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梅,小雅,想我了沒?”


    齊燕隨即拉著小梅和小雅去聊天,杜少傑來到了廚房一看,不由得皺起了眉頭。


    王玉秀上午洗好了一批白條雞,經過醃製,現在正好晾幹了。廚房裏倒是幹淨整潔,可這麽多白條雞放在這裏,讓他怎麽做飯?


    杜少傑隻好去了新買的院子,先把火牆燒起來,然後拿了鍋碗瓢盆放進了廚房。


    孫伯這個廚房還可以,地方大,居然也有三個灶頭。


    看到他在忙活,齊燕和小梅、小雅都跑過來幫忙。杜少傑去挑了幾桶水,然後從家裏拿了一些羊肉和菜過來。


    中午做了酸菜羊肉拌麵,齊燕和小梅都吃的很開心。


    她們在外地很難吃到家鄉的飯食,回到家鄉肯定要挨著排吃個夠。


    “不得了,你現在可是經理了呢。我之前去找你,人家一口一個‘杜經理’,搞得我半天才適應。”


    齊燕知道杜少傑承包了小吃部,但當麵聽到別人喊“杜經理”,她還是有些感觸的。


    大學生都覺得自己最能接受新事物、新思想,可就在自己等人空談的時候,對方已經站在了時代的潮頭,承包了一家小吃部。


    承包,在當下是妥妥的新生事物。


    承包人除了要有敢為天下先的勇氣,還得具備一定的管理知識和專業技能,光憑一腔熱血是不足以成事的。


    在齊燕看來,杜少傑的廚藝沒得說,可居然管理也能跟上,這就讓她感到十分驚訝了。


    之前她親眼見到了小吃部生意的火爆,員工們各司其職,忙而不亂,大家對杜少傑都很尊敬。


    這小子,總能不斷地帶給人驚喜。


    “就一個稱呼,不必太當真。今兒你好好休息,明天你和美琴到我那邊去,我請你們吃【椒麻雞】。”


    杜少傑笑著擺了擺手,心說,再過些年,一塊磚頭掉下來砸倒10個人,其中有9個都是經理,還有一個是總經理。


    而現在,經理還很少,起碼沒那麽水。


    吃完飯,齊燕就回家睡覺去了。


    從京城乘坐火車回來大致需要三天兩夜或者兩天三夜。而杜小梅從羊城回來,中途需要在中原鄭城轉車,一共需要五天五夜。


    兩人都是坐硬座回來的,的確很辛苦。


    吃完飯收拾利索,杜少傑便騎車去了小吃部。


    “今兒的營業情況怎麽樣?”


    見到董軍,他隨口問了一句。


    “情況不錯,營業額比前幾天有所回升,但還沒有達到曾經的高峰數值。”


    董軍的情緒很高,小吃部的營業情況明顯是見底回升了,看樣子很快就能重返高峰期。


    經過這一段時間的煎熬,他逐漸適應了競爭的壓力,回過頭看,貌似也沒那麽可怕。“事非經過不知難”,經曆的多了,成敗得失都是寶貴的財富。


    “很好!董師傅,你在管理上不能鬆懈,品質一定要保持始終如一,服務水平也要跟上。隻要做好自己的事情,誰都別想擊垮我們。”


    杜少傑笑了起來,事實擺在眼前,比他給對方灌多少雞湯都管用。


    董軍來了精神,緊接著推出了【雪裏蕻炒肉末】、【芹菜香幹】、【西紅柿炒雞蛋】等幾樣價格親民的菜品。


    小吃部的午餐開始朝著快餐的方向發展,效果很不錯,深受廣大顧客的歡迎。


    下班盤賬,當天的營業額有1500多元,基本上恢複到了正常的水平。街上新開的飯館,有的生意好有的生意差點,但總體來說都還過得去。


    不過隨著時間推移就不好說了,杜少傑記得飯館的倒閉率大概在50%,其實是很卷的一個行業。


    第二天中午,齊燕和小梅、小雅推著梁美琴來到了小吃部。


    大堂裏的顧客很多,人滿為患,杜少傑讓黃婷婷準備三隻椒麻雞、一盆雞湯和一些花卷,然後和她們一起去了家裏。


    黃婷婷隨後讓人把【椒麻雞】、雞湯和花卷送了過來。


    “咦?少傑,你們店裏的【椒麻雞】味道又有改變,比以前更好吃了呢。”


    齊燕嚐了一口之後,忍不住大呼小叫的。


    梁美琴也笑著附和了一句,說實話,現在的味道夠辣夠麻,更適合她的口味。


    還有小梅,也被新升級的【椒麻雞】給征服了,隻有小雅不動聲色。她就在哥哥跟前,幾乎每天都到這邊來吃午飯,經常吃也就習以為常了。


    稍後,三隻雞全部吃光,就連雞湯都見了底。


    齊燕等人吃的很飽,大家便推著梁美琴去街上走了走。


    這條街上的飯館越來越多,相應的,周邊的顧客也開始向這邊聚集。這就是杜少傑所說的“聚集效應”,已經開始慢慢顯現。


    “好多飯館啊”


    齊燕那天過來的時候還沒有仔細看,今兒忽然發現這滿大街都是飯館。


    有經營小炒的、有經營小吃的、還有專門經營早餐的,一路走過,至少都有20來家。


    實際上個體戶最先進入的行業就是餐飲、服裝和小商品,當前亟待解決的問題自然是吃穿,住和行那是下一步的事情了。


    轉了一會街,齊燕等人就一起離去,杜少傑回到了小吃店。


    已經下班休息的肖建軍正在等著他,顯然是有事。


    “杜經理,我覺得咱們的早餐有點雜,我想重新安排一下,你看行嗎?”


    肖建軍跟著杜少傑來到了辦公室,然後掏出來了一張紙,上麵寫了他的一些想法。


    杜少傑接過來看了一遍,然後開始沉思。對方提出來將饃饃、稀飯等品種都砍掉,主打豆腐腦、骨頭湯、油條、油香、包子和烙餅。


    “嗯,這個想法也有道理,骨頭湯配油香或者烙餅,豆腐腦配油條或者包子。同時還要多做幾樣小菜,再調一個辣醬。”


    杜少傑很快有了主意,同意了肖建軍提出來的建議。


    他這會想起前世吃過的一種“韭菜辣醬”,配上餅子一起吃,非常的美味可口。不過他沒做過,但大致的製作流程還是能想明白的。


    下午不忙的時候,他就把自己關在辦公室裏,進入到模擬場景中進行模擬訓練。


    一共消耗了50小時的時長,他才將這款“韭菜辣醬”的製作流程和調味固定,然後就可以教會肖建軍、讓他們去做。


    “董師傅,伱現在安排人去備料,我要做【韭菜辣醬】。”


    退出模擬場景,杜少傑休息了一會,然後走出去找董軍。


    辣醬的材料很簡單,董軍馬上派人買了回來。


    接下來,他做了一大盆【韭菜辣醬】,明天可以嚐試一下,看看顧客買不買賬。


    第二天早上五點半,杜少傑便來到了小吃部。


    今天是減少品種的頭一天,骨頭湯早就燉上了,大家各忙各的,滿屋飄蕩的都是煙火氣。


    等到臨近早餐時間,小吃部開門迎客。


    “建軍,如果有客人點了骨頭湯和烙餅,你就免費給人上一碟我做好的【韭菜辣醬】。今天先試試效果,效果好的話我再教你怎麽製作。”


    韭菜辣醬暫時免費,以便讓更多的顧客品嚐並提出意見。


    杜少傑給肖建軍交代了一句之後,就盛了一碗骨頭湯,拿了兩張烙餅和一小碟【韭菜辣醬】,坐到大堂裏開吃。


    還別說,肖建軍班組現在做的骨頭湯很有滋味,大冷天的來上一碗,絕對能讓人渾身暖洋洋的。


    烙餅比較鬆軟,夾上一勺【韭菜辣醬】,咬一口滿口生香,這味道還是很不錯的。


    有顧客走進來,瞅了一眼杜少傑麵前的早餐,也跟著點了一份。這一吃就停不下來,一小碟辣醬很快就吃光了,可餅子和骨頭湯還有剩餘。


    “再給我來一碟這種辣醬,收錢也行。”


    “沒事,我給你加點。”


    說了免費,店裏就不會收錢,加一勺【韭菜辣醬】也不是啥大事。


    這位顧客吃到後麵,滿頭大汗,但臉上的表情卻顯得很舒坦。


    隨後又有顧客陸陸續續的要了骨頭湯、大餅和辣醬,普遍反應不錯,杜少傑這才起身,去了辦公室。


    等早餐時間結束,肖建軍滿臉笑容的來找他:“杜經理,今天的早餐賣的很好,營業額比平時還多。尤其是你做的【韭菜辣醬】,深受大家的歡迎。”


    “嗯,你晚點走,我帶你做一次這種辣醬。”


    杜少傑點點頭,這個情況和他的判斷差不多。


    早餐是個辛苦活兒,大半夜就得忙活,精簡品種能減輕一點勞動強度。


    品種少了就得培育出真正的“招牌”菜品吸引顧客,要不然營業額肯定狂掉。第一天的試驗很成功,就看接下來一段時間的情況會如何。


    隨後,他帶著肖建軍又做了一盆【韭菜辣醬】。


    辣醬的製作其實很簡單,肖建軍在對方的言傳身教之下,很快就學會了。


    小吃部的經營項目經過反複的磨合,基本上成型。


    杜少傑逐漸減少了在店裏呆的時間,小吃部有完善的規章製度,董軍、黃婷婷和肖建軍等人也都值得信賴,他長時間耗在這裏也沒什麽意義。


    但肯定不能徹底放手,每天有時間還是要去轉轉的。


    他現在抽出更多的時間去中餐廳那邊做菜,當然,他也不是什麽點單都接,隻有感覺對自己的廚藝有所幫助才會出手。


    他又不是中餐廳的員工,這點自主權還是有的。


    (本章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重生:從大食堂開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華山棄徒.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華山棄徒.並收藏重生:從大食堂開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