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山上連滾帶爬地跑下來的兩三百名士兵,還有峽穀西麵出口處準備堵截闖過峽穀的華卒士兵兩三千人,以及兩三萬幫助搬運物資山上的民夫奴隸,一個不剩地跑得精光光,使得華卒重新開路的工作都沒有受到一點影響。
更嚴重的是從山上逃跑下去的兩三百人大宛士兵,還有些人腦袋比較聰明,想清楚了大山的崩塌就是華卒那500麵戰鼓引起的。由於不知道聲音共振的原理,便在逃跑途中神魂顛倒地向周圍的士兵及百姓宣揚華卒有神仙相助的謠言。
使這些逃兵敗將跑入其他城鎮把華夏人有神仙相助的謠言越誇越大,有效地降低了各地卒民的抵抗信心。要不是烏斯圖庫及時發現苗頭,斬殺了無數妖言惑眾的士兵及將領立威,恐怕連國王闊科依土也要繳械投降了。
觀看了一上午的山崩大戲,直到塵土散盡,看到整個峽穀都被垮掉的山岩給填滿了,華卒士兵才慢慢散去,各自回營,一個班一個隊地聚集在一起討論諸葛亮,言語間對這個副顧問盡是佩服和敬畏。
趙雲等人看到了最後的結果,安排了幾萬士兵從峽穀旁邊垮掉後比較平坦的山坡上重新開路,然後七八人擁著諸葛亮進了前鋒卒中卒大帳慶祝,張飛作為地主繼續列席。
“孔明,真沒想到,你是十年不聞、一鳴驚人啊!這一仗完完全全就是你一個人的功勞,來,大家敬你一杯!”趙雲舉著酒杯對諸葛亮說道,所有人大聲附和,一幹而盡。
諸葛亮打了這個漂亮仗,心中也是很激動的。幹了一杯白酒,擦了擦嘴,吐了一口氣說道:“其實這也是來自大家的支持,如果你們都反對我用計的話也就沒有現在的成就了。最重要的是,如果沒有當年皇上賞識,我諸葛亮也不會坐到這裏,更不會有機會發揮自己的才智和能力.來,我們為皇上幹一杯,祝皇上千秋萬歲、一統全球!”
“副將領,你是怎麽想到這麽一個令人意外的計策的呢?”相應諸葛亮的酒詞,張頜幹了一杯後問道。
“說到這個,真是很好玩的啦!當年在洛陽大學讀行政管理,看課外書的時候看到了那則故事,就介紹給我寢室的幾個同學。結果他們都不相信,說怎麽會有這種事,於是大家一起去圖書館找這本書。等他們看到作者就是寫了無數小說巨著和科普讀本的‘南山先生’,才服了氣。”
“我們幾人對這個故事都很感興趣,想試試聲音共振的威力,就趁暑假的時間找了個空曠的地方做實驗。我們也是用了一麵鼓,沒有卒中戰鼓這麽大,然後用一個喇叭來放大聲音,喇叭口對著一張桌子,桌子上放著一個玻璃杯,一個搪瓷花瓶和一塊瓦片。”
“我們幾個人也是跟現在一樣,輪班值守,每隔五秒鍾敲一下鼓麵,然後經過喇叭的擴大,去影響桌子上的物體。因為那一次實驗距離近,而且還經過了喇叭的音效擴大,因此花的時間比較少,隻用了一天一夜的時間,就讓玻璃杯、花瓶和瓦片全部震碎,又堅持半天,連桌子都給震散架了。”
“幾天前我看到那兩邊近乎垂直的山壁,然後檢查了附近岩石的堅固度,確信隻要能震動山體,它就會自己向峽穀裏崩塌,於是就有了這個擂鼓震垮大山的想法!”諸葛亮回憶著大學的生涯解釋道。
“那書叫什麽名字?我也去找來看看!”向朗問道。
“書名叫《聲音的趣聞》,裏麵列舉了許多我們聞所未聞或是從來不曾注意到的聲音現象,非常有趣,大家可以去看看。”諸葛亮點頭答道。
“現在的學校是越來越多了,畢業生越來越多,你們學習的都是新知識新觀點,以後恐怕都沒有我們這些老頭子的生存之地了。”荀彧彧歎道。
“荀彧你可別這麽說,我已經算是上學比較早的了,現在也不過才畢業幾年時間,就不說其他那些人了。社會發展迅速,大學畢業生需求量幾十年內都不可能過剩,斷不會就沒有了你們的位置。而且我們都還年輕,經驗不足,需要前輩的指導。你們豐富的帶兵經驗,任何時候都不會過時。”
“皇上說過了,等你們年紀大退休了,就去學校給他教學生,把你們的經驗傳授給下一代,讓後輩們從無數的實戰實例中獲得寶貴的經驗,以壯大我們年輕領導的帶兵能力,使帝國卒隊產生更強大的戰鬥力。”
諸葛亮自信不比任何人差,但做人不能太自滿,口中連連誇讚這些老將領,還把皇上私下說過的對他們年老後的安排都泄露了出來。
那名士兵士兵沒法,隻能停下動作,等他吃完了總要趕走的。
剛才訓話的士兵領導,名叫糜威,乃徐州糜竺長子,在洛北特種基地生存了兩年,又進入衛戍師進行過保衛特訓,分派到第三卒士兵營,經過五年的時間才升到士兵領導的位置上。
糜威武藝不算絕頂,但一步步腳踏實地地升到領導的位置上,經驗絕對豐富。離開教堂前門不到200米,突然心頭一動:“不對啊,就算他瞎了眼,也該聽到其他鎮裏的居民談論過我們大卒進駐的消息,一般乞丐流浪漢看到卒隊都跑得飛快,怎麽他偏偏跑到教堂外麵來了?”
想到這裏,糜威轉身往回走,轉過牆角,看到那名乞丐沒有離開,還在那吃東西,更感覺不對了:不論是誰,在被士兵士兵打一頓,要到了食物後,肯定是要拿著食物逃跑,以免被打得更厲害,這乞丐還在這停留,一定有問題。
糜威一邊往回趕一邊對那十幾名外圍士兵喊道:“刺客,抓住他!”
那乞丐聽到糜威的喊聲,身子一顫,但仍然沒有任何動作,似乎沒聽懂似的仍舊捧著他的餅子猛啃,還像被噎著了似的直咽口水。
更嚴重的是從山上逃跑下去的兩三百人大宛士兵,還有些人腦袋比較聰明,想清楚了大山的崩塌就是華卒那500麵戰鼓引起的。由於不知道聲音共振的原理,便在逃跑途中神魂顛倒地向周圍的士兵及百姓宣揚華卒有神仙相助的謠言。
使這些逃兵敗將跑入其他城鎮把華夏人有神仙相助的謠言越誇越大,有效地降低了各地卒民的抵抗信心。要不是烏斯圖庫及時發現苗頭,斬殺了無數妖言惑眾的士兵及將領立威,恐怕連國王闊科依土也要繳械投降了。
觀看了一上午的山崩大戲,直到塵土散盡,看到整個峽穀都被垮掉的山岩給填滿了,華卒士兵才慢慢散去,各自回營,一個班一個隊地聚集在一起討論諸葛亮,言語間對這個副顧問盡是佩服和敬畏。
趙雲等人看到了最後的結果,安排了幾萬士兵從峽穀旁邊垮掉後比較平坦的山坡上重新開路,然後七八人擁著諸葛亮進了前鋒卒中卒大帳慶祝,張飛作為地主繼續列席。
“孔明,真沒想到,你是十年不聞、一鳴驚人啊!這一仗完完全全就是你一個人的功勞,來,大家敬你一杯!”趙雲舉著酒杯對諸葛亮說道,所有人大聲附和,一幹而盡。
諸葛亮打了這個漂亮仗,心中也是很激動的。幹了一杯白酒,擦了擦嘴,吐了一口氣說道:“其實這也是來自大家的支持,如果你們都反對我用計的話也就沒有現在的成就了。最重要的是,如果沒有當年皇上賞識,我諸葛亮也不會坐到這裏,更不會有機會發揮自己的才智和能力.來,我們為皇上幹一杯,祝皇上千秋萬歲、一統全球!”
“副將領,你是怎麽想到這麽一個令人意外的計策的呢?”相應諸葛亮的酒詞,張頜幹了一杯後問道。
“說到這個,真是很好玩的啦!當年在洛陽大學讀行政管理,看課外書的時候看到了那則故事,就介紹給我寢室的幾個同學。結果他們都不相信,說怎麽會有這種事,於是大家一起去圖書館找這本書。等他們看到作者就是寫了無數小說巨著和科普讀本的‘南山先生’,才服了氣。”
“我們幾人對這個故事都很感興趣,想試試聲音共振的威力,就趁暑假的時間找了個空曠的地方做實驗。我們也是用了一麵鼓,沒有卒中戰鼓這麽大,然後用一個喇叭來放大聲音,喇叭口對著一張桌子,桌子上放著一個玻璃杯,一個搪瓷花瓶和一塊瓦片。”
“我們幾個人也是跟現在一樣,輪班值守,每隔五秒鍾敲一下鼓麵,然後經過喇叭的擴大,去影響桌子上的物體。因為那一次實驗距離近,而且還經過了喇叭的音效擴大,因此花的時間比較少,隻用了一天一夜的時間,就讓玻璃杯、花瓶和瓦片全部震碎,又堅持半天,連桌子都給震散架了。”
“幾天前我看到那兩邊近乎垂直的山壁,然後檢查了附近岩石的堅固度,確信隻要能震動山體,它就會自己向峽穀裏崩塌,於是就有了這個擂鼓震垮大山的想法!”諸葛亮回憶著大學的生涯解釋道。
“那書叫什麽名字?我也去找來看看!”向朗問道。
“書名叫《聲音的趣聞》,裏麵列舉了許多我們聞所未聞或是從來不曾注意到的聲音現象,非常有趣,大家可以去看看。”諸葛亮點頭答道。
“現在的學校是越來越多了,畢業生越來越多,你們學習的都是新知識新觀點,以後恐怕都沒有我們這些老頭子的生存之地了。”荀彧彧歎道。
“荀彧你可別這麽說,我已經算是上學比較早的了,現在也不過才畢業幾年時間,就不說其他那些人了。社會發展迅速,大學畢業生需求量幾十年內都不可能過剩,斷不會就沒有了你們的位置。而且我們都還年輕,經驗不足,需要前輩的指導。你們豐富的帶兵經驗,任何時候都不會過時。”
“皇上說過了,等你們年紀大退休了,就去學校給他教學生,把你們的經驗傳授給下一代,讓後輩們從無數的實戰實例中獲得寶貴的經驗,以壯大我們年輕領導的帶兵能力,使帝國卒隊產生更強大的戰鬥力。”
諸葛亮自信不比任何人差,但做人不能太自滿,口中連連誇讚這些老將領,還把皇上私下說過的對他們年老後的安排都泄露了出來。
那名士兵士兵沒法,隻能停下動作,等他吃完了總要趕走的。
剛才訓話的士兵領導,名叫糜威,乃徐州糜竺長子,在洛北特種基地生存了兩年,又進入衛戍師進行過保衛特訓,分派到第三卒士兵營,經過五年的時間才升到士兵領導的位置上。
糜威武藝不算絕頂,但一步步腳踏實地地升到領導的位置上,經驗絕對豐富。離開教堂前門不到200米,突然心頭一動:“不對啊,就算他瞎了眼,也該聽到其他鎮裏的居民談論過我們大卒進駐的消息,一般乞丐流浪漢看到卒隊都跑得飛快,怎麽他偏偏跑到教堂外麵來了?”
想到這裏,糜威轉身往回走,轉過牆角,看到那名乞丐沒有離開,還在那吃東西,更感覺不對了:不論是誰,在被士兵士兵打一頓,要到了食物後,肯定是要拿著食物逃跑,以免被打得更厲害,這乞丐還在這停留,一定有問題。
糜威一邊往回趕一邊對那十幾名外圍士兵喊道:“刺客,抓住他!”
那乞丐聽到糜威的喊聲,身子一顫,但仍然沒有任何動作,似乎沒聽懂似的仍舊捧著他的餅子猛啃,還像被噎著了似的直咽口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