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產物和局限性,衛所製不能說落後,但至少在大明立國之後的那一段時間無疑是最正確的選擇。


    崇禎承認,衛所製為國家財政和邊防建設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加速了西南地區的“改土歸流”,但現在已經名存實亡了。


    剝削的慘重,屯田的侵奪,軍戶逃亡嚴重。


    特別是軍戶,又是朱元璋給後世子孫挖的一個坑,他都很想問問朱元璋,當年設置衛所製的時候是咋想的?


    憑什麽祖上為軍戶,後世子孫都必須是軍戶?


    各種針對軍戶的製度,簡直就是不把軍戶當大明的子民,例如民戶與百戶通婚會連累子孫,軍戶丁男僅許一人為生員,民戶則無限製等等。


    秦良玉和李邦華沒有說話,而是將目光看向了英國公張維賢。


    英國公起身,沉聲道:“陛下想怎麽做?”


    “廢除衛所製,合並衛所,保留精銳,走職業軍士路線。”


    “廢除軍戶製度,自此以後,軍戶和民戶沒有任何區別,民戶享受了,軍戶都能享受。”


    “廢除軍戶屯田,所有軍屯田全部收回來。”


    “自此以後,軍就是軍,職責是保家衛國,守土拓疆,


    民就是民,職責是開荒種地,促進各業百花齊放,各幹各的事,互不幹涉。”


    崇禎一連說了三個廢除,聽的眾人心中齊震。


    也能聽出崇禎廢除衛所製的決心。


    職業化軍士路線,這是他們第一次聽說的,李邦華疑惑道:“陛下,恕臣愚鈍,您說的職業化是什麽意思?”


    “說的通俗一些,軍士將成為士農工商四業之外的第五業,國家與軍士簽訂契約,職責更加單一和明確,服役一定年限後退出軍隊。”


    “初步設想,兩京十三省根據麵積大小和地理位置,保留三到五萬人的精銳,


    九邊根據防線和地理位置,保留三到十萬的數量,


    加上禁軍和京營,大明最終的數量保留在一百二十到一百五十萬人。”


    “另外再招一批約為三十萬左右的兵募(預備役),平時和職業化軍士的訓練一致,


    但不負責守土拓疆,作為職業化軍士的補充力量,戰時也會作為預備兵力投放戰場。”、


    “這麽算下來,總計是一百八十萬軍士。”


    眾人再次被崇禎的規劃給震撼了,畢竟以前都是衛所製、府兵製和募兵製,這種走職業化路線的的好處多多。


    諸如調動的及時性、訓練和指令的統一性、軍隊的純粹性等等,最終形成強悍的戰鬥力。


    英國公張維賢眉頭緊皺:“陛下,整頓衛所臣是極力讚成的,職業化軍隊好處也多,但問題也不少,


    例如軍餉。即便是一百二十萬正式軍士,每人按十八兩算,一年就是兩千兩百萬兩,


    三十萬兵募按一年十二兩算,一年也需要三百六十萬兩,


    再加上吃喝兵器等等,一年至少五千萬兩白銀或者等價的東西,這筆龐大的開支朝廷根本無法負擔。”


    “英國公,您算的沒錯,但有一點是有偏差的,兵募不一定給軍餉,


    或者給那麽高的軍餉,這就好比現在的役,他們給官府幹活,官府也沒給銀子呀。”


    英國公說完,不待崇禎回應,李邦華出聲了,隨即又道:“還有吃喝這些,朝廷雖然廢除了軍戶和軍屯,但也不是說不留田了,


    臣在想,兵募能不能直接放在各省,例如陝西有三萬預備役,那朝廷留十萬畝良田就行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斬盡奸臣後,大明盛世三百年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佚名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佚名並收藏斬盡奸臣後,大明盛世三百年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