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個六月份,就在熱熱鬧鬧中過去了,讓眾多國產電影期待的暑期檔即將到來。


    暑期檔的到來,並沒有引起顧煒的關心,畢竟整個暑期檔裏星辰影視公司也沒電影上映,反倒是其他的一些事,讓他比較關注。


    “誰擁有電影剪輯權”話題卻在業內引發廣泛關注。


    起因是六月中旬,參加魔都電影節的國產電影《肩上蝶》,被片方從兩個小時刪減至一個半小時,電影被刪減成這樣,即便再拿去參賽也毫無意義,這也導致該片導演張之亮一氣之下宣布“退出”。


    雖然該事件最終以片方妥協,重新恢複到兩個小時,雙方和解而告終。


    但這個話題還是被拿出來熱議了一番。


    製片人自然是持支持態度,畢竟這相當於把話語權掌握到了自己手裏,握住了一部電影的生殺大權。


    可在圈裏的大多數導演看來,這是極其不現實的,且不說圈裏有幾個製片人懂電影?即便是有人懂,他們能剪輯好成片?能了解到導演拍攝電影裏的所有鏡頭的意義?


    為此,製片方還拿好萊塢做例子,表示好萊塢電影之所以橫掃全球,就是因為電影的剪輯權一直在製片方手裏,“他們了解觀眾,知道觀眾的需求,可以更好的讓電影呈現出賣點。”


    但是,對於誰才有最終剪輯權的問題,圈裏的各大導演,比如張一謀、陳凱哥、馮小崗、徐克紛紛接受了采訪。


    大家總結出來,就是一句話,國內是導演中心製,導演擁有不了電影剪輯權,誰還願意拍電影?


    畢竟導演們還是希望自己手握大權,剪輯權都沒有哪裏能體現出導演的藝術。


    “老是說對比歐美,對比好萊塢,電影工業體係這塊不想著追趕,反而打起了剪輯權的主意,有這個時間和精力,不如想想如何才能製作出精品電影,提高國內電影行業製作能力。”


    顧煒的發言,自然得到了大部分導演的支持,大家的想法都差不多,國內電影製片方業務能力令人堪憂,真要是交出了剪輯權,指不定會出啥幺蛾子。


    再者,國內也沒有電影分級製度,對於電影尺度的把握,製片人肯定不能和親自拍攝電影的導演相比。


    行業裏有句話說:電影是導演的藝術。


    雖略顯片麵,可道理還是有的,因為電影要講故事或情懷,導演才是決定最終故事走向的那個人。


    …


    《2012》的剪輯還在繼續進行中,越是剪輯到後期,顧煒對於這部電影的信心就更大。


    從《阿凡達》的橫空出世,3d大片改變了現有的行業格局,一部部特效電影誕生,也為電影行業製訂了一個標準。


    舉個例子,眾所周知,電子產品更新換代特別快,比如幾年前驚豔的電子產品,時間久了終究要過時,可一個行業標準製定出來,就是不短時間能將其打破的。


    《阿凡達》就是開了個好頭,但說句實話,這部電影的故事情節也就一般般,典型的殖民主義,被壓迫的外星土著反抗情節,故事內容並不突出。


    《2012》有著不遜色於前者的製作成本,技術上也不亞於前者,雖說內容故事也不算新穎,還是末日來臨,拯救的那一套,但老套路玩得好,就不會有過時的尷尬。


    畢竟,經典永流傳,越是老的經典的套路,越能吸引人們的注目。


    另一邊,《歡樂頌》的收視率也來到了頂峰,收視率最高達到了2.82,堪稱霸屏的一部現象級影視劇。


    作為主演的劉濤、焦俊豔、蔣欣、楊紫等人,自然是大火了一把,這點不僅僅是體現在國民熱度上,包括參加活動的次數增加,代言、通告滿天飛。


    其他人還好,劉濤和蔣欣則是由衷的感謝劉藝菲的推薦,倆人沒事就經常聯係劉藝菲,在外界看來,儼然一副好姐妹,關係不錯的樣子。


    至於公司另一部電視劇《父母愛情》,已經完成了後期製作,顧煒決定放在年底上映,作為年度大戲登場。


    七月初,《長生劍》在橫店影視城開機,曾經的周易三寶,於波、楊俊毅和張進,三人再次攜手合作,也讓無數觀眾大呼爺青回,有些感慨。


    開機儀式,顧煒沒去現場,蔣雪柔代表公司,擔任這部電視劇的製片人,再加上剛加入拾捌公司的趙麗潁,以及一批老戲骨,現場也是熱鬧紛紛。


    與此同時,拍攝完電視劇《民兵葛二蛋》的黃勃,則是被黃勃用同樣的老套路,忽悠到了魔都。


    隻不過和上次不同的是,這次又加了王寶強在旁邊敲邊鼓。


    魔都,徐爭家裏。


    為了表示重視程度,這次沒去外麵的飯館,而是選在了家裏,由陶紅親自下廚。


    為了丈夫的事,陶紅也是拿出了看家本領,煎炒烹炸,愣是做出了幾道地道的魯菜。


    “真的假的,顧導很看好這部電影,還很看好你,給了你四千萬的啟動資金?”


    客廳裏,嚐了口還算地道的魯菜,黃勃微微點頭,可是聽著徐爭的話,他是將信將疑,懷疑對方在吹牛逼。


    …


    《繡春刀》的片場內,拍攝依舊在繼續。


    出場的趙文卓表現不錯,他扮演的沈煉樣子氣質沉穩,很多鏡頭居然一條就過了,唯一讓路洋有點糾結的就是這張臉看著太正派,突出不了錦衣衛亦正亦邪的反差感。


    “導演,要不還是和我以前拍《方世玉》那樣,側麵鏡頭多點。”趙文卓提議道。


    當初,趙文卓初出茅廬,就和“功夫皇帝”合作,飾演九門提督鄂爾多,當時他的這張臉也是帥氣正派,後來側臉,從下往上的鏡頭,才飾演出了這個經典的反派角色。


    “那就試試。”路洋也不迂腐,直接開拍,看看成片效果。


    不試不知道,一試嚇一跳。


    之後的戲份也很順利,基本上趙文卓的鏡頭,ng次數不會超過三次,進度加快不少。


    商業電影也有其固定的模式,跟網文創作一般,什麽都有套路,什麽樣的場景用什麽樣的燈光,都很模式化,一般導演和攝影師也不會太挑,最多是根據演員調整光線角度。


    而攝影多數場景下都是三機位,“正反打鏡頭”加一個全景,模式非常高效,同時,《繡春刀》的劇組分ab組同時拍攝,a組負責主角們的打鬥戲份,b組則是負責一部分文戲,這樣更可以加快進度。


    在劇本的設定中,吳景飾演大太監趙靖忠,這是一個武功高強,能用長槍的太監,端的是有些威嚴霸氣的。


    可細數華夏娛樂圈中的男明星,卻極少有麵相、身材霸氣,既有陰柔又和,武俠畫風古裝扮相不違和的人。


    舉個例子,譬如憑“劉華強”一角名聲鵲起的孫洪雷,現代裝顯得硬漢氣十足,可到了《戰國》中的扮相就相當辣眼了。


    再有,例如唐國強、陳到明、陳保國等,演帝王將相時氣場頗強,可要說飾演陰柔一類的角色,想想就覺得畫風有些違和啊,當然,人家也不可能來《繡春刀》劇組。


    古裝武俠畫風扮相霸氣的,港星徐紹強和高熊都不錯,《風雲》裏的雄霸扮演者千真一葉,也是霸氣十足,可要說陰柔霸氣兼具的,屈指可數。


    所以吳景在《繡春刀》中,扮演的這個角色,算是他演員道路上的一個嚐試,也算是新突破。


    身穿白袍,扮演魏忠賢的乃是老戲骨金仕節。路洋主動邀請,倆人之前有過合作,再加上老先生剛好有檔期,便欣然接下魏閹這麽一個反角。


    “咳。”金仕節輕咳了一聲,坐在椅子上,麵前則是吳景飾演的趙靖忠,他壓細了的嗓音像是一根時刻都會斷掉的弦,極具辨識度,陰冷而又嚴肅。


    “東廠的事物現在怎樣了?”


    “皇上令三法司查驗東廠的所有文書,我看皇上,是要把東廠打入冷宮了。”


    趙靖忠說這話時,眼神時不時的看著麵前側身的魏忠賢。


    緊接著,趙靖忠跪倒在地。


    “義父,十二個時辰內,我一定砍掉沈煉他們的人頭。”


    坐在椅子上的魏忠賢,則是語氣裏有一絲詢問,也有一絲質疑。


    “靖忠,該不會是你在哪警衣衛麵前,露了相吧。”魏忠賢說完,身體向前靠了靠。


    “好。”此刻,監視器麵前,路洋都能感覺到一股壓迫感。


    魏忠賢話剛說完,趙靖忠臉上也是充滿了細微的表情。


    不愧是老戲骨,從語調到表情,都極為到位,短短幾句台詞,就塑造出一個強勢、桀驁,即便失去大權,依舊高高在上的形象。


    “哢,這條過了。”隨著路洋大聲喊道,現場頓時響起其他聲音。


    “導演,怎麽樣?”吳景大步走來,他還兼著副導演的職位,和普通演員不同。


    “嘖嘖,真不錯,這段戲你倆飆起來了。”路洋感歎一聲。


    “還是金老師演的好,我是跟著他的節奏走的。”吳景來了句。


    ……


    (本章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華娛似水流年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不碼字腿打斷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不碼字腿打斷並收藏華娛似水流年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