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
婦人氣在頭上,對著雲芷怒“呸”了聲,“我就是罵你三天三夜,都罵不完!我告訴你,你最好祈禱我兒子沒事兒,否則,我若活著,爬也爬到皇上麵前狀告你!我若死了,就是滾釘盤,也要去閻羅王那兒告你!”
“成。”雲芷點了頭,給她指了一條明路,“你現在出門右拐,一直走到南城門,出城後,一路向南,抵達輝水,在從輝水往東北方向走,可抵達金州,從金州開始,一路順著官道往東,能抵達京都的西城門,你去吧,我不攔你。”
“你……”
“還有,我不欠你的,也怪我,爛好心,我若沒帶藥材過來,你兒子兩天前就死了,你哪兒有機會來罵我。”
“你……你這個毒婦,你敢詛咒我兒子!”
“我隻是陳述事實!”
“呸!你就是詛咒!你這毒婦,看我不打死你!”
那婦人本想著對著雲芷謾罵一通,好叫雲芷怕了她,如此,就可能叫人分一碗湯藥給她兒子,而她兒子,眼下已好的差不多,隻要她爭爭氣、努努力,叫他兒子多喝幾碗湯藥,不出幾日,她兒子就能好個徹底!
到時候,她們就能離開這個鬼地方回家去!
可誰曾想,雲芷竟不遂她願!
婦人越想越氣,還抱著孩子,就伸出一隻手去抓雲芷的臉,雲芷站在原地沒動,隻是在她伸手過來時,抓住她的手腕,輕輕一折。
“哢嚓”的聲響落入耳際時,婦人驚恐地睜大眼睛。
“你、你幹了什麽?”
雲芷鬆了手,“你若另一條胳膊也不想要的話,大可以接著鬧。”
“你……”女子氣急,眸中閃過一抹怨毒,“算你狠!”
她垂下那條不聽使喚的手,單手抱著孩子離去。
看著她離開的背影,雲芷隻覺得心神俱疲。
從前,師叔祖同她說,行醫這條路,有時很簡單,有時卻艱難無比,端看你如何選擇。
祖母則說,做一個好人很容易,隻需要有一顆善心,但,做一個別人眼中的好人,卻是千難萬難。
她以為,她日夜兼程,是來幫忙的,是來救他們於水深火熱的。
可眼下才發現,在他們眼中:她是個帶著野男人私奔來的,是想借著他們生病出風頭的。
嗬!真好!
難怪那人說,她多餘的好心,會害死她。
真的,這話一點兒也沒錯。
想到這兒,雲芷扯著嘴角苦笑出聲……
-
小和尚來請雲芷時,她才幫著聽雨給春生喂完那碗湯藥,聽見小和尚說是“清和大師請她過去”雲芷也未著急。
她平靜地拿帕子給春生擦了嘴角,叮囑聽雨看好春生,這才起身往外走。
屋內燭光冉冉,雲芷進門時,清和大師正坐在蒲團上閉目誦經,聽見腳步聲,方才睜開眼。
“雲丫頭來了。”
“大師。”雲芷規矩地行了一禮。
“坐吧。”清和大師目光慈悲,招手示意雲芷坐下。
雲芷在大師對麵的蒲團上落座,小和尚便走上來,拎著茶壺倒了一杯熱茶放到雲芷跟前。
“前院的事,大師都知道了吧?”
“嗯。”清和大師點頭,慈悲的目光裏滿是心疼,“方才,那位女施主的確有來老衲這兒狀告你。”
雲芷苦笑一聲,清和大師則是歎了口氣。
“世間芸芸眾生,總是有好有壞,你既要修醫道,便該明白這個理。”
“我大概……還是不明白。”雲芷端起茶盞,送到唇邊啜了一口,明明是清新淡雅的綠茶,可雲芷喝下去的時候,隻覺得苦澀。
但,溫熱的茶水入肚時,還是驅散了一些寒意,雲芷好受了許多,又低頭喝了大半杯,這才放下。
清和大師無奈的歎息,“大千世界,芸芸眾生,既有世界萬千,人,也自有萬千,再這萬千中人裏,惡人又有千萬千,雲丫頭,你要明白,這世間,多的是苦難;也多的是惡人,若非如此,我佛何需渡誰?”
“難道,是渡那些素來積德行善之人麽?”
雲芷聞言心神猛然一顫,詫異的抬眸,卻一眼望入清和大師那雙滿是悲憫的眼眸中。
“孩子,你行於這世間,理應明白,世間多惡人,良善之人,十不足一,你跟隨你師叔祖遊曆江湖多年,見過這麽多人,曆過這麽多事,理應明白這個道理。”
“若你每行一善,便希望落在終生眼中是善,那你當真是為難眾生,也為難自己。”
“若世人都長著一雙明辨是非的眼眸與心腸,世間哪兒還有善惡之分?又哪裏還需要公道二字?”
“你可知,佛為何說,放下屠刀便能立地成佛?那是因為,惡人難從善?你又可知,為何一世行善的人,最後關頭,忽然行惡時,為何會功虧一簣?”
雲芷心神顫了顫,這個問題她曾問過師叔祖,可師叔祖怎麽說的呢?
她說,之所以功虧一簣,是因為惡一旦有了突破口,接下來,便是無限的惡。
世間千萬人,也千萬種人,可饒是這麽多人,也從來是釋惡容易,從善難,因著此,惡人放下屠刀才能立地成佛。
雲芷紅了眼,開口時,聲音都在發顫,“可是大師,這不公平。”
憑什麽?憑什麽好人做了一輩子的好事,末了做一件壞事,就要功虧一簣,就要受萬人唾罵!
憑什麽壞人一輩子行惡,末了隻是放下屠刀,便能立地成佛?便能受世人膜拜?!
憑什麽?!
為什麽?!
然而,回應她的,是清和大師無奈又悲憫的歎息。
“孩子,這世間,何來公平啊?”
“可……”雲芷說不出話來,隻兩行清淚止不住地落下。
清和大師冗長地歎息,“阿彌陀佛,雲丫頭,執念太過,並非好事。”
“從前,老衲覺得裴家那孩子,執念比你深重,是老衲無論如何都拉不回頭的深重,可如今再看,他雖有執念,很多事,卻遠比你看的明白。”
“而你,乍看之下,是比他明白,實際上,你遠不如他透徹。”
雲芷心下悲涼又難過,可唇角顫了又顫,最後卻隻問出一句:“我從前,與他認識麽?”
清和大師又是一聲歎息,“雲丫頭,這世間很多事,你都心裏明白,即便你不明白,多停下來問問你的心,也能夠明白,你又何必……來問老衲呢?”
婦人氣在頭上,對著雲芷怒“呸”了聲,“我就是罵你三天三夜,都罵不完!我告訴你,你最好祈禱我兒子沒事兒,否則,我若活著,爬也爬到皇上麵前狀告你!我若死了,就是滾釘盤,也要去閻羅王那兒告你!”
“成。”雲芷點了頭,給她指了一條明路,“你現在出門右拐,一直走到南城門,出城後,一路向南,抵達輝水,在從輝水往東北方向走,可抵達金州,從金州開始,一路順著官道往東,能抵達京都的西城門,你去吧,我不攔你。”
“你……”
“還有,我不欠你的,也怪我,爛好心,我若沒帶藥材過來,你兒子兩天前就死了,你哪兒有機會來罵我。”
“你……你這個毒婦,你敢詛咒我兒子!”
“我隻是陳述事實!”
“呸!你就是詛咒!你這毒婦,看我不打死你!”
那婦人本想著對著雲芷謾罵一通,好叫雲芷怕了她,如此,就可能叫人分一碗湯藥給她兒子,而她兒子,眼下已好的差不多,隻要她爭爭氣、努努力,叫他兒子多喝幾碗湯藥,不出幾日,她兒子就能好個徹底!
到時候,她們就能離開這個鬼地方回家去!
可誰曾想,雲芷竟不遂她願!
婦人越想越氣,還抱著孩子,就伸出一隻手去抓雲芷的臉,雲芷站在原地沒動,隻是在她伸手過來時,抓住她的手腕,輕輕一折。
“哢嚓”的聲響落入耳際時,婦人驚恐地睜大眼睛。
“你、你幹了什麽?”
雲芷鬆了手,“你若另一條胳膊也不想要的話,大可以接著鬧。”
“你……”女子氣急,眸中閃過一抹怨毒,“算你狠!”
她垂下那條不聽使喚的手,單手抱著孩子離去。
看著她離開的背影,雲芷隻覺得心神俱疲。
從前,師叔祖同她說,行醫這條路,有時很簡單,有時卻艱難無比,端看你如何選擇。
祖母則說,做一個好人很容易,隻需要有一顆善心,但,做一個別人眼中的好人,卻是千難萬難。
她以為,她日夜兼程,是來幫忙的,是來救他們於水深火熱的。
可眼下才發現,在他們眼中:她是個帶著野男人私奔來的,是想借著他們生病出風頭的。
嗬!真好!
難怪那人說,她多餘的好心,會害死她。
真的,這話一點兒也沒錯。
想到這兒,雲芷扯著嘴角苦笑出聲……
-
小和尚來請雲芷時,她才幫著聽雨給春生喂完那碗湯藥,聽見小和尚說是“清和大師請她過去”雲芷也未著急。
她平靜地拿帕子給春生擦了嘴角,叮囑聽雨看好春生,這才起身往外走。
屋內燭光冉冉,雲芷進門時,清和大師正坐在蒲團上閉目誦經,聽見腳步聲,方才睜開眼。
“雲丫頭來了。”
“大師。”雲芷規矩地行了一禮。
“坐吧。”清和大師目光慈悲,招手示意雲芷坐下。
雲芷在大師對麵的蒲團上落座,小和尚便走上來,拎著茶壺倒了一杯熱茶放到雲芷跟前。
“前院的事,大師都知道了吧?”
“嗯。”清和大師點頭,慈悲的目光裏滿是心疼,“方才,那位女施主的確有來老衲這兒狀告你。”
雲芷苦笑一聲,清和大師則是歎了口氣。
“世間芸芸眾生,總是有好有壞,你既要修醫道,便該明白這個理。”
“我大概……還是不明白。”雲芷端起茶盞,送到唇邊啜了一口,明明是清新淡雅的綠茶,可雲芷喝下去的時候,隻覺得苦澀。
但,溫熱的茶水入肚時,還是驅散了一些寒意,雲芷好受了許多,又低頭喝了大半杯,這才放下。
清和大師無奈的歎息,“大千世界,芸芸眾生,既有世界萬千,人,也自有萬千,再這萬千中人裏,惡人又有千萬千,雲丫頭,你要明白,這世間,多的是苦難;也多的是惡人,若非如此,我佛何需渡誰?”
“難道,是渡那些素來積德行善之人麽?”
雲芷聞言心神猛然一顫,詫異的抬眸,卻一眼望入清和大師那雙滿是悲憫的眼眸中。
“孩子,你行於這世間,理應明白,世間多惡人,良善之人,十不足一,你跟隨你師叔祖遊曆江湖多年,見過這麽多人,曆過這麽多事,理應明白這個道理。”
“若你每行一善,便希望落在終生眼中是善,那你當真是為難眾生,也為難自己。”
“若世人都長著一雙明辨是非的眼眸與心腸,世間哪兒還有善惡之分?又哪裏還需要公道二字?”
“你可知,佛為何說,放下屠刀便能立地成佛?那是因為,惡人難從善?你又可知,為何一世行善的人,最後關頭,忽然行惡時,為何會功虧一簣?”
雲芷心神顫了顫,這個問題她曾問過師叔祖,可師叔祖怎麽說的呢?
她說,之所以功虧一簣,是因為惡一旦有了突破口,接下來,便是無限的惡。
世間千萬人,也千萬種人,可饒是這麽多人,也從來是釋惡容易,從善難,因著此,惡人放下屠刀才能立地成佛。
雲芷紅了眼,開口時,聲音都在發顫,“可是大師,這不公平。”
憑什麽?憑什麽好人做了一輩子的好事,末了做一件壞事,就要功虧一簣,就要受萬人唾罵!
憑什麽壞人一輩子行惡,末了隻是放下屠刀,便能立地成佛?便能受世人膜拜?!
憑什麽?!
為什麽?!
然而,回應她的,是清和大師無奈又悲憫的歎息。
“孩子,這世間,何來公平啊?”
“可……”雲芷說不出話來,隻兩行清淚止不住地落下。
清和大師冗長地歎息,“阿彌陀佛,雲丫頭,執念太過,並非好事。”
“從前,老衲覺得裴家那孩子,執念比你深重,是老衲無論如何都拉不回頭的深重,可如今再看,他雖有執念,很多事,卻遠比你看的明白。”
“而你,乍看之下,是比他明白,實際上,你遠不如他透徹。”
雲芷心下悲涼又難過,可唇角顫了又顫,最後卻隻問出一句:“我從前,與他認識麽?”
清和大師又是一聲歎息,“雲丫頭,這世間很多事,你都心裏明白,即便你不明白,多停下來問問你的心,也能夠明白,你又何必……來問老衲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