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坦尼克號》首映禮圓滿結束。


    顧煒一行人被媒體訪問十幾分鍾後,主辦方開始組織在場的觀眾們有秩序的散場。


    由於有了上次在島國踩踏事件的陰影,顧煒對於大規模聚會之類的場合,有些後遺症。


    所以就親自盯著散場這事,忙了大半個小時,才把觀眾們送出體育場。


    等到觀眾陸續離開後,除了邀請的好萊塢嘉賓們,包括部分受到邀請的內娛藝人,大家一起移步酒店,開始了酒會。


    通常映式結束,都會有招待主創、嘉賓的酒宴,不過有些明星行程緊,基本是映式一結束就走。


    而今天的情況除外,不僅沒人想提前走,還有不少人想盡辦法想參與其中。


    ……


    《泰坦尼克號》首映禮造成的影響,還在持續發酵。


    但話題的熱度已經從電影本身,轉移到了顧煒的霸氣發言上。


    或許是國內文化的影響,或許是內地娛樂圈對於好萊塢的仰視。


    不少電影人和媒體紛紛發言,指責顧煒太過自大,沒有想過自己身為公眾人物,一舉一動都代表著內地的形象,這樣高調的宣言,有可能會造成不好的影響,影響歐美公眾人物對於內地的看法。


    《流浪地球》劇組。


    顧煒看到網上的報道後,有些嗤之以鼻。


    內娛很多人的思想比較固化,太過於吹捧歐美。


    像顧煒在首映禮的說話,如果放到其他好萊塢大導演身上,估計他們恨不得直接跪舔。


    說實話,對於深知歐美電影人性格的顧煒來說,他知道自己說的那些話絲毫不會產生不好的影響。


    就像卡梅隆在奧斯卡頒獎典禮上,公開發言自己就是世界之王,異常囂張,但依舊贏得了全場的掌聲,贏得了大家的認可。


    斯皮爾伯格、諾蘭等人也在自己的電影首映禮上自吹自擂,說了一堆十分誇張的話。


    但是,這對他們產生了不好的影響了嗎?有媒體直接反駁了嘛?


    所以說,顧煒在自己主場上說些囂張、霸氣的宣言,不僅不會讓歐美媒體產生反感,反而會讓他們十分認可,大肆報道。


    當然了,究其根本原因,這也是顧煒有代表作品、有全球票房,換成其他沒實力的導演試試,人家媒體恐怕直接能把你噴爛。


    另一邊,北美。


    老美的新聞媒體行業,相比於比國內,確實要相對發達一些,但即便如此,一場全球首映禮,也讓顧煒成為了話題度最高的那個人。


    在美國類似的情況還是比較少見的,尤其是近幾年好萊塢電影崛起,各大巨星、大導演相繼風靡全球,再加上一係列爆款電影,一個亞洲人在北美有如此高的熱度,除了上個世紀的布魯斯李之外,幾乎再也沒有出現過類似的情況。


    《洛杉磯時報》在紙媒和網絡版頭版頭條上,刊登這兩張圖片。


    其中一張圖片,是首映禮現場粉絲入場的鏡頭,加起來數以千百計的人群,看起來密密麻麻,人氣非常火爆。


    而而另一張圖片,是顧煒在舞台上手拿話筒,霸氣發言的照片,底下許多明星大咖們為他鼓掌,旁邊還有配字,上麵醒目的寫著一位不遜色好萊塢頂級導演的存在。


    這兩張圖片加報道,無疑說明了顧煒名氣的火爆程度,而《洛杉磯時報》的標題也是有些“聳人聽聞”。


    《顧,讓整個好萊塢巨星們為他瘋狂。》


    這個新聞一度被轉載回國內,被顧煒的粉絲們瘋狂鼓吹。


    《洛杉磯時報》在美國媒體界還是很有份量的,是美國權威媒體全國發行量第二的都市報紙和全國分布範圍第四的報紙。


    排名僅次於《紐約時報》和《華盛頓郵報》,是美國第三大報紙。


    網上,大量的粉絲們都在期待這部電影的再次重映,大家都把目光集中在了10號這個日子。


    《泰坦尼克號3d》之所以能倍受期待,也是因為整個四月份檔期內,北美幾乎沒有什麽像樣的電影上映。


    像《2012:冰河世紀》和《月球隕落》等電影,宣傳的挺像那麽回事,但一經上映,就原形畢露,票房不佳。


    而由美國漫威影業公司、派拉蒙影業公司出品。


    喬斯·韋登執導,喬斯·韋登、紮克·佩恩編劇,小羅伯特·唐尼、克裏斯·埃文斯、馬克·魯法洛、克裏斯·海姆斯沃斯、斯嘉麗·約翰遜等眾多巨星聯袂出演的《複仇者》聯盟。


    雖說是備受影迷期待,但上映時間比《泰坦尼克號》完了半個月左右,目前還在進行大規模的宣傳當中。


    …


    10號,《泰坦尼克號》重製版正式上映,內地和北美同步。


    毫不誇張的說,經過這次的首映禮後,這部電影的熱度直接拉滿了。


    根據各大院線方代表們的反饋上來的數據,場麵有些誇張。


    影院裏,簡直是人滿為患,全都是衝著這部電影來的,上座率非常高。


    特別是3d影廳,電影票供不應求。


    看過電影後的觀眾們,大都沉浸在劇情裏,偶爾感歎3d效果的震撼,泰坦尼克號巨輪好像要駛出銀幕了。


    更多的老粉絲們,是感慨星辰影視公司團隊的技術。


    要知道,將一部2d老片,通過技術重置成不輸於實拍的3d大片,畫質還這麽好,那是相當困難的,耗時耗力耗資金。


    更何況這視覺效果,可比現在很多實拍的3d還震撼呢。


    《泰坦尼克號》實屬火熱,有人甚至不惜淩晨3點到影院觀影,已經不隻是單純的觀影行為,還引發了懷舊情緒。


    每個人去看的不隻一場電影,也不僅是身臨一次3d,更多的則是延伸成了一種情懷。


    這就跟拍青春片似的,往往情懷才值錢。


    根據統計,上映首日的午夜場全國票房,僅次於《變形金剛3》和《2012》,達到了一千萬左右,排在了國內午夜場票房榜第三位。


    院線方排片比例一增再增,調到了44%,這就意味著全國有近一半的影院在放映3d或者imax版本的《泰坦尼克號》,僅低於去年賀歲檔《2012》上映時的排片量。


    午夜場過後,網上的評論自然多了起來,大量的網友發表自己的看法。


    “在觀影過程中,無論是探測船在水下的航行片段,還是一係列縱深感強的鏡頭,都被3d技術還原得異常逼真,恰似身臨其境一般。


    不得不說,這3d版本還是了功夫的。”


    略略略略懂:“電影越往後,感性落淚的人越多。


    當席琳·迪翁《myheartwillgoon》的歌聲再次在影院響起,影院裏大多數人都留下了淚水,也許這就是我們這一代人對於愛情的回憶。”


    跡語痕超:“無論伱當年有沒有進電影院,基本上都對《myheartwillgoon》耳熟能詳,因為這首歌幾乎在街頭巷尾反複播放了長達一年時間。”


    戀徘徊:“那一年,這部好萊塢大片一刀未剪在國內上映,創造了多項紀錄——最長放映時間、當時的最高票房3.6億元,製造了各種話題——從露絲的全裸鏡頭到影片的製作方式。


    那時候,我還都隻是個中學生,蹭著父母單位的票去感受這一場愛情啟蒙的少年。


    如今,十幾年過去了,人到中年的我再次在電影院裏看著電影裏的生死戀,往事躍上心頭,那個她如今還好嗎?”


    未加滿:“由衷的感謝顧煒導演,讓我們再次看到了這部電影,我相信它會成為我們心中最好的愛情電影。”


    …


    網友們在微博、各大論壇上的評論數不勝數。


    越是如此,就越吸引著更多的觀眾、影迷走進影院。


    各大電影公司看到這份零點數據,都有些麻木了。


    “這號召力是真的強啊。”


    雖然國內這邊對於零點的數據並不是特別在意,但是這反映了一部電影的黏性,就是狂熱粉有多少。


    有些粉絲是跟著電影裏的演員來的,有些粉絲是跟著導演來的


    韓三評看到這個數據,也是滿意的點點頭。


    “這就是國內第一商業大導的待遇和影響力嘛,全部媒體都在報道。”


    韓家女看了下手機上各大媒體的報道,幾乎清一色都在報道《泰坦尼克號》的事。


    “國內第一商業大導,你這話說的倒也沒錯。”韓三評聽到這話,感覺也沒什麽毛病,就是格局有點小了,國內第一或許聽著不錯,但確沒什麽好炫耀的。


    不過隨後想起了韓家女在北電裏的所作所為,有些不太滿意。


    “那你倒是多學學你師兄啊,整天跑去編劇那裏幹什麽?”


    韓家女倒是一點也不虛,一句“我喜歡”,頂的韓三評吹胡子瞪眼的。


    隔天,《泰坦尼克號3d》的首日票房出來了。


    整個製片行業、尤其是4月上映的國產片,全都是一副如臨大敵的模樣。


    “時隔十五年,《泰坦尼克號》以3d版重映,首日票房報收9170萬!”


    “各大院線表示《泰坦尼克號》上座率極高,或將同步提高排片率。”


    “《泰坦尼克號》觀影火爆,部分影院散場時,造成影院擁堵。”


    ……


    (本章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華娛似水流年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不碼字腿打斷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不碼字腿打斷並收藏華娛似水流年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