇到你吧?”
我忙說沒事,又跟著他走。
到了西廂房,老頭敲門喊:“小姐,你睡下了沒有?有客人找你。”
很快,屋裏傳來老太太的說話聲,說是誰找我,進來吧。
進屋後老頭先點著了蠟燭,隨後,我看到了一位穿著厚棉衣,頭發花白的老太太,正靠坐在炕上抽旱煙。
老太太年紀看著沒老頭大,估計有七十歲了,雖然年紀不小,但她眉宇間似乎還殘留著一股雍容之氣,這種氣質,隻有以前大戶人家的小姐才有。
交談過後,我得知她正是包家鍋莊的直係後代,叫包芳。
機會是留給有準備人的,為什麽我著急的連夜過來?
昨天聽老熊第一次說起“包家鍋莊”這幾個字,就總感覺有點熟悉感,後來猛的想到了。
一個半月前,我和把頭買了大量的康定地方縣誌來看,在其一本上便提到了這個包家鍋莊。
縣誌上記載說乾隆年間,當時鍋莊男主人因為衝突,失手誤殺了一名客商,這男主人十分孝順,因為即將被捕,導致不能贍養老人了,所以他給老人磕了999個頭,哭著說:“娘,生養之恩!兒隻能來世在報了!”每說一遍便磕個頭,磕了一天一夜。
隨後衙門判罰下來,以命償命,秋後問斬。
後來這件小事兒,不知道怎麽傳到京城了,乾隆爺聽說後便下旨:“念爾孝心可嘉,特準帶罪還家,等至親百年之後,在自行來京受刑。”
三年之後,老人去世了,這位包家鍋莊的男主人也說話算話,他自己去京城被砍了頭。
後來乾隆爺佩服此人的品行,便禦賜給了包家一棵翡翠白菜,一個純銀製成的禦賜養老牌,還有一張宮裏藏的麻雀圖堂畫。
翡翠白菜,聽起來是不是很熟悉?
很多人說隻有一個,在灣島,這是錯的,咱們國內也有,光我就見過四個了。
涉及到皇帝賞賜,這種事兒在古代可不敢往縣誌上瞎寫,我斷定此事為真。
我也沒藏著掖著,開門見山問老太太這三樣東西還有沒有留著?如果還留著,我願意花個大價錢買下來。
聽了我的話,老太太皺紋滿布的臉上露出一起笑容,她用煙袋鍋指著屋裏,說道:“後生,我這裏前兩年就要拆遷,我不同意,所以他們給我斷了電,你看看周圍,我這裏連件像樣的家具都沒有,能賣的,早都賣光了,哪裏會留下來那幾件東西,是誰讓你過來問的啊?”
我誠懇道:“大娘,是一個姓熊的古董商讓我來的,他前年從你們家收走一個人頭罐兒,不知您老還有沒有印象?”
老太太轉頭,看著一旁拄著拐杖的老頭問:“甲娃,是你賣的吧。”
老頭馬上恭敬說:“小姐,那個罐子是我賣的,賣了九十塊錢,錢我用來買了一袋米,一桶油。”
“啊?大爺,原來那罐子你才賣了九十塊錢啊?”
老頭點頭說是。
我搖搖頭,心想這老熊不老實,他賣給爸的價是三千,而他說自己是2800收的,還隻賺200。
這時太太作勢起身,被喚做甲娃的老頭準備上前攙扶,老太太擺手:“甲娃,你都老的走不動路了,就不要老想著伺候我了。”
“後生,我們鍋莊好久沒來客人了,我帶你去參觀參觀,你如果相什麽老物件直接說,價格便宜。”
我說行。
提著馬燈來到院裏,老太太指著那一排石墩子對我講道:“這些石墩子是用來拴馬的,幾十年前,我們鍋莊很熱鬧,藏商和漢商住店的很多,我經常能收到一些糖果。”
從她描述,我依稀能腦補到當年這鍋莊大院裏的熱鬧程度,隨後我好奇問:“大娘,牆角堆的那些布袋子是做什麽用的?”
“你說那些?”
“那不是布袋,是牛皮袋,”老太太眼似乎有光,她又跟我描述道:“以前鍋莊都做三種生意,一是提供客棧食宿,二是幫藏商縫製茶包,三是介紹雙方生意拿抽成。”
老太太緩緩說道:“這些袋子就是那時候留下來的茶包,以前藏商趕著馬,馬身上馱著藏茶磚,茶磚都是用竹藤條編成的,如果不套上茶包,翻山越嶺時,藤條會把馬背劃破。”
老太太看了眼老頭,介紹道:“他叫甲娃,從小就是我們鍋莊買來幫忙縫茶包的童工,伺候了我大半輩子了。”
“後生,你也不要叫我大娘,叫我阿佳吧,以前大家都是這麽稱呼我的。”
據我了解,“阿佳”不是人名,而是一種稱呼,康定48鍋莊,負責掌家的女主人都被叫做阿佳。
這些女阿佳都很厲害,個頂個能幹,能把偌大的鍋莊產業鏈打理的井井有條,阿佳們往往在家一言九鼎。
那些藏商,入住鍋莊後都會想方設法的討好阿佳們,求阿佳們幫忙向漢商推銷自己帶的土特產,這種生意一兩次談不成,往往要麵談很多次,阿佳兩頭都要幫,既不能讓漢商撿大便宜,也不會讓藏商吃太多虧,所以全靠阿佳們一張嘴兩頭說,很考驗人際交往能力的。
上世紀三四十年代,一個大型鍋莊的一年純利潤能掙到80萬,那時候的80萬是什麽概念?京裏一套四合院才幾百塊錢!
有人好奇問,怎麽鍋莊的男主人不管家裏生意?
還真不管。
因為這些男的必須時刻陪在土司王身邊伺候著,類似仆人的性質,他們叫“侍貢”。
比如,土司看上了某家鍋莊裏的小女孩兒,就會說:“王侍貢,我看上你家這個姑娘了,讓她來伺候我兩天。”
封建社會,等級不同,後者往往不敢不答應。
想了想,覺得直接叫阿佳不合適,所以我叫人阿佳婆婆。
“這石獅子雕工不錯啊,好像是明代的。”
“後生,你看上了就拿走吧,給我一百塊錢就行。”
太便宜了,但是我拿不動。
而且我是醉翁之意不在酒,我想要的是她們家祖傳寶貝,翡翠白菜,禦賜養老牌,麻雀圖這三樣。
老太太說這幾樣寶貝早就賣了,我不信。
直覺告訴我,她家裏肯定藏著有好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