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還有高手
獸潮末日,我創造救世組織登神 作者:蒸汽飯桶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男人似乎還有更多咒罵的話語沒有說出來,但身上的脫力已經不允許他繼續輸出了。
他身體一軟,倒在地上徹底失去了生機。
埃爾靠坐在窗台下的牆角大喘了幾口氣,感覺那種說不上來的不適感已經基本消失才扶著牆壁站起。
他來到黑衣人麵前,看著對方已經失去生機的身體,俯身將對方的口罩摘下。
借著淩晨的月光,埃爾看到黑衣人的口罩下是一張平平無奇甚至有些端正的臉孔。
那是一張屬於青年人的臉,一張他曾經見過的臉,這張臉的主人屬於外城區東部治安局的一位副隊長,莊眠的助手——
趙琦。
埃爾呆立在原地,思維瞬間陷入了風暴。
這青年人不是治安隊的成員嗎?
為什麽會在這個時間,穿成這樣來這裏?
巴德是他殺的?
莊眠是他襲擊的?
不對!
根據莊眠的描述,昨天晚上她的小隊整體都被襲擊了,當然也包括這位副隊長。
除非......他已經成了一枚棄子。
又或者是他有不得不來這裏的理由。
埃爾簡單梳理了一下現有的情報,然後開始後悔自己怎麽沒有多上兩年學。
他感覺自己貧瘠的大腦算力有些不足,確認自己沒有留下任何指紋之後決定前往自己當前唯一的歸宿——心理診所。
那位醫生博學多識,應該能找到一些自己沒有發現的問題。
將巴德的住所搜尋了一番後,埃爾離開了筒子樓。
他並未直接前往林清流的診所,因為這樣隻會讓他的嫌疑更加巨大。
兩個月以來,他總是以複查和蹭飯的名義前往診所,林清流的鄰居們對此也見怪不怪。
因此,白天去才是最好的選擇。
做好決定,埃爾前往自己早就選好的觀察點,決定小睡幾個小時,在午飯時間前去打擾。
埃爾在觀察點中陷入了夢鄉,不知道自己無意之間做了最正確的決定。
---
上午十點,林清流梳洗完畢照例穿上白大褂來到一樓。
他將門口的牌子翻到了【營業中】,用極短的時間向著路對麵二樓一個拉著窗簾的房間瞟了一眼,隨後開始了一天的營業。
路對麵,快捷旅館二樓202房間,窗簾後。
“記錄,六月十日上午十點零二,醫生洗漱完畢開始營業。”
坐在三腳架望遠鏡前方的男人沉穩地說著,身邊的搭檔正在筆記本上奮筆疾書。
“記錄完畢,繼續觀察目標。”
盯著望遠鏡的男人看到林清流回到了診所前台,監視也放鬆了幾分。
“你說這醫生怎麽活的這麽輕鬆?”
“人家不缺錢唄。”
搭檔在椅子上扭了扭僵硬的身體隨口說著,
“五分鍾後換班,小心點別有什麽重要的事情沒看到。”
“能有什麽重要的事情?這人一天連大門都不出,生意也爛的不行,要是我肯定急死了。”
看著望遠鏡的男人下意識反駁。
他們兩個是一天前接到這個任務的。
他們兩個原本是軍隊的精銳,格鬥和偵查方麵可以說是精通。
但因為沒有什麽管理能力,也沒有覺醒超能力,所以在年紀稍大一些之後被平調到了研究所。
研究所雖然主要覆蓋的是科技領域,但對於重要人員的人身安全也有著很重要的需求。
再加上有些時候的確有些書呆子不適合做的事情要交給他們,哥倆在研究所的日子倒也算是風生水起。
便如現在就是如此,他們所在的小隊接受了研究所副所長周拙的命令,要對一個名叫計永行的研究員前段時間一次出差的行蹤進行調查。
那年輕研究員出差時似乎並未刻意隱藏,兩天一共隻去了三四個地方,接觸了不足二十人。
調查好這一切一共隻用了不到六小時。
當周拙看著近乎細致到分鍾的行蹤報告時,對其中的幾個特殊時間點升起了非同一般的興致。
根據自己的觀察和幾位同事的證明,計永行在進出一家心理診所之後,狀態似乎有了明顯的好轉。
原本那股重壓之下產生的陰鬱氣質似乎一掃而空,回到研究所後也比以前更快地投入了研究。
這樣的改變正說明了心理治療是行之有效的。
但這也正是周拙懷疑的部分。
毫無疑問,內城區的一切配置都要強過外城區。
計永行這小子之前不是沒看過這方麵的醫生,但似乎收效甚微。
外城區這位名叫林清流的醫生到底有什麽樣的能力,能夠在短短的幾小時中讓這位天才從心態上發生徹底的轉變?
周拙不理解。
但他是一名研究人員,任何不理解的事情都要進行充分的實驗和調查。
於是具體的任務被分配到了兩位退役兵王的頭上。
本著服從任務的原則,兩人迅速開始了新的任務。
付了一個星期的房費之後在林清流診所對麵旅館的二樓開始了監視。
他們的推理能力並不突出,除非那位醫生有了明顯的特殊行為,否則他們隻需要一五一十地將對方的行為記錄下來就可以,至於具體情況自然會有那些腦子靈光的研究員進行分析。
兩人是昨天夜裏來到這裏開始蹲守的。
架好了設備之後他們便開始觀察那位年輕的醫生。
僅用了一個晚上他們便已經能夠隱約感受到那人身上與眾不同的氣質。
如果將希望城比喻成一個在重壓之下快要崩潰的床墊,那麽每一個人都是床墊中的一根被壓縮的很嚴重的彈簧。
但那位年輕醫生的身上似乎自帶一種輕鬆安寧的氛圍。
如果不是文學水平不太夠,兩位退役兵王說不定能在任務完成之後合著一本:
《監視心理醫生三天,對方治好了我的心靈內耗》。
總之那位醫生的表現和平時一般無二,完全看不到除了沒心沒肺之外的任何疑點。
中午十一點,一個訪客進入了心理診所。
“十一點零三,有人進入診所。
“目標為男性,灰色頭發,年齡12-16之間,偏瘦,表情警惕。”
搭檔將信息認真記錄了下來道:
“基本符合二號目標的描述,二號是醫生最近兩三個月的常客,男性孤兒,家庭條件差,最近兩個月與醫生有多次交集。
“還曾經留下一起......吃飯。”
“一起吃飯?”
看著望遠鏡的男人嗤笑一聲,
“吃什麽?對著啃營養膏?”
搭檔沉默片刻解釋道:
“根據調查,醫生有購買食材的習慣,初步判斷具有一定廚藝。”
“啊?天天自己做飯吃?他哪來那麽多錢?”
他身體一軟,倒在地上徹底失去了生機。
埃爾靠坐在窗台下的牆角大喘了幾口氣,感覺那種說不上來的不適感已經基本消失才扶著牆壁站起。
他來到黑衣人麵前,看著對方已經失去生機的身體,俯身將對方的口罩摘下。
借著淩晨的月光,埃爾看到黑衣人的口罩下是一張平平無奇甚至有些端正的臉孔。
那是一張屬於青年人的臉,一張他曾經見過的臉,這張臉的主人屬於外城區東部治安局的一位副隊長,莊眠的助手——
趙琦。
埃爾呆立在原地,思維瞬間陷入了風暴。
這青年人不是治安隊的成員嗎?
為什麽會在這個時間,穿成這樣來這裏?
巴德是他殺的?
莊眠是他襲擊的?
不對!
根據莊眠的描述,昨天晚上她的小隊整體都被襲擊了,當然也包括這位副隊長。
除非......他已經成了一枚棄子。
又或者是他有不得不來這裏的理由。
埃爾簡單梳理了一下現有的情報,然後開始後悔自己怎麽沒有多上兩年學。
他感覺自己貧瘠的大腦算力有些不足,確認自己沒有留下任何指紋之後決定前往自己當前唯一的歸宿——心理診所。
那位醫生博學多識,應該能找到一些自己沒有發現的問題。
將巴德的住所搜尋了一番後,埃爾離開了筒子樓。
他並未直接前往林清流的診所,因為這樣隻會讓他的嫌疑更加巨大。
兩個月以來,他總是以複查和蹭飯的名義前往診所,林清流的鄰居們對此也見怪不怪。
因此,白天去才是最好的選擇。
做好決定,埃爾前往自己早就選好的觀察點,決定小睡幾個小時,在午飯時間前去打擾。
埃爾在觀察點中陷入了夢鄉,不知道自己無意之間做了最正確的決定。
---
上午十點,林清流梳洗完畢照例穿上白大褂來到一樓。
他將門口的牌子翻到了【營業中】,用極短的時間向著路對麵二樓一個拉著窗簾的房間瞟了一眼,隨後開始了一天的營業。
路對麵,快捷旅館二樓202房間,窗簾後。
“記錄,六月十日上午十點零二,醫生洗漱完畢開始營業。”
坐在三腳架望遠鏡前方的男人沉穩地說著,身邊的搭檔正在筆記本上奮筆疾書。
“記錄完畢,繼續觀察目標。”
盯著望遠鏡的男人看到林清流回到了診所前台,監視也放鬆了幾分。
“你說這醫生怎麽活的這麽輕鬆?”
“人家不缺錢唄。”
搭檔在椅子上扭了扭僵硬的身體隨口說著,
“五分鍾後換班,小心點別有什麽重要的事情沒看到。”
“能有什麽重要的事情?這人一天連大門都不出,生意也爛的不行,要是我肯定急死了。”
看著望遠鏡的男人下意識反駁。
他們兩個是一天前接到這個任務的。
他們兩個原本是軍隊的精銳,格鬥和偵查方麵可以說是精通。
但因為沒有什麽管理能力,也沒有覺醒超能力,所以在年紀稍大一些之後被平調到了研究所。
研究所雖然主要覆蓋的是科技領域,但對於重要人員的人身安全也有著很重要的需求。
再加上有些時候的確有些書呆子不適合做的事情要交給他們,哥倆在研究所的日子倒也算是風生水起。
便如現在就是如此,他們所在的小隊接受了研究所副所長周拙的命令,要對一個名叫計永行的研究員前段時間一次出差的行蹤進行調查。
那年輕研究員出差時似乎並未刻意隱藏,兩天一共隻去了三四個地方,接觸了不足二十人。
調查好這一切一共隻用了不到六小時。
當周拙看著近乎細致到分鍾的行蹤報告時,對其中的幾個特殊時間點升起了非同一般的興致。
根據自己的觀察和幾位同事的證明,計永行在進出一家心理診所之後,狀態似乎有了明顯的好轉。
原本那股重壓之下產生的陰鬱氣質似乎一掃而空,回到研究所後也比以前更快地投入了研究。
這樣的改變正說明了心理治療是行之有效的。
但這也正是周拙懷疑的部分。
毫無疑問,內城區的一切配置都要強過外城區。
計永行這小子之前不是沒看過這方麵的醫生,但似乎收效甚微。
外城區這位名叫林清流的醫生到底有什麽樣的能力,能夠在短短的幾小時中讓這位天才從心態上發生徹底的轉變?
周拙不理解。
但他是一名研究人員,任何不理解的事情都要進行充分的實驗和調查。
於是具體的任務被分配到了兩位退役兵王的頭上。
本著服從任務的原則,兩人迅速開始了新的任務。
付了一個星期的房費之後在林清流診所對麵旅館的二樓開始了監視。
他們的推理能力並不突出,除非那位醫生有了明顯的特殊行為,否則他們隻需要一五一十地將對方的行為記錄下來就可以,至於具體情況自然會有那些腦子靈光的研究員進行分析。
兩人是昨天夜裏來到這裏開始蹲守的。
架好了設備之後他們便開始觀察那位年輕的醫生。
僅用了一個晚上他們便已經能夠隱約感受到那人身上與眾不同的氣質。
如果將希望城比喻成一個在重壓之下快要崩潰的床墊,那麽每一個人都是床墊中的一根被壓縮的很嚴重的彈簧。
但那位年輕醫生的身上似乎自帶一種輕鬆安寧的氛圍。
如果不是文學水平不太夠,兩位退役兵王說不定能在任務完成之後合著一本:
《監視心理醫生三天,對方治好了我的心靈內耗》。
總之那位醫生的表現和平時一般無二,完全看不到除了沒心沒肺之外的任何疑點。
中午十一點,一個訪客進入了心理診所。
“十一點零三,有人進入診所。
“目標為男性,灰色頭發,年齡12-16之間,偏瘦,表情警惕。”
搭檔將信息認真記錄了下來道:
“基本符合二號目標的描述,二號是醫生最近兩三個月的常客,男性孤兒,家庭條件差,最近兩個月與醫生有多次交集。
“還曾經留下一起......吃飯。”
“一起吃飯?”
看著望遠鏡的男人嗤笑一聲,
“吃什麽?對著啃營養膏?”
搭檔沉默片刻解釋道:
“根據調查,醫生有購買食材的習慣,初步判斷具有一定廚藝。”
“啊?天天自己做飯吃?他哪來那麽多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