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太太掏出帕子來,輕輕拭淚:“原本淑寧嫁過去五年,遲遲未孕,我已經不知該如何開口了。可我若真不說,又實在不配當一個母親。”
大太太這話如此重,連唐氏也放下茶碗,端正起神色來。
“大太太您這話從何說起?家中孩子們可是有什麽難事?”唐氏細細打量起大太太的神色,輕聲細語的問。
大太太又歎了一聲,望著地毯垂淚,半晌才道:“明初的事兒,也是我急了些。我這心裏啊...也難受...”
唐氏聽了這話,心中有氣。
分明是你薑大太太在求我,還偏偏想要壓過我一頭。
若不是堂姐在宮中正是關鍵時刻,自己也懶怠去管薑家的這些事兒。
可想歸想,唐氏還是開口表態:“你我親家,兩姓之好不是白結的,薑大太太若是有什麽難處,不肯告訴我,便是覺得我這個親家無用了。”
大太太聽了這話,知道唐氏這是真的聽了進去,便漸漸收了眼淚。
“我有一個女兒,最是和淑寧要好的。可她從小身子太弱,尋常不見人。先前淑寧偷偷找了太醫求方子,也是我拜托淑寧做的。夫人可千萬不要怪罪。”
唐氏這時隻擔心明初那門婚事,哪裏還顧得上這些小事兒,忙道:“淑寧是個好孩子。出嫁了還想著妹妹,多好一孩子,我怎麽會怪她?我疼她還來不及。”
唐氏想了想,終於主動問了起來:“可是太醫的方子有些不妥?”
大太太忙搖頭:“太醫的藥方子自然是最好的。可是有一味藥,我走遍了冀州的藥鋪也買不到。”
大太太隱去了私下請老郎中看病一截,隻道:“可聽太醫的意思,這方子的精髓,便在這味藥上。”
說著,從懷中取出一張薄薄的紙來,正是大太太自己手抄的一份藥方,大太太遞給唐氏:“您瞧瞧,便是這最後一味...”
唐氏不通藥理,可也定國公之前南征北戰,吃了不少傷,也漸漸知道,有些藥,確實民間難有。
唐氏看看藥方,將藥方還給大太太。
“這味藥,薑大太太找遍冀州城都買不到,說不定,隻有宮中才有。”
聽了這話,大太太有些為難,聲音低沉平緩:“尋常藥也就罷了,這宮裏...薑家在宮裏也不認識什麽貴人啊...”
大太太一邊說著,一邊瞄上唐氏。唐氏明白過來,微微笑道:“好說好說。您忘了?我堂姐如今不就在宮裏?”
大太太仿佛才想起來一般,恍然大悟:“是了是了,我竟然忘了。一心隻惦記著女兒們,這腦子居然不轉了。”
唐氏笑著拍了拍大太太的胳膊:“您放心,我這就回去手書一封信,給堂姐。看看她能不能給大太太您捎出來一些藥材。”
大太太聽了這話,又連連客氣。唐氏輕笑幾聲,壓低了聲音道:“堂姐如今是昭儀,有些事兒,也不好做的太過。若是堂姐能順利封妃,這些藥材,豈不是要多少有多少?”
大太太眼珠一轉,笑起來:“我想,唐昭儀多年深受恩寵,自然能得償所願。”
唐氏聽了這話,明白大太太對於明初這樁婚事,終於是定下來了,這才鬆了口氣。
兩人說定,便極有默契的不再繼續。兩人站起身,慢慢往屋外走去。
戲台子上唱念做打十分精彩,眾太太的目光已經被吸引過去。大太太和唐氏悄無聲息的落座,誰也沒有注意兩人的遲來。
沒一會兒,角門那邊有兩個少女身影。院裏的婆子一看是婉初和劉二小姐,忙將兩位迎上了觀賞席位。
大太太看向婉初,又瞧她身後除了劉二小姐再無他人,忙招手道:“你們怎麽那麽早就回來了?其他小姐們呢?”
婉初恭敬答道:“回母親,幾位小姐畏寒,於是女兒就讓周媽媽將諸位小姐帶去擁芳苑了。”
“六姐姐回擁芳苑裏換了衣裳,也就不用來回走動了。六姐姐又擅長山水,可以和幾位小姐品茗賞畫。”
“女兒陪著劉二小姐逛了一圈園子。”婉初說著,忽而羞澀一笑,有些不好意思道:“是劉二小姐架不住女兒軟磨硬泡,才陪著女兒回來聽戲的。”
大太太聽了這話,笑起來:“難得你們二人倒是不嫌煩。”
唐氏聽了婉初這一席話,更是滿意:“九小姐雖然年紀小,做事倒是井井有條。不像我家幾個,雖然年紀大些,還和潑猴一般愛胡鬧。”
婉初被誇的小臉微紅,有些不知所措。
大太太看向婉初,心裏有些難得的舒坦。
淑寧和明初兩人,是她著重培養的女兒。可一個被養的驕縱,嫁出去卻被婆家拿捏的死死的。另一個,卻學了她生母的小家子氣,一點撐不起台麵。
冀州城這麽多貴婦人,雖然有些如今的地位不如薑家大老爺,可祖上卻祖祖輩輩都是實打實的官宦之家。
大太太每每與她們打交道,都十分羨慕她們有著多年沉澱。家中不論女兒還是兒媳,大多都沉靜穩重,落落大方。性情也不似淑寧那邊飛揚,更多的是如同婉初一般,溫柔嫻靜。
如今聽了婉初的安排,連大太太自己也在心中稱讚。
婉初還沒及笄,又是庶女,難得能在一群嫡女麵前不卑不亢。劉二小姐是個跳脫性子,婉初也難得,把看戲一事攬在自己身上。
做事井井有條,對人不卑不亢,遇事敢於承擔。也難怪唐氏喜歡。
大太太看向婉初的神態更柔和了幾分:“你們兩人去那邊看戲吧。再叫婆子給你們拿兩個手爐來。千萬別凍著。”
婉初和劉二小姐笑著謝過大太太,接過手爐安安靜靜的坐在一旁看起戲來。
戲唱到最精彩的部分,眾人的心都被台上的戲提起來了,眾人的精神都繃得緊緊的,生怕錯過一點。
周媽媽便是在這個時候闖進院子的。
她身形有些不穩,臉色也極難看。身後跟著方才出去的一群小姐。
這麽多人突然回了院子,諸位太太都紛紛看向自家女兒。
誰知道,眾位小姐個個都收了笑臉,更有甚者,臉上還帶著些怒意。
大太太不明所以,看向周媽媽:“這是怎麽了?不是說,帶小姐們去了明初屋裏嗎?怎麽一個個臉上都不快活?”
說著,大太太似乎想到什麽,臉色微微一沉,問道:“可是明初又失禮了?”
周媽媽麵帶惶恐,半天說不出一個字來。
大太太這話如此重,連唐氏也放下茶碗,端正起神色來。
“大太太您這話從何說起?家中孩子們可是有什麽難事?”唐氏細細打量起大太太的神色,輕聲細語的問。
大太太又歎了一聲,望著地毯垂淚,半晌才道:“明初的事兒,也是我急了些。我這心裏啊...也難受...”
唐氏聽了這話,心中有氣。
分明是你薑大太太在求我,還偏偏想要壓過我一頭。
若不是堂姐在宮中正是關鍵時刻,自己也懶怠去管薑家的這些事兒。
可想歸想,唐氏還是開口表態:“你我親家,兩姓之好不是白結的,薑大太太若是有什麽難處,不肯告訴我,便是覺得我這個親家無用了。”
大太太聽了這話,知道唐氏這是真的聽了進去,便漸漸收了眼淚。
“我有一個女兒,最是和淑寧要好的。可她從小身子太弱,尋常不見人。先前淑寧偷偷找了太醫求方子,也是我拜托淑寧做的。夫人可千萬不要怪罪。”
唐氏這時隻擔心明初那門婚事,哪裏還顧得上這些小事兒,忙道:“淑寧是個好孩子。出嫁了還想著妹妹,多好一孩子,我怎麽會怪她?我疼她還來不及。”
唐氏想了想,終於主動問了起來:“可是太醫的方子有些不妥?”
大太太忙搖頭:“太醫的藥方子自然是最好的。可是有一味藥,我走遍了冀州的藥鋪也買不到。”
大太太隱去了私下請老郎中看病一截,隻道:“可聽太醫的意思,這方子的精髓,便在這味藥上。”
說著,從懷中取出一張薄薄的紙來,正是大太太自己手抄的一份藥方,大太太遞給唐氏:“您瞧瞧,便是這最後一味...”
唐氏不通藥理,可也定國公之前南征北戰,吃了不少傷,也漸漸知道,有些藥,確實民間難有。
唐氏看看藥方,將藥方還給大太太。
“這味藥,薑大太太找遍冀州城都買不到,說不定,隻有宮中才有。”
聽了這話,大太太有些為難,聲音低沉平緩:“尋常藥也就罷了,這宮裏...薑家在宮裏也不認識什麽貴人啊...”
大太太一邊說著,一邊瞄上唐氏。唐氏明白過來,微微笑道:“好說好說。您忘了?我堂姐如今不就在宮裏?”
大太太仿佛才想起來一般,恍然大悟:“是了是了,我竟然忘了。一心隻惦記著女兒們,這腦子居然不轉了。”
唐氏笑著拍了拍大太太的胳膊:“您放心,我這就回去手書一封信,給堂姐。看看她能不能給大太太您捎出來一些藥材。”
大太太聽了這話,又連連客氣。唐氏輕笑幾聲,壓低了聲音道:“堂姐如今是昭儀,有些事兒,也不好做的太過。若是堂姐能順利封妃,這些藥材,豈不是要多少有多少?”
大太太眼珠一轉,笑起來:“我想,唐昭儀多年深受恩寵,自然能得償所願。”
唐氏聽了這話,明白大太太對於明初這樁婚事,終於是定下來了,這才鬆了口氣。
兩人說定,便極有默契的不再繼續。兩人站起身,慢慢往屋外走去。
戲台子上唱念做打十分精彩,眾太太的目光已經被吸引過去。大太太和唐氏悄無聲息的落座,誰也沒有注意兩人的遲來。
沒一會兒,角門那邊有兩個少女身影。院裏的婆子一看是婉初和劉二小姐,忙將兩位迎上了觀賞席位。
大太太看向婉初,又瞧她身後除了劉二小姐再無他人,忙招手道:“你們怎麽那麽早就回來了?其他小姐們呢?”
婉初恭敬答道:“回母親,幾位小姐畏寒,於是女兒就讓周媽媽將諸位小姐帶去擁芳苑了。”
“六姐姐回擁芳苑裏換了衣裳,也就不用來回走動了。六姐姐又擅長山水,可以和幾位小姐品茗賞畫。”
“女兒陪著劉二小姐逛了一圈園子。”婉初說著,忽而羞澀一笑,有些不好意思道:“是劉二小姐架不住女兒軟磨硬泡,才陪著女兒回來聽戲的。”
大太太聽了這話,笑起來:“難得你們二人倒是不嫌煩。”
唐氏聽了婉初這一席話,更是滿意:“九小姐雖然年紀小,做事倒是井井有條。不像我家幾個,雖然年紀大些,還和潑猴一般愛胡鬧。”
婉初被誇的小臉微紅,有些不知所措。
大太太看向婉初,心裏有些難得的舒坦。
淑寧和明初兩人,是她著重培養的女兒。可一個被養的驕縱,嫁出去卻被婆家拿捏的死死的。另一個,卻學了她生母的小家子氣,一點撐不起台麵。
冀州城這麽多貴婦人,雖然有些如今的地位不如薑家大老爺,可祖上卻祖祖輩輩都是實打實的官宦之家。
大太太每每與她們打交道,都十分羨慕她們有著多年沉澱。家中不論女兒還是兒媳,大多都沉靜穩重,落落大方。性情也不似淑寧那邊飛揚,更多的是如同婉初一般,溫柔嫻靜。
如今聽了婉初的安排,連大太太自己也在心中稱讚。
婉初還沒及笄,又是庶女,難得能在一群嫡女麵前不卑不亢。劉二小姐是個跳脫性子,婉初也難得,把看戲一事攬在自己身上。
做事井井有條,對人不卑不亢,遇事敢於承擔。也難怪唐氏喜歡。
大太太看向婉初的神態更柔和了幾分:“你們兩人去那邊看戲吧。再叫婆子給你們拿兩個手爐來。千萬別凍著。”
婉初和劉二小姐笑著謝過大太太,接過手爐安安靜靜的坐在一旁看起戲來。
戲唱到最精彩的部分,眾人的心都被台上的戲提起來了,眾人的精神都繃得緊緊的,生怕錯過一點。
周媽媽便是在這個時候闖進院子的。
她身形有些不穩,臉色也極難看。身後跟著方才出去的一群小姐。
這麽多人突然回了院子,諸位太太都紛紛看向自家女兒。
誰知道,眾位小姐個個都收了笑臉,更有甚者,臉上還帶著些怒意。
大太太不明所以,看向周媽媽:“這是怎麽了?不是說,帶小姐們去了明初屋裏嗎?怎麽一個個臉上都不快活?”
說著,大太太似乎想到什麽,臉色微微一沉,問道:“可是明初又失禮了?”
周媽媽麵帶惶恐,半天說不出一個字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