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請主公明示。”戲誌才對著陳耳問到。
“誌才,如果你和你的敵人以前處於勢均力敵的狀態,突然有一天,你的敵人超越了你,你會怎麽辦?”陳耳問到。
“那肯定是想辦法追回差距。”戲誌才不假思索的回答到。
陳耳點頭,對著戲誌才繼續說道:“那剛好此時有一技術擺在了你的麵前讓你可以追回差距或者超越原本勢均力敵的敵人,你會怎麽做?”
“利用他,發展他!”戲誌才說道。
陳耳點頭:“沒錯,這就是為什麽孤一點兒也不擔心的地方,我自治區的優勢不是一天兩天可以超越的,隻要我自治區沒有露出太大的野心之前,南方的那些諸侯是不會對我們采取行動的,在這樣的情況下他們就會做出一件事情,那就是兼並其他人,最後和我們決戰,這才是最穩妥的辦法,而他們想兼並別人,其他人自然不會束手就擒坐以待斃,然而這個時候雙方都沒有把握一舉消滅對方,而雙方又在同一個時間段找到了可以迅速提高戰力的方法,那麽競爭就來了,這個時候比的就是誰先將技術轉化為實際的戰鬥力。”
“主公,你的意思是?”戲誌才有點兒明白陳耳的意思了,但是沒有陳耳那種前世經驗的他,不知道怎麽去形容這樣的關係,這時候陳耳對著戲誌才說道:“這就叫做軍備競賽。”
“主公,何為軍備競賽?”戲誌才不解的問到。
“這所謂軍備競賽就是諸侯在沒有戰爭的時候針對自己的假想敵人或者未來目標在軍事上展開了軍事裝備的質量以及數量上的競賽,其實就是諸侯之間為了應對即將有可能到來的戰爭增強自己的軍事實力,當然有的諸侯可能隻是為了威懾臨近諸侯為目的的,不過不管是以怎樣的目的,我們要做的就是挑撥諸侯之間的關係以及給諸侯散播不準確的情報,讓他們進行沒有必要的軍備競賽。”陳耳對著戲誌才說道:“如果一旦軍備競賽到了個諸侯承受不了的時候,這時候稍微有一顆火星戰爭都會爆發。”
“主公,您的意思就是使諸侯窮兵黷武?”戲誌才說到。
“意思都差不多。”陳耳說到。
陳耳對著戲誌才、郭嘉、田豐三人問到:“孤問爾等一個問題,那便是今後決定戰爭最終勝負最重要的因素是什麽?”
“人?”郭嘉回到。
陳耳搖頭,田豐說到:“軍隊素質?”
陳耳還是搖頭。
戲誌才問到:“請主公明示?”
“其實隻有一個字:‘錢’”
“錢?”三人先是疑惑,然後恍然大悟,確實,裝備了火槍火炮之後的軍隊,雙方的軍隊如果都是如此的裝備,不管是人還是軍隊素質確實都會影響戰爭的走向,但是有錢的也就是經濟實力最好的一方是絕對能夠掌握主動權的。
“正所謂大炮一響黃金萬兩。”陳耳說到:“雖然現在還沒有這麽誇張,但是我們也都可以看見,純火器軍隊消耗最大的地方確實是彈藥,別看起來單個士兵的消耗並不多,但是一旦這個數字上升到萬人,十萬人到時候,彈藥消耗那將變成一個天文數字。”
“我明白了!”郭嘉突然大聲說到。
“奉孝你明白什麽了?”一旁的戲誌才問到。
“我終於明白主公為何一直強調兵工廠的建設了。”郭嘉說道:“以前我一直不明白為何兵工廠在已經滿足軍隊需要之後,還在不斷的擴建以及生產彈藥儲備。現在我明白了,兵工廠的擴建以及技術革新能夠降低武器裝備的生產成本,以此降低我自治區軍隊的軍費,而彈藥儲備則可以保證我軍在大規模戰爭期間不至於有斷糧的風險。”
“奉孝說的很對。”陳耳說道:“不過還有一點兒奉孝沒有說出來,那就是隻有不斷的技術革新創新,我們才能夠讓我軍一直走在諸侯的前端,保持我軍的固有優勢,降低我軍的傷亡,這也是一種節約。”
“如此說來,決定戰爭勝負的最重要的因素還真是錢。”
“也不能夠完全這麽說,這個因素是建立在雙方勢力對等的情況下,如果一個諸侯治下隻有二三十萬人口,一兩個郡,他就是在有錢也不可能打的過掌控一州之地治下上百萬人的諸侯的。””恩,我等明白。”三人拱手對著超說到。
經過今日等會議,陳耳統一了高層思想,北方自治區進入了蟄伏階段,在李忠得到陳耳旨意之後,啟用了大量的暗樁,在南方各個諸侯境內散播錯誤消息,誇大敵對諸侯勢力的軍事實力,掀起了一場激烈的軍事競賽。
各大諸侯在大環境影響下的軍事競賽正在被一隻暗手攪動的更為激烈,尤其是以袁術為代表的勢力,更是大規模擴張自己麾下的軍隊,雖然沒有進行新改革,但是袁術麾下如今的二三十萬大軍已經讓周圍的徐州、荊州、雍州、江東等各個勢力感到不安,深怕成為袁術等下一個目標,各大勢力也分別針對袁術作為最有可能的假想敵進行建設自己的軍隊,生產更多的軍事裝備。
不過袁術周邊勢力還是具有一定的優勢的,那就是他們已經開始燧發槍的換裝,而袁術已經沉迷在自己的彌天大夢之中,對於外麵傳聞的燧發槍啊,以及紛紛要求學習北方進行新政改革的要求置之不理,每日與美人作伴,作樂在自己的府上,甚至在壽春還有傳言說袁術想要稱帝?也不知道這是真是假。
不過有了這個傳聞之後,與袁術相鄰的諸侯對袁術的警惕心就更重了,畢竟沒有人願意自己頭上再出現一座大山。
不過對於袁紹來說,雖然也和袁術相鄰,但是他並不擔心袁術對自己的威脅,畢竟不管如何,他們都還是兄弟,同室操戈,這名聲要是傳出去了,那對袁術的名聲打擊可就大了,所以袁術不管在怎麽樣的情況下也不能夠對兗州動武,當然了如果壽春的傳聞是真的,那袁紹做夢都要笑醒了。
“誌才,如果你和你的敵人以前處於勢均力敵的狀態,突然有一天,你的敵人超越了你,你會怎麽辦?”陳耳問到。
“那肯定是想辦法追回差距。”戲誌才不假思索的回答到。
陳耳點頭,對著戲誌才繼續說道:“那剛好此時有一技術擺在了你的麵前讓你可以追回差距或者超越原本勢均力敵的敵人,你會怎麽做?”
“利用他,發展他!”戲誌才說道。
陳耳點頭:“沒錯,這就是為什麽孤一點兒也不擔心的地方,我自治區的優勢不是一天兩天可以超越的,隻要我自治區沒有露出太大的野心之前,南方的那些諸侯是不會對我們采取行動的,在這樣的情況下他們就會做出一件事情,那就是兼並其他人,最後和我們決戰,這才是最穩妥的辦法,而他們想兼並別人,其他人自然不會束手就擒坐以待斃,然而這個時候雙方都沒有把握一舉消滅對方,而雙方又在同一個時間段找到了可以迅速提高戰力的方法,那麽競爭就來了,這個時候比的就是誰先將技術轉化為實際的戰鬥力。”
“主公,你的意思是?”戲誌才有點兒明白陳耳的意思了,但是沒有陳耳那種前世經驗的他,不知道怎麽去形容這樣的關係,這時候陳耳對著戲誌才說道:“這就叫做軍備競賽。”
“主公,何為軍備競賽?”戲誌才不解的問到。
“這所謂軍備競賽就是諸侯在沒有戰爭的時候針對自己的假想敵人或者未來目標在軍事上展開了軍事裝備的質量以及數量上的競賽,其實就是諸侯之間為了應對即將有可能到來的戰爭增強自己的軍事實力,當然有的諸侯可能隻是為了威懾臨近諸侯為目的的,不過不管是以怎樣的目的,我們要做的就是挑撥諸侯之間的關係以及給諸侯散播不準確的情報,讓他們進行沒有必要的軍備競賽。”陳耳對著戲誌才說道:“如果一旦軍備競賽到了個諸侯承受不了的時候,這時候稍微有一顆火星戰爭都會爆發。”
“主公,您的意思就是使諸侯窮兵黷武?”戲誌才說到。
“意思都差不多。”陳耳說到。
陳耳對著戲誌才、郭嘉、田豐三人問到:“孤問爾等一個問題,那便是今後決定戰爭最終勝負最重要的因素是什麽?”
“人?”郭嘉回到。
陳耳搖頭,田豐說到:“軍隊素質?”
陳耳還是搖頭。
戲誌才問到:“請主公明示?”
“其實隻有一個字:‘錢’”
“錢?”三人先是疑惑,然後恍然大悟,確實,裝備了火槍火炮之後的軍隊,雙方的軍隊如果都是如此的裝備,不管是人還是軍隊素質確實都會影響戰爭的走向,但是有錢的也就是經濟實力最好的一方是絕對能夠掌握主動權的。
“正所謂大炮一響黃金萬兩。”陳耳說到:“雖然現在還沒有這麽誇張,但是我們也都可以看見,純火器軍隊消耗最大的地方確實是彈藥,別看起來單個士兵的消耗並不多,但是一旦這個數字上升到萬人,十萬人到時候,彈藥消耗那將變成一個天文數字。”
“我明白了!”郭嘉突然大聲說到。
“奉孝你明白什麽了?”一旁的戲誌才問到。
“我終於明白主公為何一直強調兵工廠的建設了。”郭嘉說道:“以前我一直不明白為何兵工廠在已經滿足軍隊需要之後,還在不斷的擴建以及生產彈藥儲備。現在我明白了,兵工廠的擴建以及技術革新能夠降低武器裝備的生產成本,以此降低我自治區軍隊的軍費,而彈藥儲備則可以保證我軍在大規模戰爭期間不至於有斷糧的風險。”
“奉孝說的很對。”陳耳說道:“不過還有一點兒奉孝沒有說出來,那就是隻有不斷的技術革新創新,我們才能夠讓我軍一直走在諸侯的前端,保持我軍的固有優勢,降低我軍的傷亡,這也是一種節約。”
“如此說來,決定戰爭勝負的最重要的因素還真是錢。”
“也不能夠完全這麽說,這個因素是建立在雙方勢力對等的情況下,如果一個諸侯治下隻有二三十萬人口,一兩個郡,他就是在有錢也不可能打的過掌控一州之地治下上百萬人的諸侯的。””恩,我等明白。”三人拱手對著超說到。
經過今日等會議,陳耳統一了高層思想,北方自治區進入了蟄伏階段,在李忠得到陳耳旨意之後,啟用了大量的暗樁,在南方各個諸侯境內散播錯誤消息,誇大敵對諸侯勢力的軍事實力,掀起了一場激烈的軍事競賽。
各大諸侯在大環境影響下的軍事競賽正在被一隻暗手攪動的更為激烈,尤其是以袁術為代表的勢力,更是大規模擴張自己麾下的軍隊,雖然沒有進行新改革,但是袁術麾下如今的二三十萬大軍已經讓周圍的徐州、荊州、雍州、江東等各個勢力感到不安,深怕成為袁術等下一個目標,各大勢力也分別針對袁術作為最有可能的假想敵進行建設自己的軍隊,生產更多的軍事裝備。
不過袁術周邊勢力還是具有一定的優勢的,那就是他們已經開始燧發槍的換裝,而袁術已經沉迷在自己的彌天大夢之中,對於外麵傳聞的燧發槍啊,以及紛紛要求學習北方進行新政改革的要求置之不理,每日與美人作伴,作樂在自己的府上,甚至在壽春還有傳言說袁術想要稱帝?也不知道這是真是假。
不過有了這個傳聞之後,與袁術相鄰的諸侯對袁術的警惕心就更重了,畢竟沒有人願意自己頭上再出現一座大山。
不過對於袁紹來說,雖然也和袁術相鄰,但是他並不擔心袁術對自己的威脅,畢竟不管如何,他們都還是兄弟,同室操戈,這名聲要是傳出去了,那對袁術的名聲打擊可就大了,所以袁術不管在怎麽樣的情況下也不能夠對兗州動武,當然了如果壽春的傳聞是真的,那袁紹做夢都要笑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