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


    林誌遠在【西川酒家】訂了一個包間,宴請幾位客人,其中就有市五金公司的葉經理。


    葉經理的全名叫葉偉明,是一個四十來歲的中年男人。


    今天的這一桌是廖永新親自做的,杜少傑作為客人之一,早就坐在了包間裏。


    今天的陪客不少,但主客隻有一位,那就是葉偉明。


    “葉經理,杜師傅,咱們喝一個。”


    由於林誌遠一直在誇讚杜少傑的廚藝水平,葉偉明倒是對這個年輕人很感興趣。


    畢竟對方的年紀不大,不僅是特級廚師,而且還是【西川酒家】的幕後老板,這就不得不令人刮目相看了。


    三個人碰了一下杯,然後都一飲而盡。


    葉偉明便趁著酒興和杜少傑攀談了起來,杜少傑兩世為人,絕對可以稱得上是見多識廣,所以兩人聊得很投機。


    林誌遠笑嗬嗬的看著這一幕,也就是杜少傑托他辦這事兒,換一個人他都不會這麽用心。


    人情債難還,能還了杜少傑的人情,他還是蠻高興的。


    “葉經理,你以後到我這裏來吃飯,提前說一聲,我要是在店裏,必定會親自下廚給你做兩道拿手菜。”


    杜少傑拉近了和葉偉明的關係,但畢竟是初次見麵,不宜聊得太深。


    但一定要留下以後交往的引子,人都一樣,常來常往,有困難大家互相幫忙,關係自然就會好起來的。


    “那我就多謝杜老板了!林局,今兒差不多了,我先撤,等回頭找時間我請大家喝酒。”


    吃飽喝足之後,葉明偉便起身告辭。


    杜少傑和林誌遠一起把對方送到了大門外,這頓飯便宣告結束。


    過了一段時間,他又去了一次深城,確定了建設方案之後便和施工單位簽訂了合同。


    這邊的事情其後有肖建軍負責盯著,他倒不必長期呆在這邊。


    現在惟一的問題是缺少人手,趁著不太忙,杜少傑便打算去一趟蓉城。


    廖永新之前介紹了兩個廚師,但人家想來不想來的,一直沒個準話。自己培養人才需要時間,暫時不趕趟,所以他隻好去蓉城看看再說。


    “少傑,我想和你一起去看看,店裏有廖師傅和琳琳等人,我離開一段時間也不要緊。”


    梁美琴這次參與了【標準化管理實施細則】的製定工作,心裏有了很多想法。


    她想著熟悉一下招聘環節,也是為了補齊自己的短板。


    “行啊,我這次去蓉城的時間可能不會短,你要是呆不了那麽久,到時候可以提前回來。”


    杜少傑自無不可,上次到蓉城旅遊,來去匆匆,這一次可不會那麽匆忙了。


    相對於做生意,他更喜歡鑽研廚藝以及吃遍天下美食。


    安頓好手頭的事情,杜少傑和梁美琴一起乘飛機去了蓉城。


    “少傑,咱們先去找杜師傅介紹的廚師嗎?”


    兩人找了一家賓館住下,梁美琴便迫不及待想開始工作。


    杜少傑卻搖了搖頭,說道:“這種事情咱們不能顯得太急迫,要不然會很被動。我合計,回頭在報紙上刊登幾則招聘廣告,興許會有驚喜吧.”


    廖永新介紹的人遲遲不給答複,杜少傑也就不想再等了。


    雖然自己打廣告招聘會麻煩一些,但可選擇的餘地也更大,不見得是啥壞事。


    不過這事也不能著急,杜少傑首先要找到一個能試菜的地方,否則的話怎麽確定廚師的水平?光靠嘴說可不行。


    傍晚。


    杜少傑和梁美琴溜溜達達的走在了街上。


    他倆開始有意識的“掃街”,打算在街頭巷尾尋找可口的美食。


    按照經驗,有一些飯菜質量很不錯的小館子,不是本地人,壓根就找不到,這就需要多走走多問問。


    蓉城是一個生活氣息很濃的城市,大大小小的餐館數不勝數。


    兩人一路走來,各種食物的香氣不斷地傳來,杜少傑看到一家生意火爆的小飯館,便笑著說道:“那就在這家吃吧,不想走了。”


    梁美琴點點頭,於是二人就走了過去。


    服務員接待了兩人,安排他們坐到了角落裏的座位。


    飯館裏幾乎座無虛席,要是再來晚一點,說不定連這個位置都沒有了。


    兩人點了一個【蒜泥白肉】、一個【辣子雞丁】、一個【沸騰魚】,再加兩碗米飯和兩瓶啤酒。


    “少傑,這幾道菜做的不錯呀。”


    品嚐過後,梁美琴露出了滿意的神色。


    杜少傑的評價也還可以,像這種小館子不太講究菜品的外形,但調味卻有獨到之處。


    要學就學人家的長處,這才是應有的態度。


    “美琴,要是照我這個吃法,你不怕變胖了呀。”


    杜少傑開了一句玩笑,結果梁美琴笑了笑,該咋吃照吃不誤。


    她的訣竅就是總量控製加鍛煉,還真不容易發胖。


    吃完飯,兩人漫步在街上,就當是消食了。這會兒還早,回去也睡不著,杜少傑便找了一家茶樓和梁美琴一起上去坐坐。


    鄰桌有幾個大爺,在一邊喝茶一邊吹牛,時不時的發出陣陣笑聲。


    杜少傑衝著梁美琴眨了眨眼睛,很自然的湊過去和人家搭上了話,然後就聊了起來。


    他無非是想知道隱藏在小巷子裏的特色飯館,說起這個,幾位大爺頓時來了精神。幾人七嘴八舌的提供了很多信息,杜少傑一一記在了心裏。


    臨走,杜少傑還給幾位大爺送了幾樣小點。


    “你倒是和誰都能聊得來。”


    走出茶樓,梁美琴忍不住笑了起來。


    “沒辦法啊,咱們在這裏人生地不熟,沒這點本事啥都打聽不到。”


    杜少傑兩輩子加起來的年齡也好幾十歲了,和幾個大爺能聊到一塊不算什麽。


    回到賓館,兩人各自回房洗澡。


    在外麵兩個人肯定不會堂而皇之的住一間屋,尤其是這個當口,還是小心為妙。


    晚上。


    杜少傑在模擬空間完美的複刻了今天吃的幾道菜,這種菜對他來說沒什麽難度,甚至還能在原版的基礎上加以改進,使得菜品的質量更高。


    接下來兩天,他和梁美琴繼續尋找藏在小巷深處的小館子。


    一天三頓飯都在外麵吃,住了好幾天都還沒去過賓館的餐廳。


    別人介紹的館子,有些館子做的菜確實不錯,但也有些名不副實。


    不過,總的來說,這邊的飯館質量普遍比較高,可能一家小小的大排檔都能給人帶來驚喜。


    而且在轉街的過程中,杜少傑很偶然的遇到了一家“廚師培訓學校”。


    他進去和學校的負責人一商量,對方就答應了給他提供廚、房用以招聘試菜。當然,這是要收費的,但價格還算公允。


    “杜老板,我們這間廚師學校開了幾年了,你可以打聽一下,在市裏都很有名的。要不要我喊幾個有本事的學員回來,你麵試看看?”


    廚師培訓學校原先是飲服公司的下屬企業,集體所有製,後來被現在的老板承包了。


    老板是一個女人,三十來歲的年紀,說話辦事都很利落。


    “老板娘,謝謝你的好意。我們需要有經驗的川菜廚師,廚師等級最好在一級及以上,你有這方麵的人選嗎?”


    杜少傑知道對方想給畢業的學員找工作,倒也沒拒絕。


    但條件相對較高,一級廚師起步,如果確實有真才實學也可以不受廚師等級的限製。


    老板娘一聽,“噗嗤”一下樂了,說道:“莫非你要招特級廚師?我這裏可沒有。”


    廚師是一個很吃經驗的職業,培訓學校出來的學員一般都是初級廚師,顯然不符合杜少傑的要求。


    隨後,他和梁美琴就去報社發布了招聘廣告,電話號碼留的是賓館房間的,谘詢時間是每天上午8點30-10點30,每天下午2點30-4點30。


    除了這兩個時間段,杜少傑和梁美琴繼續品嚐蓉城的各色美食。


    廣告發布了五天,從周一到周五,周六進行麵試和試菜。


    有一部分廚師等級較低,又沒有多少實踐經驗的應聘者,打電話的過程中就被淘汰了。而剩下一些感覺還可以的,將在周六各個時間段前往廚師培訓學校。


    周六。


    杜少傑和梁美琴忙活了一上午,總共麵試了20來人,最後有8人通過了麵試。


    接下來,這8個人還需要試菜。


    “咱們今天就做【魚香肉絲】,下麵我說一下要求.”


    杜少傑就相當於今天的考官,他事先對刀工、製作流程、調味等提出了明確的要求,沒給幾人自由發揮的空間。


    這樣做的好處就是有了一個統一的標準,更容易進行評判。


    廚師學校的灶頭肯定夠用,8個人隨即開始製作【魚香肉絲】,杜少傑則不停的進行巡視,將各人的表現盡收眼底。


    老板娘陪著梁美琴也在一旁觀摩,不過誰都沒有說話。


    等這8個求職者都先後完成了這道菜,杜少傑便挨個菜進行了品嚐。還別說,這批求職者的總體水平都不錯,起碼沒有明顯的短板。


    經過比較,最終擇優錄取了3個人。


    3人當中,有兩人是一級廚師,還有一人是特三級廚師。


    杜少傑覺得水平最高的是一名一級廚師,此人叫陶勇軍,今年31歲,值得好好培養一下。(本章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重生:從大食堂開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華山棄徒.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華山棄徒.並收藏重生:從大食堂開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