敵襲?
耶律懷義原本醉眼迷離,聽到這兩個字馬上清醒,追著耶律塗山衝出帳外。
隨著幾發炮彈炸響,安靜的大營頓時沸騰,附近軍將混亂奔走,驚慌的叫喊聲不絕於耳,耶律懷義見狀猛吞口水,微弱酒意全部隨汗蒸發。
就在這時,一員偏將打馬趕來,緊張稟道:“將軍,敵人從東西南三麵殺來,舞動的火把不計其數,除了大寨西門攻勢偏弱,東南兩門就快守不住了.”
“是楊長,這奸賊!”
耶律塗山罵得咬牙切齒,轉身對耶律懷義抱怨:“這匹夫昨夜不來,今天上午也不來,偏偏等到兩軍合兵發難,難道嫌人少不願打?試問這誰能想得到?”
“楊長素來奸詐,金國猛將也屢屢吃虧,他選的進攻時間很刁鑽,咱們現在確實有所懈怠,不過背後有耶律餘睹,今夜未必輸給楊長。”
聽了耶律懷義的安慰,耶律塗山心的情略有輕鬆。
他左右看了一眼,虛著眼點頭道:“你說得很對,楊長未必有好果子吃,我們先做好自己分內事,敬等餘睹力挽狂瀾,準備戰鬥!”
“力挽狂瀾?戰吧。”
耶律懷義冷笑一聲,他本想繼續挖苦耶律餘睹,卻覺得這時候再說沒意義,於是轉身到帳內拿起刀,一頭紮入混亂人群。
耶律塗山聽出耶律懷義的弦外之音,思來想去決定得去後方新寨看看。
他這一去不要緊,去了竟發現剛到的耶律餘睹友軍,此時正有條不紊向北離開,完全沒有戰鬥的想法。
這還了得?
輾轉數處,尋到主將耶律餘睹,他正在指揮撤離。
沒人慌張呐喊亂走,各營將士排列整齊前行,人員輜重各行其道、互不影響,那場麵就像演練多次一樣,熟練得讓人懷疑。
耶律塗山看呆了,上前厲聲質問:“你這是幹什麽?為什麽不戰而走?”
“不走等死嗎?那可是楊長!”
“楊長又怎樣?咱們兵力接近四萬,未必不能一戰!”
“嗬”耶律餘睹苦著臉搖頭,“勸你認清現實,楊長什麽時候失手過?他既然選擇夜襲劫營,就一定做好了必勝準備,我得為將士們負責,你好自為之.”
“不是。”
耶律塗山晃了晃腦袋,望著耶律餘睹追問:“你的人怎麽這麽快?就好像知道楊長要來,這麽重要的情報不分享?”
“你說什麽?”耶律餘睹滿臉慍色,跟著豎起三根手指,肅然道:“我現在向佛祖起誓,若提前知道楊長夜襲,將來死無葬身之地,死後墮入無間地獄。”
“不至於,我剛才著急了”
遼人信奉佛教、最重誓言,看到耶律餘睹說如此狠話,耶律塗山慌忙賠禮道歉,“真不是我有意猜度,實是這邊撤得有條不紊,所以才有此誤會,不知這其中”
“我敢向佛祖起誓,有什麽不能說的?蒲察石家奴私下罵我耶律跑,明知打不過,不撤等死嗎?莽夫結局多悲慘,他現在不也生死未卜?”
“是是是”
“我與楊長交手多次,深知此人勇猛無敵,他麾下將領也是狠角色,撤退多了撤出經驗,將士們時刻準備著,所以才如此熟練。”
耶律餘睹說得義正言辭,其實就是畏戰強敵保存實力。
他剛才敢向佛祖賭咒發誓,是楊長真沒告訴具體時間,但他提前做好了撤離準備,剛才不去赴耶律塗山吃酒,也是有隨時撤離的考慮。
耶律塗山聽得直點頭,突然想到麾下將士們正在作戰,急得抬手猛拍大腿。
“可是,餘睹兄率部撤離,我的兵還有活路?”
“那你還不回去傳令?拿不走的物資就不要,有兵在手比啥都強!”
“好好,多謝提醒。”
“嗯。”
耶律餘睹應了一聲,指著前方提醒:“我會邊走邊等,夜裏作戰視線不明,估計楊長不遠追,你切記要快,更要會舍棄!”
“知道了。”
耶律塗山剛回前寨,斥候報告東西南三門皆丟,敵軍正四麵八方向中軍殺來,耶律懷義已經陣亡,還是被一持戟女將斬殺。
這些情報,如同晴天霹靂落下,全部擊中他頭頂,電得他麻木不仁。
耶律塗山故意不通知撤退,留下大部分普通士兵玩命擋刀,隻與三千精銳偷偷離去。
這一次,楊長沒有趕盡殺絕,拿下敵營就不繼續追,所以有大量遼兵潰走,驚得野外夜蟲不啼。
五萬遼兵浩蕩南下,僅待了三天就被擊退,遼軍輜重主要集中北門,留下成了楊長的戰利品,最後被當作北伐資源。
第二天早上,八月初八。
楊長以盧俊義為主將,柴進、楊誌為副將,率領一萬步騎向北而行,並打著楊字旗號虛張聲勢,用來迷惑忻州金軍主力。
根據耶律餘睹交待,斜也此番前來雲中坐鎮,從後方調來不少兵馬,為西路金軍得到補充,除了遼國降兵以外,雲中地區還有十餘萬眾。
所以陽曲危機仍沒解除,最好辦法就是拿下石嶺關。
可惜楊長炮彈存量不足,無法對關上守軍形成火力壓製,且兀室在丟掉陽曲之後,命人將石嶺關進行了加高,即便可以繼續用炮彈壓製,強攻關隘的難度也大幅增加。
如果要用計投機取巧,就得耶律餘睹發揮內應作用,但這廝當時還在回撤路上,需要給他時間進行發酵。
這短暫的時間差,楊長有自己的打算。
他在盧俊義出兵同時,搭乘趙福金風火輪神行奔走,親自去平定軍看一看。
除此之外,昨夜斬大將的仇瓊英,率五千步騎緊隨其後。
雖然東路金軍相對消極,但不排除向兀術這樣突然爆發,一旦側翼的平定軍出現意外,楊長的不敗神話就被打破,即便拿下石嶺關也不劃算。
所謂‘不敗神話’,就相當一種強大的震懾武器,敵人聞其名就會望而卻步,曆史上宋金戰爭初期,金軍身上就帶有這光環,宋之軍民聞風喪膽不敢與戰。
楊長家底單薄自己清楚,根本沒辦法做到多線齊攻,隻能是一攻多守頻繁微操。
他作為最鋒利的武器,自己一旦出現在什麽地方,什麽地方就變成進攻點,其餘攻擊點則轉為防禦,就像盧俊義表麵是進攻,實際作用卻是以佯攻迷惑,為楊長微操爭取時間。
如果金軍識破佯攻,主動出兵石嶺關尋戰,盧俊義則會主動後撤,把金軍引去陽曲廝殺。
當然,五萬遼軍抱頭鼠竄,盧俊義尾隨追至石嶺關,關內金軍必不敢出,出也不敢往南追,這是楊長算準了的。
陽曲距平定三百餘裏,趙福金在八月初八中午,就帶楊長來到平定城下。
當時郭藥師圍三缺一,隻留下平定北門沒部署兵馬,其餘三門則是圍而不攻,每日隻是鼓噪聲勢以威脅。
趙福金在城下收了神通,楊長遂近前高聲喊道:“我是楊長,打開城門!”
“楊太尉?太尉此時在陽曲退敵,郭藥師黔驢技窮了吧?竟派你這廝來此行騙,太尉乃是人間活神仙,你這模樣居然敢冒充,好大的狗膽!”
這守將是孫安從遼州帶來,之前是義勝軍中的一名小卒,幾個月前破平定因功被提拔,可惜沒機會認識楊長,楊某人也第一次來平定,所以才落下這麽個誤會。
楊長聽完苦笑不得,拍了拍身上灰布長袍,轉身向趙福金打趣:“我這模樣怎麽了?標準的神雕俠侶打扮.”
“叫你穿這一身,可惜楊過不是太尉,第一次吃閉門羹吧?”趙福金捂嘴淺笑。
楊長雙手一攤,轉過身正色說道:“你恪盡職守很不錯,但我真是太尉楊長,所謂不知者不罪,開門讓你好好認!”
“休想賺城,俺可不笨。”
城門守城將拍著胸脯,臉露看穿一切的傲然表情。
楊長還沒來得及答話,趙福金推了推臉上的假麵,小聲勸慰:“楊郎別與他爭,你雖然名揚天下,但天下之人實在太多,不能保證每個人都認識你,就連我爹做皇帝都這樣,隻有少部分官員和將領見過.”
“我沒想爭執,也懂這道理,就算他不開門,我也能進去,公主信否?”
“我信,我信”
趙福金嘴裏這樣說,卻拉楊長手臂到她腰上,喃喃說道:“此時天色還早,我們不如去樂平看看?等他向孫安匯報,誤會不就解開了?”
“我今天偏要進去。”
“還說不想爭?啊”
剛剛反駁完楊長,趙福金突然感覺纖腰一緊,整個人原地騰空而起,驚得她忍不住叫出聲。
“楊郎你”
“公主修為不停提升,為夫豈能止步不前?再起!”
楊長摟住趙福金一個跨步至城下,跟著縱身向上躍至城牆外壁,單手扣住磚縫就像壁虎遊牆一般。
這突如其來的變化,驚呆了城上那‘聰明’守將,他正準備讓弓箭手退敵,就看到楊長飛過頭頂。
“我見鬼了?”
“將軍,他們你後麵.”
“啊?”
守將雙目圓睜,急忙拔刀轉身看去。
隻見一灰一白,男人如英俊遊俠,女子雖然戴著假麵,身段婀娜藏不住。
“放輕鬆,恕你無罪,現在帶我去見孫安。”
“我不可能.給我拿下!”
正在巡邏的歐鵬,聽說北門城下有細作叫門,便急匆匆跑來查看,走上城樓就傻眼了,連忙大聲呼喊:“快住手,不得無禮!”
“歐統領,他們能飛,怕是妖人”
“瞎了你狗眼,這是太尉和二夫人!”
“啊?他他.真是太尉?”
那守將聽完如喪考妣,猛地抽了自己一耳光,作揖說道:“太尉,我該死.”
“忠於職守沒有錯,何況我來前沒有通知,你不認識很正常,不知者不罪也。”
“太尉真是寬宏大量,李馗這廝腦子一根筋,末將帶你去見孫總管”
“李逵?”
看到楊長震驚盯著自己,歐鵬連忙抱拳解釋:“此馗非彼逵,是鍾馗的馗字,並不是黑旋風.”
“哦?原來如此.”
楊長打量著李馗,突然一個激靈想到個主意,於是意味深長笑道:“我觀他膚色黝黑,叫黑旋風其實並無不可。”
“黑旋風,李馗?”歐鵬表情十分古怪。
李馗撓頭想了想,旋即伏地納頭就拜,抱拳朗聲說道:“多謝太尉賜小人諢號!”
“你習慣用什麽武器?”
“長槍,單刀”
楊長聽罷一臉鄭重,建議道:“以後練練板斧,雙手板斧。”
“是!”
“好好努力,我看好你。”
拍著李馗肩膀鼓勵後,楊長即對歐鵬努嘴說道:“走吧,帶我去見孫安。”
“太尉、二夫人,請跟我來.”
歐鵬說話同時揮手指路,行前還特意看了李馗一眼,不理解楊長弄個假李逵。
原因很簡單,黑三郎多次算計自己,楊長早晚都要找回場子,他把李馗培養成黑旋風,就是為了惡心宋江。
宋江殺了心腹兄弟,對外卻說他活在人世,如果用李馗殺金人揚名,金人還能和宋江愉快合作?
楊長去見孫安的途中,他帶著趙福金飛上城牆的英姿,被遠處的金軍斥候發現,消息很快傳到郭藥師耳中。
“將軍,楊過與小龍女,就是當年薊州那兩人?”
“嗯,這倆人比之前還恐怖,特別是那穿白衣的小龍女,聽說在風月關大發神威,是楊長軍中第一法師,元帥的猛攻就是被她挫敗,楊長派他倆來平定坐鎮,苦也
“既如此,得早做退兵準備。”
“我們在此間虛張聲勢,率先撤退豈能向元帥交待?你速速去張令徽、劉舜仁兩軍傳令,讓他們這這兩日別輕舉妄動,等向元帥請示再作計較。”
部將甄五臣點頭說好,緊跟著又提醒郭藥師,說道:“將軍,要不要也通知兀術?此人的職位雖然不高,但畢竟是金國的宗室,以後成就不會小.”
“兀術為人剛猛,最近又屢屢被李彥仙打退,估計他未必聽得進去,不過他聽與不聽不重要,重要的是我得說,你提醒得很及時。”
郭藥師輕拍甄五臣後背,感激之情一時不言而喻,當晚寫好兩份書信、一份送回燕京撻懶處,一份則送往樂平兀術處。
兩名信使並轡趕路,走出平定不足二十裏,身邊突然急速飛過去兩團火,火上還站著兩個人。
“快看!”
“我眼睛出問題了?”
(本章完)
耶律懷義原本醉眼迷離,聽到這兩個字馬上清醒,追著耶律塗山衝出帳外。
隨著幾發炮彈炸響,安靜的大營頓時沸騰,附近軍將混亂奔走,驚慌的叫喊聲不絕於耳,耶律懷義見狀猛吞口水,微弱酒意全部隨汗蒸發。
就在這時,一員偏將打馬趕來,緊張稟道:“將軍,敵人從東西南三麵殺來,舞動的火把不計其數,除了大寨西門攻勢偏弱,東南兩門就快守不住了.”
“是楊長,這奸賊!”
耶律塗山罵得咬牙切齒,轉身對耶律懷義抱怨:“這匹夫昨夜不來,今天上午也不來,偏偏等到兩軍合兵發難,難道嫌人少不願打?試問這誰能想得到?”
“楊長素來奸詐,金國猛將也屢屢吃虧,他選的進攻時間很刁鑽,咱們現在確實有所懈怠,不過背後有耶律餘睹,今夜未必輸給楊長。”
聽了耶律懷義的安慰,耶律塗山心的情略有輕鬆。
他左右看了一眼,虛著眼點頭道:“你說得很對,楊長未必有好果子吃,我們先做好自己分內事,敬等餘睹力挽狂瀾,準備戰鬥!”
“力挽狂瀾?戰吧。”
耶律懷義冷笑一聲,他本想繼續挖苦耶律餘睹,卻覺得這時候再說沒意義,於是轉身到帳內拿起刀,一頭紮入混亂人群。
耶律塗山聽出耶律懷義的弦外之音,思來想去決定得去後方新寨看看。
他這一去不要緊,去了竟發現剛到的耶律餘睹友軍,此時正有條不紊向北離開,完全沒有戰鬥的想法。
這還了得?
輾轉數處,尋到主將耶律餘睹,他正在指揮撤離。
沒人慌張呐喊亂走,各營將士排列整齊前行,人員輜重各行其道、互不影響,那場麵就像演練多次一樣,熟練得讓人懷疑。
耶律塗山看呆了,上前厲聲質問:“你這是幹什麽?為什麽不戰而走?”
“不走等死嗎?那可是楊長!”
“楊長又怎樣?咱們兵力接近四萬,未必不能一戰!”
“嗬”耶律餘睹苦著臉搖頭,“勸你認清現實,楊長什麽時候失手過?他既然選擇夜襲劫營,就一定做好了必勝準備,我得為將士們負責,你好自為之.”
“不是。”
耶律塗山晃了晃腦袋,望著耶律餘睹追問:“你的人怎麽這麽快?就好像知道楊長要來,這麽重要的情報不分享?”
“你說什麽?”耶律餘睹滿臉慍色,跟著豎起三根手指,肅然道:“我現在向佛祖起誓,若提前知道楊長夜襲,將來死無葬身之地,死後墮入無間地獄。”
“不至於,我剛才著急了”
遼人信奉佛教、最重誓言,看到耶律餘睹說如此狠話,耶律塗山慌忙賠禮道歉,“真不是我有意猜度,實是這邊撤得有條不紊,所以才有此誤會,不知這其中”
“我敢向佛祖起誓,有什麽不能說的?蒲察石家奴私下罵我耶律跑,明知打不過,不撤等死嗎?莽夫結局多悲慘,他現在不也生死未卜?”
“是是是”
“我與楊長交手多次,深知此人勇猛無敵,他麾下將領也是狠角色,撤退多了撤出經驗,將士們時刻準備著,所以才如此熟練。”
耶律餘睹說得義正言辭,其實就是畏戰強敵保存實力。
他剛才敢向佛祖賭咒發誓,是楊長真沒告訴具體時間,但他提前做好了撤離準備,剛才不去赴耶律塗山吃酒,也是有隨時撤離的考慮。
耶律塗山聽得直點頭,突然想到麾下將士們正在作戰,急得抬手猛拍大腿。
“可是,餘睹兄率部撤離,我的兵還有活路?”
“那你還不回去傳令?拿不走的物資就不要,有兵在手比啥都強!”
“好好,多謝提醒。”
“嗯。”
耶律餘睹應了一聲,指著前方提醒:“我會邊走邊等,夜裏作戰視線不明,估計楊長不遠追,你切記要快,更要會舍棄!”
“知道了。”
耶律塗山剛回前寨,斥候報告東西南三門皆丟,敵軍正四麵八方向中軍殺來,耶律懷義已經陣亡,還是被一持戟女將斬殺。
這些情報,如同晴天霹靂落下,全部擊中他頭頂,電得他麻木不仁。
耶律塗山故意不通知撤退,留下大部分普通士兵玩命擋刀,隻與三千精銳偷偷離去。
這一次,楊長沒有趕盡殺絕,拿下敵營就不繼續追,所以有大量遼兵潰走,驚得野外夜蟲不啼。
五萬遼兵浩蕩南下,僅待了三天就被擊退,遼軍輜重主要集中北門,留下成了楊長的戰利品,最後被當作北伐資源。
第二天早上,八月初八。
楊長以盧俊義為主將,柴進、楊誌為副將,率領一萬步騎向北而行,並打著楊字旗號虛張聲勢,用來迷惑忻州金軍主力。
根據耶律餘睹交待,斜也此番前來雲中坐鎮,從後方調來不少兵馬,為西路金軍得到補充,除了遼國降兵以外,雲中地區還有十餘萬眾。
所以陽曲危機仍沒解除,最好辦法就是拿下石嶺關。
可惜楊長炮彈存量不足,無法對關上守軍形成火力壓製,且兀室在丟掉陽曲之後,命人將石嶺關進行了加高,即便可以繼續用炮彈壓製,強攻關隘的難度也大幅增加。
如果要用計投機取巧,就得耶律餘睹發揮內應作用,但這廝當時還在回撤路上,需要給他時間進行發酵。
這短暫的時間差,楊長有自己的打算。
他在盧俊義出兵同時,搭乘趙福金風火輪神行奔走,親自去平定軍看一看。
除此之外,昨夜斬大將的仇瓊英,率五千步騎緊隨其後。
雖然東路金軍相對消極,但不排除向兀術這樣突然爆發,一旦側翼的平定軍出現意外,楊長的不敗神話就被打破,即便拿下石嶺關也不劃算。
所謂‘不敗神話’,就相當一種強大的震懾武器,敵人聞其名就會望而卻步,曆史上宋金戰爭初期,金軍身上就帶有這光環,宋之軍民聞風喪膽不敢與戰。
楊長家底單薄自己清楚,根本沒辦法做到多線齊攻,隻能是一攻多守頻繁微操。
他作為最鋒利的武器,自己一旦出現在什麽地方,什麽地方就變成進攻點,其餘攻擊點則轉為防禦,就像盧俊義表麵是進攻,實際作用卻是以佯攻迷惑,為楊長微操爭取時間。
如果金軍識破佯攻,主動出兵石嶺關尋戰,盧俊義則會主動後撤,把金軍引去陽曲廝殺。
當然,五萬遼軍抱頭鼠竄,盧俊義尾隨追至石嶺關,關內金軍必不敢出,出也不敢往南追,這是楊長算準了的。
陽曲距平定三百餘裏,趙福金在八月初八中午,就帶楊長來到平定城下。
當時郭藥師圍三缺一,隻留下平定北門沒部署兵馬,其餘三門則是圍而不攻,每日隻是鼓噪聲勢以威脅。
趙福金在城下收了神通,楊長遂近前高聲喊道:“我是楊長,打開城門!”
“楊太尉?太尉此時在陽曲退敵,郭藥師黔驢技窮了吧?竟派你這廝來此行騙,太尉乃是人間活神仙,你這模樣居然敢冒充,好大的狗膽!”
這守將是孫安從遼州帶來,之前是義勝軍中的一名小卒,幾個月前破平定因功被提拔,可惜沒機會認識楊長,楊某人也第一次來平定,所以才落下這麽個誤會。
楊長聽完苦笑不得,拍了拍身上灰布長袍,轉身向趙福金打趣:“我這模樣怎麽了?標準的神雕俠侶打扮.”
“叫你穿這一身,可惜楊過不是太尉,第一次吃閉門羹吧?”趙福金捂嘴淺笑。
楊長雙手一攤,轉過身正色說道:“你恪盡職守很不錯,但我真是太尉楊長,所謂不知者不罪,開門讓你好好認!”
“休想賺城,俺可不笨。”
城門守城將拍著胸脯,臉露看穿一切的傲然表情。
楊長還沒來得及答話,趙福金推了推臉上的假麵,小聲勸慰:“楊郎別與他爭,你雖然名揚天下,但天下之人實在太多,不能保證每個人都認識你,就連我爹做皇帝都這樣,隻有少部分官員和將領見過.”
“我沒想爭執,也懂這道理,就算他不開門,我也能進去,公主信否?”
“我信,我信”
趙福金嘴裏這樣說,卻拉楊長手臂到她腰上,喃喃說道:“此時天色還早,我們不如去樂平看看?等他向孫安匯報,誤會不就解開了?”
“我今天偏要進去。”
“還說不想爭?啊”
剛剛反駁完楊長,趙福金突然感覺纖腰一緊,整個人原地騰空而起,驚得她忍不住叫出聲。
“楊郎你”
“公主修為不停提升,為夫豈能止步不前?再起!”
楊長摟住趙福金一個跨步至城下,跟著縱身向上躍至城牆外壁,單手扣住磚縫就像壁虎遊牆一般。
這突如其來的變化,驚呆了城上那‘聰明’守將,他正準備讓弓箭手退敵,就看到楊長飛過頭頂。
“我見鬼了?”
“將軍,他們你後麵.”
“啊?”
守將雙目圓睜,急忙拔刀轉身看去。
隻見一灰一白,男人如英俊遊俠,女子雖然戴著假麵,身段婀娜藏不住。
“放輕鬆,恕你無罪,現在帶我去見孫安。”
“我不可能.給我拿下!”
正在巡邏的歐鵬,聽說北門城下有細作叫門,便急匆匆跑來查看,走上城樓就傻眼了,連忙大聲呼喊:“快住手,不得無禮!”
“歐統領,他們能飛,怕是妖人”
“瞎了你狗眼,這是太尉和二夫人!”
“啊?他他.真是太尉?”
那守將聽完如喪考妣,猛地抽了自己一耳光,作揖說道:“太尉,我該死.”
“忠於職守沒有錯,何況我來前沒有通知,你不認識很正常,不知者不罪也。”
“太尉真是寬宏大量,李馗這廝腦子一根筋,末將帶你去見孫總管”
“李逵?”
看到楊長震驚盯著自己,歐鵬連忙抱拳解釋:“此馗非彼逵,是鍾馗的馗字,並不是黑旋風.”
“哦?原來如此.”
楊長打量著李馗,突然一個激靈想到個主意,於是意味深長笑道:“我觀他膚色黝黑,叫黑旋風其實並無不可。”
“黑旋風,李馗?”歐鵬表情十分古怪。
李馗撓頭想了想,旋即伏地納頭就拜,抱拳朗聲說道:“多謝太尉賜小人諢號!”
“你習慣用什麽武器?”
“長槍,單刀”
楊長聽罷一臉鄭重,建議道:“以後練練板斧,雙手板斧。”
“是!”
“好好努力,我看好你。”
拍著李馗肩膀鼓勵後,楊長即對歐鵬努嘴說道:“走吧,帶我去見孫安。”
“太尉、二夫人,請跟我來.”
歐鵬說話同時揮手指路,行前還特意看了李馗一眼,不理解楊長弄個假李逵。
原因很簡單,黑三郎多次算計自己,楊長早晚都要找回場子,他把李馗培養成黑旋風,就是為了惡心宋江。
宋江殺了心腹兄弟,對外卻說他活在人世,如果用李馗殺金人揚名,金人還能和宋江愉快合作?
楊長去見孫安的途中,他帶著趙福金飛上城牆的英姿,被遠處的金軍斥候發現,消息很快傳到郭藥師耳中。
“將軍,楊過與小龍女,就是當年薊州那兩人?”
“嗯,這倆人比之前還恐怖,特別是那穿白衣的小龍女,聽說在風月關大發神威,是楊長軍中第一法師,元帥的猛攻就是被她挫敗,楊長派他倆來平定坐鎮,苦也
“既如此,得早做退兵準備。”
“我們在此間虛張聲勢,率先撤退豈能向元帥交待?你速速去張令徽、劉舜仁兩軍傳令,讓他們這這兩日別輕舉妄動,等向元帥請示再作計較。”
部將甄五臣點頭說好,緊跟著又提醒郭藥師,說道:“將軍,要不要也通知兀術?此人的職位雖然不高,但畢竟是金國的宗室,以後成就不會小.”
“兀術為人剛猛,最近又屢屢被李彥仙打退,估計他未必聽得進去,不過他聽與不聽不重要,重要的是我得說,你提醒得很及時。”
郭藥師輕拍甄五臣後背,感激之情一時不言而喻,當晚寫好兩份書信、一份送回燕京撻懶處,一份則送往樂平兀術處。
兩名信使並轡趕路,走出平定不足二十裏,身邊突然急速飛過去兩團火,火上還站著兩個人。
“快看!”
“我眼睛出問題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