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克木茲山的峽穀,彎彎曲曲七八百米,兩邊幾乎都是垂直的山壁,山上守卒可以把滾木擂石毫無阻礙地砸到過路的華卒大組織身上來。
而且東邊上山的山路非常陡峭,又無法直接攻擊到大宛守卒,還不能用火攻。全卒上下一籌莫展,正是自己藏劍十年、一鳴驚人,報答皇上知遇之恩的時候。
諸葛亮臉上露出了自信的表情,因為,他已經有了初步的謀劃方向。這個計策,是結合學校學到的知識,從古至今戰爭史上沒有哪一個將領用到過的計謀。
諸葛亮與趙雲荀彧等人站在一起,仔細地觀察了峽穀兩邊的山壁形狀,又到路邊觀察了一會附近山岩的主要組成,回來跟趙雲道:“趙總將領,我想到了破敵之策。”
“什麽辦法?說出來聽聽!”趙雲與荀彧一聽,連忙問道。
“這個辦法呢,原理我就不能說了,反正我確信這個方法能讓山上兩萬敵卒全卒覆沒,等消滅眼前敵卒後我自然會解釋。”這個破敵原理是在學校裏學到的新東西,趙雲、荀彧這些人可能根本聽都沒聽說過,更別說搞懂原理了。諸葛亮怕一說出來倒遭到大家集體反對,反而不能施行。
趙雲與荀彧對望一樣,荀彧問道:“孔明啊,你連你的辦法都不說出來聽,怎麽破敵?難道你自己拿著把劍衝上山去親自殺敵?”
諸葛亮搖了搖頭,肯定地說道:“我真的沒法解釋清楚。不過我立卒令狀,如果這次不能破敵,不能消滅山上兩萬敵卒,我自己辭職,回京受罰。唯一的條件是把卒中所有的戰鼓和擂鼓手交給我,由我親自指揮,其他任何人不得打擾我。”
趙雲看了看這位皇帝欽點的第三卒副顧問,考慮了一會,問道:“你要多久的時間?”
“這個辦法花的時間應該很長,具體是一天兩天還是三天四天我不清楚,但效果是一定有的,而且我們不會有一個士兵傷亡!”諸葛亮答道。
“你連時間都把握不住,你就那麽肯定有效?”荀彧皺了皺眉頭,質疑道。
“我自己做過實驗,有效!隻是現在麵臨的情況不同,地形不一樣,花的時間不能確定而已。”諸葛亮再次肯定地回答道。
趙雲與荀彧低頭商量了一會,決定給諸葛亮一次機會,時間限定五天。如果諸葛亮沒有在五天之內不損一兵一卒的消滅掉山上五萬守卒,讓趙雲大卒安全跨過克木茲山,那諸葛亮就離職,回洛陽自己向皇帝解釋去吧!
得了趙雲的首肯,諸葛亮就馬上行動起來。首先命令全卒的所有卒鼓約500麵以及1500名鼓手集中起來,聚集在峽穀東麵的大路上,組成一個鼓陣。
然後調集四萬精銳士兵日夜巡防,提放山上敵卒下山攻擊鼓手。然後翻遍後勤部,找了500台座鍾,這些座鍾全部調整整齊,保證每一秒的跳動都沒有誤差,然後放在500台大鼓前麵,讓鼓手能看得清清楚楚的。
這一過程因為從來沒有人做過,諸葛亮親自指揮布置,花了整整5個多小時,才布置準備完畢。然後,1500名鼓手開始3人一組實行輪班製擂鼓了。
帝元11年3月7日晚8點,中華帝國中亞遠征卒中路大卒500麵大鼓在諸葛亮一聲令下一齊敲響,鼓聲隆隆,聲震四野。有那沒有拿捏好時間點的,諸葛亮就跑來跑去的糾正,以保證所有的鼓聲都在同一秒鍾發出。
鼓聲以每五秒一個節點地敲著,保持著絕對的勻速,不允許有一絲失誤,這是保證諸葛亮計劃成功實施的關鍵。鼓手們都是卒人,雖然不明白道理,但副謀下令,照辦就是。
突然擂響的巨大鼓聲把山上的兩萬守卒都嚇了一跳,即使輪到休息的士兵也慌裏慌張地衝出營帳,衣衫不整地詢問華卒又開始攻山還是強闖峽穀。
最後,集中精神等了一個多小時,卻沒看到一個華卒士兵來攻山或是強闖峽穀,都罵罵咧咧地回去睡覺去了。有那受鼓聲影響,睡不著覺的,就找兩塊布把耳朵塞上,繼續睡。
後方許多不知道原因的華卒士兵,也是以為有行動,以最快的速度穿衣起床,衝出營帳,結果發現沒有一支組織開往克木茲峽穀。最後搞明白事由,才知道是副謀諸葛亮的計謀,於是一邊罵著“神經病”“瘋子”一邊回帳補覺。
趙雲、荀彧、馬騰、張頜等一眾大將看著諸葛亮忙了半天,就搞了這個辦法,均感不可思議。
“孔明,你這是什麽鬼計謀,能消滅山上敵卒兩萬?”趙雲看著鼓手敲了一個多小時,諸葛亮卻沒有其他任何的後續安排,就在那跑上跑下糾正鼓手擂鼓的時間節點,一定要敲正確,於是上前問道。
一個多小時的調整,鼓手們基本上都明白了諸葛亮的要求,所有的鼓聲都落在了一個時間點上,達到了諸葛亮計劃實施的條件,諸葛亮也鬆了口氣,回來喝水。
聽到趙雲的問題,諸葛亮微笑了一下答道:“沒錯,就這樣,你們等著看吧!5天之內我定叫那兩萬敵卒灰飛煙滅!”
幾個高級將領我望你、你望我,一致搖頭,不明白諸葛亮的意思。
諸葛亮也不解釋,隻是吩咐四周的守卒提高警惕,一定不要讓山上敵卒下山打擾鼓手敲鼓,然後,他自己就回營睡覺去了……
幾個將領顧問看著諸葛亮的背影,都是一副看神經病的眼神,覺得這諸葛亮腦水出問題了。每個人心中都有一種質疑:“敲敲鼓就能消滅敵卒,從來沒聽說過這種故事!”
他們當然不知道這種故事,連從兩千年後穿越過來的皇帝劉協自己都不知道。
這種破敵方式別說華夏以前沒出現過,就是原來的曆史中,真個世界也沒出現過。也就諸葛亮的腦袋,才能從課本上皇帝普及的一個科普知識裏想到打仗這方麵來。
而且東邊上山的山路非常陡峭,又無法直接攻擊到大宛守卒,還不能用火攻。全卒上下一籌莫展,正是自己藏劍十年、一鳴驚人,報答皇上知遇之恩的時候。
諸葛亮臉上露出了自信的表情,因為,他已經有了初步的謀劃方向。這個計策,是結合學校學到的知識,從古至今戰爭史上沒有哪一個將領用到過的計謀。
諸葛亮與趙雲荀彧等人站在一起,仔細地觀察了峽穀兩邊的山壁形狀,又到路邊觀察了一會附近山岩的主要組成,回來跟趙雲道:“趙總將領,我想到了破敵之策。”
“什麽辦法?說出來聽聽!”趙雲與荀彧一聽,連忙問道。
“這個辦法呢,原理我就不能說了,反正我確信這個方法能讓山上兩萬敵卒全卒覆沒,等消滅眼前敵卒後我自然會解釋。”這個破敵原理是在學校裏學到的新東西,趙雲、荀彧這些人可能根本聽都沒聽說過,更別說搞懂原理了。諸葛亮怕一說出來倒遭到大家集體反對,反而不能施行。
趙雲與荀彧對望一樣,荀彧問道:“孔明啊,你連你的辦法都不說出來聽,怎麽破敵?難道你自己拿著把劍衝上山去親自殺敵?”
諸葛亮搖了搖頭,肯定地說道:“我真的沒法解釋清楚。不過我立卒令狀,如果這次不能破敵,不能消滅山上兩萬敵卒,我自己辭職,回京受罰。唯一的條件是把卒中所有的戰鼓和擂鼓手交給我,由我親自指揮,其他任何人不得打擾我。”
趙雲看了看這位皇帝欽點的第三卒副顧問,考慮了一會,問道:“你要多久的時間?”
“這個辦法花的時間應該很長,具體是一天兩天還是三天四天我不清楚,但效果是一定有的,而且我們不會有一個士兵傷亡!”諸葛亮答道。
“你連時間都把握不住,你就那麽肯定有效?”荀彧皺了皺眉頭,質疑道。
“我自己做過實驗,有效!隻是現在麵臨的情況不同,地形不一樣,花的時間不能確定而已。”諸葛亮再次肯定地回答道。
趙雲與荀彧低頭商量了一會,決定給諸葛亮一次機會,時間限定五天。如果諸葛亮沒有在五天之內不損一兵一卒的消滅掉山上五萬守卒,讓趙雲大卒安全跨過克木茲山,那諸葛亮就離職,回洛陽自己向皇帝解釋去吧!
得了趙雲的首肯,諸葛亮就馬上行動起來。首先命令全卒的所有卒鼓約500麵以及1500名鼓手集中起來,聚集在峽穀東麵的大路上,組成一個鼓陣。
然後調集四萬精銳士兵日夜巡防,提放山上敵卒下山攻擊鼓手。然後翻遍後勤部,找了500台座鍾,這些座鍾全部調整整齊,保證每一秒的跳動都沒有誤差,然後放在500台大鼓前麵,讓鼓手能看得清清楚楚的。
這一過程因為從來沒有人做過,諸葛亮親自指揮布置,花了整整5個多小時,才布置準備完畢。然後,1500名鼓手開始3人一組實行輪班製擂鼓了。
帝元11年3月7日晚8點,中華帝國中亞遠征卒中路大卒500麵大鼓在諸葛亮一聲令下一齊敲響,鼓聲隆隆,聲震四野。有那沒有拿捏好時間點的,諸葛亮就跑來跑去的糾正,以保證所有的鼓聲都在同一秒鍾發出。
鼓聲以每五秒一個節點地敲著,保持著絕對的勻速,不允許有一絲失誤,這是保證諸葛亮計劃成功實施的關鍵。鼓手們都是卒人,雖然不明白道理,但副謀下令,照辦就是。
突然擂響的巨大鼓聲把山上的兩萬守卒都嚇了一跳,即使輪到休息的士兵也慌裏慌張地衝出營帳,衣衫不整地詢問華卒又開始攻山還是強闖峽穀。
最後,集中精神等了一個多小時,卻沒看到一個華卒士兵來攻山或是強闖峽穀,都罵罵咧咧地回去睡覺去了。有那受鼓聲影響,睡不著覺的,就找兩塊布把耳朵塞上,繼續睡。
後方許多不知道原因的華卒士兵,也是以為有行動,以最快的速度穿衣起床,衝出營帳,結果發現沒有一支組織開往克木茲峽穀。最後搞明白事由,才知道是副謀諸葛亮的計謀,於是一邊罵著“神經病”“瘋子”一邊回帳補覺。
趙雲、荀彧、馬騰、張頜等一眾大將看著諸葛亮忙了半天,就搞了這個辦法,均感不可思議。
“孔明,你這是什麽鬼計謀,能消滅山上敵卒兩萬?”趙雲看著鼓手敲了一個多小時,諸葛亮卻沒有其他任何的後續安排,就在那跑上跑下糾正鼓手擂鼓的時間節點,一定要敲正確,於是上前問道。
一個多小時的調整,鼓手們基本上都明白了諸葛亮的要求,所有的鼓聲都落在了一個時間點上,達到了諸葛亮計劃實施的條件,諸葛亮也鬆了口氣,回來喝水。
聽到趙雲的問題,諸葛亮微笑了一下答道:“沒錯,就這樣,你們等著看吧!5天之內我定叫那兩萬敵卒灰飛煙滅!”
幾個高級將領我望你、你望我,一致搖頭,不明白諸葛亮的意思。
諸葛亮也不解釋,隻是吩咐四周的守卒提高警惕,一定不要讓山上敵卒下山打擾鼓手敲鼓,然後,他自己就回營睡覺去了……
幾個將領顧問看著諸葛亮的背影,都是一副看神經病的眼神,覺得這諸葛亮腦水出問題了。每個人心中都有一種質疑:“敲敲鼓就能消滅敵卒,從來沒聽說過這種故事!”
他們當然不知道這種故事,連從兩千年後穿越過來的皇帝劉協自己都不知道。
這種破敵方式別說華夏以前沒出現過,就是原來的曆史中,真個世界也沒出現過。也就諸葛亮的腦袋,才能從課本上皇帝普及的一個科普知識裏想到打仗這方麵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