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的宣發定位,有點類似於娛樂圈的明星賣人設。
因為人是不容易記住的,但人設容易,它是一個精準定位,使明星的某一特點深入人心,提高辨識度從而更容易被觀眾記住和喜愛,進而靠人設圈粉。
例如劉藝菲憑借幾部古裝劇,成功晉升為“神仙姐姐”,還有劉韜的“賢妻”,靳冬的“老幹部”,劉德嘩的“敬業”,蕭景藤的“雨神”,鄧朝的“逗比”等人設標簽。
人設能帶來諸多好處,維持或者選擇更好的人設,就成了娛樂圈明星的主要工作之一。
但是《三槍》這部電影的宣發,著實讓顧煒有點摸不著頭腦。
整部影片從預告到宣發,由裏到外的透著一股惡搞、小品的氣息,附帶的還有小沈陽紅肚兜造型被網友大量吐槽的評論。
而事實證明,高雅低俗,各有擁泵,可能張衛平也是看了成片後,最後又改成了宣傳張一謀,利用他的品牌效應進行熱度宣傳。
“三槍”既無國際大牌明星加盟、又在拍攝過半便成功賣出北美發行權,而且采用的是保底分賬發行模式,啟動了全球發行網絡,這對於張一謀是第一次,在國產片當中也開創了兩個首次。”
首映禮還沒開始,張衛平就對外放話。
除此之外,電影還沒上映,索尼經典影業取得了張一謀正在拍攝的新片《三槍拍案驚奇》在北美、拉丁美洲、澳大利亞及新西蘭的發行權,雙方將采取保底分賬的發行合作模式。
“當初《十麵埋伏》和‘黃金甲’索尼經典都是在看過完成片之後才簽下了發行合約,這次能在拍攝過半便拿下發行權,主要取決於張一謀的品牌效應。”
“一方麵這是張一謀執導奧運會開、閉幕式之後的首部作品,另一方麵北美觀眾一定會很好奇,張一謀翻拍的科恩兄弟作品是個什麽樣子。”
“電影投資八千萬左右,公司的預計票房是在四億,我有把握達到這個票房預期。”
微博上,全是張衛平的發言,為了蹭熱度,這位是什麽話都說。
在他眼裏,張一謀就是國內獨一檔,除了顧煒之外,其他人在商業片都不行。
但是你還別說,經曆過奧運會封神過後,老謀子的首部商業片噱頭十足。
網友的談論根本不存在不看好的評論,大多數都是充滿了期待。
微博、貼吧、天涯論壇等網站上,到處都是誇獎的詞語。
“期待拉滿,劇本改編自《血迷宮》,質量還是可以的。”
“張導的作品還是有保障的,尤其是商業片這塊。”
講道理,國內的幾個大導演的國產作品,還真是就數張一謀的電影在海外的票房高點。
當然,顧煒拍的大多是好萊塢大片,不在計算範圍之內。
有一說一,當顧煒看到網友的發言後,也隻能在心裏默默祝福他們,有時候期望越大,失望就越大。
這要是換到後世,經曆過大量“大片”洗禮過後,估計影迷光看名字,也不會抱有這麽大的期望。
………
首映禮開始前,此刻的張一謀心裏也是充滿了壓力。
觀眾影迷對這部電影的期待太大,對他的期待也太大。
但是自己親手拍出來的電影質量如何,他心裏一清二楚。
要是再給他一次選擇的機會,張一謀肯定不會接受這部電影,至少不會接受這麽修改後的劇本,後悔的想法充斥著內心。
奈何當時架不住張衛平的請求,再加上公司缺乏電影拍攝資金,隻能硬著頭皮製作出來。
和張一謀不同,此刻的張衛平依舊沉浸在往日的輝煌裏,對於即將到來的首映禮,充滿了期待。
12月9號,《三槍》首映禮在首都正式舉行。
張一謀攜劇組主創人員,悉數到場。
趙本三大病初愈,就帶著徒子徒孫來到現場。
同一天,《風雲2》和《刺陵》登陸國內各大院線。
沒有那麽多花裏胡哨的操作,等到老謀子帶著主演登台回答提問後,電影放映正式開始。
“這是張導拍的嗎?看起來跟演小品似的。”
坐在顧煒旁邊的劉藝菲,看到一半就忍不住低聲說道。
額,不是他拍的,還能是我拍的嗎,顧煒也不知道怎麽回答,轉頭看了小姐姐一眼,微微搖頭。
旁邊其他人也是看的雲裏霧裏,好家夥,要不是導演是張一謀,估計很多人都要噴出來了。
即便這樣,到場的嘉賓竊竊私語的也不少,至於說的是什麽,那就不清楚了。
前排的一些導演也是紛紛搖頭,身為專業人員,他們看到的是電影的整體質量。
說實話,很多人都沒想到老謀子的水平能下降這麽多。
但是轉念一想,一共就2800萬投資成本,還沒有幾個大牌明星,在現階段大導演的電影裏,算是小成本了。
電影結束後,顧煒和張一謀打了聲招呼,就和劉藝菲提前離開。
現場有記者詢問,顧煒回答公司臨時有事,需要去處理,隨即在眾人的目光中離開會場。
不走不行啊,等會要是有記者問他的評價,顧煒還真不知道怎麽回答。
總不能直接說拍的很垃圾,自己也沒看懂吧。
“演員演技不專業,尤其是幾個主演,看得我都出戲了,還有就是故事敘述也很差…”
車上,劉藝菲坐在副駕駛座上,不停的吐槽道。
“學長,你說這部電影上映後,能有多少票房?”
說完後,劉藝菲忽然問道。
“這還真不好說,張導的名氣地位在哪放著,即便電影質量一般,估計去電影院的影迷也不會少。”
想了想後,顧煒緊接著說道。
“那倒是。”
劉藝菲若有所思,隨即便不在關心這事。
“劇本看的怎麽樣了?”
雙手握著方向盤,顧煒微微轉頭詢問道。
“當然沒問題啦,哎呀,故事挺簡單的,沒什麽難度。”
劉藝菲說起這話,語氣裏還有點遺憾。
商業片演多了,現在劉藝菲心裏對文藝片有點期待,尤其是考驗演技的文藝片。
…
(本章完)
因為人是不容易記住的,但人設容易,它是一個精準定位,使明星的某一特點深入人心,提高辨識度從而更容易被觀眾記住和喜愛,進而靠人設圈粉。
例如劉藝菲憑借幾部古裝劇,成功晉升為“神仙姐姐”,還有劉韜的“賢妻”,靳冬的“老幹部”,劉德嘩的“敬業”,蕭景藤的“雨神”,鄧朝的“逗比”等人設標簽。
人設能帶來諸多好處,維持或者選擇更好的人設,就成了娛樂圈明星的主要工作之一。
但是《三槍》這部電影的宣發,著實讓顧煒有點摸不著頭腦。
整部影片從預告到宣發,由裏到外的透著一股惡搞、小品的氣息,附帶的還有小沈陽紅肚兜造型被網友大量吐槽的評論。
而事實證明,高雅低俗,各有擁泵,可能張衛平也是看了成片後,最後又改成了宣傳張一謀,利用他的品牌效應進行熱度宣傳。
“三槍”既無國際大牌明星加盟、又在拍攝過半便成功賣出北美發行權,而且采用的是保底分賬發行模式,啟動了全球發行網絡,這對於張一謀是第一次,在國產片當中也開創了兩個首次。”
首映禮還沒開始,張衛平就對外放話。
除此之外,電影還沒上映,索尼經典影業取得了張一謀正在拍攝的新片《三槍拍案驚奇》在北美、拉丁美洲、澳大利亞及新西蘭的發行權,雙方將采取保底分賬的發行合作模式。
“當初《十麵埋伏》和‘黃金甲’索尼經典都是在看過完成片之後才簽下了發行合約,這次能在拍攝過半便拿下發行權,主要取決於張一謀的品牌效應。”
“一方麵這是張一謀執導奧運會開、閉幕式之後的首部作品,另一方麵北美觀眾一定會很好奇,張一謀翻拍的科恩兄弟作品是個什麽樣子。”
“電影投資八千萬左右,公司的預計票房是在四億,我有把握達到這個票房預期。”
微博上,全是張衛平的發言,為了蹭熱度,這位是什麽話都說。
在他眼裏,張一謀就是國內獨一檔,除了顧煒之外,其他人在商業片都不行。
但是你還別說,經曆過奧運會封神過後,老謀子的首部商業片噱頭十足。
網友的談論根本不存在不看好的評論,大多數都是充滿了期待。
微博、貼吧、天涯論壇等網站上,到處都是誇獎的詞語。
“期待拉滿,劇本改編自《血迷宮》,質量還是可以的。”
“張導的作品還是有保障的,尤其是商業片這塊。”
講道理,國內的幾個大導演的國產作品,還真是就數張一謀的電影在海外的票房高點。
當然,顧煒拍的大多是好萊塢大片,不在計算範圍之內。
有一說一,當顧煒看到網友的發言後,也隻能在心裏默默祝福他們,有時候期望越大,失望就越大。
這要是換到後世,經曆過大量“大片”洗禮過後,估計影迷光看名字,也不會抱有這麽大的期望。
………
首映禮開始前,此刻的張一謀心裏也是充滿了壓力。
觀眾影迷對這部電影的期待太大,對他的期待也太大。
但是自己親手拍出來的電影質量如何,他心裏一清二楚。
要是再給他一次選擇的機會,張一謀肯定不會接受這部電影,至少不會接受這麽修改後的劇本,後悔的想法充斥著內心。
奈何當時架不住張衛平的請求,再加上公司缺乏電影拍攝資金,隻能硬著頭皮製作出來。
和張一謀不同,此刻的張衛平依舊沉浸在往日的輝煌裏,對於即將到來的首映禮,充滿了期待。
12月9號,《三槍》首映禮在首都正式舉行。
張一謀攜劇組主創人員,悉數到場。
趙本三大病初愈,就帶著徒子徒孫來到現場。
同一天,《風雲2》和《刺陵》登陸國內各大院線。
沒有那麽多花裏胡哨的操作,等到老謀子帶著主演登台回答提問後,電影放映正式開始。
“這是張導拍的嗎?看起來跟演小品似的。”
坐在顧煒旁邊的劉藝菲,看到一半就忍不住低聲說道。
額,不是他拍的,還能是我拍的嗎,顧煒也不知道怎麽回答,轉頭看了小姐姐一眼,微微搖頭。
旁邊其他人也是看的雲裏霧裏,好家夥,要不是導演是張一謀,估計很多人都要噴出來了。
即便這樣,到場的嘉賓竊竊私語的也不少,至於說的是什麽,那就不清楚了。
前排的一些導演也是紛紛搖頭,身為專業人員,他們看到的是電影的整體質量。
說實話,很多人都沒想到老謀子的水平能下降這麽多。
但是轉念一想,一共就2800萬投資成本,還沒有幾個大牌明星,在現階段大導演的電影裏,算是小成本了。
電影結束後,顧煒和張一謀打了聲招呼,就和劉藝菲提前離開。
現場有記者詢問,顧煒回答公司臨時有事,需要去處理,隨即在眾人的目光中離開會場。
不走不行啊,等會要是有記者問他的評價,顧煒還真不知道怎麽回答。
總不能直接說拍的很垃圾,自己也沒看懂吧。
“演員演技不專業,尤其是幾個主演,看得我都出戲了,還有就是故事敘述也很差…”
車上,劉藝菲坐在副駕駛座上,不停的吐槽道。
“學長,你說這部電影上映後,能有多少票房?”
說完後,劉藝菲忽然問道。
“這還真不好說,張導的名氣地位在哪放著,即便電影質量一般,估計去電影院的影迷也不會少。”
想了想後,顧煒緊接著說道。
“那倒是。”
劉藝菲若有所思,隨即便不在關心這事。
“劇本看的怎麽樣了?”
雙手握著方向盤,顧煒微微轉頭詢問道。
“當然沒問題啦,哎呀,故事挺簡單的,沒什麽難度。”
劉藝菲說起這話,語氣裏還有點遺憾。
商業片演多了,現在劉藝菲心裏對文藝片有點期待,尤其是考驗演技的文藝片。
…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