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批派遣出去的探測器飛船一個七艘,全部都安全抵達按照探測器質量材質相關參數和黑洞質量引力計算得出的洛希極限臨界軌道。探測器飛船飛往黑洞過程很規矩,開始先以曲速進行航行,到了黑洞一定範圍之後便該做常規推進器航行,都是經過精密計算的軌道距離,倒是沒有出什麽意外。


    第二批還是七艘探測飛船,不過這一批飛船並沒有如同第一批一樣規規矩矩航行,而其中直三艘直接以曲速航行的方式直奔黑洞洛希極限臨界點。這一批探測飛船屬於實驗性質,它們的航行狀態、自身狀態都實時接受其上儀器檢測,同時還處於前一批探測飛船的拍照監控中。


    這三艘飛船幾乎沒有意外的出了意外,曲速航行還沒有抵達黑洞的洛希極限,就出現了曲速航行方向錯亂的情況。並不是人類的儀器直接壞了,力場發生器沒有壞,隻是被黑洞強大引力幹擾,曲速力場出現了不受控狀態,然後探測飛船就飛歪了。


    探測飛船出現飛歪情況的時候,人類還能從裝在探測飛船上的監測模塊反饋數據看到,這時候飛船的曲速力場自動化控製係統還在努力矯正力場的強弱和方向等,但卻終究徒勞。


    探測飛船的智能係統越矯正就越不受控,最終變得如無頭蒼蠅一般在曲速狀態亂竄,然後以超光速曲速螺旋被黑洞引力直接扯過去,最後更是直接曲速引擎出現故障,被迫推出曲速狀態,墜向黑洞。


    事實證明在極端引力情況下曲速航行十分危險,特別是在黑洞附近,遠比當年人類在氣態行星軌道附近實驗要嚴重很多,已經達到機毀人亡的地步。當年人類在氣態行星那兒實驗,實驗飛船確實也有這種被迫退出曲速的情況,但曲速引擎並沒有壞,實驗飛船甚至還能在退出曲速航行狀態後進入常規航行模式,然後將自己推離氣態行星的近軌道。


    還有部分實驗飛船因為極限實驗的需要,甚至還能在被迫退出曲速狀態後直接迫降到岩質星球上。


    以人類如今的造艦工藝和材料技術,其艦船完全可以抵禦常規星球的引力影響,行星級戰艦降臨到星球上都不是問題,不會被這些普通天體的引力潮汐撕裂。


    所以雖然說在常規天體近軌道不適合曲速航行,但也不會出現機毀人亡的情況。確切的說,憑借人類現在的曲速航行技術,如同地球那樣的星球,隻要人類的飛船飛到太空軌道上,就可以開啟曲速離開了,雖然還是有些風險,進入曲速狀態的過程會慢一些,也不能直接進入十倍光速曲速,但進入一倍光速曲速還是可以的。


    當然,在星球表麵直接開啟曲速航行離開還是難以做到,經過多次實驗後人類科學家得出的結論是:人類的曲速力場還不夠強大,還沒有達到暴力進入曲速的強大程度,材料技術和曲速引擎製造技術也是影響因素之一。


    總之科學家們相信,隨著技術的進步,人類終有一天能做到直接在星球表麵進入曲速的程度。


    而本次黑洞附近曲速實驗就是為了給這方麵的研究搜集更多數據,這些數據同樣也會對人類今後在各個宇宙引力環境航行提供寶貴數據。


    以後如果遇到中子星環境、磁星之類的,也還需要人類科學家去做相關航行實驗,從而為人類搜集數據。作為一個星際級文明,此類數據都是必要的,因為這些東西可以說是一個文明的隱藏實力。


    第二批探測飛船其中三艘最後終究避免不了墜落黑洞的結局,但它們也為人類帶來了珍貴的科學數據。而另外四艘則是做另一項實驗,它們中規中矩的靠近黑洞,在抵達之前第一批的位置之後也不停歇就繼續向黑洞靠近。


    到了這個為止後,它們從自己儲存空間內釋放出了幾塊被人類封裝在金屬盒中的隕石,於是,人類科學家便看到了黑洞洛希極限內,自然物體被引力撕碎的過程。


    隻見那一個個金屬盒被打開之後,裏頭被釋放出來的隕石就被引力潮汐分解,偌大顆隕石直接如同鬆餅泡沫一般表麵出現龜裂紋路,接著便被撕裂開來,撕裂成大塊和大塊被撕裂成粉碎幾乎同時進行,僅過了數秒鍾偌大的隕石快就被撕成了細小碎塊接著是粉末,最後在黑洞引力的牽引下,拉成一條冗長沙塵帶,而後因為角動量守恒的關係繞著黑洞運行並向內墜落下去。


    這一過程被人類如實地記錄了下來,變成數據庫中一個用於天體相互作用模擬的真實數據。


    可以肯定,以後人類需要進行天體碰撞模擬,必然都會調用到這條數據,這些來源於真實的數據會讓人類的模擬更加貼近真實,而非電腦無中生有推演。


    顯然,這四艘探測飛船現在所達到的位置已經超過了黑洞對自然天體的洛希極限半徑,不過四艘飛船乃是人類的科技造物,它們的材料遠要比自然物體強大,故而黑洞對自然物體的洛希極限半徑內並不能撕碎它們,這個道理的邏輯很容易理解。


    這些被撕碎的物質如果足夠多,那麽就會形成人們熟知的吸積盤。


    釋放隕石之後,四艘探測飛船繼續靠近黑洞,它們的目的地是黑洞的最內穩定圓軌道。但是人類顯然高估了這四艘的材料工藝,它們還沒抵達最內穩定圓軌道,就步入了之前那些隕石的後塵。


    看到這樣的情況,科學家們知道,以目前人類的常規材料強度沒法抵達黑洞最內穩定圓軌道。


    既然常規材料不行,那就上二號合金材料。


    向黑洞發射由二號合金材料打造的探測飛船是人類科學家的計劃這一,他們在出發研究黑洞之前就已經做好準備,所以第三批探測飛船很快就被發射了出去。


    結果很快就反饋到本次探索黑洞的科研中心,內內外外幾乎由二號合金材料打造的探測器果然不負眾望,越過了之前那批探測器被撕碎的範圍,不過它們最終也沒能達到目標軌道就因為內部檢測儀器被強大引力撕裂失靈,然後失控被黑洞引力徹底俘獲向裏頭拉,最後就算是二號合金材料打造的空殼也沒有辦法維持原樣,被強大引力撕碎了。


    而它們被撕碎的位置,人類也探測出來了,大概是這顆黑洞四倍半徑的地方,還是差了一點,不過人類科學家並不氣餒。


    因為如果這顆黑洞有吸積盤,那麽這兒就已經屬於吸積盤內了。


    (本章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星辰大遠航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切割磁感線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切割磁感線並收藏星辰大遠航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