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6章
斬盡奸臣後,大明盛世三百年 作者:佚名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安排完這些後,崇禎的雙眼在徐光啟、孫元化、畢懋康三人身上來回移動,似乎是在考慮什麽,盯得三人有些忐忑不安。
過了好一會兒,崇禎有了決定:“徐光啟,你擔任火器研究院的首任院長,畢懋康擔任左監院監火銃司司長,孫元化你擔任右監院監火炮司司長!”
“臣等叩謝陛下天恩!”
對於徐光啟和孫元化的能力他是很放心的,可他看過幾篇文章,每篇文章的標題都是駭人聽聞。
諸如《學貫中西的徐光啟,親手將大明推向了亡國深淵》、《大明王朝最大的隱形漢奸徐光啟》。
大致內容是說明朝徐光啟等人搜集曆代天文、地理、醫藥、製作等等編輯成書,讓傳教士帶回西方。
又偽作各種書籍,托名是西方人寫的。
他也不知道那些貼吧作者是從哪裏搞到的證據,言之鑿鑿,但在他看來很反智。
但這事他也不得防。
“另外再成立一個火器學院,也掛在火器研究院下麵。”
徐光啟若有所思道:“陛下,這個火器學院是不是要招一些學生,學習火器的知識?”
“對!”
崇禎看著幾位年紀都挺大的人:“徐愛卿,你們學貫中西,在平日的研究之餘,也要將自己所學編輯成書,負責教授火器學院的學生們。
至於招多少人,什麽標準,一概由火器研究院決定,但每年必須輸出至少一百人,能做到嗎?”
“臣等領旨!”
徐光啟三人齊齊的跪了下去,他們能聽出來,這不是商量,而是必須要做的了。
就算是崇禎不說,他們也會帶一些弟子,畢竟年紀大了,可不能將自己所學的東西失傳了。
“起來吧,朕還有事情問你們!”
“三位愛卿,朕記得錦衣衛在請你們的時候,讓你們找找你們的精通火器的同道中人,此事可有消息?”
三人看了看,畢懋康道:“陛下,臣認識兩位,分別是焦勖和湯若望,臣和湯若望相識也是通過焦勖介紹的,湯若望是焦勖在西學上的領路人。”
崇禎眉頭輕皺,焦勖他沒有印象,但既然畢懋康都認可了,那肯定也是一位能人。
其次是湯若望,湯若望的大名他卻是知道的,因為這位編寫了《火攻挈要》,明末西洋大炮的最權威的著作。
“兩人在哪裏?”
“西安傳教!”
“傳教?”
聽著傳教兩個字,崇禎有些無語了,好好的正事不幹,跑去傳教,也不知道是咋想的。
不過傳教是人家的信仰,他也沒辦法幹涉。
“愛卿辛苦了,等朕和徐愛卿聊完了,再一起商量怎麽請他們來!”
崇禎說完,又看向徐光啟和孫元化兩人,徐光啟先道:“陛下,您讓臣請的利瑪竇,已經在萬曆三十八年去世了!”
崇禎一愣,他記得這麽個人,因為這人是徐光啟的領路人,卻不記得在這個時間點已經去世了。
“可惜了,不能為朕所用!”
“陛下不要失望,臣這邊還是有幾個人的,天啟年間,臣讓李之藻、張燾、孫學詩到濠鏡(澳門)葡人購買大炮,這三人也是行家,
李之藻尤精數學,著有《同文算指》,
張燾和孫學詩合作了《西洋火攻圖說》,對火器也非常精通,
臣已經寫信讓他們來京了,估計年底就能到北京城了。”
“愛卿辛苦了!”
崇禎大喜後,又看著孫元化:“孫愛卿這邊呢?”
“陛下,臣雖不認識火器專家,但臣認識一位奇人——王徵。”
過了好一會兒,崇禎有了決定:“徐光啟,你擔任火器研究院的首任院長,畢懋康擔任左監院監火銃司司長,孫元化你擔任右監院監火炮司司長!”
“臣等叩謝陛下天恩!”
對於徐光啟和孫元化的能力他是很放心的,可他看過幾篇文章,每篇文章的標題都是駭人聽聞。
諸如《學貫中西的徐光啟,親手將大明推向了亡國深淵》、《大明王朝最大的隱形漢奸徐光啟》。
大致內容是說明朝徐光啟等人搜集曆代天文、地理、醫藥、製作等等編輯成書,讓傳教士帶回西方。
又偽作各種書籍,托名是西方人寫的。
他也不知道那些貼吧作者是從哪裏搞到的證據,言之鑿鑿,但在他看來很反智。
但這事他也不得防。
“另外再成立一個火器學院,也掛在火器研究院下麵。”
徐光啟若有所思道:“陛下,這個火器學院是不是要招一些學生,學習火器的知識?”
“對!”
崇禎看著幾位年紀都挺大的人:“徐愛卿,你們學貫中西,在平日的研究之餘,也要將自己所學編輯成書,負責教授火器學院的學生們。
至於招多少人,什麽標準,一概由火器研究院決定,但每年必須輸出至少一百人,能做到嗎?”
“臣等領旨!”
徐光啟三人齊齊的跪了下去,他們能聽出來,這不是商量,而是必須要做的了。
就算是崇禎不說,他們也會帶一些弟子,畢竟年紀大了,可不能將自己所學的東西失傳了。
“起來吧,朕還有事情問你們!”
“三位愛卿,朕記得錦衣衛在請你們的時候,讓你們找找你們的精通火器的同道中人,此事可有消息?”
三人看了看,畢懋康道:“陛下,臣認識兩位,分別是焦勖和湯若望,臣和湯若望相識也是通過焦勖介紹的,湯若望是焦勖在西學上的領路人。”
崇禎眉頭輕皺,焦勖他沒有印象,但既然畢懋康都認可了,那肯定也是一位能人。
其次是湯若望,湯若望的大名他卻是知道的,因為這位編寫了《火攻挈要》,明末西洋大炮的最權威的著作。
“兩人在哪裏?”
“西安傳教!”
“傳教?”
聽著傳教兩個字,崇禎有些無語了,好好的正事不幹,跑去傳教,也不知道是咋想的。
不過傳教是人家的信仰,他也沒辦法幹涉。
“愛卿辛苦了,等朕和徐愛卿聊完了,再一起商量怎麽請他們來!”
崇禎說完,又看向徐光啟和孫元化兩人,徐光啟先道:“陛下,您讓臣請的利瑪竇,已經在萬曆三十八年去世了!”
崇禎一愣,他記得這麽個人,因為這人是徐光啟的領路人,卻不記得在這個時間點已經去世了。
“可惜了,不能為朕所用!”
“陛下不要失望,臣這邊還是有幾個人的,天啟年間,臣讓李之藻、張燾、孫學詩到濠鏡(澳門)葡人購買大炮,這三人也是行家,
李之藻尤精數學,著有《同文算指》,
張燾和孫學詩合作了《西洋火攻圖說》,對火器也非常精通,
臣已經寫信讓他們來京了,估計年底就能到北京城了。”
“愛卿辛苦了!”
崇禎大喜後,又看著孫元化:“孫愛卿這邊呢?”
“陛下,臣雖不認識火器專家,但臣認識一位奇人——王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