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他聽狄老漢說過,這洞中的藏書,都是他這位故人的。
縱然這隻是衣冠塚,寧軒轅還是肅然起敬。
看了十年書,將那些藏書,全部一字不落的看完,心中充斥許多感悟。
最重要的是,像帝尊所希望的那般,他從這些藏書之中,看出了藏書主人未走完的道。
滅世道。
這對寧軒轅而言,最有啟發。
準確來說,這滅世道,與他將要走的劫運道,有著異曲同工之妙。
隻不過,劫運道的毀滅,更精準徹底,卻又包含一切。
同樣,這洞府的主人,在當初關於滅世道的經文之中,也提及了劫運,並特意指出,劫運想要變得更強,不需要積累更多,而是產生蛻變。
並且,經文之中,還寫出了劫運的蛻變方向。
這同樣和滅世道有關。
想要滅世,必須懂得創世,太初大陸的生與滅,被視為一種輪回。
產生之後,可以毀滅,毀滅之後,可以再度產生。
所以,滅世道真正的精妙,恰恰是能夠擁有太初大陸形成之前的力量。
在滅世道的經文之中,桓英提到了五種力量,這也是劫運想要進一步蛻變,所必須經曆的五個階段。
桓英將其稱之為“先天五太”。
分別是太易、太初、太始、太素和太極。
這五種力量,其實分別代表著,太初大陸形成之前,從無到有的五個階段。
其中,太易隻有無垠虛無的狀態,沒有任何物質和能量。而太初階段,先天的炁開始出現。
太始則是有形無質,事物開始擁有原始的形態。
太素階段,氣、形、質三者都已具備,但尚未完全分化分離。
太極,則陰陽未分的混沌狀態,陰中有陽,陽中有陰,是萬物化生的開始。
這是太初形成前的所曆經的五個階段。
但倘若從太極到太易,逆著這個階段走,便可一步一步,讓劫運的力量產生本質的蛻變,最終得到最強大的力量。
在道經之中,桓英將劫運蛻變到最終的力量,成為“終極滅世之力”。
但這終究隻是桓英的一個最完美的構想,自己卻無論如何,都無法做到。
因為,他從未掌控劫運的力量,從太初大陸形成以來,所有的生靈,也從未有過掌控劫運的先例!
但如今,他未曾做到的事,寧軒轅做到了。
作為用劫運踏入元祖境的生靈,寧軒轅是桓英構想最完美的契合者。
這一條蛻變路徑,簡直就像是無盡歲月前,桓英專門為寧軒轅所準備的一樣。
至此,寧軒轅對於自己的前路,逐漸看得清楚。
先天五太,順則為生,逆則為劫!
劫運之上,還有五種變化,太極劫、太素劫、太始劫、太初劫、太易劫!
這先天五太劫,正好巧妙地對應著祖境之後的五個境界。
修成太極劫,便是地祖境,修成太素劫,便是天祖境。
修成太始劫,便是聖祖境,修成太初劫,便是虛祖境。
待修成太易劫時,寧軒轅便也可以成為真祖,讓劫運道凝實,具象化!
因此,毫不誇張地講,寧軒轅算是在此處,找到了自己之後的道路。
而提出這個構想的桓英,無疑是寧軒轅的指路人。
如此深厚傳道之恩,甚至稱一聲師尊,也毫不為過。
“狄老前輩,當真高人也!”
“想必是見我困頓已久,故而因我來到此處,觀盡群經,明悟前路!”
因此,寧軒轅拜完衣冠塚,因狄老漢雲遊四海,不知去了何處,便索性朝著天地間,鄭重三拜。
縱然這隻是衣冠塚,寧軒轅還是肅然起敬。
看了十年書,將那些藏書,全部一字不落的看完,心中充斥許多感悟。
最重要的是,像帝尊所希望的那般,他從這些藏書之中,看出了藏書主人未走完的道。
滅世道。
這對寧軒轅而言,最有啟發。
準確來說,這滅世道,與他將要走的劫運道,有著異曲同工之妙。
隻不過,劫運道的毀滅,更精準徹底,卻又包含一切。
同樣,這洞府的主人,在當初關於滅世道的經文之中,也提及了劫運,並特意指出,劫運想要變得更強,不需要積累更多,而是產生蛻變。
並且,經文之中,還寫出了劫運的蛻變方向。
這同樣和滅世道有關。
想要滅世,必須懂得創世,太初大陸的生與滅,被視為一種輪回。
產生之後,可以毀滅,毀滅之後,可以再度產生。
所以,滅世道真正的精妙,恰恰是能夠擁有太初大陸形成之前的力量。
在滅世道的經文之中,桓英提到了五種力量,這也是劫運想要進一步蛻變,所必須經曆的五個階段。
桓英將其稱之為“先天五太”。
分別是太易、太初、太始、太素和太極。
這五種力量,其實分別代表著,太初大陸形成之前,從無到有的五個階段。
其中,太易隻有無垠虛無的狀態,沒有任何物質和能量。而太初階段,先天的炁開始出現。
太始則是有形無質,事物開始擁有原始的形態。
太素階段,氣、形、質三者都已具備,但尚未完全分化分離。
太極,則陰陽未分的混沌狀態,陰中有陽,陽中有陰,是萬物化生的開始。
這是太初形成前的所曆經的五個階段。
但倘若從太極到太易,逆著這個階段走,便可一步一步,讓劫運的力量產生本質的蛻變,最終得到最強大的力量。
在道經之中,桓英將劫運蛻變到最終的力量,成為“終極滅世之力”。
但這終究隻是桓英的一個最完美的構想,自己卻無論如何,都無法做到。
因為,他從未掌控劫運的力量,從太初大陸形成以來,所有的生靈,也從未有過掌控劫運的先例!
但如今,他未曾做到的事,寧軒轅做到了。
作為用劫運踏入元祖境的生靈,寧軒轅是桓英構想最完美的契合者。
這一條蛻變路徑,簡直就像是無盡歲月前,桓英專門為寧軒轅所準備的一樣。
至此,寧軒轅對於自己的前路,逐漸看得清楚。
先天五太,順則為生,逆則為劫!
劫運之上,還有五種變化,太極劫、太素劫、太始劫、太初劫、太易劫!
這先天五太劫,正好巧妙地對應著祖境之後的五個境界。
修成太極劫,便是地祖境,修成太素劫,便是天祖境。
修成太始劫,便是聖祖境,修成太初劫,便是虛祖境。
待修成太易劫時,寧軒轅便也可以成為真祖,讓劫運道凝實,具象化!
因此,毫不誇張地講,寧軒轅算是在此處,找到了自己之後的道路。
而提出這個構想的桓英,無疑是寧軒轅的指路人。
如此深厚傳道之恩,甚至稱一聲師尊,也毫不為過。
“狄老前輩,當真高人也!”
“想必是見我困頓已久,故而因我來到此處,觀盡群經,明悟前路!”
因此,寧軒轅拜完衣冠塚,因狄老漢雲遊四海,不知去了何處,便索性朝著天地間,鄭重三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