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 間:2015年8月19日
地 點:台北市大乘精舍
訪談者:定宜莊
[訪談者按]<i>我多年以來為北京同仁堂樂家人做的訪談,已經於2014年收入《個人敘述中的同仁堂曆史》一書並已出版,但今年又從我的合作者張海燕女士處,聽到了台灣省的樂家後人樂覺心先生準備在北京重新開設同仁堂樂家老鋪的消息,並且在8月份動身赴台之前,得到了樂覺心先生的聯係方式。這是我此行得以在台灣探訪樂崇輝先生和他全家的緣起。在此先要對海燕與覺心先生的安排道聲感謝。</i>
<i>早在11年前,台灣“國史館”就曾派人為樂崇輝先生做過訪談並出版《樂崇輝居士訪談錄》,據訪談者之一侯坤宏先生的“訪談後記”,該項訪談從2004年2月19日開始,至翌年4月26日結束,前後共進行二十七次,每次約兩小時。終成該書稿並得以出版,前後費時近十年。我細閱此書,頗有收獲,也深深感到這樣一個有深度、有價值的訪談成果,已為後來者所難以替代。而我之所以敢把我這場區區兩小時的訪談發表出來,則是基於以下考慮:</i>
<i>台灣學者為樂老先生做的口述,關注的重點並不是同仁堂,而是他作為居士,對台灣佛教文化的貢獻。據侯坤宏的後記說:“作為北京同仁堂後代的樂崇輝先生,何以成為國史館‘台灣佛教人物口述訪問’的對象?這與他在台定居後,所從事的佛教文化事業有關,也與‘大乘精舍’的緣起有關。以‘大乘精舍’為基地,每月發行《慈雲》雜誌,出版佛教經書,大乘精舍提供了一個佛教交流的平台,以居士身份從事佛教文化事業40年,可以說是戰後台灣佛教發展的奇跡之一。”(352頁)已經把該訪談的宗旨談得非常清楚。而我更關心的,則是同仁堂後人赴台的經曆和定居台灣之後的命運,還有這個北京著名的中藥鋪在台灣的發展。這與台灣學者的訪談,是兩個不同的主題。</i>
<i>在北京,公私合營以後的樂家,已經退出了同仁堂的管理,他們的子弟甚至已經完全與同仁堂脫離了關係。但台灣這支樂家後人,卻始終與同仁堂這個老字號血脈相連,以至於他們在六十年之後,敢於站出來以同仁堂的傳承者自居。而我也是在開始做同仁堂訪談多年以後,才得以直接從一位樂家人的口中,聽到他對這個老藥鋪當年的傳統、經營理念乃至炮製經驗等一係列問題的講述。然而即便如此,我對這次短暫而難得的訪談的定位,仍不拘泥於樂老先生個人的生活經曆,而將重點放在台灣同仁堂的六十年發展經曆上。這樣做的原因,一則是同仁堂在台灣這幾十年的發展,本身就是一個饒有興味的傳奇。再則是我那天麵對的,並不是樂老先生一個人,而是他的全家:他的妻子劉玉梅女士、兒子樂覺心先生,還有樂覺心先生的妻子和女兒。讀大學的小女兒是被長輩們特意叫來旁聽的,因為他們認為她有必要了解同仁堂的曆史。這一切遂使這場訪談,成為一場溫馨的座談,他們更願意與我共享的,是他們一家與這個老藥鋪一起,在海峽那一邊的故事。而劉女士作為親曆過這段曆史的過來人,敘述尤為生動具體。盡管在樂崇輝的訪談和他的兒子覺心先生所撰《樂氏同仁堂——曆史與演變》一書中,都稱她為“樂劉玉梅”,但我還是按照當今北京人的習慣,直接稱她的名字,而不在她的名字前加上夫姓“樂”字。</i>
<i>人類學家常說,口述史是“合作的曆史”,它是由訪談者與被訪者在互動的基礎上共同書寫的,不同身份的訪談者與被訪者之間產生的互動,結果會有很大不同。這也是我的這次訪談,與台灣學者明顯的不同之處。我是以一名大陸曆史學家的身份接觸他們一家人的,而樂先生與我,彼此都因純正的北京話(那是我們共同的家鄉話)而立刻產生了親切感,我在此前為樂家人包括他的侄子樂俠(即覺心先生的堂兄)所做的大量訪談,也使這場訪談可以省略太多的前綴而直接進入主題。這使我這場簡短的訪談具有與《樂崇輝居士訪談錄》頗不相同的角度。遺憾的是,由於時間關係,所有的相關敘述,都還是過於簡略了。</i>
<i>樂氏家族在台灣的同仁堂正式成立於1953年,地點在台北開封街一段五十九號,這是同仁堂大房樂篤周的夫人開設的,樂崇輝先生稱她為五嫂。按照他的解釋:“五哥樂篤周在各地開的是宏仁堂,如果五嫂在台開設宏仁堂,我就不會去找她,但她開了同仁堂,故應為四房共有,因此我沾了光。”(72頁)不過,樂先生始終是以管賬並協助五嫂打點事務的方式進入同仁堂的,並未直接掌控同仁堂的經營管理,他的主要精力,還是放在發展他的《大乘精舍》、印行佛教刊物《慈雲》等佛教文化事業上。用他自己的話說:“其實同仁堂樂家的沒落,正是曆史上因果交替、轉換的規律,起家與敗落正是一個佛家所講的無常顯現;因此這麵鏡子,讓我看破了、放下了、自在了,清楚佛教所說冤親不二之真實義。”(346頁)他說這是人生行腳的常態,我便也用這句話,作為本篇口述的題目。</i>
<i>但是樂老先生盡管說自己已經看破了、放下了、自在了,卻還是將複興同仁堂的大業,鄭重交給了他的兒子樂覺心,並且在北京舉辦了鄭重的樂氏同仁堂第十三代與第十四代的傳承儀式。在國營的北京同仁堂已於台灣注冊了同仁堂商標並在台北開設了“北京同仁堂台灣旗艦店”之後,樂覺心也轉向大陸,在北京成立了“樂氏同仁藥業公司”總部,並在北京、鄭州建立門市旗艦店,與國營的北京同仁堂,展開一場媒體所稱的“小蝦米對大鯨魚的競合商戰”。</i>
<i>同仁堂的故事還在海峽兩岸繼續著,我希望我做的這一口述訪談,能夠成為這個還在延續的故事的一個見證。</i>
<i>2015年在台北樂家大乘精舍的合影,左起樂覺心、劉玉梅、樂崇輝、定宜莊</i>
定(對樂崇輝):一看您就是樂家人,樂家人長得(樣子)我都能看出來。
樂覺心妻子(以下簡稱覺心妻):鼻子。
劉玉梅(以下簡稱劉):鼻子成了商標了,一下就看出來。
定:您大概是樂家人裏輩分最長的一位了吧?
樂崇輝(以下簡稱樂):對對。現在我是十三代。
劉:現在輩分最長的兩個,一個是崇熙,他寫一篇文章都會寄過來。崇熙現在生病了,腳也不能走了,寫不了了。他下麵還有一個弟弟。注42
樂(對定):聽得出來,您講話還是北京話。我一聽就是北京人。
劉:你們講的北京話那麽好聽,好柔好細,真是有那種女人味。我們一回(北京)去,我們弟妹他們講的話,哎呀,真好聽,不像我們講話那個腔調哈,那麽硬邦邦的,太粗了,不好聽。我們舌頭很硬,轉不過來。
樂:現在的北京就複雜了,哪裏的人都有。
定:北京城現在已經沒有了。最近十年,甭說您見過的,就連我見過的,都拆光了。
樂:廠甸還有嗎?我小時候那廠甸的大糖葫蘆?
定:糖葫蘆都不是北京人做了,外地人做出來不是那味兒。
劉:我們現在年紀大了,講話不會那麽流利。我們兩個人差兩歲而已,他八十六,我八十四。
樂:我1930年的嘛。
1.從北京到台灣
定:我先把我知道的簡單地跟您說一下。我最初並沒有想做你們這個家族的曆史,隻是想了解一下同仁堂這些子弟的生活情況,這是我去見樂曙青的原因,結果樂曙青講的那些讓我非常感興趣。樂曙青是老大房樂益卿的兒子。
樂:樂曙青,對。
定:樂曙青的年紀比較輕,他是1936年才出生的,所以對樂家的老事知道得不太多,他後來在北京的一個中學裏當會計。但他給我講到同仁堂的四大房,講到大房和二房的區別,還有三房、四房。還講到你們是做中藥的,可是卻有一套西方的生活方式。我就覺得挺有意思。有意思後來我就又訪了樂俠,樂俠夫婦,他們給我講的,我的這本書裏都有,可是就比較沉重了。注43
樂:樂俠的父親是我的哥哥,叫樂崇勳,就是樂元可。樂俠很早就是共產黨了。
<i></i>
<i>樂崇輝的哥哥樂元可(樂偉提供)</i>
定:那咱們從頭來講好嗎?
樂:可以啊。
定:您是樂泳西家的老三?
樂:對。
定:樂元可是您親哥哥?
樂:親哥哥。等於隔房,我大哥二哥是另外一個……
樂覺心(以下簡稱覺心):同父異母。
樂:正房嘛。後來我父親因為這個姓馮的大媽走了以後,不久才討我母親。我大哥叫元可,二哥叫孝先。我和我弟弟是後來的母親,姓張注44。
定:所以你們年齡差得比較大吧?
樂:比較大。我父親是十五老爺,現在叫先生,不叫老爺了,十五先生。我叔叔叫十七老爺。十六老爺是樂樸蓀的父親。樂樸蓀開的沛仁堂,十七老爺開的懷仁堂,其實十五老爺跟十七老爺兩個是親兄弟。十六老爺倒老早過世了。他們三個兄弟很親,十七老爺就跟十五老爺,跟我父親啊,就開頤齡堂,在廊房頭條,兩人有意見不合了,就把這個店分開了,我們就在王府井大街開永仁堂,他就到西單西四牌樓開懷仁堂,有這麽個事兒。注45這個事樂崇熙注46他比較清楚。永仁堂後來也給收了。
我們那院子太大了,四合院,是東院西院麽,那個西院,西樓跟北樓連著,北樓還有幾個叔叔,跟我父親是同輩麽,已經變成同仁堂製藥廠了,整個拆了。那大宅院多好啊,開放以後我回去,我第一次回去那門還有,封著,進不去。第二次回去一看,門都沒有了,全給弄平了。什麽都沒有了,很可惜。樂俠是東院裏頭,您有去過是嗎?那東院那兒很大的宅子。台階啊,房子啊都蓋得很好,有點皇宮的味道。後來還做藥。
定:我去的時候已經麵目全非了。
樂:我要再去北京,我領您去講講。
定:樂元可當時在北京挺有名的,京城四少之一,特別會玩。
樂:他會唱平劇啊,會唱青衣啊。
定:我們叫京劇,你們叫平劇。
樂:那時候叫北平嘛,中共還沒來嘛,叫平劇。現在叫京劇了。1949年以後才叫北京,日本時候也叫北京,民國二十六年嘛,1937年日本侵略中國麽,八年抗戰麽。我們那時候有一個堂兄,叫楊德修,就是楊寧,楊寧說服了樂元可和我的大嫂。李竹濃,我的大嫂叫李竹濃。樂元可是受了楊寧的影響,跟地下黨有點關係,本來我們等於共產黨的地下黨……
定:樂俠都提到的。樂元可這支給共產黨提供了好多好多的銀子。
樂:地下金庫麽。
定:對對,有個電影叫《地下金庫》,就是演的這一段兒。他們給地下黨提供了大量的資金,還有藥品。他還救過地下黨,救的不是這個姓楊的,是另外一個。後來抗美援朝還捐了不少東西。
樂:對對,樂鬆生也是。
覺心:同仁堂四房共管的時候,那個時候(指公私合營)剛好輪到樂鬆生。後來不是毛先生在天安門,他報喜麽。毛澤東還接見他,那很高興啊。因為這個後來他就是副市長。
定:“南榮北樂”麽,兩個最紅的資本家,南邊是榮毅仁,北邊就是樂鬆生。他是跟您一輩的?
樂:對,樂鬆生跟我一輩。後來樂家還是被鬥了。
劉:我聽說我們給地下黨付了很多錢。可是我們這個嫂子,“文革”還是被鬥了,後來還被剃了陰陽頭。
定:不管你交了多少錢,還是資本家。樂俠本來在共青團裏當幹部,後來不讓他幹了麽。
樂:不讓他幹,還好,因為他的後台就是楊寧麽。樂元可也挨過鬥。樂俠為什麽沒被鬥啊,共產黨剛來的時候啊,樂俠參加了南下工作團。
定:楊寧後來也沒怎麽管他,他還是算資本家的子弟。樂元可後來心情也不好。
樂:不好。
定:後來是誰也免不了這場災難。
樂:後來都變了嘛,整個都變了嘛,國家改變就跟著走嘛對不對。你這個大家族的都鬥,政策麽,沒辦法。
定:實際上他們的店也沒有了。所有的都沒有了,除了同仁堂那個老店。達仁堂還有。
樂:沒有了。永仁堂沒有了。注47我就是逃出來了,嗬嗬嗬……
定:那咱們談談您自己。您小的時候是讀書還是?
樂:我小學在育英啊,育英是教會學校嘛,美以美會的,和貝滿中學,在燈市口啊。後來我就到匯文上中學麽。匯文中學就搞學生運動啊,讚成共產黨那時候。
定:您參加了嗎?
樂:我沒參加,我年輕的時候害怕啊,我什麽都不參加(笑)。我就不願意搞這個東西。
定:您就一直讀書?
樂:讀書啊,我高中沒畢業,共產黨來,我就跑了。
定:您為什麽?怎麽別人都沒跑,就您跑了呢?
樂:我害怕啊。
定:別人都不害怕嗎?
樂:那他們不害怕就不管他們了,每個人都不同啊。我大哥他們還是共產黨呢。我們有用人哪,有看媽,有奶媽,是鄉下的,三河的,那時候叫鄉下,三河那奶媽就講鄉下開始鬥了,清算鬥爭,一說清算鬥爭我就害怕了。
定:您父親那時候還在嗎?
樂:沒有了,我父親是三十六年,就是1947年走的。中共1949年來了麽。
定:北平是1948年就來了吧。
樂:48年沒進北京來。進北京是49年。薄一波是第一任市長麽,他說你要不那麽什麽,我炮就砸進來。傅作義一看你要打進來,皇宮不就都摧毀了,就害怕了。那時候北平市長叫何思源,何思源後來也被鬥了麽。
定:何思源還好吧?好像走得早,他女兒後來不是北京市的副市長麽。注48
樂:噢不知道。後來就這個樣子,我就走了。
定:那您是怎麽走的?是參加軍隊的,還是隨著什麽人跑的呢?我很好奇。
覺心妻:我們也很好奇。
樂:我有一個表哥,姓李,這個表哥在國民黨的軍隊,但是在張家口。後來因為他沒錢嘛,當兵的哪兒有錢呢,他說現在共產黨要來,要不咱們走吧。我說好啊,那就想辦法吧,那時候我母親的一個內侄女啊,好像有病,住在德國醫院,要死了,就拿了一個金碟子給我,這金碟子可以賣錢麽(讓我拿這個金碟子換錢給她)。可是我還沒換給她,她就死了,我就沒把這個金碟子給我母親,就跟那個遠的表親,姓李的,拿著這個金碟子,跟著他就出來了。注49這個講說很玄了,我們到了天津,遇到一個測字的,測字的讓我寫一個字,我寫了“赴”,一個走一個卜嘛,測字的說走一定是走了,但是你初九、十九都不能走,我上船是初九啊,卜字是從十,你逢初十、二十、三十才能走。
覺心:那次上船之後又靠回來了。
樂:後來果然就拖了一天啊,解放軍上船檢查嘛,帶著一個國(民黨)軍將軍下了船,可能是有案子,不曉得。後來船開了,我到了香港正好二十號,就那麽巧。到了廣州,李鐵鈞又回老家去了,他是湖北人嘛。我說我怎麽辦呢?我不想回去啊,我又遇到我二哥的連襟,就是我二嫂的妹夫,我管他叫四姐夫的,在民航隊嘛,後來他也到台灣來了,他就找空軍大隊的一個人,讓我坐著飛機就來了。注50
定:您還是帶著銀子來的。
樂:沒有!
定:那您怎麽有飛機坐?別人都坐船。
樂:這飛機不要錢哪!
劉:拿了那麽多錢(從家裏)出來,我有時候跟他講,我說你膽子很大,你怎麽敢一個人跑出來?他說奶媽時常講共產黨來了,多厲害怎麽鬥,我都嚇死了。他來的時候都不敢讓他弟弟知道。
樂:鄉下都是這樣的,有錢的地主就殺了,把土地給佃農。
定:同仁堂到台灣來的除了您以外,就是樂篤周他們家的那個,五嫂?
樂:樂篤周行五麽,五爺。他在大陸沒來呀。
定:他不是來了又跑回去了麽。
樂:又跑回去了。就不來了。
定:我這本書裏有他的一篇材料,一邊講同仁堂的經驗一邊批判,一邊批判一邊講同仁堂的經驗。
樂:嗬嗬嗬嗬,很有意思。
定:她是怎麽來的?不是跟您一起來的?
樂:沒有。我是從北京過來的。她是從上海過來的。因為北京同仁堂有規定,在外頭都可以開自己的號,但不能叫同仁堂。他在南京開同仁堂,違反樂家的這個規定了,所以大家攻擊他。
定:管他叫雞爪子。
樂:嗬嗬!那就不知道了。他有點霸道了。後來他就到台灣來,把他這個太太帶來,他又回上海去了,去了就出不來了。大陸就解放了。就剩五嫂一個在這邊。
定:她來就是為了來開店嗎?
樂:對。
定:就是她一個人?
樂:就一個人。
定:就是說他到這邊開同仁堂的時候大陸還沒有解放?他就是想在這兒再開一個?
樂:對對。
定:他怎麽會看中了台灣呢?
樂:因為他太太是福州人哪。福州不是和台灣很近嗎。
劉:她弟弟先到了台灣。
樂:我這個嫂子,她弟弟都在台灣。一個在公路局,一個在煙酒供賣局,還有一個在電器公司,還一個在海軍的。樂篤周的太太的親戚都在台灣。
定:噢,他不是像您這樣害怕了跑出來的?
樂:不是不是。
定:那就整個樂家裏麵,就您一個人害怕了。(哈哈哈哈)
樂:我當然害怕了。我出來對了,要不也被鬥了。
覺心:到了台灣樂家好幾個人才慢慢聯係上了。還有樂慶森。
劉:樂慶森是我們這房的,《蓬萊仙島》的主持人,《蓬萊仙島》是電視台的一個節目。我們最親的,最親的侄子,就是吊蠟丸的。他死了,早就沒有了。
樂:我的曆史很奇怪,因為我小時候拜天地,我們這大宅院啊很大,沒有人拜,就我每月初一、十五一定拜,我哥哥他們統統不要拜,就我一個拜。
定:您怎麽學的,是不是樂元可就會啊?
樂:不是,他們都不會,就我會。我學佛啊,跟這有關係。為什麽呢,因為你這個人哪,你有天命,這叫迷信吧?
定:不不,不叫迷信。可是為什麽您跟他們不一樣啊?
樂:這個是天命,我們講天命,您相信嗎?我那時候啊,我會算命,我會批八字。我為什麽算命呢?我要知道我為什麽出來,往哪邊走。那時候有一個老道,常到我們家去,姓王的,叫王觀雲。這人後來回到老家,回到四川去了。他就跟我講啊,他說看你的命理,你非走不可,你命在天馬,在遷移宮。因為這個我就研究紫微鬥數,後來就研究算卦,慢慢就懂了。《奇門遁甲》說你要往東南走,注51我就到台灣來了。
到台灣來啊,就遇到她的哥哥,我太太的哥哥。他呢,會卜卦,我就會算命,我倆配合,“八七水災”注52啊,台灣的,晚上沒事就很多人來找我們。他就卜卦,我就給算八字,有很多台灣的領導和代表,我差不多都認識,我都給他們算(笑)。
定:算得很準是嗎?
樂:他們那時候到台灣來啊,都提心吊膽嘛。
劉:那時候有好多奇奇怪怪的事情。我哥哥呢,他是日本帝國大學畢業的。注53他看到我父親留下的書,覺得很奇怪,就想找個同行的人,一起研究一下。正好那時候是“八七水災”,台灣水災,我哥哥呢,那個時候就想人民有難嘛,要堅強嘛,他就找同道的人,想一起研究一下,幫人家看。他(指樂崇輝)就這樣才跟我哥哥認識,我們的姻緣也是這麽樣來的。
定:有意思。
樂:就這個姻緣,我和她就結婚了嘛。她還不放心,她說你是大陸人來,將來給她帶哪兒去啊?
定:那時候還想“反攻大陸”呢,嗬嗬。
樂:對啊,如果她跟著你到大陸,什麽時候回來呢?回來不回來了?有這個疑問在那兒。
劉:這是媽媽的想法。(對樂)對不起啊,我來講一下。
定:非常有意思。
劉:那時候呢,我們不是奉父母之命,是奉兄長之命結婚。他跟哥哥兩個人非常好,像哥兒倆,兩個人,下了班就約到家裏,(或者)上哪兒去玩。我哥哥從日本回來,是一個檢驗所的技正,外頭有人巴結他,有應酬,就帶著他去,我哥哥去了以後回來就跟我嫂子講(用客家語):“阿樂哥,這個孩子真老實哦。人家叫他什麽,他臉就通紅通紅的。”就這樣,我哥哥就看上他了。(眾笑)
我哥哥講就是,我妹妹要嫁出去,台灣人要嫁出去,要做很多的事情,每次回來都會哭哭啼啼的。我妹妹又不會做事,不能嫁出去,嫁出去妯娌多的話會被欺負。你是一個人來的,我妹妹嫁給你好不好?他就這樣跟我哥哥講,他說我現在什麽都沒有,她會吃苦的。我哥哥說,沒有關係,年輕的時候吃苦比老了吃苦好。就這個樣子,我就好丟臉了,為什麽丟臉?哥哥開口讓妹妹嫁給他!
哥哥看上他以後呢,有一天就跟我母親提出來,那時候哥哥住在台北,母親呢住在鄉下。提了以後呢,母親就有點心痛,因為我一天到晚就跟著媽媽身邊長大的,最小嘛對不對。也是按著台灣的規矩,什麽聘金哪,都是按著台灣的規矩,就是同意了。同意了就得到家裏來,打聽家裏是個什麽樣的環境,哥哥也是到同仁堂去打聽,看行不行。
樂:探聽一下。
劉:對,探聽一下。然後呢,媽媽要的多少聘金,她統統都收了,都收了。我心裏還在想呢,哎呀媽媽那麽疼我,為什麽還收我的聘金呢?後來我的姐姐百年的時候呢,一直在寫一個字,就是錢,她寫的五十萬,要給我。我說不可以。我姐姐很有錢,可是我說那是你們家的錢,我不能要這個錢。五十萬是什麽意思我也不知道。等到姐姐走了以後,有一天姐夫拿錢出來,給我,說這個錢是你的,我說怎麽是我的?他說當初你們結婚的時候,你們的聘金和錢,媽媽交給我,利滾利地高利貸借給人家去。
定:喔!
劉:媽媽怕我當初結婚給他帶到大陸去了。她說人家嫁個女兒,一個月回娘家好幾次,你嫁到大陸去了,好幾年都回不來說不定,萬一你被人家給丟了,不要了,你回來路費都沒有,這是給你準備的路費。我聽了心裏很心酸。
定:慈母啊。
劉:母親那麽疼我,所以要把錢給我。我家裏環境很好的,地方裏的名望家庭。所以我當時誤會了媽媽為什麽要收聘金,因為按道理我媽媽不會收我的聘金,加倍給我才對。為什麽呢,一直是個問號。幾十年以後,終於我才體會出來,媽媽的心就是護著女兒,怕我嫁過去萬一不好,要回來沒有路費。那時候五十萬是很大的一筆錢。
我們結婚以後很苦,每個月媽媽還給我二百塊錢,請人家幫我們挑水。我們那時候孩子多,很辛苦,我們沒有錢請人家挑水。
定:你們家是客家人?
劉:客家人。我們是名望世家的人,在鎮上是數一數二的。新竹縣新埔鎮客家村,姓劉。卯金刀劉。注54我們家呢,台灣光複的時候,我父親啊,他好高興啊,就請他教私人的私塾,在我們家裏邀左右鄰居的小孩子來念書。那時候我也是跟著念,以後呢,到學校去了,因為馬上時代就轉變了麽,對不對。一直念的日文,後來寫作文又是寫中文,我也不曉得我寫的是什麽,我寫得亂七八糟,老師可能也不會。我父親很熱心地方上,我們新埔鎮現在還有新埔鎮的中學,那塊地是我們家裏捐的。從我們家附近可以看得到的,一直到另外一個鄉鎮去的路邊的稻田,都是我們家的地。那時候陳誠搞三七五減租……
定:減租你們受很大的影響嗎?
劉:很大的影響,我們的地都沒有啦。每年會發給我們一點錢而已。
樂:一看大陸搞土改了,台灣就也跟著鬧。因為大陸改了,台灣你不改不行啊。所以在台灣也變成這樣。
劉:我父親那時候一趟一趟地寫信啊,寫給陳誠,台灣省的省長,都是用毛筆寫的,我父親對我們中國非常愛國的這種,因為我們的祖先是從大陸過來的麽。
樂:她們是廣東饒平。
劉:我們是饒平人,不過我現在會聽不會講。我來這裏已經是好幾代了。
定:您講的就是國語吧?
劉:我講的就是國語。我中風過兩次。所以講話講不清楚,我沒有生病以前,講話還比較清楚一點,現在我就慢一點,一直咬字咬清楚一點,讓人家聽清楚一點。
定:我覺得已經非常清楚了。
2.台灣的同仁堂
定:咱們說說您自己。您出生以後是像那些樂家子弟,沒有參與過藥的經營呢,還是也參與了經營和生產?
樂:藥學也懂啊。因為藥房就在大宅院啊,隔壁有一個門,過去以後就是藥房。我常常過去玩,做藥什麽,一看就都懂了嘛。所以藥方我才帶出來,這個藥方不錯啊,做藥啊吃了就好,真是管事兒啊,中國人還是習慣這個。西藥是快,馬上給你壓住了,沒有根本治療。
定:就是說藥方您還是帶來了?
樂:帶來了。
劉:他這樣講,這個家族,這個家族的藥方,是我們的命根,我們逃出來就是怕當初不出來,同仁堂就沒有啦。
覺心妻(問劉):怎麽會帶著藥方?
樂:他都隨身帶著。他奶媽告訴他共產黨來了要鬥爭的,他嚇死了,藥方就都帶著,出去也帶在身上。所以他走了,就一起帶出來了。
定:也就是說您到這兒來了以後,還是一直有一個想法,就是把樂家重新振興起來?
樂:對對。
定:同仁堂到了台灣立刻就開起來了對不對?
樂:到台灣我嫂子,五嫂啊,她到台灣開同仁堂,我後來就到同仁堂了,我在那兒做會計,一直跟著嫂子,幫著她弄藥。我有配方嘛,懂這個藥啊,所以後來我對藥就有點興趣,她那時候是住在六橋通,整個就是日本的榻榻米。注55本來我來的時候逃難嘛,什麽都沒有嘛,所以那時候很苦,苦了一段時候。
定:您就跟五嫂一起在同仁堂經營?
樂:我怎麽經營?她是經營者嘛。
定:那您做什麽?
樂:幫她管賬啊,賣藥啊。
定:也一直是在同仁堂裏,沒從事別的職業?
樂:沒有。注56
定:我聽說你們那個五嫂她特別能幹。
劉:能幹,會做人。我們結婚的時候,都是我們這個五嫂,她主婚的,一切都是她籌辦的。她那時候叫我小三三,就和我的婆婆差不多的年齡,在家裏我沒有侍候過人家,都是人家侍候我,我過來要侍候嫂子,又不是婆婆,那就乖乖地侍候人家。她要回家,我們要扶著她上車子,那時候我也不懂這個的規矩,人家教我。
我還沒有小孩子的時候,一到星期天一定要到店裏,我們女人一定要到店裏幫忙做藥。
定:做金箔吧?
劉:做金箔,還有揉那個藥丸。我都做過的。還有吊蠟丸,白鳳丸啊什麽,裏麵是藥,外麵是一層蠟。我們當初都是要學的。我們做藥都是在樓上,樓下就很熱鬧了,都是家裏的夥計啊,就是稀裏嘩啦開玩笑什麽的,一聽到她從樓上下去的腳步,叮咚叮咚下去,馬上就肅靜了。(樂笑)我們在樓上做藥,那時候有一個奶媽,還有一個阿春,我們幾個人要挑藥,要做藥,一聽到她“咚咚咚咚”上來,我們也不敢講話了,好好挑藥去吧,就是這個樣子。很厲害。
這個嫂子很能幹,很會照顧我們,我們吃飯的時候,好的菜先給我:“這是給小三三吃”,照顧我。我們要生小孩子,時間差不多了,她會給我們安排好,會帶著我去買布,縫小孩子的衣服麽,那時候沒有像現在那麽多都買現成的。有了小孩子以後呢,嫂子就會講,我們過年都要在店裏過年,大家一起孩子們都帶著。很熱鬧的。他們小孩子過去在店裏都很熱鬧。
覺心:甘草都拿來偷吃,偷吃一些中藥材(笑)。
定:五嫂他們有後人嗎?
樂:她有個兒子,在美國。
定:在美國他還想要複興這個藥店嗎?
樂:沒有。
定:樂家每一代起來好像都是靠女人,女人特別能幹是吧?
覺心:樂家好多是靠女人。
劉:不是,女人最可憐,最辛苦。我們這個(兒媳)現在也開始辛苦了。
他出來以後呢,不敢向外麵宣揚說我們是同仁堂的後裔,怕遭到什麽意外的事情。我們都是不給人家講。有一次,就是開放以後呢,他的學生有跟著台灣的團體去旅遊的,到同仁堂去,大概是給藥膳給他們吃,吃了以後還告訴你營養怎麽樣,櫃台的先生就告訴我們這個學生,告訴他有一支同仁堂的人現在在台灣,隱名埋姓。說了那以後呢,這個學生回來就問他,就說老師,我前幾天從北京回來,有這麽一回事,你是不是同仁堂的人?他就笑了。他的學生才知道,噢,原來你是同仁堂的後裔。
他來到台灣,就是嫂子在同仁堂店裏掌管的時候,我們還是很低調,我們對外頭鄰居麽,不講這些事情。人家說你外省的人麽,也不會講什麽話,也不會和我們打招呼,不會的。怕走漏出去,對我們很不利。
定:在台灣有什麽不利?台灣也不會鬥爭資本家啊。
劉:怕人家傳到大陸去,大陸的親戚會遭殃啊。大陸還有我們很多的親戚,我們親的兄弟,侄子,他們都還在麽,對不對?他的弟弟,我們同父同母的弟弟,我第一次回去的時候,我那個弟妹就講麽,說三嫂我什麽東西都沒給你留,本來家裏留給你的東西,一袋一袋的,都是首飾,抄家的時候我整個把它們扔到糞坑裏麵去了。我說我們回來不是來要東西的,我能回來,是親情,大家能夠見麵,我們就很知足的,分開了四十多年嘛。下飛機的時候弟弟抱著他嗚嗚嗚地哭啊,我都看了難過。他就很勇敢,眼睛紅一下,不敢出聲音。
覺心:剛開放的時候像我們回去呀,他們都會靠過來說,歡迎回來,但是不要活動。
定:會說這樣的話?
劉:在大陸我們坐臥鋪到上海(樂插話:南昌),我想坐坐大陸的臥鋪是什麽樣的情形。四個位子,我一個位子,他一個,我們女兒一個。另一個就是一個幹部,就配著看著我們,說你回來探親可以,不要活動哦。
定:我有一個問題,咱們同仁堂是個北方的藥店是吧,可是這邊的中藥,應該都是南方的中藥啊。
樂:也都是從大陸過來的。
定:那你們來台灣經營同仁堂,你們的藥材怎麽解決呢?
樂:藥材大陸有,放一部分過來。台北有個迪化街,迪化街有中藥批發的地方,我們都在那邊買。
定:當時兩岸隔絕的時候怎麽辦呢?
樂:還是有,還是有辦法嘛。大陸那邊睜一眼閉一眼就過來了。這邊大家都是漢人嘛,都要吃中藥嘛。
覺心:他們有去澎湖,澎湖有個地方哈,專門那個時候等於是中間站,大部分藥材進來,先到澎湖的那個村落,那個地方整個村落都弄中藥,再從澎湖進到台灣。
樂:這個管道我就不知道了。
定:你們的藥材質量能保證麽?
樂:有配方啊,該泡的泡的,該醋的醋的,按方子炮製。那不能馬虎啊。
定:那廣東有南藥。你們跟他們有沒有競爭啊?我是說那麽多人都從大陸跑到了台灣,其中也有不少是靠開藥店維生的吧,有沒有跟你們競爭得比較激烈的?
樂:沒有,沒有競爭。
覺心:同行的是不是?同行的沒有啊,因為台灣的市場還沒有到說競爭的那個階段。同仁堂是一個小藥鋪,一個小藥鋪供給的範圍,它沒有太大的量,所以呀,還不足以到競爭。非得到說,它在台麵上已經是知名的暢銷品牌,那在台灣沒有幾個,那些都還不會影響到同仁堂的地位。
覺心妻:可能台灣中藥的習性跟大陸不一樣,同仁堂在大陸多半都是賣成藥,在台灣早期都是到中藥鋪直接抓藥材。我們台灣人的習慣就是開藥方直接到中藥店抓藥材回來自己煮。賣成藥是後來,那時候有些藥鋪開始轉型,你有什麽配方拿出來,然後再給你藥證,問你要不要改成工廠,然後慢慢地演變。所以同仁堂在台灣沒有所謂的競爭,大家都是和平相處。當然有一些藥鋪它轉型得比較早,它接受輔導,它可能就變成藥廠了。
劉:還有哪,我補充一下啊。你說的是現在的時候,我們開同仁堂的那時候,沒有人敢跟我們同仁堂競爭。為什麽呢?你所講的小藥鋪拿著藥方去抓藥材,我們同仁堂不是,我們是一味藥包一個樣子,一味藥包一個樣子,摞起來很漂亮,我就學不來,我學了半天,我就包不好,這一點是我們同仁堂的特點,沒有任何人敢和同仁堂競爭,我們同仁堂是數一數二的,可以這麽說。
定:現在也見不到您說的這種寶塔形的包裝了。
樂:現在沒有了。
定:你們現在到北京去開店也還能這樣包裝嗎?
覺心:我們現在?都改良了。
樂:北京大柵欄的張一元茶葉店啊,包的也是這樣的。
定:你們同仁堂就是所有的活兒,每一道都做得特別漂亮。
樂:這個也還分,有南藥有北藥。北藥有祁州的,安國的,知道吧?
覺心:現在比較有地位的是亳州。祁州現在也想重新改變它的地位和形象,我去年還帶大哥,樂家大房的大哥到祁州,祁州的藥王廟都是我們樂家在護持,去年他們有請我們過去拜。
定:同仁堂有好多傳統,我聽說過好多,你們到了台灣,是不是還堅持著這些做法?譬如說有兩個傳統,是在經營方麵,不是在做藥方麵,一個是一角活,這是樂篤周講的。其他老藥鋪的夥計,什麽都得幹,可是同仁堂……
樂:對,做什麽就做什麽。第二個就是分另錢。
覺心:分紅的意思。
定:同仁堂的分紅跟別的藥鋪不一樣。我聽了好多人講,怎麽分我都算不出來,特複雜,而且好像每天都分。
劉:這邊的同仁堂是這樣,每天到傍晚的時候,我們會計要結賬。收了多少錢呢,百分之幾抽出來,大家分紅。那時候有規定,老板占百分之幾,六分,四分,他一分,半分,有,就是這樣的。我就一直做藥,所以說我為什麽知道分紅,每天結賬,要抽取多少錢出來,到月底就分給大家。
樂:大陸到公私合營還有(分紅)。
定:就是說你們到了台灣,還堅持這兩種方法?
劉:對對,兩種方法都有堅持。切藥片的有一個先生,張東生,就是管切藥的,碾藥的。吊藥丸的就是我的親侄子,他就管吊藥丸,我也在旁邊跟著學的。然後我們幾個女人在樓上挑藥,就永遠都是挑藥。還有拿金箔做藥丸。
定:金箔好像都是女人做。
劉:金箔很薄很薄。要特別小心的。一兩金子啊要做一畝三分地,那很薄了。這個在台灣還有做。我們女人就做這些藥。樓下做什麽賣藥。還有羚羊角應該怎麽刮,還有鹿茸,我們小時候家裏還有鹿茸。
定:你們在台灣能養鹿嗎?
樂:台灣就不行了,沒有了。在大陸我們家還有鹿圈,養很多鹿的。達仁堂養鹿,在西城什麽地方,有養鹿的鹿圈。後來來了以後就不行了。
覺心:在台灣養鹿不行,弄狗皮膏也不行,狗皮膏的味道很重啊,一弄起來那味道一冒煙,就有人檢舉啊。
劉:我們四周的老百姓,按道理是很好的,可是熬那個狗皮膏的時候,味道太重了,那味道太臭太臭了。所以到台灣,再也不熬狗皮膏了。不過熬一次就頂很多年是真的。還有虎骨。
定:北京同仁堂一直做虎骨,有好多道工序呢,可是他們不在北京城裏做,在通州。
樂:那是虎骨酒,泡酒的,很多藥方一起來泡。煮都不行,就得泡,酒的力量把藥的力量都溶化在酒裏。
定:除了狗皮膏藥,同仁堂還有沒有在那邊能做,在這邊做不了的藥?
樂:應該都可以。
劉:好像沒有不能做的,都可以。我就知道五月節那天,利用中午那個水,來做一種藥,什麽藥現在想不起來了,當初我們在同仁堂的時候還經常聽到櫃台的先生講,今天是五月節,中午的水,以前都用井水,那個水提一點出來,要做藥用的。
樂:不是五月五,是六月六。我們小時候藥房是踩神曲,注57六月六那天很熱吧,那時候沒有機器麽,都是用腳踩啊,當然要洗幹淨了,布要鋪好幾層,把這藥都放到上麵踩。踩神曲,那神曲得用很多藥配起來。一定要六月六。
定:沒聽懂,什麽叫神曲?
樂:山楂,焦三仙,還有神曲,發酵了。
定:踩有什麽用啊?
樂:藥材要結實啊,把藥性要……
劉:浸進去。
樂:你看我小時候我們那藥房啊,自然銅,這銅怎麽樣吃呢,銅這樣吃是不行的,要用火啊,一個罐,把自然銅放裏邊,燒這個爐子,要1200(攝氏)度,把它燒紅了,然後放醋啊,還要是米醋,然後把它夾出來,用鉗子夾,用醋把它淬了,然後它就酥啦,再壓成粉。壓得極細的,要篩啊,用羅篩,很細的,非常細的,那才能和在藥裏。那銅也不能吃啊,吃多就不行了。注58
定(對劉):您後來也成專家了,做了一輩子的藥。
劉:台灣一直就有這些,我幾十年在那裏,跟著在那裏看的,學的,我都懂了。我一直參與做藥,所以好的藥,壞的藥,挑出來的,不好的就磨成粉,好的就怎麽樣用的話,我們就親自參與。因為我真的有參與,沒有參與我就說不出來了。怎麽做那個金箔,怎麽一個一個地做萬應錠。那是用幾十年的鬆樹燒出來的灰做的,韓國人很喜歡它,在台灣做得銷路非常好,一來就買很多很多回去。
樂:現在大陸沒有萬應錠了。
劉:那個墨已經不地道了,那個磨的寫大字的墨,現在的墨打不開,有一種膠質的味道,吃起來沒有像以前那麽有效。以前在台灣我都看著人磨這個東西,當然不會讓我們去弄,都是兩個手在磨,磨出來像羊屎,一顆顆小小的。我沒有在那裏成長過來我說不出這些東西。
覺心妻:因為藥材其實大家都一樣,真的都一樣,那到台灣就是說,也是跟大陸進藥材啊,而且台灣管製得更多,不像大陸取材這麽容易,同仁堂在台灣真的不像在大陸做得這麽大,因為過來真的沒有帶很多錢過來。可是做了真的有效。像那個小金丹,人家吃了就好了,也不用去打抗生素也不用去開刀哦。藥材都是一樣,購買的原料都是一樣。
劉:還有一樣,就是得了破傷風都會死掉。我妹妹的女兒就是破傷風,快不行了,人像個弓字形,跟火葬場都聯係好了,後來突然想起來,問問姐夫還有什麽藥沒有,就跑來到同仁堂,就花了十塊錢,藥吃下去當天晚上就好了,也沒有再發燒了。那時候我還很擔心,我說這是我妹妹的女兒,他怎麽敢拿藥給她吃?我說你用的什麽方法?他就講說是給她吃了中藥,我問你給她什麽藥吃?他是拿鴿子的糞,摻了黃酒,給我妹夫帶回去,讓他馬上弄給她吃。我聽了根本不敢走,就住在妹妹那裏一個晚上,擔心萬一孩子就這麽死掉了,我心裏會很不忍哈。結果夜裏沒有聽到消息,一大早醫院說昨天晚上排了很髒很髒的東西,很臭,孩子回過來了,醫生說過一兩天就出院。結果那個女兒沒有死得了呢,妹妹就講,姐姐這個孩子不是我要的,我沒有這個福分,這個女兒要給你。結果變成我的幹女兒了。我說我要這麽多女兒幹嗎,我自己培養都培養不起那麽多。她說我不要你培養,給你個名分就是,變成我的女兒。這個孩子還在,小他(指覺心)一歲還是兩歲。
覺心:我媽媽那時候眼睛已經斜了嘛,講話就這樣子。我說不是有牛黃清心嗎,我媽說太貴啊,我說太貴也要吃。
劉:手已經抬不起來了,腳也這樣,我就吃我們家做的牛黃清心,還有大活絡丸,早晚各一粒地這樣吃,吃了幾天。我現在一切都很正常,隻是講話慢一點而已。
定:還好還好。
覺心:前年我剛開始去大陸,那時候我們有一個老領導,他的左手就這樣子,他就問我有什麽藥,我說剛好我有牛黃清心和大活絡丹,我就拿給他。我那時候要去鄭州開會,我開四天會嘛,四天回來我又碰到他,他說哎你看,手就這樣子,他本來已經不能走了,這回就在屋子裏麵小跑步。他那病也是剛開始,效果就非常非常明顯。我們不是和那個酒廠,瀘州老窖有合作嘛,瀘州老窖的人過來,我們這邊沒車。他是一個領導啊,他把車借我們,還來幫我們開車,就是表示感謝。他說你們這東西真的有效,我絕對可以幫你們見證。
定:過去北京的同仁堂有一幫特棒的老藥工,你們樂家人可能都不用直接去管,可能多少天都不親自去藥廠一個一個地看,他們都做得特別好。那你們在台灣這麽多年,也有這樣一個隊伍嗎?我說的是這幾十年?
樂:這幾十年,沒有。這邊沒有幾個人,就是老板娘一個,還有當初帶出來的三大將,一個總管的,盧逸塵,盧大夫,走了,不在了。杜先生,杜德春,民國三年(1914年)生人,也走了。
劉:還有張家馴也走了,那是台灣中藥界的理事長,也走了。都走了。注59
樂:統統走了。
劉:那時候台灣的同仁堂這三個人都走了,就交給下麵的話呢……
覺心:到台灣我們就找學徒進來,他們就一輩子跟著帶出來的那幾位大將,跟他們學了一輩子。
劉:像我們結婚前一個禮拜進來當學徒的,也走了。
覺心:現在做藥主要是我們幾個人。
覺心妻:像我前天啊,遇到一個德國的醫師,他是學西醫的,後來到大陸去學了中醫。他學了以後覺得中國的中醫和中藥真的是最偉大的,他就非常感歎,他說中國不要把自己的寶貝給丟了。我們在上課的時候老師有講,他說中藥是植物,裏麵有好多成分,你不能用西醫的那種理論,就是一種單純的成分,因為他們就請一些化工師來,可是中藥不是這樣啊,它碰到醋會變成什麽,碰到水又變成什麽,碰到火又變成什麽,它的變化性太大了,這才是真科學,那麽多年。這是一個很大的工程,你要把它數據化,真的是有點困難,所以他就會認為說,中醫中藥是不科學的。
樂:中藥講藥性,藥材裏麵的成分用化學分析都沒辦法,這脈搏啊,寸關尺,肺脾命門。命門是屬火的,陽的,腎主水的,兩個都要調和,號脈,你才知道哪個經絡出問題了,中醫講經絡,西醫治標,沒有治本。
定:所以說中藥治的不是病,治的是人。一樣的病在各人身上表現的是不一樣的。
覺心妻:講得太好了。
定:你們樂家是真有意思,你們接受了好多西方的東西,好多人的外語都特別好。
樂:對對,不錯。原來我們跟德國拜耳合作,拜耳要我們用它的品牌,我們不同意,就沒做。
3.複興同仁堂
定:我聽說同仁堂的藥是這樣:一個是同仁堂藥目,一個是同仁堂的配本。那樂鬆生到天安門城樓上獻給毛澤東的,是藥目呢,還是配本呢?
樂:都不是,那叫報喜吧。
覺心:不是藥目,那就是喜報,一個形式的東西。
定:我見過好幾種版本的同仁堂藥目,前幾天還發現香港大學也藏有一個版本,和同仁堂現在的版本不一樣,但裏麵的藥目差不多。這就是說,藥目的書哪兒都可以賣,我們在北京同仁堂就見他們也在賣。配本也賣嗎?
樂:配本外頭沒有。
覺心:隻是藥名和它的功能,不是裏麵的配方,配方是另外有寫。
定:可是另外還有它的炮製,炮製是不寫出來的。
樂:沒寫出來。至於怎麽做,我們都知道。炮製我都懂。
劉:他都在旁邊看。
覺心:炮製的話有記錄,也有口傳。
定:你們說是命根子的東西,就是炮製吧?
樂:對,有關係。藥目有,那個很多,有很多都是老方子,市麵上很多都知道。但是炮製……
覺心妻:很多真的要炮製,炮製才能改變一些藥性。
定:就是說炮製是你們同仁堂最關鍵的保密的東西?
樂:不是,也不是。
定:這個我不懂,我也不搞這個,所以你們放心,我不刺探這個啊,我就是研究一段曆史。
樂:(笑)沒關係。
劉:不懂是要吃壞人的,我希望大家都懂得怎麽炮製,才不會吃壞人。這是真的。
樂:秘方的話呢,其實就是古方,我們祖先最早從浙江寧波搖鈴賣藥,串鈴麽,就走江湖了,賣的話吃著就好了。後來也沒辦法,窮啊,好像借債還是怎麽的。
定:讓一個姓張的,張世基把你們家的……注60
樂:對對,有這麽一段故事。後來第十代,樂平泉就想辦法了。他怎麽複興呢?他到前門外丞相胡同的伏魔寺,注61就在大柵欄很近啊,有個老和尚,跟他就很熟了,老和尚就問他,你們樂家怎麽樣了?他說做了很多藥,老和尚說那你舍藥啊,不是有很多會館麽,皇帝考試啊,要考狀元嘛,舍嘛,一舍藥,無形中就做了宣傳:這同仁堂的藥,一吃就好了。
定:每年都舍藥。
樂:都舍藥。
定:這段我還沒聽說過。
樂:還有另外一個,北京啊,風大,土很多嘛,沒有現在這柏油馬路啊,泥巴多,怕人走到溝裏去,就弄個燈,寫上同仁堂,這也是一個宣傳。
定:做善事。
樂:做善事,舍棺材,舍棉衣,舍粥。還辦學校,義學,還辦印刷工廠,普善工廠。棺材是隻要穿著白布衣服來,一來,到門房就給他一個條子,拿這個條子,就拿走棺材,不管好壞吧。
定:還救火。也像一種廣告似的。
樂:救火隊啊,不叫小白龍,叫普善水會。普善水會原來是在哪兒啊,大柵欄不是著火嗎?
定:是不是義和團燒的那次?
樂:就那次。後來就這水會的水車,就在永仁堂庫房裏頭,就跟現在救火車一樣,紅的,但是用手的,我還看見過呢。我來(台灣)的時候還在……
定:就是說你們老祖先從一開始就是要做善事,是做善事起家的。
覺心:我在台灣出生嘛,然後爸爸帶我們回北京,看西打磨廠老家那邊,就帶我看哪邊是舍粥的,哪邊是舍棺的,要帶我去看這個。
定:哪天您再回去,我跟著您走一走。
覺心:放馬的地方,後來就改成放汽車,爸爸就講說小時候跟弟弟兩人在屋頂跑來跑去啊。
樂:現在都拆了。
定:我一見您就覺得特別親切,因為我見了太多你們家的人了。你們家人還有一個特點,就是別看你們家人經商,好像沒壞心眼兒。
樂:存壞心你怎麽做藥啊?
劉:他就是很善良,太善良了。
樂:所以我後來學佛嘛。
覺心:記得一次有人打聽我們家的秘方,爸爸說沒有什麽秘方,就是那句“炮製雖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雖貴必不敢減物力”。這就是秘方,就是憑良心,做良心藥,這就是秘方啊。
樂:就是憑良心做藥就一定有效,不能少一味,要怎麽泡就怎麽泡。用酒泡啊,還是用什麽蜜炙啊,都要按規矩。注62台灣的同仁堂都是按照規矩來的,因為這老規矩不能變。一變的話將來就沒有原則了。
劉:有些藥是同樣的藥方,治同樣的病,他開的你就吃了有用,你開的吃了就不管用,就是炮製在那裏。你如果懶,馬馬虎虎,應該泡九次,你隻泡了三次,那藥效就不一樣。你不能偷工減料。
覺心妻:做藥的時候雖然沒有人看到,也不能偷工減料。
定:同仁堂的祖訓嘛:存心有天知。那前半句是……
覺心:修合無人見,存心有天知。
樂:對對對。其實不單是做藥,而且是做人做事。
定:你們什麽時候想回去開藥店的?
樂:先也沒想著要開藥店,後來我就改了行了,改信佛了。
(送藥和《樂崇輝居士訪談錄》給定)這是我的口述曆史。學佛以後悟道了。一個人生就是一個宇宙,你相信嗎?
定:我不懂。
樂:不懂?宇宙啊,宇宙是地水火風,宇宙就是我們人生的反射。悟到這個道理的,宇宙和人生,就一個字,沒有兩樣。為什麽宇宙就是地水火風呢,地,堅固的,水跟火兩個啊。
劉:這是十多年前寫的。這裏頭呢,講了他怎麽逃出來的,怎麽樣到了同仁堂,當了會計,等於是現在的管賬。然後怎麽樣學佛。一方麵學佛,一方麵還不能講,說我要複興我的同仁堂,都是很低調,害怕。隻能默默地弄,回到家裏我們兩人會商量,那時候我們就開始做藥丸的模,藥模,我都有教給他們小孩子,我說這都是我們樂家的寶,教給你。
我們也老了,覺心也長大了。我們七十過了以後,慢慢地就利用信佛教,時機到了我們就……爸爸就命令兒子:我們是樂家的後裔,我們不能忘本,你一定要複興我們家的同仁堂。就是這個樣子,前十年十一年吧,我們就令覺心慢慢地打地基,開始到現在。
定:您說要複興同仁堂,在這兒敢說,在大陸那邊的樂家不敢說。
樂:中共來了以後大家都低調了。
定:豈止是低調了?都封嘴了。而且他們不敢聚會。這都是過去,現在好多了。
樂:這和台灣是一樣的嘛。
劉:我現在年紀大了,隻能求佛菩薩,我們信佛,求佛菩薩,我們樂家的同仁堂一定要複興。這個孩子的理念跟我們差不多,不會貪,我們幾個孩子當然我要挑過,哪一個孩子真正能夠交班的。
定:你們幾個孩子?
覺心:男孩子三個,女孩子兩個,我是男孩子中間的。
劉:我的公公婆婆一定會喜歡我,三男二女,很會生。不過哪裏知道我們那時候窮,在台灣很窮,沒有把孩子像家裏富裕的那麽養過。當然他們從小也都是很聽話的。幾個孩子裏女兒就不談了,都嫁出去。我呢,就一直觀察,就是我的哪個兒子能夠為我信賴,然後呢,媳婦也不錯,旁邊會幫助他,否則呢,兩人沒有一致的觀念,事情不會成的。我們看中的,兩個人都有優點,我們才放心地交給他我們保管了幾十年的秘方。
定:你們說的秘方是炮製的方式嗎?
覺心:一個是組合方,一個是炮製。
樂:同仁堂的方子現在都交給他(覺心)了嘛。我留著,到他長大我才給他。
劉:兩個都交給他。在北京的時候交給他,我們都有照相啊。兩個人都有一個心,不是一個隻要賺錢,那樣事情做不成。
覺心的理念跟爸爸的理念一樣,很正的,不會貪,不是說我就是要賺錢,沒有這個念頭。所以我們就選擇了交給他,爸爸的理念就告訴他,要複興我們樂家的同仁堂。前十一二年開始。我們就默默地讓他去耕耘去了。哪裏怎麽樣,需要什麽,我們會幫他。爸爸呢,我說你年紀大了,你也不要操心,你輔導,我看著就好。他爸爸在佛教界裏頭慢慢也有名了,我說你就忙你的,回家怎麽樣我會跟你講,你指導他,我們一起幫助他,就是這樣。複興的擔子交給他,讓樂覺心全權來管理。我們不是要賺錢。我們為的是老祖先說的,要救人。
定:普度眾生嘛。
劉:我們的理念就是要救人。希望他能夠把心放到這上頭,不要有一個偏的想法,一定按照老祖先的古方來炮製,做良心的藥出來。將來要救很多很多的人。我們和有些人的理念不一樣,他們就是要賺錢。我們一心要複興,不要賺錢。我們來時空空地來,走的時候也空空地走。一輩子做什麽好事,做什麽壞事,帶這個業走,所以我們不貪。孩子們我們都不留什麽東西,這個房子,我們統統都捐出去了。這是爸爸的理念,我們從小灌輸他們的理念,大家聽不進去的話,他聽得進去,我們把這個重大的責任交給覺心。覺心很辛苦我知道。每次回來每次都叮嚀他,不要忘本,永遠要記住老祖先所講的話,我們要憑良心做出真正的藥,良心藥,救所有眾生。這些東西我們都交代他。
所以今天我們不急,慢慢談,我們要到六點才會回去,我們現在每個禮拜來兩次,過去的話是每天都來。這個精舍已經交辦了,給吳居士。我們現在是很輕鬆的。
樂:吳居士是在廣州中山大學拿的博士。
覺心:我在大陸看那些藥廠,大的藥廠都看過了,一了解,之前大陸的一個情況,就是炮製做得不完全,甚至對炮製的觀念,都不是那麽的強烈,你有炮沒炮人家哪知道,他要的就是怎麽算成本。
定:關鍵就在這兒啊,同仁堂不至於這樣吧?
樂、覺心:現在同仁堂,規模太大了。他們應該有一套管理方法。
定:你們不準備做成那麽大?
覺心:那就要有把握啊,做大,要有標準的管理辦法。我們必須把傳統精神和西方管理拉進來。其實樂家在爺爺輩就有同仁堂的西藥廠了。樂家的每一代都有創新和發展,不是一直守著這個東西,守的是精神和傳統的技術,還有就是每一代每一代的建樹,尤其是近世代,就特別明顯。從國外回來,就是中藥傳統的生產方式,有沒有可能帶入現代的方式來經營生產,都在做改變。
劉:我們最先回去的時候還不知道,也就是最近幾年有時候到同仁堂買藥回來,哎呀吃起來怎麽不管用,還不如我們這邊自己做的藥。大活絡丸,吃了應該很有效的,可是拿回來了結果不管用。我們回去的時候,親戚們說哎呀三嫂啊,你帶藥回去,這是這邊同仁堂做的藥,很珍貴的。我心裏想,當初拿給我,我們很歡喜的,可是拿回來沒有藥效,我們也不敢講,人家是一片好意,對不對?我們心裏明白就好了。
定:那你們現在到大陸,你們也隻能用大陸產的那些藥材,還能有效嗎?
覺心:我們在那邊有藥工,做監管。有用我們台灣的檢測,來做監察。我都過去那邊的原產地,去控製。其實很多東西是你有沒有信心去做。因為做同仁堂,每個人角度不一樣。如果別人去做,那就是說,沒有說一定要把這個維護好,而就是從利益去考慮,我的角度就是無論如何先把大家的信心做回來,就是朝著這個角度去做。
定:我關心的問題,就是你們把當年同仁堂這些好的傳統,帶過來沒有?我不是關心具體的怎麽炮製,我也不懂,您就是告訴我,我也不會做藥。可是我關心你們是不是把當年同仁堂的傳統帶過來了。
樂:帶過來了。我們正要做一個活動,就是把傳承了樂家傳統的那些老藥工,我們要拜訪他們,要請他回來,把傳統的東西重新保留。如何讓傳統的精神、價值回來,一定要做很多的工作。
定:可是你們得趕緊。
……
很幸運今天能見到你們一家人,非常謝謝你們。
覺心妻:我們也很高興,我們把心裏的話都掏出來了。
劉:這麽短的時間,我們就像自己人一樣,非常親切。
定:再見!
<hr/>
地 點:台北市大乘精舍
訪談者:定宜莊
[訪談者按]<i>我多年以來為北京同仁堂樂家人做的訪談,已經於2014年收入《個人敘述中的同仁堂曆史》一書並已出版,但今年又從我的合作者張海燕女士處,聽到了台灣省的樂家後人樂覺心先生準備在北京重新開設同仁堂樂家老鋪的消息,並且在8月份動身赴台之前,得到了樂覺心先生的聯係方式。這是我此行得以在台灣探訪樂崇輝先生和他全家的緣起。在此先要對海燕與覺心先生的安排道聲感謝。</i>
<i>早在11年前,台灣“國史館”就曾派人為樂崇輝先生做過訪談並出版《樂崇輝居士訪談錄》,據訪談者之一侯坤宏先生的“訪談後記”,該項訪談從2004年2月19日開始,至翌年4月26日結束,前後共進行二十七次,每次約兩小時。終成該書稿並得以出版,前後費時近十年。我細閱此書,頗有收獲,也深深感到這樣一個有深度、有價值的訪談成果,已為後來者所難以替代。而我之所以敢把我這場區區兩小時的訪談發表出來,則是基於以下考慮:</i>
<i>台灣學者為樂老先生做的口述,關注的重點並不是同仁堂,而是他作為居士,對台灣佛教文化的貢獻。據侯坤宏的後記說:“作為北京同仁堂後代的樂崇輝先生,何以成為國史館‘台灣佛教人物口述訪問’的對象?這與他在台定居後,所從事的佛教文化事業有關,也與‘大乘精舍’的緣起有關。以‘大乘精舍’為基地,每月發行《慈雲》雜誌,出版佛教經書,大乘精舍提供了一個佛教交流的平台,以居士身份從事佛教文化事業40年,可以說是戰後台灣佛教發展的奇跡之一。”(352頁)已經把該訪談的宗旨談得非常清楚。而我更關心的,則是同仁堂後人赴台的經曆和定居台灣之後的命運,還有這個北京著名的中藥鋪在台灣的發展。這與台灣學者的訪談,是兩個不同的主題。</i>
<i>在北京,公私合營以後的樂家,已經退出了同仁堂的管理,他們的子弟甚至已經完全與同仁堂脫離了關係。但台灣這支樂家後人,卻始終與同仁堂這個老字號血脈相連,以至於他們在六十年之後,敢於站出來以同仁堂的傳承者自居。而我也是在開始做同仁堂訪談多年以後,才得以直接從一位樂家人的口中,聽到他對這個老藥鋪當年的傳統、經營理念乃至炮製經驗等一係列問題的講述。然而即便如此,我對這次短暫而難得的訪談的定位,仍不拘泥於樂老先生個人的生活經曆,而將重點放在台灣同仁堂的六十年發展經曆上。這樣做的原因,一則是同仁堂在台灣這幾十年的發展,本身就是一個饒有興味的傳奇。再則是我那天麵對的,並不是樂老先生一個人,而是他的全家:他的妻子劉玉梅女士、兒子樂覺心先生,還有樂覺心先生的妻子和女兒。讀大學的小女兒是被長輩們特意叫來旁聽的,因為他們認為她有必要了解同仁堂的曆史。這一切遂使這場訪談,成為一場溫馨的座談,他們更願意與我共享的,是他們一家與這個老藥鋪一起,在海峽那一邊的故事。而劉女士作為親曆過這段曆史的過來人,敘述尤為生動具體。盡管在樂崇輝的訪談和他的兒子覺心先生所撰《樂氏同仁堂——曆史與演變》一書中,都稱她為“樂劉玉梅”,但我還是按照當今北京人的習慣,直接稱她的名字,而不在她的名字前加上夫姓“樂”字。</i>
<i>人類學家常說,口述史是“合作的曆史”,它是由訪談者與被訪者在互動的基礎上共同書寫的,不同身份的訪談者與被訪者之間產生的互動,結果會有很大不同。這也是我的這次訪談,與台灣學者明顯的不同之處。我是以一名大陸曆史學家的身份接觸他們一家人的,而樂先生與我,彼此都因純正的北京話(那是我們共同的家鄉話)而立刻產生了親切感,我在此前為樂家人包括他的侄子樂俠(即覺心先生的堂兄)所做的大量訪談,也使這場訪談可以省略太多的前綴而直接進入主題。這使我這場簡短的訪談具有與《樂崇輝居士訪談錄》頗不相同的角度。遺憾的是,由於時間關係,所有的相關敘述,都還是過於簡略了。</i>
<i>樂氏家族在台灣的同仁堂正式成立於1953年,地點在台北開封街一段五十九號,這是同仁堂大房樂篤周的夫人開設的,樂崇輝先生稱她為五嫂。按照他的解釋:“五哥樂篤周在各地開的是宏仁堂,如果五嫂在台開設宏仁堂,我就不會去找她,但她開了同仁堂,故應為四房共有,因此我沾了光。”(72頁)不過,樂先生始終是以管賬並協助五嫂打點事務的方式進入同仁堂的,並未直接掌控同仁堂的經營管理,他的主要精力,還是放在發展他的《大乘精舍》、印行佛教刊物《慈雲》等佛教文化事業上。用他自己的話說:“其實同仁堂樂家的沒落,正是曆史上因果交替、轉換的規律,起家與敗落正是一個佛家所講的無常顯現;因此這麵鏡子,讓我看破了、放下了、自在了,清楚佛教所說冤親不二之真實義。”(346頁)他說這是人生行腳的常態,我便也用這句話,作為本篇口述的題目。</i>
<i>但是樂老先生盡管說自己已經看破了、放下了、自在了,卻還是將複興同仁堂的大業,鄭重交給了他的兒子樂覺心,並且在北京舉辦了鄭重的樂氏同仁堂第十三代與第十四代的傳承儀式。在國營的北京同仁堂已於台灣注冊了同仁堂商標並在台北開設了“北京同仁堂台灣旗艦店”之後,樂覺心也轉向大陸,在北京成立了“樂氏同仁藥業公司”總部,並在北京、鄭州建立門市旗艦店,與國營的北京同仁堂,展開一場媒體所稱的“小蝦米對大鯨魚的競合商戰”。</i>
<i>同仁堂的故事還在海峽兩岸繼續著,我希望我做的這一口述訪談,能夠成為這個還在延續的故事的一個見證。</i>
<i>2015年在台北樂家大乘精舍的合影,左起樂覺心、劉玉梅、樂崇輝、定宜莊</i>
定(對樂崇輝):一看您就是樂家人,樂家人長得(樣子)我都能看出來。
樂覺心妻子(以下簡稱覺心妻):鼻子。
劉玉梅(以下簡稱劉):鼻子成了商標了,一下就看出來。
定:您大概是樂家人裏輩分最長的一位了吧?
樂崇輝(以下簡稱樂):對對。現在我是十三代。
劉:現在輩分最長的兩個,一個是崇熙,他寫一篇文章都會寄過來。崇熙現在生病了,腳也不能走了,寫不了了。他下麵還有一個弟弟。注42
樂(對定):聽得出來,您講話還是北京話。我一聽就是北京人。
劉:你們講的北京話那麽好聽,好柔好細,真是有那種女人味。我們一回(北京)去,我們弟妹他們講的話,哎呀,真好聽,不像我們講話那個腔調哈,那麽硬邦邦的,太粗了,不好聽。我們舌頭很硬,轉不過來。
樂:現在的北京就複雜了,哪裏的人都有。
定:北京城現在已經沒有了。最近十年,甭說您見過的,就連我見過的,都拆光了。
樂:廠甸還有嗎?我小時候那廠甸的大糖葫蘆?
定:糖葫蘆都不是北京人做了,外地人做出來不是那味兒。
劉:我們現在年紀大了,講話不會那麽流利。我們兩個人差兩歲而已,他八十六,我八十四。
樂:我1930年的嘛。
1.從北京到台灣
定:我先把我知道的簡單地跟您說一下。我最初並沒有想做你們這個家族的曆史,隻是想了解一下同仁堂這些子弟的生活情況,這是我去見樂曙青的原因,結果樂曙青講的那些讓我非常感興趣。樂曙青是老大房樂益卿的兒子。
樂:樂曙青,對。
定:樂曙青的年紀比較輕,他是1936年才出生的,所以對樂家的老事知道得不太多,他後來在北京的一個中學裏當會計。但他給我講到同仁堂的四大房,講到大房和二房的區別,還有三房、四房。還講到你們是做中藥的,可是卻有一套西方的生活方式。我就覺得挺有意思。有意思後來我就又訪了樂俠,樂俠夫婦,他們給我講的,我的這本書裏都有,可是就比較沉重了。注43
樂:樂俠的父親是我的哥哥,叫樂崇勳,就是樂元可。樂俠很早就是共產黨了。
<i></i>
<i>樂崇輝的哥哥樂元可(樂偉提供)</i>
定:那咱們從頭來講好嗎?
樂:可以啊。
定:您是樂泳西家的老三?
樂:對。
定:樂元可是您親哥哥?
樂:親哥哥。等於隔房,我大哥二哥是另外一個……
樂覺心(以下簡稱覺心):同父異母。
樂:正房嘛。後來我父親因為這個姓馮的大媽走了以後,不久才討我母親。我大哥叫元可,二哥叫孝先。我和我弟弟是後來的母親,姓張注44。
定:所以你們年齡差得比較大吧?
樂:比較大。我父親是十五老爺,現在叫先生,不叫老爺了,十五先生。我叔叔叫十七老爺。十六老爺是樂樸蓀的父親。樂樸蓀開的沛仁堂,十七老爺開的懷仁堂,其實十五老爺跟十七老爺兩個是親兄弟。十六老爺倒老早過世了。他們三個兄弟很親,十七老爺就跟十五老爺,跟我父親啊,就開頤齡堂,在廊房頭條,兩人有意見不合了,就把這個店分開了,我們就在王府井大街開永仁堂,他就到西單西四牌樓開懷仁堂,有這麽個事兒。注45這個事樂崇熙注46他比較清楚。永仁堂後來也給收了。
我們那院子太大了,四合院,是東院西院麽,那個西院,西樓跟北樓連著,北樓還有幾個叔叔,跟我父親是同輩麽,已經變成同仁堂製藥廠了,整個拆了。那大宅院多好啊,開放以後我回去,我第一次回去那門還有,封著,進不去。第二次回去一看,門都沒有了,全給弄平了。什麽都沒有了,很可惜。樂俠是東院裏頭,您有去過是嗎?那東院那兒很大的宅子。台階啊,房子啊都蓋得很好,有點皇宮的味道。後來還做藥。
定:我去的時候已經麵目全非了。
樂:我要再去北京,我領您去講講。
定:樂元可當時在北京挺有名的,京城四少之一,特別會玩。
樂:他會唱平劇啊,會唱青衣啊。
定:我們叫京劇,你們叫平劇。
樂:那時候叫北平嘛,中共還沒來嘛,叫平劇。現在叫京劇了。1949年以後才叫北京,日本時候也叫北京,民國二十六年嘛,1937年日本侵略中國麽,八年抗戰麽。我們那時候有一個堂兄,叫楊德修,就是楊寧,楊寧說服了樂元可和我的大嫂。李竹濃,我的大嫂叫李竹濃。樂元可是受了楊寧的影響,跟地下黨有點關係,本來我們等於共產黨的地下黨……
定:樂俠都提到的。樂元可這支給共產黨提供了好多好多的銀子。
樂:地下金庫麽。
定:對對,有個電影叫《地下金庫》,就是演的這一段兒。他們給地下黨提供了大量的資金,還有藥品。他還救過地下黨,救的不是這個姓楊的,是另外一個。後來抗美援朝還捐了不少東西。
樂:對對,樂鬆生也是。
覺心:同仁堂四房共管的時候,那個時候(指公私合營)剛好輪到樂鬆生。後來不是毛先生在天安門,他報喜麽。毛澤東還接見他,那很高興啊。因為這個後來他就是副市長。
定:“南榮北樂”麽,兩個最紅的資本家,南邊是榮毅仁,北邊就是樂鬆生。他是跟您一輩的?
樂:對,樂鬆生跟我一輩。後來樂家還是被鬥了。
劉:我聽說我們給地下黨付了很多錢。可是我們這個嫂子,“文革”還是被鬥了,後來還被剃了陰陽頭。
定:不管你交了多少錢,還是資本家。樂俠本來在共青團裏當幹部,後來不讓他幹了麽。
樂:不讓他幹,還好,因為他的後台就是楊寧麽。樂元可也挨過鬥。樂俠為什麽沒被鬥啊,共產黨剛來的時候啊,樂俠參加了南下工作團。
定:楊寧後來也沒怎麽管他,他還是算資本家的子弟。樂元可後來心情也不好。
樂:不好。
定:後來是誰也免不了這場災難。
樂:後來都變了嘛,整個都變了嘛,國家改變就跟著走嘛對不對。你這個大家族的都鬥,政策麽,沒辦法。
定:實際上他們的店也沒有了。所有的都沒有了,除了同仁堂那個老店。達仁堂還有。
樂:沒有了。永仁堂沒有了。注47我就是逃出來了,嗬嗬嗬……
定:那咱們談談您自己。您小的時候是讀書還是?
樂:我小學在育英啊,育英是教會學校嘛,美以美會的,和貝滿中學,在燈市口啊。後來我就到匯文上中學麽。匯文中學就搞學生運動啊,讚成共產黨那時候。
定:您參加了嗎?
樂:我沒參加,我年輕的時候害怕啊,我什麽都不參加(笑)。我就不願意搞這個東西。
定:您就一直讀書?
樂:讀書啊,我高中沒畢業,共產黨來,我就跑了。
定:您為什麽?怎麽別人都沒跑,就您跑了呢?
樂:我害怕啊。
定:別人都不害怕嗎?
樂:那他們不害怕就不管他們了,每個人都不同啊。我大哥他們還是共產黨呢。我們有用人哪,有看媽,有奶媽,是鄉下的,三河的,那時候叫鄉下,三河那奶媽就講鄉下開始鬥了,清算鬥爭,一說清算鬥爭我就害怕了。
定:您父親那時候還在嗎?
樂:沒有了,我父親是三十六年,就是1947年走的。中共1949年來了麽。
定:北平是1948年就來了吧。
樂:48年沒進北京來。進北京是49年。薄一波是第一任市長麽,他說你要不那麽什麽,我炮就砸進來。傅作義一看你要打進來,皇宮不就都摧毀了,就害怕了。那時候北平市長叫何思源,何思源後來也被鬥了麽。
定:何思源還好吧?好像走得早,他女兒後來不是北京市的副市長麽。注48
樂:噢不知道。後來就這個樣子,我就走了。
定:那您是怎麽走的?是參加軍隊的,還是隨著什麽人跑的呢?我很好奇。
覺心妻:我們也很好奇。
樂:我有一個表哥,姓李,這個表哥在國民黨的軍隊,但是在張家口。後來因為他沒錢嘛,當兵的哪兒有錢呢,他說現在共產黨要來,要不咱們走吧。我說好啊,那就想辦法吧,那時候我母親的一個內侄女啊,好像有病,住在德國醫院,要死了,就拿了一個金碟子給我,這金碟子可以賣錢麽(讓我拿這個金碟子換錢給她)。可是我還沒換給她,她就死了,我就沒把這個金碟子給我母親,就跟那個遠的表親,姓李的,拿著這個金碟子,跟著他就出來了。注49這個講說很玄了,我們到了天津,遇到一個測字的,測字的讓我寫一個字,我寫了“赴”,一個走一個卜嘛,測字的說走一定是走了,但是你初九、十九都不能走,我上船是初九啊,卜字是從十,你逢初十、二十、三十才能走。
覺心:那次上船之後又靠回來了。
樂:後來果然就拖了一天啊,解放軍上船檢查嘛,帶著一個國(民黨)軍將軍下了船,可能是有案子,不曉得。後來船開了,我到了香港正好二十號,就那麽巧。到了廣州,李鐵鈞又回老家去了,他是湖北人嘛。我說我怎麽辦呢?我不想回去啊,我又遇到我二哥的連襟,就是我二嫂的妹夫,我管他叫四姐夫的,在民航隊嘛,後來他也到台灣來了,他就找空軍大隊的一個人,讓我坐著飛機就來了。注50
定:您還是帶著銀子來的。
樂:沒有!
定:那您怎麽有飛機坐?別人都坐船。
樂:這飛機不要錢哪!
劉:拿了那麽多錢(從家裏)出來,我有時候跟他講,我說你膽子很大,你怎麽敢一個人跑出來?他說奶媽時常講共產黨來了,多厲害怎麽鬥,我都嚇死了。他來的時候都不敢讓他弟弟知道。
樂:鄉下都是這樣的,有錢的地主就殺了,把土地給佃農。
定:同仁堂到台灣來的除了您以外,就是樂篤周他們家的那個,五嫂?
樂:樂篤周行五麽,五爺。他在大陸沒來呀。
定:他不是來了又跑回去了麽。
樂:又跑回去了。就不來了。
定:我這本書裏有他的一篇材料,一邊講同仁堂的經驗一邊批判,一邊批判一邊講同仁堂的經驗。
樂:嗬嗬嗬嗬,很有意思。
定:她是怎麽來的?不是跟您一起來的?
樂:沒有。我是從北京過來的。她是從上海過來的。因為北京同仁堂有規定,在外頭都可以開自己的號,但不能叫同仁堂。他在南京開同仁堂,違反樂家的這個規定了,所以大家攻擊他。
定:管他叫雞爪子。
樂:嗬嗬!那就不知道了。他有點霸道了。後來他就到台灣來,把他這個太太帶來,他又回上海去了,去了就出不來了。大陸就解放了。就剩五嫂一個在這邊。
定:她來就是為了來開店嗎?
樂:對。
定:就是她一個人?
樂:就一個人。
定:就是說他到這邊開同仁堂的時候大陸還沒有解放?他就是想在這兒再開一個?
樂:對對。
定:他怎麽會看中了台灣呢?
樂:因為他太太是福州人哪。福州不是和台灣很近嗎。
劉:她弟弟先到了台灣。
樂:我這個嫂子,她弟弟都在台灣。一個在公路局,一個在煙酒供賣局,還有一個在電器公司,還一個在海軍的。樂篤周的太太的親戚都在台灣。
定:噢,他不是像您這樣害怕了跑出來的?
樂:不是不是。
定:那就整個樂家裏麵,就您一個人害怕了。(哈哈哈哈)
樂:我當然害怕了。我出來對了,要不也被鬥了。
覺心:到了台灣樂家好幾個人才慢慢聯係上了。還有樂慶森。
劉:樂慶森是我們這房的,《蓬萊仙島》的主持人,《蓬萊仙島》是電視台的一個節目。我們最親的,最親的侄子,就是吊蠟丸的。他死了,早就沒有了。
樂:我的曆史很奇怪,因為我小時候拜天地,我們這大宅院啊很大,沒有人拜,就我每月初一、十五一定拜,我哥哥他們統統不要拜,就我一個拜。
定:您怎麽學的,是不是樂元可就會啊?
樂:不是,他們都不會,就我會。我學佛啊,跟這有關係。為什麽呢,因為你這個人哪,你有天命,這叫迷信吧?
定:不不,不叫迷信。可是為什麽您跟他們不一樣啊?
樂:這個是天命,我們講天命,您相信嗎?我那時候啊,我會算命,我會批八字。我為什麽算命呢?我要知道我為什麽出來,往哪邊走。那時候有一個老道,常到我們家去,姓王的,叫王觀雲。這人後來回到老家,回到四川去了。他就跟我講啊,他說看你的命理,你非走不可,你命在天馬,在遷移宮。因為這個我就研究紫微鬥數,後來就研究算卦,慢慢就懂了。《奇門遁甲》說你要往東南走,注51我就到台灣來了。
到台灣來啊,就遇到她的哥哥,我太太的哥哥。他呢,會卜卦,我就會算命,我倆配合,“八七水災”注52啊,台灣的,晚上沒事就很多人來找我們。他就卜卦,我就給算八字,有很多台灣的領導和代表,我差不多都認識,我都給他們算(笑)。
定:算得很準是嗎?
樂:他們那時候到台灣來啊,都提心吊膽嘛。
劉:那時候有好多奇奇怪怪的事情。我哥哥呢,他是日本帝國大學畢業的。注53他看到我父親留下的書,覺得很奇怪,就想找個同行的人,一起研究一下。正好那時候是“八七水災”,台灣水災,我哥哥呢,那個時候就想人民有難嘛,要堅強嘛,他就找同道的人,想一起研究一下,幫人家看。他(指樂崇輝)就這樣才跟我哥哥認識,我們的姻緣也是這麽樣來的。
定:有意思。
樂:就這個姻緣,我和她就結婚了嘛。她還不放心,她說你是大陸人來,將來給她帶哪兒去啊?
定:那時候還想“反攻大陸”呢,嗬嗬。
樂:對啊,如果她跟著你到大陸,什麽時候回來呢?回來不回來了?有這個疑問在那兒。
劉:這是媽媽的想法。(對樂)對不起啊,我來講一下。
定:非常有意思。
劉:那時候呢,我們不是奉父母之命,是奉兄長之命結婚。他跟哥哥兩個人非常好,像哥兒倆,兩個人,下了班就約到家裏,(或者)上哪兒去玩。我哥哥從日本回來,是一個檢驗所的技正,外頭有人巴結他,有應酬,就帶著他去,我哥哥去了以後回來就跟我嫂子講(用客家語):“阿樂哥,這個孩子真老實哦。人家叫他什麽,他臉就通紅通紅的。”就這樣,我哥哥就看上他了。(眾笑)
我哥哥講就是,我妹妹要嫁出去,台灣人要嫁出去,要做很多的事情,每次回來都會哭哭啼啼的。我妹妹又不會做事,不能嫁出去,嫁出去妯娌多的話會被欺負。你是一個人來的,我妹妹嫁給你好不好?他就這樣跟我哥哥講,他說我現在什麽都沒有,她會吃苦的。我哥哥說,沒有關係,年輕的時候吃苦比老了吃苦好。就這個樣子,我就好丟臉了,為什麽丟臉?哥哥開口讓妹妹嫁給他!
哥哥看上他以後呢,有一天就跟我母親提出來,那時候哥哥住在台北,母親呢住在鄉下。提了以後呢,母親就有點心痛,因為我一天到晚就跟著媽媽身邊長大的,最小嘛對不對。也是按著台灣的規矩,什麽聘金哪,都是按著台灣的規矩,就是同意了。同意了就得到家裏來,打聽家裏是個什麽樣的環境,哥哥也是到同仁堂去打聽,看行不行。
樂:探聽一下。
劉:對,探聽一下。然後呢,媽媽要的多少聘金,她統統都收了,都收了。我心裏還在想呢,哎呀媽媽那麽疼我,為什麽還收我的聘金呢?後來我的姐姐百年的時候呢,一直在寫一個字,就是錢,她寫的五十萬,要給我。我說不可以。我姐姐很有錢,可是我說那是你們家的錢,我不能要這個錢。五十萬是什麽意思我也不知道。等到姐姐走了以後,有一天姐夫拿錢出來,給我,說這個錢是你的,我說怎麽是我的?他說當初你們結婚的時候,你們的聘金和錢,媽媽交給我,利滾利地高利貸借給人家去。
定:喔!
劉:媽媽怕我當初結婚給他帶到大陸去了。她說人家嫁個女兒,一個月回娘家好幾次,你嫁到大陸去了,好幾年都回不來說不定,萬一你被人家給丟了,不要了,你回來路費都沒有,這是給你準備的路費。我聽了心裏很心酸。
定:慈母啊。
劉:母親那麽疼我,所以要把錢給我。我家裏環境很好的,地方裏的名望家庭。所以我當時誤會了媽媽為什麽要收聘金,因為按道理我媽媽不會收我的聘金,加倍給我才對。為什麽呢,一直是個問號。幾十年以後,終於我才體會出來,媽媽的心就是護著女兒,怕我嫁過去萬一不好,要回來沒有路費。那時候五十萬是很大的一筆錢。
我們結婚以後很苦,每個月媽媽還給我二百塊錢,請人家幫我們挑水。我們那時候孩子多,很辛苦,我們沒有錢請人家挑水。
定:你們家是客家人?
劉:客家人。我們是名望世家的人,在鎮上是數一數二的。新竹縣新埔鎮客家村,姓劉。卯金刀劉。注54我們家呢,台灣光複的時候,我父親啊,他好高興啊,就請他教私人的私塾,在我們家裏邀左右鄰居的小孩子來念書。那時候我也是跟著念,以後呢,到學校去了,因為馬上時代就轉變了麽,對不對。一直念的日文,後來寫作文又是寫中文,我也不曉得我寫的是什麽,我寫得亂七八糟,老師可能也不會。我父親很熱心地方上,我們新埔鎮現在還有新埔鎮的中學,那塊地是我們家裏捐的。從我們家附近可以看得到的,一直到另外一個鄉鎮去的路邊的稻田,都是我們家的地。那時候陳誠搞三七五減租……
定:減租你們受很大的影響嗎?
劉:很大的影響,我們的地都沒有啦。每年會發給我們一點錢而已。
樂:一看大陸搞土改了,台灣就也跟著鬧。因為大陸改了,台灣你不改不行啊。所以在台灣也變成這樣。
劉:我父親那時候一趟一趟地寫信啊,寫給陳誠,台灣省的省長,都是用毛筆寫的,我父親對我們中國非常愛國的這種,因為我們的祖先是從大陸過來的麽。
樂:她們是廣東饒平。
劉:我們是饒平人,不過我現在會聽不會講。我來這裏已經是好幾代了。
定:您講的就是國語吧?
劉:我講的就是國語。我中風過兩次。所以講話講不清楚,我沒有生病以前,講話還比較清楚一點,現在我就慢一點,一直咬字咬清楚一點,讓人家聽清楚一點。
定:我覺得已經非常清楚了。
2.台灣的同仁堂
定:咱們說說您自己。您出生以後是像那些樂家子弟,沒有參與過藥的經營呢,還是也參與了經營和生產?
樂:藥學也懂啊。因為藥房就在大宅院啊,隔壁有一個門,過去以後就是藥房。我常常過去玩,做藥什麽,一看就都懂了嘛。所以藥方我才帶出來,這個藥方不錯啊,做藥啊吃了就好,真是管事兒啊,中國人還是習慣這個。西藥是快,馬上給你壓住了,沒有根本治療。
定:就是說藥方您還是帶來了?
樂:帶來了。
劉:他這樣講,這個家族,這個家族的藥方,是我們的命根,我們逃出來就是怕當初不出來,同仁堂就沒有啦。
覺心妻(問劉):怎麽會帶著藥方?
樂:他都隨身帶著。他奶媽告訴他共產黨來了要鬥爭的,他嚇死了,藥方就都帶著,出去也帶在身上。所以他走了,就一起帶出來了。
定:也就是說您到這兒來了以後,還是一直有一個想法,就是把樂家重新振興起來?
樂:對對。
定:同仁堂到了台灣立刻就開起來了對不對?
樂:到台灣我嫂子,五嫂啊,她到台灣開同仁堂,我後來就到同仁堂了,我在那兒做會計,一直跟著嫂子,幫著她弄藥。我有配方嘛,懂這個藥啊,所以後來我對藥就有點興趣,她那時候是住在六橋通,整個就是日本的榻榻米。注55本來我來的時候逃難嘛,什麽都沒有嘛,所以那時候很苦,苦了一段時候。
定:您就跟五嫂一起在同仁堂經營?
樂:我怎麽經營?她是經營者嘛。
定:那您做什麽?
樂:幫她管賬啊,賣藥啊。
定:也一直是在同仁堂裏,沒從事別的職業?
樂:沒有。注56
定:我聽說你們那個五嫂她特別能幹。
劉:能幹,會做人。我們結婚的時候,都是我們這個五嫂,她主婚的,一切都是她籌辦的。她那時候叫我小三三,就和我的婆婆差不多的年齡,在家裏我沒有侍候過人家,都是人家侍候我,我過來要侍候嫂子,又不是婆婆,那就乖乖地侍候人家。她要回家,我們要扶著她上車子,那時候我也不懂這個的規矩,人家教我。
我還沒有小孩子的時候,一到星期天一定要到店裏,我們女人一定要到店裏幫忙做藥。
定:做金箔吧?
劉:做金箔,還有揉那個藥丸。我都做過的。還有吊蠟丸,白鳳丸啊什麽,裏麵是藥,外麵是一層蠟。我們當初都是要學的。我們做藥都是在樓上,樓下就很熱鬧了,都是家裏的夥計啊,就是稀裏嘩啦開玩笑什麽的,一聽到她從樓上下去的腳步,叮咚叮咚下去,馬上就肅靜了。(樂笑)我們在樓上做藥,那時候有一個奶媽,還有一個阿春,我們幾個人要挑藥,要做藥,一聽到她“咚咚咚咚”上來,我們也不敢講話了,好好挑藥去吧,就是這個樣子。很厲害。
這個嫂子很能幹,很會照顧我們,我們吃飯的時候,好的菜先給我:“這是給小三三吃”,照顧我。我們要生小孩子,時間差不多了,她會給我們安排好,會帶著我去買布,縫小孩子的衣服麽,那時候沒有像現在那麽多都買現成的。有了小孩子以後呢,嫂子就會講,我們過年都要在店裏過年,大家一起孩子們都帶著。很熱鬧的。他們小孩子過去在店裏都很熱鬧。
覺心:甘草都拿來偷吃,偷吃一些中藥材(笑)。
定:五嫂他們有後人嗎?
樂:她有個兒子,在美國。
定:在美國他還想要複興這個藥店嗎?
樂:沒有。
定:樂家每一代起來好像都是靠女人,女人特別能幹是吧?
覺心:樂家好多是靠女人。
劉:不是,女人最可憐,最辛苦。我們這個(兒媳)現在也開始辛苦了。
他出來以後呢,不敢向外麵宣揚說我們是同仁堂的後裔,怕遭到什麽意外的事情。我們都是不給人家講。有一次,就是開放以後呢,他的學生有跟著台灣的團體去旅遊的,到同仁堂去,大概是給藥膳給他們吃,吃了以後還告訴你營養怎麽樣,櫃台的先生就告訴我們這個學生,告訴他有一支同仁堂的人現在在台灣,隱名埋姓。說了那以後呢,這個學生回來就問他,就說老師,我前幾天從北京回來,有這麽一回事,你是不是同仁堂的人?他就笑了。他的學生才知道,噢,原來你是同仁堂的後裔。
他來到台灣,就是嫂子在同仁堂店裏掌管的時候,我們還是很低調,我們對外頭鄰居麽,不講這些事情。人家說你外省的人麽,也不會講什麽話,也不會和我們打招呼,不會的。怕走漏出去,對我們很不利。
定:在台灣有什麽不利?台灣也不會鬥爭資本家啊。
劉:怕人家傳到大陸去,大陸的親戚會遭殃啊。大陸還有我們很多的親戚,我們親的兄弟,侄子,他們都還在麽,對不對?他的弟弟,我們同父同母的弟弟,我第一次回去的時候,我那個弟妹就講麽,說三嫂我什麽東西都沒給你留,本來家裏留給你的東西,一袋一袋的,都是首飾,抄家的時候我整個把它們扔到糞坑裏麵去了。我說我們回來不是來要東西的,我能回來,是親情,大家能夠見麵,我們就很知足的,分開了四十多年嘛。下飛機的時候弟弟抱著他嗚嗚嗚地哭啊,我都看了難過。他就很勇敢,眼睛紅一下,不敢出聲音。
覺心:剛開放的時候像我們回去呀,他們都會靠過來說,歡迎回來,但是不要活動。
定:會說這樣的話?
劉:在大陸我們坐臥鋪到上海(樂插話:南昌),我想坐坐大陸的臥鋪是什麽樣的情形。四個位子,我一個位子,他一個,我們女兒一個。另一個就是一個幹部,就配著看著我們,說你回來探親可以,不要活動哦。
定:我有一個問題,咱們同仁堂是個北方的藥店是吧,可是這邊的中藥,應該都是南方的中藥啊。
樂:也都是從大陸過來的。
定:那你們來台灣經營同仁堂,你們的藥材怎麽解決呢?
樂:藥材大陸有,放一部分過來。台北有個迪化街,迪化街有中藥批發的地方,我們都在那邊買。
定:當時兩岸隔絕的時候怎麽辦呢?
樂:還是有,還是有辦法嘛。大陸那邊睜一眼閉一眼就過來了。這邊大家都是漢人嘛,都要吃中藥嘛。
覺心:他們有去澎湖,澎湖有個地方哈,專門那個時候等於是中間站,大部分藥材進來,先到澎湖的那個村落,那個地方整個村落都弄中藥,再從澎湖進到台灣。
樂:這個管道我就不知道了。
定:你們的藥材質量能保證麽?
樂:有配方啊,該泡的泡的,該醋的醋的,按方子炮製。那不能馬虎啊。
定:那廣東有南藥。你們跟他們有沒有競爭啊?我是說那麽多人都從大陸跑到了台灣,其中也有不少是靠開藥店維生的吧,有沒有跟你們競爭得比較激烈的?
樂:沒有,沒有競爭。
覺心:同行的是不是?同行的沒有啊,因為台灣的市場還沒有到說競爭的那個階段。同仁堂是一個小藥鋪,一個小藥鋪供給的範圍,它沒有太大的量,所以呀,還不足以到競爭。非得到說,它在台麵上已經是知名的暢銷品牌,那在台灣沒有幾個,那些都還不會影響到同仁堂的地位。
覺心妻:可能台灣中藥的習性跟大陸不一樣,同仁堂在大陸多半都是賣成藥,在台灣早期都是到中藥鋪直接抓藥材。我們台灣人的習慣就是開藥方直接到中藥店抓藥材回來自己煮。賣成藥是後來,那時候有些藥鋪開始轉型,你有什麽配方拿出來,然後再給你藥證,問你要不要改成工廠,然後慢慢地演變。所以同仁堂在台灣沒有所謂的競爭,大家都是和平相處。當然有一些藥鋪它轉型得比較早,它接受輔導,它可能就變成藥廠了。
劉:還有哪,我補充一下啊。你說的是現在的時候,我們開同仁堂的那時候,沒有人敢跟我們同仁堂競爭。為什麽呢?你所講的小藥鋪拿著藥方去抓藥材,我們同仁堂不是,我們是一味藥包一個樣子,一味藥包一個樣子,摞起來很漂亮,我就學不來,我學了半天,我就包不好,這一點是我們同仁堂的特點,沒有任何人敢和同仁堂競爭,我們同仁堂是數一數二的,可以這麽說。
定:現在也見不到您說的這種寶塔形的包裝了。
樂:現在沒有了。
定:你們現在到北京去開店也還能這樣包裝嗎?
覺心:我們現在?都改良了。
樂:北京大柵欄的張一元茶葉店啊,包的也是這樣的。
定:你們同仁堂就是所有的活兒,每一道都做得特別漂亮。
樂:這個也還分,有南藥有北藥。北藥有祁州的,安國的,知道吧?
覺心:現在比較有地位的是亳州。祁州現在也想重新改變它的地位和形象,我去年還帶大哥,樂家大房的大哥到祁州,祁州的藥王廟都是我們樂家在護持,去年他們有請我們過去拜。
定:同仁堂有好多傳統,我聽說過好多,你們到了台灣,是不是還堅持著這些做法?譬如說有兩個傳統,是在經營方麵,不是在做藥方麵,一個是一角活,這是樂篤周講的。其他老藥鋪的夥計,什麽都得幹,可是同仁堂……
樂:對,做什麽就做什麽。第二個就是分另錢。
覺心:分紅的意思。
定:同仁堂的分紅跟別的藥鋪不一樣。我聽了好多人講,怎麽分我都算不出來,特複雜,而且好像每天都分。
劉:這邊的同仁堂是這樣,每天到傍晚的時候,我們會計要結賬。收了多少錢呢,百分之幾抽出來,大家分紅。那時候有規定,老板占百分之幾,六分,四分,他一分,半分,有,就是這樣的。我就一直做藥,所以說我為什麽知道分紅,每天結賬,要抽取多少錢出來,到月底就分給大家。
樂:大陸到公私合營還有(分紅)。
定:就是說你們到了台灣,還堅持這兩種方法?
劉:對對,兩種方法都有堅持。切藥片的有一個先生,張東生,就是管切藥的,碾藥的。吊藥丸的就是我的親侄子,他就管吊藥丸,我也在旁邊跟著學的。然後我們幾個女人在樓上挑藥,就永遠都是挑藥。還有拿金箔做藥丸。
定:金箔好像都是女人做。
劉:金箔很薄很薄。要特別小心的。一兩金子啊要做一畝三分地,那很薄了。這個在台灣還有做。我們女人就做這些藥。樓下做什麽賣藥。還有羚羊角應該怎麽刮,還有鹿茸,我們小時候家裏還有鹿茸。
定:你們在台灣能養鹿嗎?
樂:台灣就不行了,沒有了。在大陸我們家還有鹿圈,養很多鹿的。達仁堂養鹿,在西城什麽地方,有養鹿的鹿圈。後來來了以後就不行了。
覺心:在台灣養鹿不行,弄狗皮膏也不行,狗皮膏的味道很重啊,一弄起來那味道一冒煙,就有人檢舉啊。
劉:我們四周的老百姓,按道理是很好的,可是熬那個狗皮膏的時候,味道太重了,那味道太臭太臭了。所以到台灣,再也不熬狗皮膏了。不過熬一次就頂很多年是真的。還有虎骨。
定:北京同仁堂一直做虎骨,有好多道工序呢,可是他們不在北京城裏做,在通州。
樂:那是虎骨酒,泡酒的,很多藥方一起來泡。煮都不行,就得泡,酒的力量把藥的力量都溶化在酒裏。
定:除了狗皮膏藥,同仁堂還有沒有在那邊能做,在這邊做不了的藥?
樂:應該都可以。
劉:好像沒有不能做的,都可以。我就知道五月節那天,利用中午那個水,來做一種藥,什麽藥現在想不起來了,當初我們在同仁堂的時候還經常聽到櫃台的先生講,今天是五月節,中午的水,以前都用井水,那個水提一點出來,要做藥用的。
樂:不是五月五,是六月六。我們小時候藥房是踩神曲,注57六月六那天很熱吧,那時候沒有機器麽,都是用腳踩啊,當然要洗幹淨了,布要鋪好幾層,把這藥都放到上麵踩。踩神曲,那神曲得用很多藥配起來。一定要六月六。
定:沒聽懂,什麽叫神曲?
樂:山楂,焦三仙,還有神曲,發酵了。
定:踩有什麽用啊?
樂:藥材要結實啊,把藥性要……
劉:浸進去。
樂:你看我小時候我們那藥房啊,自然銅,這銅怎麽樣吃呢,銅這樣吃是不行的,要用火啊,一個罐,把自然銅放裏邊,燒這個爐子,要1200(攝氏)度,把它燒紅了,然後放醋啊,還要是米醋,然後把它夾出來,用鉗子夾,用醋把它淬了,然後它就酥啦,再壓成粉。壓得極細的,要篩啊,用羅篩,很細的,非常細的,那才能和在藥裏。那銅也不能吃啊,吃多就不行了。注58
定(對劉):您後來也成專家了,做了一輩子的藥。
劉:台灣一直就有這些,我幾十年在那裏,跟著在那裏看的,學的,我都懂了。我一直參與做藥,所以好的藥,壞的藥,挑出來的,不好的就磨成粉,好的就怎麽樣用的話,我們就親自參與。因為我真的有參與,沒有參與我就說不出來了。怎麽做那個金箔,怎麽一個一個地做萬應錠。那是用幾十年的鬆樹燒出來的灰做的,韓國人很喜歡它,在台灣做得銷路非常好,一來就買很多很多回去。
樂:現在大陸沒有萬應錠了。
劉:那個墨已經不地道了,那個磨的寫大字的墨,現在的墨打不開,有一種膠質的味道,吃起來沒有像以前那麽有效。以前在台灣我都看著人磨這個東西,當然不會讓我們去弄,都是兩個手在磨,磨出來像羊屎,一顆顆小小的。我沒有在那裏成長過來我說不出這些東西。
覺心妻:因為藥材其實大家都一樣,真的都一樣,那到台灣就是說,也是跟大陸進藥材啊,而且台灣管製得更多,不像大陸取材這麽容易,同仁堂在台灣真的不像在大陸做得這麽大,因為過來真的沒有帶很多錢過來。可是做了真的有效。像那個小金丹,人家吃了就好了,也不用去打抗生素也不用去開刀哦。藥材都是一樣,購買的原料都是一樣。
劉:還有一樣,就是得了破傷風都會死掉。我妹妹的女兒就是破傷風,快不行了,人像個弓字形,跟火葬場都聯係好了,後來突然想起來,問問姐夫還有什麽藥沒有,就跑來到同仁堂,就花了十塊錢,藥吃下去當天晚上就好了,也沒有再發燒了。那時候我還很擔心,我說這是我妹妹的女兒,他怎麽敢拿藥給她吃?我說你用的什麽方法?他就講說是給她吃了中藥,我問你給她什麽藥吃?他是拿鴿子的糞,摻了黃酒,給我妹夫帶回去,讓他馬上弄給她吃。我聽了根本不敢走,就住在妹妹那裏一個晚上,擔心萬一孩子就這麽死掉了,我心裏會很不忍哈。結果夜裏沒有聽到消息,一大早醫院說昨天晚上排了很髒很髒的東西,很臭,孩子回過來了,醫生說過一兩天就出院。結果那個女兒沒有死得了呢,妹妹就講,姐姐這個孩子不是我要的,我沒有這個福分,這個女兒要給你。結果變成我的幹女兒了。我說我要這麽多女兒幹嗎,我自己培養都培養不起那麽多。她說我不要你培養,給你個名分就是,變成我的女兒。這個孩子還在,小他(指覺心)一歲還是兩歲。
覺心:我媽媽那時候眼睛已經斜了嘛,講話就這樣子。我說不是有牛黃清心嗎,我媽說太貴啊,我說太貴也要吃。
劉:手已經抬不起來了,腳也這樣,我就吃我們家做的牛黃清心,還有大活絡丸,早晚各一粒地這樣吃,吃了幾天。我現在一切都很正常,隻是講話慢一點而已。
定:還好還好。
覺心:前年我剛開始去大陸,那時候我們有一個老領導,他的左手就這樣子,他就問我有什麽藥,我說剛好我有牛黃清心和大活絡丹,我就拿給他。我那時候要去鄭州開會,我開四天會嘛,四天回來我又碰到他,他說哎你看,手就這樣子,他本來已經不能走了,這回就在屋子裏麵小跑步。他那病也是剛開始,效果就非常非常明顯。我們不是和那個酒廠,瀘州老窖有合作嘛,瀘州老窖的人過來,我們這邊沒車。他是一個領導啊,他把車借我們,還來幫我們開車,就是表示感謝。他說你們這東西真的有效,我絕對可以幫你們見證。
定:過去北京的同仁堂有一幫特棒的老藥工,你們樂家人可能都不用直接去管,可能多少天都不親自去藥廠一個一個地看,他們都做得特別好。那你們在台灣這麽多年,也有這樣一個隊伍嗎?我說的是這幾十年?
樂:這幾十年,沒有。這邊沒有幾個人,就是老板娘一個,還有當初帶出來的三大將,一個總管的,盧逸塵,盧大夫,走了,不在了。杜先生,杜德春,民國三年(1914年)生人,也走了。
劉:還有張家馴也走了,那是台灣中藥界的理事長,也走了。都走了。注59
樂:統統走了。
劉:那時候台灣的同仁堂這三個人都走了,就交給下麵的話呢……
覺心:到台灣我們就找學徒進來,他們就一輩子跟著帶出來的那幾位大將,跟他們學了一輩子。
劉:像我們結婚前一個禮拜進來當學徒的,也走了。
覺心:現在做藥主要是我們幾個人。
覺心妻:像我前天啊,遇到一個德國的醫師,他是學西醫的,後來到大陸去學了中醫。他學了以後覺得中國的中醫和中藥真的是最偉大的,他就非常感歎,他說中國不要把自己的寶貝給丟了。我們在上課的時候老師有講,他說中藥是植物,裏麵有好多成分,你不能用西醫的那種理論,就是一種單純的成分,因為他們就請一些化工師來,可是中藥不是這樣啊,它碰到醋會變成什麽,碰到水又變成什麽,碰到火又變成什麽,它的變化性太大了,這才是真科學,那麽多年。這是一個很大的工程,你要把它數據化,真的是有點困難,所以他就會認為說,中醫中藥是不科學的。
樂:中藥講藥性,藥材裏麵的成分用化學分析都沒辦法,這脈搏啊,寸關尺,肺脾命門。命門是屬火的,陽的,腎主水的,兩個都要調和,號脈,你才知道哪個經絡出問題了,中醫講經絡,西醫治標,沒有治本。
定:所以說中藥治的不是病,治的是人。一樣的病在各人身上表現的是不一樣的。
覺心妻:講得太好了。
定:你們樂家是真有意思,你們接受了好多西方的東西,好多人的外語都特別好。
樂:對對,不錯。原來我們跟德國拜耳合作,拜耳要我們用它的品牌,我們不同意,就沒做。
3.複興同仁堂
定:我聽說同仁堂的藥是這樣:一個是同仁堂藥目,一個是同仁堂的配本。那樂鬆生到天安門城樓上獻給毛澤東的,是藥目呢,還是配本呢?
樂:都不是,那叫報喜吧。
覺心:不是藥目,那就是喜報,一個形式的東西。
定:我見過好幾種版本的同仁堂藥目,前幾天還發現香港大學也藏有一個版本,和同仁堂現在的版本不一樣,但裏麵的藥目差不多。這就是說,藥目的書哪兒都可以賣,我們在北京同仁堂就見他們也在賣。配本也賣嗎?
樂:配本外頭沒有。
覺心:隻是藥名和它的功能,不是裏麵的配方,配方是另外有寫。
定:可是另外還有它的炮製,炮製是不寫出來的。
樂:沒寫出來。至於怎麽做,我們都知道。炮製我都懂。
劉:他都在旁邊看。
覺心:炮製的話有記錄,也有口傳。
定:你們說是命根子的東西,就是炮製吧?
樂:對,有關係。藥目有,那個很多,有很多都是老方子,市麵上很多都知道。但是炮製……
覺心妻:很多真的要炮製,炮製才能改變一些藥性。
定:就是說炮製是你們同仁堂最關鍵的保密的東西?
樂:不是,也不是。
定:這個我不懂,我也不搞這個,所以你們放心,我不刺探這個啊,我就是研究一段曆史。
樂:(笑)沒關係。
劉:不懂是要吃壞人的,我希望大家都懂得怎麽炮製,才不會吃壞人。這是真的。
樂:秘方的話呢,其實就是古方,我們祖先最早從浙江寧波搖鈴賣藥,串鈴麽,就走江湖了,賣的話吃著就好了。後來也沒辦法,窮啊,好像借債還是怎麽的。
定:讓一個姓張的,張世基把你們家的……注60
樂:對對,有這麽一段故事。後來第十代,樂平泉就想辦法了。他怎麽複興呢?他到前門外丞相胡同的伏魔寺,注61就在大柵欄很近啊,有個老和尚,跟他就很熟了,老和尚就問他,你們樂家怎麽樣了?他說做了很多藥,老和尚說那你舍藥啊,不是有很多會館麽,皇帝考試啊,要考狀元嘛,舍嘛,一舍藥,無形中就做了宣傳:這同仁堂的藥,一吃就好了。
定:每年都舍藥。
樂:都舍藥。
定:這段我還沒聽說過。
樂:還有另外一個,北京啊,風大,土很多嘛,沒有現在這柏油馬路啊,泥巴多,怕人走到溝裏去,就弄個燈,寫上同仁堂,這也是一個宣傳。
定:做善事。
樂:做善事,舍棺材,舍棉衣,舍粥。還辦學校,義學,還辦印刷工廠,普善工廠。棺材是隻要穿著白布衣服來,一來,到門房就給他一個條子,拿這個條子,就拿走棺材,不管好壞吧。
定:還救火。也像一種廣告似的。
樂:救火隊啊,不叫小白龍,叫普善水會。普善水會原來是在哪兒啊,大柵欄不是著火嗎?
定:是不是義和團燒的那次?
樂:就那次。後來就這水會的水車,就在永仁堂庫房裏頭,就跟現在救火車一樣,紅的,但是用手的,我還看見過呢。我來(台灣)的時候還在……
定:就是說你們老祖先從一開始就是要做善事,是做善事起家的。
覺心:我在台灣出生嘛,然後爸爸帶我們回北京,看西打磨廠老家那邊,就帶我看哪邊是舍粥的,哪邊是舍棺的,要帶我去看這個。
定:哪天您再回去,我跟著您走一走。
覺心:放馬的地方,後來就改成放汽車,爸爸就講說小時候跟弟弟兩人在屋頂跑來跑去啊。
樂:現在都拆了。
定:我一見您就覺得特別親切,因為我見了太多你們家的人了。你們家人還有一個特點,就是別看你們家人經商,好像沒壞心眼兒。
樂:存壞心你怎麽做藥啊?
劉:他就是很善良,太善良了。
樂:所以我後來學佛嘛。
覺心:記得一次有人打聽我們家的秘方,爸爸說沒有什麽秘方,就是那句“炮製雖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雖貴必不敢減物力”。這就是秘方,就是憑良心,做良心藥,這就是秘方啊。
樂:就是憑良心做藥就一定有效,不能少一味,要怎麽泡就怎麽泡。用酒泡啊,還是用什麽蜜炙啊,都要按規矩。注62台灣的同仁堂都是按照規矩來的,因為這老規矩不能變。一變的話將來就沒有原則了。
劉:有些藥是同樣的藥方,治同樣的病,他開的你就吃了有用,你開的吃了就不管用,就是炮製在那裏。你如果懶,馬馬虎虎,應該泡九次,你隻泡了三次,那藥效就不一樣。你不能偷工減料。
覺心妻:做藥的時候雖然沒有人看到,也不能偷工減料。
定:同仁堂的祖訓嘛:存心有天知。那前半句是……
覺心:修合無人見,存心有天知。
樂:對對對。其實不單是做藥,而且是做人做事。
定:你們什麽時候想回去開藥店的?
樂:先也沒想著要開藥店,後來我就改了行了,改信佛了。
(送藥和《樂崇輝居士訪談錄》給定)這是我的口述曆史。學佛以後悟道了。一個人生就是一個宇宙,你相信嗎?
定:我不懂。
樂:不懂?宇宙啊,宇宙是地水火風,宇宙就是我們人生的反射。悟到這個道理的,宇宙和人生,就一個字,沒有兩樣。為什麽宇宙就是地水火風呢,地,堅固的,水跟火兩個啊。
劉:這是十多年前寫的。這裏頭呢,講了他怎麽逃出來的,怎麽樣到了同仁堂,當了會計,等於是現在的管賬。然後怎麽樣學佛。一方麵學佛,一方麵還不能講,說我要複興我的同仁堂,都是很低調,害怕。隻能默默地弄,回到家裏我們兩人會商量,那時候我們就開始做藥丸的模,藥模,我都有教給他們小孩子,我說這都是我們樂家的寶,教給你。
我們也老了,覺心也長大了。我們七十過了以後,慢慢地就利用信佛教,時機到了我們就……爸爸就命令兒子:我們是樂家的後裔,我們不能忘本,你一定要複興我們家的同仁堂。就是這個樣子,前十年十一年吧,我們就令覺心慢慢地打地基,開始到現在。
定:您說要複興同仁堂,在這兒敢說,在大陸那邊的樂家不敢說。
樂:中共來了以後大家都低調了。
定:豈止是低調了?都封嘴了。而且他們不敢聚會。這都是過去,現在好多了。
樂:這和台灣是一樣的嘛。
劉:我現在年紀大了,隻能求佛菩薩,我們信佛,求佛菩薩,我們樂家的同仁堂一定要複興。這個孩子的理念跟我們差不多,不會貪,我們幾個孩子當然我要挑過,哪一個孩子真正能夠交班的。
定:你們幾個孩子?
覺心:男孩子三個,女孩子兩個,我是男孩子中間的。
劉:我的公公婆婆一定會喜歡我,三男二女,很會生。不過哪裏知道我們那時候窮,在台灣很窮,沒有把孩子像家裏富裕的那麽養過。當然他們從小也都是很聽話的。幾個孩子裏女兒就不談了,都嫁出去。我呢,就一直觀察,就是我的哪個兒子能夠為我信賴,然後呢,媳婦也不錯,旁邊會幫助他,否則呢,兩人沒有一致的觀念,事情不會成的。我們看中的,兩個人都有優點,我們才放心地交給他我們保管了幾十年的秘方。
定:你們說的秘方是炮製的方式嗎?
覺心:一個是組合方,一個是炮製。
樂:同仁堂的方子現在都交給他(覺心)了嘛。我留著,到他長大我才給他。
劉:兩個都交給他。在北京的時候交給他,我們都有照相啊。兩個人都有一個心,不是一個隻要賺錢,那樣事情做不成。
覺心的理念跟爸爸的理念一樣,很正的,不會貪,不是說我就是要賺錢,沒有這個念頭。所以我們就選擇了交給他,爸爸的理念就告訴他,要複興我們樂家的同仁堂。前十一二年開始。我們就默默地讓他去耕耘去了。哪裏怎麽樣,需要什麽,我們會幫他。爸爸呢,我說你年紀大了,你也不要操心,你輔導,我看著就好。他爸爸在佛教界裏頭慢慢也有名了,我說你就忙你的,回家怎麽樣我會跟你講,你指導他,我們一起幫助他,就是這樣。複興的擔子交給他,讓樂覺心全權來管理。我們不是要賺錢。我們為的是老祖先說的,要救人。
定:普度眾生嘛。
劉:我們的理念就是要救人。希望他能夠把心放到這上頭,不要有一個偏的想法,一定按照老祖先的古方來炮製,做良心的藥出來。將來要救很多很多的人。我們和有些人的理念不一樣,他們就是要賺錢。我們一心要複興,不要賺錢。我們來時空空地來,走的時候也空空地走。一輩子做什麽好事,做什麽壞事,帶這個業走,所以我們不貪。孩子們我們都不留什麽東西,這個房子,我們統統都捐出去了。這是爸爸的理念,我們從小灌輸他們的理念,大家聽不進去的話,他聽得進去,我們把這個重大的責任交給覺心。覺心很辛苦我知道。每次回來每次都叮嚀他,不要忘本,永遠要記住老祖先所講的話,我們要憑良心做出真正的藥,良心藥,救所有眾生。這些東西我們都交代他。
所以今天我們不急,慢慢談,我們要到六點才會回去,我們現在每個禮拜來兩次,過去的話是每天都來。這個精舍已經交辦了,給吳居士。我們現在是很輕鬆的。
樂:吳居士是在廣州中山大學拿的博士。
覺心:我在大陸看那些藥廠,大的藥廠都看過了,一了解,之前大陸的一個情況,就是炮製做得不完全,甚至對炮製的觀念,都不是那麽的強烈,你有炮沒炮人家哪知道,他要的就是怎麽算成本。
定:關鍵就在這兒啊,同仁堂不至於這樣吧?
樂、覺心:現在同仁堂,規模太大了。他們應該有一套管理方法。
定:你們不準備做成那麽大?
覺心:那就要有把握啊,做大,要有標準的管理辦法。我們必須把傳統精神和西方管理拉進來。其實樂家在爺爺輩就有同仁堂的西藥廠了。樂家的每一代都有創新和發展,不是一直守著這個東西,守的是精神和傳統的技術,還有就是每一代每一代的建樹,尤其是近世代,就特別明顯。從國外回來,就是中藥傳統的生產方式,有沒有可能帶入現代的方式來經營生產,都在做改變。
劉:我們最先回去的時候還不知道,也就是最近幾年有時候到同仁堂買藥回來,哎呀吃起來怎麽不管用,還不如我們這邊自己做的藥。大活絡丸,吃了應該很有效的,可是拿回來了結果不管用。我們回去的時候,親戚們說哎呀三嫂啊,你帶藥回去,這是這邊同仁堂做的藥,很珍貴的。我心裏想,當初拿給我,我們很歡喜的,可是拿回來沒有藥效,我們也不敢講,人家是一片好意,對不對?我們心裏明白就好了。
定:那你們現在到大陸,你們也隻能用大陸產的那些藥材,還能有效嗎?
覺心:我們在那邊有藥工,做監管。有用我們台灣的檢測,來做監察。我都過去那邊的原產地,去控製。其實很多東西是你有沒有信心去做。因為做同仁堂,每個人角度不一樣。如果別人去做,那就是說,沒有說一定要把這個維護好,而就是從利益去考慮,我的角度就是無論如何先把大家的信心做回來,就是朝著這個角度去做。
定:我關心的問題,就是你們把當年同仁堂這些好的傳統,帶過來沒有?我不是關心具體的怎麽炮製,我也不懂,您就是告訴我,我也不會做藥。可是我關心你們是不是把當年同仁堂的傳統帶過來了。
樂:帶過來了。我們正要做一個活動,就是把傳承了樂家傳統的那些老藥工,我們要拜訪他們,要請他回來,把傳統的東西重新保留。如何讓傳統的精神、價值回來,一定要做很多的工作。
定:可是你們得趕緊。
……
很幸運今天能見到你們一家人,非常謝謝你們。
覺心妻:我們也很高興,我們把心裏的話都掏出來了。
劉:這麽短的時間,我們就像自己人一樣,非常親切。
定:再見!
<h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