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章92.決戰計劃


    趙範,當年就是桂陽太守。


    建安十三年劉備南征荊南四郡之時,趙範非常識相,聽說了劉備要來的消息就要投降。


    但是這次輪到他手下不樂意了。


    趙範手下校尉陳應、鮑隆自認為武藝高強,即使張飛、趙雲親至他二人也能與其戰個旗鼓相當。


    很可惜這畢竟隻是想想,等到了真正交手的時候,他倆才發現自己根本不是趙雲對手,被趙雲像是欺負小孩兒一樣,隨意擊敗。


    這下兩人也沒有什麽阻攔趙範投降的理由了,索性和趙範一同投降。


    但是趙範這個人生性膽小多疑,生怕劉備加害自己,看到前來桂陽郡的是趙雲,索性想和趙雲打好關係,做個照應。


    趙範請趙雲吃席,席間以同姓為由,與趙雲結義,甚至拜趙雲為兄,趙雲麵子薄,推脫不過,隻能應下。


    趙範看到趙雲如此好說話,也決定得隴望蜀,讓兩人關係更進一步。


    席間趙範得知趙雲當時並未婚配,索性就建議趙雲迎娶自己守寡多年的嫂子樊式。


    之前結義趙雲還不好推脫,但是到了這種身家大事趙雲自然就不同意了,無論趙範好說歹說趙雲都不同意。


    “你我既然同姓,又結為了兄弟,你兄即我兄,我又如何能迎娶大嫂?”


    因為趙雲堅決不鬆口,趙範還找了不少人前來勸說趙雲,但是趙雲都一一回絕了。


    後來趙雲部將也來詢問趙雲為何不願,趙雲才說:


    “趙範乃是被迫而降,其人心思未知;天下女子何其多也,為何非樊式不娶?”


    趙雲心思細膩,早都發現趙範獻殷勤獻的實在太過了,因此甚至有些反感了。


    趙範見趙雲如此決絕,多疑的毛病也犯了,生怕這是趙雲聽到了劉備那邊的什麽命令,準備除掉自己。


    恰巧陳應、鮑隆二人也不是什麽省油的燈,聽說了趙範的事情後也是主動前來,為趙範分憂:


    “大人莫慌,趙雲不過一介武夫,我等假裝投靠他,故意泄露假消息讓他隻身前來,我等埋伏百餘刀斧手,即便趙雲是呂布在世也插翅難逃!”


    趙範一聽,覺得頗有道理,如此擔驚受怕不若索性反叛,棄了劉備投靠東吳來的簡單,於是同意了陳應、鮑隆的計劃。


    此日,陳應、鮑隆二人就來到了趙雲麵前,跪地痛斥趙範昏庸,以及欲行不軌之事,自己二人深感劉使君大義,願意檢舉揭發趙範。


    “如此拙劣小計,爾等真當本將是傻子不成?”


    趙雲簡直沒眼看這倆人。之前還吆五喝六的,想和自己比劃比劃,沒過兩天瞬間搖身一變變成忠誠之士了?


    恰巧分兵前趙雲才見過那位零陵上將邢道榮的詐降之計,沒想到桂陽這兒又來這麽一遭,讓趙雲都有些無語了。


    “來人,拖下去斬首。點齊兵馬,城內有人欲謀不軌。”


    趙雲稍一思考就猜出來背後肯定是趙範指使,於是沒理睬陳應和鮑隆的狡辯,直接將二人殺了,親自帶兵準備去剿滅趙範的叛亂。


    沒想到趙範更狠,聽說了城裏的動靜,索性拋下了家室孤身遁走,從此以後不知所蹤了。


    此事當年趙雲也曾經匯報過,所以張飛也有所耳聞,不想今日居然從鞏誌口中再度得知趙範之名。


    “也就是說這趙範居然逃到了東吳,如今在東吳的扶持之下又回到了桂陽郡?”


    張飛摸了摸胡子,不確定地問道。


    “正是如此,三將軍。這幾人無論是誰,都絕不會輕易投降,因此三將軍也要做好準備才是。”


    鞏誌點了點頭,隨即又給張飛斟滿一杯,張飛悶頭喝下,沒有說話。


    “苞兒,你待會兒讓軍中傳令兵寅夜去告知馮休元荊南四郡的情況,看看我們的大都督有沒有什麽需要安排的。”


    張飛喉嚨滾動了幾下,把杯中濁酒一飲而盡,隨後抹了抹嘴巴,讓張苞去幹活兒。


    張苞點了點頭,自然是外出布置任務不提。


    張飛攻克武陵後手下士卒也需要休整一番,同時還有不少甘寧降軍需要安頓,因此一時半會兒還無法出發。


    “荊南四郡已經是這種情況了麽……劉賢、韓騰、趙範……有意思,這孫權怎麽和鬼子扶持偽軍一樣……”


    馮習拿著張飛命人快馬加鞭送來的情報,自己思索了半天,和桌上的地圖對比了一下,也是做出了決斷。


    張飛所在武陵郡向向南進攻交州則零陵是必經之路。從荊州向南無非就是走桂陽還是走零陵的區別,相比之下走桂陽還得途徑長沙郡、零陵郡的地界,反而麻煩很多。


    “三將軍可棄長沙、桂陽二郡,由我中軍前去處理。三將軍可親率大軍攻克零陵,由零陵西南沿湘水、漓水攻入鬱林郡。”


    馮習瞥了眼地圖,給張飛繼續回信。


    “且三將軍需做好防暑、防蚊蟲準備。交州多瘴氣、溫熱,士卒恐難長期支撐;且若是長期穿著普通布鞋,極易導致腳步潰爛,可以改穿草鞋……三將軍可在武陵一帶尋找張機神醫弟子,帶其入交州,有其相助必然可以事半功倍……”


    馮習洋洋灑灑寫了不少內容,除了安排戰略布局,剩下的幾乎都是在叮囑張飛注意交州的天氣,畢竟東漢時期醫療、交通都極為不便,對於戰爭來說難點都是如何趕路和如何籌措後勤。


    寫完信件後,馮習拿起信件看了看,滿意地吹了吹,將墨跡吹幹,讓侍衛交予信使,讓他歇息之後速速將信件送回,不要耽誤了張飛的行軍進度。


    處理完這些,馮習又讓侍衛叫來自己的好哥們兒張南。


    “休元,怎麽了?”


    張南匆匆地推門進來。


    “吳軍行進到什麽地方了?”


    馮習指著鋪在桌子上的地圖,詢問張南。張南細細地看了看馮習這份高精度的手繪地圖,指向了地圖上的一個黑點。


    “吳軍從江夏順流而下,應該已至沙羨附近。”


    沙羨,江夏十四縣之一,隸屬於現代武漢市內江夏區,距離武昌不遠,當然這些現在都不重要。


    “到了沙羨?那我等不能靜等其來攻,當主動迎擊,順江向南克服公安等諸縣,隨後與吳軍於此處決戰。”


    馮習的手指按在了地圖上,張南湊過去看,那個地方寫著三個大字:


    “洞庭湖”


    (本章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季漢大都督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英仙座的流星雨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英仙座的流星雨並收藏季漢大都督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