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117.尾聲
丁奉、全琮、駱統等高層被馮習他們一網打盡,剩下的士卒本來就被火藥的爆炸嚇得以為漢軍會法術,如今無人指揮,更是紛紛從心,直接跪地投降。
少數想要乘機從營後逃跑的,也被早就去截斷後路的吳班、鮑義率軍攔住,除了幾十號膽大運氣好的士卒跳江而走,阻攔不得,剩下的或死或降,盡皆被馮習留在此處。
馮習站在吳軍大營的一座瞭望台上,遙遙地看向湖麵,此刻洞庭湖水戰正在最高潮之處,東吳的樓船在火光的照映下即使是馮習的位置都看得清清楚楚,不過那艘樓船堅持了片刻,就歪歪斜斜地向一旁倒去,讓馮習不由得露出了微笑。
雖然漢軍基本都是小船,而且馮習也不是什麽專業的海戰高手,但是馮習對於海戰的見識和現在這個時代沒法比。
當年八國聯軍侵華,大清引以為傲的三萬重騎兵被聯軍幾千火槍兵全殲,八國聯軍損傷不過幾十人,這就是科技代差。
現在大家甚至都沒有“海軍”的說法,都是“水軍”,比拚的也是士兵個人素質。江東水師為什麽能獨步天下?不外乎江東水網交錯,江東士卒從小哪個沒下過江河湖海?
弄潮憋氣遊泳就和走路跑步一樣,在這種士兵基礎素質下,全國其他地方如何能比?
就像是古代北方的異族,為何頻頻能洗劫中原?人家從小就在馬背上長大,騎馬就是人家的本能,所以遊牧民族可以做到全民皆兵,隔三岔五就南下打草穀。
那麽事情是從什麽時候發生改變的呢?
答案就是自動化熱武器的出現。
一個男子三十年馬背上的功夫,不分春夏秋冬的苦練,可以被一把劉易斯重機槍瞬間帶走,它順帶還能把你周圍幾十個和你一樣的人一起帶走。
而他的操作者,說不定當了大半輩子農夫,剛摸這個重機槍不過幾個月。
馮習此刻不過是加速了這個過程,而吳軍就是第一個被這個“降維打擊”選中的目標。
“大都督,吳軍降軍已經收攏好了,如何處置?”
一邊的一個校尉過來詢問這邊看著江麵感慨萬千的馮習,馮習從思考中回過神來,擺了擺手。
“先押回我們營中,等水軍那邊結束再說。說不定他們那兒也有不少俘虜,回頭統一送到江陵,我們還缺幹活的勞力呢。”
馮習說完繼續看向湖麵,而湖麵上的發展也如他所料,在短暫的焦灼後,吳軍被漢軍一麵倒地擊敗了。
湖麵上火光未熄,但是喊殺聲已經停滯,漢軍的大小船隻在江麵上打撈屍體,撈落水者,這些都是馮習事前說給張南的,腐屍最容易生發瘟疫,哪怕下遊都是江東的地界,但是他們也都是炎黃子孫,東吳行事和他們何幹?
到時候因為瘟疫害死幾萬百姓即使是馮習也會於心不忍的。
因此馮習給張南的命令就是浮屍打撈上來以後統一焚燒,甚至骨灰還可以拿回去施肥,也不算浪費了。
“行了,看來結束了,收兵回營。”
馮習看到湖麵上已經進入打掃戰場的模式,從瞭望台上下來,向著各部傳令道。
吳軍大營能用的東西基本都被馮習部拆完了,米麵之類的軍糧也盡數被漢軍俘獲,算是大賺一筆。
戰後統計各部傷亡不過數百,大部分都是攻寨階段出現的,馮習命人記下其姓名,之後會統一報給相關負責衙門,給這些東征軍戰死的士兵家屬發放慰問,這也是老劉當年的政策。
“休元!休元!”
馮習回到自己的大寨休息了一陣,天色快亮的時候張南扯著他的大嗓門就往帳內走。
“張都督何事?”
馮習翹著二郎腿坐在自己命木匠打造的椅子上看了眼張南。
“我軍大勝,大勝啊!兩萬餘吳軍死傷過半,我軍俘虜了近八千餘人,隻有不到千餘的逃兵不知去向,而且戰後清點,嘿嘿,你猜我們還有什麽收獲?”
張南說到這裏也是忍不住昂起了自己的頭,一副趾高氣揚的樣子。
“逮到大魚了?誰?徐盛?還是淩統?”
馮習沒太多意外,這場水戰自己為之精心準備了那麽多的妙妙道具,不可能一點收獲都沒有。
“淩統昏迷落水,被我們的士卒打撈上來衝洗幹淨了,徐盛、朱桓、朱異投降,周泰欲跳水逃走,被伱給的生石灰燒瞎了眼睛,被亂箭射死。”
張南麵色一肅,把結果告知了馮習,讓馮習都覺得有些意外了。雖然猜到會有不小的收獲,但是這麽大的收獲確實是超乎了他的想象,加上自己這邊抓到的駱統、丁奉、全琮,這波可以算是大豐收了。
“你那邊把俘虜整理一下,回頭統一送回江陵,讓王國山把他們發配去耕地、修路、修牆。”
麵對這些俘虜,馮習早就想好了他們以後的用處。荊州新定,各地都需要大量的勞動力恢複生產,到時候別說這些俘虜了,可能不少武陵蠻自己都得和沙摩柯商量商量,幹脆遷入荊州同化算了。
“對了,我得趕緊寫一份捷報,還得給老劉匯報這次戰果呢。”
馮習拍了一下自己的腦袋,光顧著戰鬥爽了,忘了自己還得寫點書麵文件,於是一腳把張南踹了出去,讓他趕快收攏俘虜,安排船隻送往江陵,自己還得寫工作報告。
成都,諸葛亮麻木地看著天上的星河。
今夜又有將星墜落,不過諸葛亮已經沒有什麽反應了。
“亮哥,怎麽了?為何這般表情?”
黃月英看到自己丈夫這副呆滯的表情,趕忙詢問,生怕又出了什麽事。
“沒事,不過一將星墜於荊襄,箕宿在上,看來是水戰陣亡的。”
諸葛亮搖了搖自己的鵝毛扇,握住了黃月英的手,耐心地解釋。
“此事難道不需要通報大王?”
黃月英有些疑惑,之前幾次類似的情況自己的丈夫都著急忙慌的,怎麽今天如此鎮定?
“陛下在永安,而荊州戰事都由馮休元負責,從日前傳來消息來看,馮休元順江而下,意欲與江東決戰於洞庭湖,恐怕是這場大戰見了分曉。”
諸葛亮的眼光自然看得出來馮習的逼東吳決戰的戰略方針,同時也猜到了必定是洞庭湖的大戰結束,有了傷亡。
不過諸葛亮並不擔心是自己這邊的傷亡,因為荊襄星河璀璨,毫無虛弱之相;反而是江東星光再度黯淡了幾分,其中含義不言而喻。
(本章完)
丁奉、全琮、駱統等高層被馮習他們一網打盡,剩下的士卒本來就被火藥的爆炸嚇得以為漢軍會法術,如今無人指揮,更是紛紛從心,直接跪地投降。
少數想要乘機從營後逃跑的,也被早就去截斷後路的吳班、鮑義率軍攔住,除了幾十號膽大運氣好的士卒跳江而走,阻攔不得,剩下的或死或降,盡皆被馮習留在此處。
馮習站在吳軍大營的一座瞭望台上,遙遙地看向湖麵,此刻洞庭湖水戰正在最高潮之處,東吳的樓船在火光的照映下即使是馮習的位置都看得清清楚楚,不過那艘樓船堅持了片刻,就歪歪斜斜地向一旁倒去,讓馮習不由得露出了微笑。
雖然漢軍基本都是小船,而且馮習也不是什麽專業的海戰高手,但是馮習對於海戰的見識和現在這個時代沒法比。
當年八國聯軍侵華,大清引以為傲的三萬重騎兵被聯軍幾千火槍兵全殲,八國聯軍損傷不過幾十人,這就是科技代差。
現在大家甚至都沒有“海軍”的說法,都是“水軍”,比拚的也是士兵個人素質。江東水師為什麽能獨步天下?不外乎江東水網交錯,江東士卒從小哪個沒下過江河湖海?
弄潮憋氣遊泳就和走路跑步一樣,在這種士兵基礎素質下,全國其他地方如何能比?
就像是古代北方的異族,為何頻頻能洗劫中原?人家從小就在馬背上長大,騎馬就是人家的本能,所以遊牧民族可以做到全民皆兵,隔三岔五就南下打草穀。
那麽事情是從什麽時候發生改變的呢?
答案就是自動化熱武器的出現。
一個男子三十年馬背上的功夫,不分春夏秋冬的苦練,可以被一把劉易斯重機槍瞬間帶走,它順帶還能把你周圍幾十個和你一樣的人一起帶走。
而他的操作者,說不定當了大半輩子農夫,剛摸這個重機槍不過幾個月。
馮習此刻不過是加速了這個過程,而吳軍就是第一個被這個“降維打擊”選中的目標。
“大都督,吳軍降軍已經收攏好了,如何處置?”
一邊的一個校尉過來詢問這邊看著江麵感慨萬千的馮習,馮習從思考中回過神來,擺了擺手。
“先押回我們營中,等水軍那邊結束再說。說不定他們那兒也有不少俘虜,回頭統一送到江陵,我們還缺幹活的勞力呢。”
馮習說完繼續看向湖麵,而湖麵上的發展也如他所料,在短暫的焦灼後,吳軍被漢軍一麵倒地擊敗了。
湖麵上火光未熄,但是喊殺聲已經停滯,漢軍的大小船隻在江麵上打撈屍體,撈落水者,這些都是馮習事前說給張南的,腐屍最容易生發瘟疫,哪怕下遊都是江東的地界,但是他們也都是炎黃子孫,東吳行事和他們何幹?
到時候因為瘟疫害死幾萬百姓即使是馮習也會於心不忍的。
因此馮習給張南的命令就是浮屍打撈上來以後統一焚燒,甚至骨灰還可以拿回去施肥,也不算浪費了。
“行了,看來結束了,收兵回營。”
馮習看到湖麵上已經進入打掃戰場的模式,從瞭望台上下來,向著各部傳令道。
吳軍大營能用的東西基本都被馮習部拆完了,米麵之類的軍糧也盡數被漢軍俘獲,算是大賺一筆。
戰後統計各部傷亡不過數百,大部分都是攻寨階段出現的,馮習命人記下其姓名,之後會統一報給相關負責衙門,給這些東征軍戰死的士兵家屬發放慰問,這也是老劉當年的政策。
“休元!休元!”
馮習回到自己的大寨休息了一陣,天色快亮的時候張南扯著他的大嗓門就往帳內走。
“張都督何事?”
馮習翹著二郎腿坐在自己命木匠打造的椅子上看了眼張南。
“我軍大勝,大勝啊!兩萬餘吳軍死傷過半,我軍俘虜了近八千餘人,隻有不到千餘的逃兵不知去向,而且戰後清點,嘿嘿,你猜我們還有什麽收獲?”
張南說到這裏也是忍不住昂起了自己的頭,一副趾高氣揚的樣子。
“逮到大魚了?誰?徐盛?還是淩統?”
馮習沒太多意外,這場水戰自己為之精心準備了那麽多的妙妙道具,不可能一點收獲都沒有。
“淩統昏迷落水,被我們的士卒打撈上來衝洗幹淨了,徐盛、朱桓、朱異投降,周泰欲跳水逃走,被伱給的生石灰燒瞎了眼睛,被亂箭射死。”
張南麵色一肅,把結果告知了馮習,讓馮習都覺得有些意外了。雖然猜到會有不小的收獲,但是這麽大的收獲確實是超乎了他的想象,加上自己這邊抓到的駱統、丁奉、全琮,這波可以算是大豐收了。
“你那邊把俘虜整理一下,回頭統一送回江陵,讓王國山把他們發配去耕地、修路、修牆。”
麵對這些俘虜,馮習早就想好了他們以後的用處。荊州新定,各地都需要大量的勞動力恢複生產,到時候別說這些俘虜了,可能不少武陵蠻自己都得和沙摩柯商量商量,幹脆遷入荊州同化算了。
“對了,我得趕緊寫一份捷報,還得給老劉匯報這次戰果呢。”
馮習拍了一下自己的腦袋,光顧著戰鬥爽了,忘了自己還得寫點書麵文件,於是一腳把張南踹了出去,讓他趕快收攏俘虜,安排船隻送往江陵,自己還得寫工作報告。
成都,諸葛亮麻木地看著天上的星河。
今夜又有將星墜落,不過諸葛亮已經沒有什麽反應了。
“亮哥,怎麽了?為何這般表情?”
黃月英看到自己丈夫這副呆滯的表情,趕忙詢問,生怕又出了什麽事。
“沒事,不過一將星墜於荊襄,箕宿在上,看來是水戰陣亡的。”
諸葛亮搖了搖自己的鵝毛扇,握住了黃月英的手,耐心地解釋。
“此事難道不需要通報大王?”
黃月英有些疑惑,之前幾次類似的情況自己的丈夫都著急忙慌的,怎麽今天如此鎮定?
“陛下在永安,而荊州戰事都由馮休元負責,從日前傳來消息來看,馮休元順江而下,意欲與江東決戰於洞庭湖,恐怕是這場大戰見了分曉。”
諸葛亮的眼光自然看得出來馮習的逼東吳決戰的戰略方針,同時也猜到了必定是洞庭湖的大戰結束,有了傷亡。
不過諸葛亮並不擔心是自己這邊的傷亡,因為荊襄星河璀璨,毫無虛弱之相;反而是江東星光再度黯淡了幾分,其中含義不言而喻。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