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四月份上映的一眾電影裏,話題度最高的,還是文藝愛情片《月滿軒尼詩》。
這部電影由張學友和湯維主演。
當初因為《色戒》被封殺的湯維,時隔兩年後,再次回到了大熒幕。
內地娛樂圈都在看熱鬧。
畢竟對方是通過“優才計劃”落戶了港島,現在主演的電視劇又以進口片的形式在內地上映。
廣電的“封殺令”徹底成了擺設,臉被打的啪啪響。
不知道後麵湯維找個南韓老公,是不是和這方麵有關係。
《2012》劇組裏,接下來的戲份集中拍攝在飛機裏的片段。
飛機是實物,由華納公司提供的小型客機,內外部都進行了改造。
拍攝的主要鏡頭是機艙裏靜止的畫麵,然後再加上幾個在空中的畫麵,總不能真的邊飛邊拍。
畢竟這玩意真想飛上天,還要去航空局申請才行。
“cut,妮可你的表演有點問題,現在是無實物表演,在飛機裏的你看到的是城市被淹沒的畫麵,從未見過如此震撼又驚人場景的你,需要用表情把它表達出來…”
飛機上眾人是需要往下俯視的,而且在電影畫麵中,這裏也是劇情的高潮之一,非常震撼人心。
表情到位,是必須的。
妮可.基德曼也是影後級別的演員,聽了一遍後,就瞬間明白過來。
“ok,導演,我準備好了。”
再次拍攝,效果果然不錯。
“哢,休息十分鍾,再來一遍。”
“導演,還是不行嗎?”
妮可.基德曼來到顧煒身邊,小心翼翼的詢問道。
“伱的表現很好。
crystal,剛剛你的神情不對,震驚的表情有點過於明顯了。”
電影裏,顧煒在飛機這段鏡頭加了劉藝菲的戲份。
她和父親(程龍飾演)鬧矛盾後,獨自來到米國,後來地震發生時,父親的好朋友(馬特.達蒙飾演)找到了她,帶她一起乘坐飛機,飛往華夏。
然後雙方在災難中重逢,一切盡在不言中。
妮可.基德曼看了看劉藝菲,再回想一下顧煒最近過於嚴苛的要求。
瞬間明白過來。
這是導演在鍛煉劉藝菲的演技。
“震驚中要有一點迷茫,你是第一次遇到這種情況,再加上你的年齡,不知所措才是應該有的表現…”
這個時候,顧煒來到他旁邊坐下,連說帶比劃的解釋著。
劉藝菲則是有些不好意思,這段時間拍攝,就她ng的次數最多,都快成累贅了。
“我可是要帶你去電影節衝獎的,想想那些影後大獎,演技不好可拿不下來。”
眼看著劉藝菲眼裏有點淚水,顧煒換了種方式說道。
“哼,等著吧,我的進步是很快的。”
聽完顧煒講解後,劉藝菲獨自去到旁邊,醞釀起情緒。
這一次,小姐姐的表情明顯好多了,震驚、不敢相信、還帶著一絲絲迷茫。
演繹的很到位。
“很好,過了。”
顧煒大聲喊道。
…
去年,國內以分賬片形式引進了《神秘代碼》後,意味著好萊塢各大公司對於進口分賬片的壟斷正式結束。
分賬並不意味著比買斷方式更好,隻是各個獨立製片公司開始擁有了更多的選擇和權益。
內地引進的分賬大片基本上維持在每年20部左右,其中好萊塢大片占據15部左右。
進口大片進入國內的頭十年,看似風光無限,其實好萊塢片方並不賺錢。
不管是《泰坦尼克號》還是其他大片,都是如此,這並不是誇張。
當時進口片票房分成隻占據國內總票房13%,一部電影隻賺幾百萬,還是人民幣。
這點錢對於好萊塢來說,都不夠他們在國內租地方辦公和高管的差旅費。
再加上國內盜版橫行,市場經濟一般,電影院少,很多好萊塢電影在國內隻收獲了名聲,但是沒有太多實際利潤。
但是隨著近幾年內地市場暴漲,越來越多的好萊塢公司開始重視起華夏的票房。
一線明星、導演,頻繁的來內地吆喝宣傳,當初《真實的謊言》、《泰坦尼克號》上映時,卡梅隆都沒來,現在《阿凡達》爆火後,卡梅隆短短幾個月來了兩次,還在國內開了家3d技術分公司。
但隨之而來的問題,就是好萊塢八大要求提高進口名額,增加分賬比例。
中影集團裏,韓三評正在接見米國派來的代表。
“韓董,在進口大片登陸前夕,內地電影市場已經是死水一潭,哀聲一片,正是由於我們的到來,打破了僵局,給內地市場注入了一劑強心劑。”
代表人員說著一口流利的中文,最終的目的就是增加進口片數量。
以好萊塢為代表的電影,從來不是活雷鋒,其目地在於博取經濟利益和輸出美國文化價值觀。
不過從客觀上來說,它帶來了震撼刺激的視覺效果,帶來了先進的電影製作理念和技術,給國產影片提供了借鑒,找到了絕境重生的道路。
“這點我明白,不過國內市場終究還是不大,貿然進來多部電影,誰也說不清楚會有什麽後果…”
從內心來說,韓三評肯定不願意繼續增加數量,但是靠著現在的國產片,又看不到超越對方的希望。
此刻,他的內心是糾結的。
“韓董,顧煒導演在好萊塢的公司,聽說今年會引進兩部電影進入國內市場。
據我所知,他的那家公司在好萊塢規模不大,連這種不大的公司都有兩個名額,這對於其他大公司來說,並不公平。”
對方明顯有備而來,準備的很充分,和中影接觸是一方麵,另一方麵就是上升到世貿方麵了,嚐到甜頭的各大電影公司也會施加壓力,促進國內增加進口片數量。
“還是不要著急,慢慢來最好。”
被說的啞口無言的韓三評,打起了太極,隻要上麵沒同意,那就先拖著再說嘛!
雙方隻是初步接觸,送走對方後,韓三評不禁陷入了沉思。
腦海裏不斷回想著顧煒和他說過的話。
“唉,實力不如人家,肯定是要吃虧的。”
韓三評喃喃自語道。
…
此刻,遠在好萊塢的顧煒,給劇組放了一天假,他要到華納公司看下前期的特效製作。
華納公司裏。
顧煒身旁圍著一群特效工程師、視覺特效師,負責人威格特在一旁做著講解。
“即使是一駕飛機,都會有無數人經手:建模師、裝配員、紋理質地設計師等。
當這些元素都完成後,動畫師將在計算機中將它們組裝起來,建立一個完整的模型裝配。
組裝完成後,我們通常會進行測試,確保所有模型都正常工作,沒有任何漏洞。”
“顧,我們擁有一流的團隊,不用擔心。”
邁克聽完後,在旁邊說了句。
“我很相信他們,確實做的很完美。”
這些都是經驗啊,跟他過來的還有自己公司裏的幾個工程師,平時他們也會和華納公司的工程師一起製作,趁機學習下最先進的技術,為後續的電影製作打基礎。
“威格特,能給我解釋下這個原理嘛。”
顧煒指了指前幾天剛拍出來的片段說道。
鏡頭裏,正是地震發生時,各種物體都遭遇到破壞的畫麵。
威格特看了眼旁邊的邁克,看到對方微微點頭後,才露出笑容繼續說道。
“三維模型根據材料(金屬、水泥、玻璃等)特性被拆開,這部分通常是手動或者利用自動處理插件來幫忙。
這樣,我們就能逼真的模擬扭曲的金屬、破碎的玻璃、開裂的水泥板…
每個模型被破壞後看上去都和現實生活中一樣。”
威格特也不怕被偷師,特效製作是實打實的需要一幀一幀處理,沒有足夠數量的技術人員和設備,是搞不定的。
聞言,顧煒點點頭,《2012》全部成片預計有1400多個鏡頭,單單整個地震場景就超過7000幀,而每幀的渲染耗時是20個小時,合計渲染時間超過十四萬個小時。
這意味著,如果所有渲染處理隻用一台計算機來完成的話,需要長達是16年的時間。
而且這還是隻是其中的一部分。
“顧,這些交給威格特他們就行,我們去辦公室喝一杯。”
邁克在旁邊提議道。
“走吧,順便再說下《神偷奶爸2》發行的事情。”
聞言,顧煒笑著說道。
“當然沒問題。”
…
從華納公司離開後,顧煒又回到了明日之星公司裏。
華納那邊負責60%的後期特效,剩下的40%交給好萊塢這邊和國內的公司負責。
其中國內公司負責25%左右,誰讓這邊的公司還要製作《泰坦尼克號》呢。
“老板,我們已經完成了20%左右的重製,預計明年下半年可以全部製作完成。”
聽到這話,顧煒嘴角微微抽搐,尼瑪,這和華納公司相比差距還是有點大啊。
“這是我們第一部獨立完成的3d特效電影,很多鏡頭都沒經驗,我保證下次會快上很多。”
許是看到了顧煒的表情,特效部門負責人連忙解釋道。
“嗯,不著急,要做到完美。”
都這樣了,顧煒隻能繼續鼓勵道。
在公司裏看了一個多小時後,顧煒啟程準備趕往拍攝劇組。
“萊德,有合適的特效工程師,可以繼續挖人,多多益善。”
“明白,老板。”
…
(本章完)
這部電影由張學友和湯維主演。
當初因為《色戒》被封殺的湯維,時隔兩年後,再次回到了大熒幕。
內地娛樂圈都在看熱鬧。
畢竟對方是通過“優才計劃”落戶了港島,現在主演的電視劇又以進口片的形式在內地上映。
廣電的“封殺令”徹底成了擺設,臉被打的啪啪響。
不知道後麵湯維找個南韓老公,是不是和這方麵有關係。
《2012》劇組裏,接下來的戲份集中拍攝在飛機裏的片段。
飛機是實物,由華納公司提供的小型客機,內外部都進行了改造。
拍攝的主要鏡頭是機艙裏靜止的畫麵,然後再加上幾個在空中的畫麵,總不能真的邊飛邊拍。
畢竟這玩意真想飛上天,還要去航空局申請才行。
“cut,妮可你的表演有點問題,現在是無實物表演,在飛機裏的你看到的是城市被淹沒的畫麵,從未見過如此震撼又驚人場景的你,需要用表情把它表達出來…”
飛機上眾人是需要往下俯視的,而且在電影畫麵中,這裏也是劇情的高潮之一,非常震撼人心。
表情到位,是必須的。
妮可.基德曼也是影後級別的演員,聽了一遍後,就瞬間明白過來。
“ok,導演,我準備好了。”
再次拍攝,效果果然不錯。
“哢,休息十分鍾,再來一遍。”
“導演,還是不行嗎?”
妮可.基德曼來到顧煒身邊,小心翼翼的詢問道。
“伱的表現很好。
crystal,剛剛你的神情不對,震驚的表情有點過於明顯了。”
電影裏,顧煒在飛機這段鏡頭加了劉藝菲的戲份。
她和父親(程龍飾演)鬧矛盾後,獨自來到米國,後來地震發生時,父親的好朋友(馬特.達蒙飾演)找到了她,帶她一起乘坐飛機,飛往華夏。
然後雙方在災難中重逢,一切盡在不言中。
妮可.基德曼看了看劉藝菲,再回想一下顧煒最近過於嚴苛的要求。
瞬間明白過來。
這是導演在鍛煉劉藝菲的演技。
“震驚中要有一點迷茫,你是第一次遇到這種情況,再加上你的年齡,不知所措才是應該有的表現…”
這個時候,顧煒來到他旁邊坐下,連說帶比劃的解釋著。
劉藝菲則是有些不好意思,這段時間拍攝,就她ng的次數最多,都快成累贅了。
“我可是要帶你去電影節衝獎的,想想那些影後大獎,演技不好可拿不下來。”
眼看著劉藝菲眼裏有點淚水,顧煒換了種方式說道。
“哼,等著吧,我的進步是很快的。”
聽完顧煒講解後,劉藝菲獨自去到旁邊,醞釀起情緒。
這一次,小姐姐的表情明顯好多了,震驚、不敢相信、還帶著一絲絲迷茫。
演繹的很到位。
“很好,過了。”
顧煒大聲喊道。
…
去年,國內以分賬片形式引進了《神秘代碼》後,意味著好萊塢各大公司對於進口分賬片的壟斷正式結束。
分賬並不意味著比買斷方式更好,隻是各個獨立製片公司開始擁有了更多的選擇和權益。
內地引進的分賬大片基本上維持在每年20部左右,其中好萊塢大片占據15部左右。
進口大片進入國內的頭十年,看似風光無限,其實好萊塢片方並不賺錢。
不管是《泰坦尼克號》還是其他大片,都是如此,這並不是誇張。
當時進口片票房分成隻占據國內總票房13%,一部電影隻賺幾百萬,還是人民幣。
這點錢對於好萊塢來說,都不夠他們在國內租地方辦公和高管的差旅費。
再加上國內盜版橫行,市場經濟一般,電影院少,很多好萊塢電影在國內隻收獲了名聲,但是沒有太多實際利潤。
但是隨著近幾年內地市場暴漲,越來越多的好萊塢公司開始重視起華夏的票房。
一線明星、導演,頻繁的來內地吆喝宣傳,當初《真實的謊言》、《泰坦尼克號》上映時,卡梅隆都沒來,現在《阿凡達》爆火後,卡梅隆短短幾個月來了兩次,還在國內開了家3d技術分公司。
但隨之而來的問題,就是好萊塢八大要求提高進口名額,增加分賬比例。
中影集團裏,韓三評正在接見米國派來的代表。
“韓董,在進口大片登陸前夕,內地電影市場已經是死水一潭,哀聲一片,正是由於我們的到來,打破了僵局,給內地市場注入了一劑強心劑。”
代表人員說著一口流利的中文,最終的目的就是增加進口片數量。
以好萊塢為代表的電影,從來不是活雷鋒,其目地在於博取經濟利益和輸出美國文化價值觀。
不過從客觀上來說,它帶來了震撼刺激的視覺效果,帶來了先進的電影製作理念和技術,給國產影片提供了借鑒,找到了絕境重生的道路。
“這點我明白,不過國內市場終究還是不大,貿然進來多部電影,誰也說不清楚會有什麽後果…”
從內心來說,韓三評肯定不願意繼續增加數量,但是靠著現在的國產片,又看不到超越對方的希望。
此刻,他的內心是糾結的。
“韓董,顧煒導演在好萊塢的公司,聽說今年會引進兩部電影進入國內市場。
據我所知,他的那家公司在好萊塢規模不大,連這種不大的公司都有兩個名額,這對於其他大公司來說,並不公平。”
對方明顯有備而來,準備的很充分,和中影接觸是一方麵,另一方麵就是上升到世貿方麵了,嚐到甜頭的各大電影公司也會施加壓力,促進國內增加進口片數量。
“還是不要著急,慢慢來最好。”
被說的啞口無言的韓三評,打起了太極,隻要上麵沒同意,那就先拖著再說嘛!
雙方隻是初步接觸,送走對方後,韓三評不禁陷入了沉思。
腦海裏不斷回想著顧煒和他說過的話。
“唉,實力不如人家,肯定是要吃虧的。”
韓三評喃喃自語道。
…
此刻,遠在好萊塢的顧煒,給劇組放了一天假,他要到華納公司看下前期的特效製作。
華納公司裏。
顧煒身旁圍著一群特效工程師、視覺特效師,負責人威格特在一旁做著講解。
“即使是一駕飛機,都會有無數人經手:建模師、裝配員、紋理質地設計師等。
當這些元素都完成後,動畫師將在計算機中將它們組裝起來,建立一個完整的模型裝配。
組裝完成後,我們通常會進行測試,確保所有模型都正常工作,沒有任何漏洞。”
“顧,我們擁有一流的團隊,不用擔心。”
邁克聽完後,在旁邊說了句。
“我很相信他們,確實做的很完美。”
這些都是經驗啊,跟他過來的還有自己公司裏的幾個工程師,平時他們也會和華納公司的工程師一起製作,趁機學習下最先進的技術,為後續的電影製作打基礎。
“威格特,能給我解釋下這個原理嘛。”
顧煒指了指前幾天剛拍出來的片段說道。
鏡頭裏,正是地震發生時,各種物體都遭遇到破壞的畫麵。
威格特看了眼旁邊的邁克,看到對方微微點頭後,才露出笑容繼續說道。
“三維模型根據材料(金屬、水泥、玻璃等)特性被拆開,這部分通常是手動或者利用自動處理插件來幫忙。
這樣,我們就能逼真的模擬扭曲的金屬、破碎的玻璃、開裂的水泥板…
每個模型被破壞後看上去都和現實生活中一樣。”
威格特也不怕被偷師,特效製作是實打實的需要一幀一幀處理,沒有足夠數量的技術人員和設備,是搞不定的。
聞言,顧煒點點頭,《2012》全部成片預計有1400多個鏡頭,單單整個地震場景就超過7000幀,而每幀的渲染耗時是20個小時,合計渲染時間超過十四萬個小時。
這意味著,如果所有渲染處理隻用一台計算機來完成的話,需要長達是16年的時間。
而且這還是隻是其中的一部分。
“顧,這些交給威格特他們就行,我們去辦公室喝一杯。”
邁克在旁邊提議道。
“走吧,順便再說下《神偷奶爸2》發行的事情。”
聞言,顧煒笑著說道。
“當然沒問題。”
…
從華納公司離開後,顧煒又回到了明日之星公司裏。
華納那邊負責60%的後期特效,剩下的40%交給好萊塢這邊和國內的公司負責。
其中國內公司負責25%左右,誰讓這邊的公司還要製作《泰坦尼克號》呢。
“老板,我們已經完成了20%左右的重製,預計明年下半年可以全部製作完成。”
聽到這話,顧煒嘴角微微抽搐,尼瑪,這和華納公司相比差距還是有點大啊。
“這是我們第一部獨立完成的3d特效電影,很多鏡頭都沒經驗,我保證下次會快上很多。”
許是看到了顧煒的表情,特效部門負責人連忙解釋道。
“嗯,不著急,要做到完美。”
都這樣了,顧煒隻能繼續鼓勵道。
在公司裏看了一個多小時後,顧煒啟程準備趕往拍攝劇組。
“萊德,有合適的特效工程師,可以繼續挖人,多多益善。”
“明白,老板。”
…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