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
斬盡奸臣後,大明盛世三百年 作者:佚名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一番安排後,崔明離去。
有了袁可立坐鎮,整個賑災工作都有條不紊的進行著。
而遠在兩千裏外的北京城,崇禎也得到了袁可立送回來的第一封信,看著信裏麵的內容,崇禎猛然一拍桌子。
“好!殺的好,隻是砍了就太便宜他們了,換做是朕,朕要淩遲了他們!”
一邊候著的王承恩被嚇得一激靈,隨即就聽見了崇禎的話:“大伴,傳孫承宗、李國普來見朕!”
“另外,去宗人府調親王、郡王的玉牒來,統計一下宗室人數。”
隻是一刻鍾的時間,在內閣處理公務的孫承宗和李國普兩人就急匆匆的趕了過來。
看著崇禎鐵青的臉色,兩人心頭頓時一沉。
不待兩人行禮,崇禎就將信遞了過去:“兩位愛卿,這是袁可立從陝西六百裏加急送回來的信,你們看看吧!”
帶著疑惑,兩人湊在一起快速的掃描著信的內容。
越看兩人心頭越沉,到最後兩人眼中滿是凝重。
信中三件事情,第一是孟塬災民和官商勾結倒賣糧庫的事情,背後竟然是魏忠賢的勢力,
第二,袁可立懷疑秦王府在陝西旱災中幹了不光彩的事情,並請求從國子監調一批貢生到陝西,以補陝西各縣空缺。
第三、以潼關驛站為典型,講述了從睢州到陝西一路上驛站的問題,並提出了一些建議;
“陛下,魏忠賢……”
“他的事沒什麽,加速清理就是了!”
崇禎擺了擺手,魏忠賢和在京的餘犯都死了,剩下的這些都是不算啥,也就是路途遠,不然早就殺完了。
“對於驛站的事情,兩位有沒有什麽想法?”
孫承宗道:“陛下,前段時間您讓兵部徹查驛站的事情,臣接手內閣後也在跟進了,具體結果還需要時間,
袁閣老在信中提到的驛站設施破壞、驛卒叛逃、衛生差等問題的最終原因還是貪汙腐敗和缺錢。”
這不是廢話嗎?崇禎暗自吐槽了一下,隨即道:“你們說,如果將驛站做成客棧的形式開放給百姓、官員途徑自費等,可不可行?”
孫承宗和李國普兩人一愣,皇帝的這個提議太過於大膽了。
自驛站出現到現在,他們從未聽過或在書中看到過開放給百姓的記載。
“陛下,現在很多官員出行也不願意住驛站,因為飲食和衛生低劣,官員自費倒是可以;隻是驛站多用於軍國重事,如果開放給百姓,似乎有些不妥!”
“有何不妥?”
崇禎反問了一句:“以袁愛卿信中所提到的潼關驛站為例,客房有一百二十間,平時能有多少人住?
恐怕每天一大半都是空著的,與其空著不如拿出來對百姓開放,收取銀兩,這樣驛站就能自給自足並且能盈利了,有錢了驛卒就不會叛逃,也能維護驛站了。
剛開始不一定全國都用,先選一條線路嚐試一下,如果可行,那再全國推廣,不行再另想他法。”
“當然了,開放多少間、怎麽開放,如何不影響正常的驛站功能,這就需要你們來規劃一下了,這事就這麽定了,朕給你們半個月時間來細化。”
崇禎根本沒有給兩人反對的餘地,直接拍板決定。
見皇帝心意已決,兩人也不好再反對。
在崇禎看來,驛站隻是傳遞情報等等簡直就是太浪費了,現成的交通網賺不到錢不說,竟然還虧錢,簡直毫無道理。
有了袁可立坐鎮,整個賑災工作都有條不紊的進行著。
而遠在兩千裏外的北京城,崇禎也得到了袁可立送回來的第一封信,看著信裏麵的內容,崇禎猛然一拍桌子。
“好!殺的好,隻是砍了就太便宜他們了,換做是朕,朕要淩遲了他們!”
一邊候著的王承恩被嚇得一激靈,隨即就聽見了崇禎的話:“大伴,傳孫承宗、李國普來見朕!”
“另外,去宗人府調親王、郡王的玉牒來,統計一下宗室人數。”
隻是一刻鍾的時間,在內閣處理公務的孫承宗和李國普兩人就急匆匆的趕了過來。
看著崇禎鐵青的臉色,兩人心頭頓時一沉。
不待兩人行禮,崇禎就將信遞了過去:“兩位愛卿,這是袁可立從陝西六百裏加急送回來的信,你們看看吧!”
帶著疑惑,兩人湊在一起快速的掃描著信的內容。
越看兩人心頭越沉,到最後兩人眼中滿是凝重。
信中三件事情,第一是孟塬災民和官商勾結倒賣糧庫的事情,背後竟然是魏忠賢的勢力,
第二,袁可立懷疑秦王府在陝西旱災中幹了不光彩的事情,並請求從國子監調一批貢生到陝西,以補陝西各縣空缺。
第三、以潼關驛站為典型,講述了從睢州到陝西一路上驛站的問題,並提出了一些建議;
“陛下,魏忠賢……”
“他的事沒什麽,加速清理就是了!”
崇禎擺了擺手,魏忠賢和在京的餘犯都死了,剩下的這些都是不算啥,也就是路途遠,不然早就殺完了。
“對於驛站的事情,兩位有沒有什麽想法?”
孫承宗道:“陛下,前段時間您讓兵部徹查驛站的事情,臣接手內閣後也在跟進了,具體結果還需要時間,
袁閣老在信中提到的驛站設施破壞、驛卒叛逃、衛生差等問題的最終原因還是貪汙腐敗和缺錢。”
這不是廢話嗎?崇禎暗自吐槽了一下,隨即道:“你們說,如果將驛站做成客棧的形式開放給百姓、官員途徑自費等,可不可行?”
孫承宗和李國普兩人一愣,皇帝的這個提議太過於大膽了。
自驛站出現到現在,他們從未聽過或在書中看到過開放給百姓的記載。
“陛下,現在很多官員出行也不願意住驛站,因為飲食和衛生低劣,官員自費倒是可以;隻是驛站多用於軍國重事,如果開放給百姓,似乎有些不妥!”
“有何不妥?”
崇禎反問了一句:“以袁愛卿信中所提到的潼關驛站為例,客房有一百二十間,平時能有多少人住?
恐怕每天一大半都是空著的,與其空著不如拿出來對百姓開放,收取銀兩,這樣驛站就能自給自足並且能盈利了,有錢了驛卒就不會叛逃,也能維護驛站了。
剛開始不一定全國都用,先選一條線路嚐試一下,如果可行,那再全國推廣,不行再另想他法。”
“當然了,開放多少間、怎麽開放,如何不影響正常的驛站功能,這就需要你們來規劃一下了,這事就這麽定了,朕給你們半個月時間來細化。”
崇禎根本沒有給兩人反對的餘地,直接拍板決定。
見皇帝心意已決,兩人也不好再反對。
在崇禎看來,驛站隻是傳遞情報等等簡直就是太浪費了,現成的交通網賺不到錢不說,竟然還虧錢,簡直毫無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