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後杜少傑去找裝修的人,即便是不用重裝,那也得整體翻新一遍。另外還有辦手續,采購需要的物品,以及後廚改造等等事情,都需要他出麵。


    搞裝修的人過來看了看,建議大體上不動,但牆麵要粉刷,包間裏也要重新貼壁紙,所有的木製材料需要拋光再上漆。


    杜少傑在附近重新租了員工宿舍,其中給廖永新租的是一套一室一廳的小公寓,其他的大師傅標準是單間,而剩下的人則是兩到四人間。


    接下來就是十天半個月的施工期,他正好進行內部調整。


    梁美琴把燒烤店交給了馮彬,由馮彬擔任這家店的店長,杜少傑還從這次跟來的人當中,挑選了兩個人補充到燒烤店。


    田飛宇等四個人,則會留在新酒樓。


    杜少傑和廖永新商量了一下,起了一個店名,就叫【西川酒家】。


    【西川酒家】的經理是梁美琴,大堂經理則是從深城調過來的楚琳琳,廖永新肯定是後廚的廚師長。


    田飛宇等四人都進了後廚,同時還招了兩名廚工打雜,服務員則新招了幾個川妹子。


    80年代初的人員流動還那麽密集,但到粵省打工的風潮已經開始興起,隻是規模還不大。


    經過12天的翻修,小樓的內部已經煥然一新。


    所有的準備工作都已經就緒,廖永新挑了一個黃道吉日,【西川酒家】正式開業。


    開業當天,不僅羅主任過來打了個轉,就連蔡菁都從深城趕了過來。這麽大的事情杜少傑當然要通知他倆,但說實話,沒想到人家會親臨現場。


    一樓是大堂,二樓、三樓是包間。


    “你和廖師傅一起搞這個川菜酒樓,賺錢是絕對沒問題的。”


    中午,杜少傑在三樓的“江南廳”招待了羅主任和蔡菁。


    羅主任對於廖永新的水平很有信心,當然,對杜少傑的手藝更有信心。


    隻不過在他的眼裏,杜少傑已經不算是一個純粹的廚師了,年紀輕輕已經有了不容小視的產業規模,妥妥的一個大老板。


    “是啊,羊城自古就是商埠,南來北往的客商雲集,在這裏主打什麽菜係的餐館都能找到。不過,有不少餐館為了迎合當地人的口味,菜品的味道都經過了改良。”


    現如今的蔡菁自然稱得上是“見多識廣”,她負責特區的招商引資工作,大酒樓可沒少去。


    她這句話其實說明了一個現實,有時候正宗的菜品,離開了原生的土壤,未必會受到歡迎。比如川菜到了外地,很多餐館都會改良,減麻減辣都是基操。


    “我就看不上改良,改來改去搞得四不像,完全失去了本來的味道。”


    廖永新做完菜也來陪羅主任和蔡菁喝了兩杯,他聽到蔡菁的話,忍不住感慨了一句。


    他和杜少傑商量過了,要做就做正宗的川菜,因為一家酒樓很難迎合每一位顧客的需求,總要有所取舍。


    經過篩選的顧客,忠誠度就要高很多。


    羅主任點點頭,他平時也很少能吃到正宗的川菜,今天算是大飽口福了。


    “可以嚐試,實踐出真知嘛。”


    羅主任倒是很灑脫,現在大家坐在這裏紙上談兵,還需經過實踐的檢驗。


    吃完飯,羅主任和蔡菁便告辭離去。


    下午。


    【西川菜館】正式開門迎客,晚上的生意不怎麽樣,上座率不足30%。


    “師傅,還得麻煩你再找兩個大師傅,我要是走了,你一個人根本忙不過來。生意上的事情不用著急上火,慢慢來。”


    廖永新有些不高興,杜少傑隻好勸了兩句。


    【西川酒家】依靠的是菜品質量,口碑醱酵也需要個過程不是?


    “我倒是不是著急上火,隻是我發出去的邀請,已經有人明確表示拒絕了。”


    廖永新最近都在聯係廚師的事情,後堂隻有他一個大師傅肯定不夠。


    但幾個熟悉的大廚已經拒絕了他的邀請,這讓他有點不開心。


    但到了第二天,廖永新的臉色就變了,變得喜氣洋洋的。他告訴杜少傑,他的一個師侄答應過來幫忙,一周內就能到。


    “我這個師侄四十出頭,已經是特二級廚師了。”


    廖永新是師傅的關門弟子,所以,他的師侄都一把年紀了。


    杜少傑當然很高興,有了兩位掌勺大師傅,不夠的人手就可以從外麵招聘。


    “這就很好!師傅,你也早點去休息,明天見。”


    杜少傑先走一步,然後在車站等到了梁美琴,兩人一起去了東湖新村。


    從這裏回去不遠不近,大概不到7公裏的樣子。


    下了公交車,梁美琴就很自然的挎上了杜少傑的胳膊,絲毫不在意旁人的目光。


    反正也沒人認識她倆。


    “晚上.”


    杜少傑突然想起了一件事,打算和對方提一下。


    “好啊,好啊。”


    可他還沒有說出口,梁美琴就笑眯眯的連聲稱好。


    搞得杜少傑一頭霧水,但看到對方的眼睛都快拉絲了,他仿佛明白了什麽。


    這妹子,越來越上癮了呢。


    “我說什麽了你就好啊好啊的,我這兩天幫你整理了一份書單,你可以多學學餐廳管理方麵的知識。要是你這個經理都是糊塗蛋,那還怎麽管理酒家?”


    杜少傑憋著笑,裝作很嚴肅的樣子。


    梁美琴肯定不會上當,知道他是在開玩笑,便笑著說道:


    “我一直都有學習的,管了這麽長時間的燒烤店,我同樣有很多收獲。回頭你把書單給我,我看自己是去圖書館借呢,還是去書店買。”


    回到家,兩人洗了澡,然後誰也不提書單的事情,開始鍛煉身體。


    身體一定要經常鍛煉,不僅能提升兩人的親密度,還能保證身心愉悅,做事也更有精神頭。


    隻是,鍛煉完之後還得去衝洗。


    杜少傑對於餐飲行業很熟悉,也有著自己的理解。他的腦海裏有很多資料,全都是一些幹貨,隻可惜不容易倒騰出來。


    所以他才給了梁美琴一份書單,讓她努力提高自己的理論知識水平。


    當然,管理工作更重要的是實踐,杜少傑也給了對方這個機會,要是實在不行就給她找一份輕鬆點的工作。


    第二天。


    杜少傑起來之後,發現家裏隻剩下了自己一個人,梁美琴已經去了酒樓上班。


    洗漱完畢,他從包裏掏出來一張存折,放在了家裏放貴重物品的抽屜裏。存折是用梁美琴的名字開的戶,他這兩天又存進去了一萬塊錢。


    這些錢就是家裏的生活費,梁美琴可以隨意支配。


    離開東湖西村,杜少傑沒有去酒樓,而是按照自己提前列好的名單,挨個廟去燒香。


    開酒樓後續的麻煩事可不少,工商、稅務、消防、衛生、轄區派出所等等,誰都能拿捏你。


    與其等到有事才去臨時抱佛腳,還不如提前燒香呢。很多關係都是羅主任幫忙介紹的,要不然誰搭理他?


    一圈轉下來,效果還不錯。


    人家也都同意了杜少傑的邀請,願意周末到【西川酒家】來吃頓飯。


    關係就是這麽處的,一回生二回熟,總有互相幫忙的時候。羅主任的麵子隻能管一時,為了長遠,他需要建立自己的人脈。


    周末。


    杜少傑和廖永新使出了渾身解數,做了一大桌菜。


    今天最大的包間就用來招待請來的客人,杜少傑帶著楚琳琳去敬了幾杯酒,梁美琴跟在後麵,她這個經理一般不會親自招呼客人。


    楚琳琳能說會道,性格潑辣,倒是很適合大堂經理這個位置。


    “你們這裏的菜非常好吃,誇一句人間美味一點都不為過。就是又麻又辣,對於我們本地人不大友好啊。”


    客人當中有本地人也有外省人,但不管是哪裏人,這一桌地道川菜都給他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好在杜少傑還做了幾道海鮮菜,要不然的話,可能會有人餓著肚子走的。


    大家對【西川酒家】的第一印象非常好,喜歡吃川菜的客人已經在考慮瞅機會再來一趟。


    “各位,你們以後要是有親朋好友聚會,我這裏都可以打折。嗯,來了就找楚經理,她一定會安排妥當的。”


    這些人的關係還得維護,要是他們自己或者親朋好友來吃飯,肯定會打折。


    這不光是錢的問題,也是人家的麵子問題,一定不能疏忽。


    杜少傑也沒有多呆,目前和這些人隻是混了個臉熟,來日方長,可以慢慢打交道。


    “還習慣嗎?”


    三人走出包間,杜少傑扭頭問了一下楚琳琳。


    “嗯,挺習慣的。”


    楚琳琳微微一笑,表示自己完全能勝任這個職位。


    她其實一直都和張雨霏暗暗較勁,但一直都被對方壓了一頭。現在可算是抓住了機會,她不認為自己會比張雨霏幹的差。


    “習慣就好,好好做事,我不會虧待大家的。”


    杜少傑順便給這個不服輸的姑娘畫了張餅,然後就和梁美琴去了她的的辦公室。


    他讓對方把這些天的日銷報表拿出來,坐在沙發上看了一遍。


    最近的生意大有起色,一般晚上的上座率達到了7成,翻台率比較差,但和剛開業時相比,已經有了巨大的進步。


    按照這個趨勢,【西川酒家】的月盈利很快就能達到5萬元。(本章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重生:從大食堂開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華山棄徒.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華山棄徒.並收藏重生:從大食堂開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