龐偉東和許波有個好處嗎,那就是聽勸。


    二人在一旁小聲的嘀咕著,最後決定寧可信其有,下次去曼穀就把可以調動的資金都換成美刀,然後轉移至香江。


    他倆在曼穀的賬戶上還有不老少的泰銖,原本是打算再開一家ktv的,但現在隻好改變了主意。


    傍晚。


    遊艇停靠在了香江碼頭,一行人棄船登岸。


    妹子們拿著到手的票票,心滿意足的走了,畢竟在海上已經盡興,再黏在一起也沒啥意思。接下來,三人乘車去吃了一頓【潮州菜】。


    香江這邊的潮州菜有自己的特色,算是潮州菜的一大分支。不過菜品的味道很不錯,杜少傑一邊吃還一邊誇讚大師傅的手藝好。


    包間裏有一台電視機,三個人喝酒也不怕吵,還在一直播放節目。


    “今年又遭災了,動不動小半年不下一滴雨,這誰受得了?”


    許波聽到了幾個感興趣的詞語,盯著電視屏幕看了一會。


    這會兒播放的是新聞,報導了魯省抗旱救災的情況。自然災害經常會發生,內地在救災這一塊還是很舍得付出的,隻不過災區的損失就很難避免了。


    杜少傑聽到對方的話,也瞅了幾眼新聞節目。


    “哥幾個,回頭捐點錢吧,這樣的善事應該做。”


    他看到電視畫麵,災情很嚴重,忍不住動了惻隱之心。


    於是他提議捐款,龐偉東和許波都很積極的進行了回應。他們現在不缺錢,平時也懶得做慈善,但遇到天災還是願意掏腰包的。


    隨後,幾人打電話各自作了安排。


    龐偉東和許波以【悅動娛樂】的名義向災區捐了1000萬元,這筆錢會落到他們個人的頭上。


    杜少傑則以【深城百聯餐飲管理公司】的名義向災區捐了1000萬元,他是公司的絕對控股股東,這種事自然由他說了算。


    深夜。


    杜少傑才來到了梁美琴的住處。


    “少傑,你可不要跟著龐總和許總學會了哦。”


    梁美琴很少管他的事情,但最近他跟著龐偉東和許波玩的比較瘋,真害怕他染上什麽不幹淨的病。在外麵混的女人可不讓人放心,她還真不是單純的吃醋。


    “別瞎說,我心裏有數。”


    杜少傑的克製力還是不錯的,外麵的女人一般不沾。


    見他這麽說,梁美琴忍不住翻了個白眼,在對方的臉上輕輕啄了一下,便去給他泡茶。


    杜少傑也不在意,人家是善意還是惡意他自然都感受到,兩人在一起這麽多年還是心有靈犀的。


    “少傑,你要是去曼穀帶上我吧,我也想去看看。”


    梁美琴給杜少傑倒了一杯茶,然後坐下來靠在了對方的肩膀上。


    她知道對方過段時間要去曼穀,樊仕倫已經去了那邊打前站,她也想去轉轉。


    “本來就打算帶上你和溫妮的,一起出去長長見識有好處,公司的事情暫時讓樊仕倫負責。”


    杜少傑在樊仕倫去了曼穀的時候,心裏就有了安排。


    最近公司不算很忙,到時候和梁美琴、溫妮一起去一趟曼穀,看看能不能鎖定有價值的標的。


    “太好了!”


    梁美琴很開心,晚上做運動的時候格外的賣力。


    翌日。


    杜少傑讓羅琴去訂票,然後帶著王永利、羅琴、鄒小禾和徐幼蓮去了魯省。這段時間彭永軍休假,順便可以照看一下淺水灣別墅。


    別墅有專門的安保人員,但也需要有人時不時的抽查一下他們的工作情況。


    到了魯省,孟罡也趕來和他們匯合。這便有一個簡短的捐款儀式,新聞上也會有報道,但主要還是宣傳企業而不是個人。


    杜少傑參加了捐款儀式,但後續的采訪他沒有參加,全都讓孟罡出麵。


    他本人則以羊城餐飲協會會長的身份,參觀考察了幾家頂級的魯菜酒樓。可能是新聞效應還沒過去的關係,他這次來受到了很好的接待,和上一次截然不同。


    “杜總,這位是魯菜大師王宏博,王老先生一生致力於將【魯菜】發揚光大,目前是我們酒樓的名譽總廚。”


    魯省餐飲協會派了一位常務理事全程陪同,要不然這家酒樓是否會接待還得打個問號。


    酒樓方麵搬出了王宏博老先生,這位已經是80歲高齡,所謂的名譽總廚大概和顧問差不多是一個意思。


    不過,王老先生的身體很硬朗,居然還能親自下廚做兩道菜。


    杜少傑對王宏博很尊敬,而老先生也很健談,兩人聊了很多專業方麵的事情,居然都有了一種相見恨晚的感覺。


    晚上。


    杜少傑在酒樓吃了一頓飯,這頓飯是省協做東,酒樓拿出了他們的最高水平,一桌菜的確稱得上是【魯菜】的精華。


    王宏博也在場,杜少傑和對方聊的很投機,還互相交換了聯係方式。


    “杜總,看樣子你對【魯菜】很感興趣,有時間去家裏坐坐,咱們可以互相交流。”


    王宏博覺得杜少傑對於很多菜係的理解都很深刻,而且對方的基本功紮實,在充分掌握了傳統技法的前提之下,還有很多自己的想法。


    他以前對【粵菜】很感興趣,隻可惜沒有遇到高水平的【粵菜】廚師,一直不得其法。


    這次見了杜少傑,雖然大家隻是簡單的聊了聊,但一些困擾了他多年的問題便迎刃而解。


    王宏博也看出來了,對方是想係統學習【魯菜】的知識,而他也對【粵菜】很感興趣,而對方恰恰擁有高超的【粵菜】製作水平。


    所以,老先生的一句“互相交流”,可不是在客套。


    “王師傅,我肯定會登門拜訪的。”


    杜少傑也沒有多說什麽,但心裏早就樂開了花。


    上一次來根本摸不著門路,他在酒樓裏吃飯也吃不到大師親自做的菜肴。這一次是因為有捐款的事情,方方麵麵都很給麵子,要不然他也見不到王宏博。


    第二天。


    杜少傑去買了一些滋補品和一些水果,直接登門拜訪了王宏博。


    老先生住在城郊,自己有一座大院子,家裏還有專業的廚房。他現在也算是“桃李滿天下”,但真正得到他衣缽傳承的隻有三個徒弟。


    但他對於杜少傑卻另眼相看,基本上對方有什麽問題,他都會仔細的進行解答,比對自己徒弟還有耐心。


    “王師傅,我在這邊大概還能呆兩周的時間。您要是不忙的話,我希望能天天來,你看怎麽樣?”


    “好啊,我也正好有這個意思。這樣吧,每天上午你給我講講【粵菜】的訣竅,每天下午,我可以將自己多年總結的【魯菜】經驗傳授給你。”


    兩人之前就有這個意思,所以今天一見麵就達成了一致意見。


    說白了就是互相交換自己掌握的絕藝,誰都別藏私,大家必須要坦誠。


    其實,到了杜少傑和王宏博這個層次,對方有沒有藏私一眼就能看出來。不過王宏博還有一個小小的條件,那就是這些天讓他的小徒弟守在跟前。


    杜少傑很痛快就答應了,王宏博的小徒弟今年才35歲,深得老先生的器重。


    半個月的時間匆匆而過。


    杜少傑滿意的離去,王宏博也覺得大有收獲。


    他問小徒弟:“這些天你一直在我倆的跟前,說說看,你學到了多少東西?”


    “師父,我的確有一些收獲,隻不過你和杜總有時候說的有些東西太深奧,我都聽不明白。”


    小徒弟歎了一口氣,覺得自己完全跟不上師父和杜少傑節奏。


    “你知道就好!杜總的廚藝已經到了極高的境界,比起為師一點都不遜色。所以,我隻需要在一些關竅上點撥一下,人家馬上就明白了,甚至還能做到舉一反三。”


    王宏博笑了笑,伸手指了指小徒弟。


    他和杜少傑的之間的交流就像是兩個“絕世高手”在論道,境界不足的人根本聽不懂,更別說能有所收獲了。


    “啊?這麽說杜總已經學到了師父的真本事,那我們豈不是吃虧了?”


    “蠢材!你當師父已經年老昏聵了不成?杜總得到了自己想要的,為師也得到了咱們想要的。等回頭我琢磨琢磨,把一些製作【粵菜】的訣竅教給你。”


    王宏博瞪了一眼小徒弟,然後轉身回屋去了。


    他其實很清楚,杜少傑比他的年齡小太多,而且悟性也比自己強,如果說他這些天的學習效果是70,那麽人家杜總的學習效果就是90。


    根本沒法比!


    不過,杜少傑答應等過段時間再來看望王宏博,到時候兩人還可以繼續進行交流。


    “杜總,咱們要去災區看看嗎?”


    杜少傑等人到了魯省就呆在省城,一些捐了款的企業和個人紛紛去災區慰問,而他卻無動於衷。


    羅琴見他忙完了交流的事情,就特意提醒了一句。


    “咱們這些人到了災區什麽忙都幫不上,盡給人家添麻煩了,不去!你直接訂返程票吧。”


    杜少傑懶得去作秀,他覺得隻要不是有關部分的人或者是專業人士,去了災區也起不到什麽作用。


    而且他這次捐款純粹是為了支援災區,並不需要擴大影響力,因此便拒絕了對方的提議。


    正好樊仕倫也完成了在曼穀的考察,杜少傑便帶著幾人直接去了香江。(本章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重生:從大食堂開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華山棄徒.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華山棄徒.並收藏重生:從大食堂開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