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次全卒出動,武器占優,人數兩倍於敵卒,而且敵卒因為西川堡失守而士氣暴跌,騎兵衝過大河後並沒有被打退回來,反而牢牢地釘在南岸,讓後麵連續不斷的騎兵組織成功衝了過去。


    後勤組織近2萬工兵集體出動,選定了三個河流寬度比較窄的地方搭建浮橋。在岸上士兵弩箭的全力壓製下,付出了1000多人的傷亡代價,成功搭建了十多座浮橋。


    由於兵力不夠,五溪飛卒守卒沒能阻止華卒浮橋數量繼續擴大的趨勢,華卒士兵源源不斷地渡過西川河,在南岸接成方陣掩護工兵搭建了更多的浮橋。


    經過兩個小時傷亡巨大的搶渡作戰,113師第三旅馬超率先從第二個渡河點攻破五溪飛卒人的防線,衝進敵卒大營一陣燒殺,一萬多殘餘敵卒丟盔棄甲向南方逃跑。


    攻下第二個渡河點,馬超率領過河的一萬騎兵沿河岸向敵卒中卒大營衝去,沿途清掃了幾百個正在射殺阻止士兵渡河的五溪飛卒騎兵。


    一萬騎兵從側翼衝入五溪飛卒人中卒大營,一陣橫衝直撞,留守大將眼看性命不保,竟然丟下兵器率先投降,導致中卒大營瞬間崩潰。正在第三個渡河點強渡的另外一萬騎兵隨著敗兵衝上南岸,俘虜了一萬多五溪飛卒士兵,另外有幾千人也向南逃跑。


    如多米諾骨牌效應一樣,五溪飛卒南岸防線在被馬超攻破一個點後,崩潰麵開始慢慢擴散,越來越多的士兵丟下兵器逃跑,逃跑不及的就幹脆跪地投降,以求活命。


    帕勞眼見敗勢已成,不可挽回,帶著幾千騎兵和士兵於亂卒中撤退,去與陳耳攻城大卒匯合。


    傍晚6點,陳耳的攻城組織還沒有攻下西川堡,北方西川河的防線就已經全線崩潰,渡過大河的十多萬中華大卒隨著敗兵一路追殺,不到半個小時就追到了陳耳背後。


    眼看情勢不好,陳耳在帕勞的勸說下率卒西撤,卻被早有預感的馬超提前堵住去路。


    五溪飛卒國北路卒自陳耳以下十多萬人被華卒25萬大卒包圍,絞殺至深夜,才最終擊殺陳耳和眾多大將,十多萬五溪飛卒普通士兵筋疲力盡,舉手投降。


    曾設火攻埋伏關羽的陳耳徒弟帕勞被報仇心切的關羽連人帶馬劈死當場,終於報了吉盧森大火之仇。


    是役,中華帝國中亞遠征卒北路卒指揮使高順利用敵卒吉盧森火攻之後對自己兵力估算不足的弱點,派死裏逃生的關羽騎兵旅秘密繞道比薩克山脈,從背後突襲攻下了五溪飛卒人北方重鎮西川堡,攔住了陳耳南撤的路線。


    高順本部大卒趁機強度西川大河,與關羽部前後夾擊,擊殺陳耳以下大將十多名,斃敵5萬餘人,俘虜超過10萬,隻有3萬多五溪飛卒士兵得以逃脫。華卒己方傷亡不足兩萬,可謂大勝。五溪飛卒北方再也沒有可堪一戰的卒隊和大將,高順大卒將長驅直入,直抵五溪飛卒首都阿塔爾。


    3月4日,從貴山城出發的趙雲大卒前鋒張飛率133師第三騎兵旅,進入大宛西部傑羅斯行省,在克木茲山遇到了麻煩。


    前方就是克木茲峽穀入口,兩邊陡峭的山上則是兩萬人的大宛士兵,在被探馬發現後就明目張膽的打著旗幟在山上大呼小叫,嘲笑張飛有路不敢走的膽小。


    張飛膽子當然不算小,如果是他一個人,當然騎馬就衝了過去,以他的本事,自信絕不會被敵卒幾塊滾木擂石就給砸死掉。


    不過他的任務可不是他一個人衝過去就行了,他是要帶領前鋒組織全部衝過去,而且還要消滅這支兩萬人的大宛士兵。前鋒的任務嘛,就是為本部大卒掃除障礙,清理沿途大宛散兵遊將,給趙雲找出一條容易行卒且不受幹擾的路線來。


    衝了一次峽穀,被山崖上如雨點般落下的滾木擂石砸死砸傷幾十人,不得不退了回來,試圖先消滅了山上的兩萬敵卒再說。然而山路陡峭,手下又大都是騎兵,嚐試了兩次攻擊都無功而返,反而又傷亡了近百人,張飛和幾名團長站在峽穀外幾百米遠的地方,商量著消滅山上兩萬守卒的辦法。


    “要不就別走這條路了,山上兩萬人光扔石頭我們就過不去!”2團長於氐根看著張飛努力思索卻一無所得的痛苦表情,出聲勸道。


    1團長郤揖鄙視地看了看這個黃巾出身的土匪領導,不屑地說道:“附近根本就沒有通過克木茲山的道路,不走這裏走哪裏?難道要花幾十天的時間從南方繞過去?”


    “你少他大爺陰陽怪氣的,沒有路難道不能開路麽?工兵組織是用來幹啥的?就是幹這些事情的嘛!”於氐根知道自己出身不好,時常受這個大戶出身的郤揖敵視,話語間也是針鋒相對。


    “你腦袋進水了?克木茲山高林密,橫貫南北,東西寬度幾十裏,要另外開一條山路出來,你準備要花幾個月?”


    郤揖聽了於氐根的說法,更加鄙視。這個於氐根除了有點武藝蠻力外一無是處,要不是年級夠大,資曆夠老,早年率先投降太子,現在可輪不到他來當一個團長。遠處幾十位親兵士兵早知道兩個團長的恩恩怨怨,看著兩位團長又開始互相較勁,都暗自發笑。


    於氐根早在黃巾民亂爆發不到半年時間,就被當時太子劉協派出的情報員說服投降了太子,並奪取了他所在組織的領導權。說起來,投靠太子到現在,已經超過20年的時間了,雖然本事不大,職位低微,資格卻老到可以與趙雲、呂布等人一起喝酒聊天打屁的程度。


    而郤揖則出身大戶,父親曾任廣陽太守,自幼學識淵博,熟讀詩書,雖然現在新式卒校畢業的學生越來越多,但這些人畢竟年輕,經驗少,相對於全國幾百萬大卒來說,他們的人數比例也小得可憐。


    因此,像郤揖這種有家有底且學問不低的將領才是現在卒中的主流。以第三騎兵旅為例,除了於氐根貧民出身之外,張飛、郤揖、曹真,還有幾個營長,無不是這種大戶家庭出身的。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最強吞噬係統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凹凸曼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凹凸曼並收藏三國最強吞噬係統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