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來的時間,幾乎每隔一會兒就會有人送進來核算的結果。


    這場核算,足足到了下午太陽快落山了才結束。


    看著桌子上匯總出來的數據,袁可立眼神很是複雜。


    痛惜、悲哀、憤怒、欣喜等各種表情糅合在了一起。


    痛惜的是,自今年以來,秦王府的土地足足增加了近3000頃,都是大災後百姓活不下去了賤賣給了秦王府,都是絕契。


    悲哀的是,百姓無權無勢,為了活下去,隻能將自己辛苦了數十年的土地賤賣了,自此以後隻能租田忍受剝削,或者成為流民。


    憤怒的是秦王府家大業大,還和百姓爭那一點點的銀子,比正常價格低了近三成。


    秦王府下的良田有兩萬九千頃,山林和礦山二十九處,並有長安縣、鹹寧、鹹陽等六縣的稅課權,莊園六十七處,各種酒樓、坊市、客棧等等三百餘處。


    看到數據的那一刻,袁可立就想上折子請皇帝將其他的親王都給抄家了。


    ps:兩萬九千頃看著是很多,實際算下來不到兩千平方公裏,和深圳差不多大小。


    “閣老,秦王府的這兩萬九千頃良田中有一些是陝西境內一些士紳掛在秦王府下的。”


    袁可立豁然站了起來:“有多少?”


    “暫時不知道,地契上凡是白契的基本都是士紳富商的。”


    “立刻查!”


    大堂內再次陷入沉寂。


    首座上的袁可立臉色陰沉。


    下麵坐著的眾人大氣都不敢出,生怕觸了袁可立的黴頭。


    實際上袁可立心中則是暗喜,真是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工夫。


    他還正愁怎麽找理由收拾那些為善不仁的士紳富商呢,沒想到就送上門來了。


    心中暗自盤算著著,到底是直接沒收了的好,還是十倍處罰的好,或者是兩者一起做了,甚至直接抄家。


    這些士紳富商家裏肯定還有不少田地,若是家裏一點沒有,那才是愚蠢的做法,官府也不傻。


    即便是官商勾結,那麵子工程也得做好。


    又是大半個時辰,幾名錦衣衛抱著幾個小箱子走進了大堂:“閣老,這些都是白契,按照這上麵算,總共有四千三頃。”


    袁可立接過地契隨便抽看了幾張,便放在了一邊。


    ps:古代地契分為三種,絕賣、白契、紅契,絕賣是指土地所有權徹底地轉移,白契和紅契的區別就是官府有沒有蓋印,官府承不承認。


    就在眾人以為清查結束了時候,袁可立突然道:“王表峰,內庫內,這些家財總計多少銀子?”


    “回閣老,前麵十一間庫房年初盤點時估算過,折合成現銀大約四百三十萬兩。”


    “隻有四百三十萬兩?”


    袁可立輕聲重複了一遍,眉頭緊皺。


    秦王府是太祖一脈,大明第一藩王,王府到現在已經兩百五十餘年了,現在的秦王是第十四代秦王。


    兩百多年的積累隻有不到五百萬兩?而且現銀隻有八十多萬?


    從核算出來的數據算,去掉代持的,秦王府有兩萬四千頃。


    兩百多年來按照每年按一萬五千頃算,這就是150萬畝,平均畝產兩石,一年就是三百萬石糧食,按照三成租子算,王府一年有九十萬石。


    大明這些年糧價從一兩四石到一兩一石不等,按平均一兩二石算,一年進項就是四十五萬兩,兩百多年就算是每年留一成,那秦王府也至少有千萬家產。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斬盡奸臣後,大明盛世三百年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佚名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佚名並收藏斬盡奸臣後,大明盛世三百年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