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民阮康文叩謝陛下天恩!”


    阮康文高呼謝恩,接過聖旨,心中很是開心,暗呼這十萬兩銀子花的值。


    先說說國子監名額,雖然貢生都是秀才,但秀才可不一定是貢生。


    貢生是各州縣推送的最為優秀的秀才進入國子監,成為貢生。


    一旦貢生畢業,吏部考核後可以為派任知縣、縣丞、教諭等官職,省去了再次科考的過程。


    為什麽大明有六十萬名秀才,就是因為再向上考就太難太難了,有些人從二十歲考中秀才,到了五六十歲還是秀才,難度可想而知。


    貢生就像是一棵小樹苗,慢慢的熬著,隻要本人再有點能力,升遷到知府,以後家族子弟進入官場的機會大上無數倍。


    為什麽會有一門七進士,叔侄五翰林,就是這個道理。


    再說說織染所大使,雖然隻是九品的官職,而且不入班,但那也是入了官職品階的,這就是一張護身符。


    這和英宗、代宗時期的買官不一樣,那時候買的是義官,也稱之為散官,隻是虛職。


    而且容易遭人詬病,下被百姓指點,上被科班的人看不起,兩頭受氣。


    周圍人群露出羨慕的眼光。


    “這位大人,可否賞臉到寒舍喝杯茶水?”


    打點傳聖旨的人,這是慣例,現場這麽多人,想給銀子都不行。


    傳聖旨的人自然也是知道,但推遲道:“阮大人,本官還要回宮複旨,以後再說!”


    說完,便朝著四周看了一眼,高聲道:“另外,陛下感念大家為陝西百姓的付出,特地從捐款的人中抽出五十人,若是家中以後出了秀才,可隨時入國子監,


    具體的抽簽方式,將在明天午時在這裏公布並抽取,請大家保存好手中捐銀的憑證。”


    百姓歡呼了起來,沒有想到他們也會有這被皇帝嘉獎的時候,雖然機會小,雖然家裏不一定現在有秀才,但這個是永久有效呀。


    “好,隻要抽中了我,我就是砸鍋賣鐵也要送娃去讀書。”


    “幾兩銀子換一個國子監的名額,這買賣值得。”


    “一會兒回去,我就去祖墳燒點紙錢,列祖列宗保佑明天一定抽中我!”


    ……


    等傳旨的人走後,和阮康文交好的幾個商人湊了上來。


    “阮大人,恭喜了。”


    “阮兄,晚上春鳳樓,你必須得請客!”


    “康文,你真是走了狗屎運,若是知道陛下會如此封賞,別說十萬了,就是二十萬我也出了。”


    阮康文笑而不語,這其中的道道隻有他最清楚,可惜不足為外人道也。


    同一時間,遠在千裏之外的河南歸德府睢州的一處老宅中,方穩將一封信遞給了袁可立。


    片刻後,袁可立淡淡道:“你請回吧,代我叩謝陛下,老臣年事已高,精力不足,恐怕辜負陛下期望了。”


    “果然如陛下所想一樣!”


    方穩輕笑了一聲,隨即道:“陛下還讓我給袁大人帶句話,平黨爭,收廣寧!”


    話音剛落,袁可立唰的一下子站了起來,眼神灼灼的盯著方軍。


    饒是方穩是習武之人,此刻在袁可立的注視下,也倍覺壓力山大。


    過了好一會兒,袁可立才慢慢坐了下來,將茶杯中的茶一飲而盡,沉聲道:“方穩,老夫問你幾個問題,希望你如實回答,這關係到老夫最終的決定。”


    “哈哈哈,我大明王朝還有救……還有救呀……”


    半個時辰,袁可立足足問了十數個問題,包括朝局情況、黨爭、為什麽會推舉他等等。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斬盡奸臣後,大明盛世三百年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佚名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佚名並收藏斬盡奸臣後,大明盛世三百年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