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禎眼中讚許之色更盛,滿桂、秦良玉等人也都是點頭,和他們自己分析的一致。


    對於這個棄文從武的新武進士形象大為改觀。


    曆史上,在崇禎元年的三四月份,林丹汗率部暴打了土默特部,將土默特的王城歸化城都給占領了。


    土默特在這種情況下,隻能西進,也就談不上對大明用兵的。


    雖然沒有了土默特的威脅,但吞並了諸部的察哈爾比土默特更強大。


    而且在崇禎元年六月破邊,進入大同境內劫掠,軍民死傷數萬,和堵胤錫猜測的一致。


    更氣憤的是,在崇禎五年二月之前,盤踞在歸化城的林丹汗屢次犯邊,大同和宣府簡直成了他們的後花園,想來就來想走就走。


    “朕有些累了,想休息會兒,你們去外麵推演一下,看看如果林丹汗要進攻,會從哪裏進攻,我大明該用何等策略將利益最大化,等有結果了來告訴朕!”


    眾人起身行禮後退出了大堂,崇禎一人站在地圖前,眼光閃動。


    他之所以用了很多借口將土默特的使團給幹掉,一方麵是料定了土默特不敢打,殺個使團提提氣。


    一方麵是削弱土默特的實力,智者才是蒙古最缺的。


    三是震懾,假作真時真亦假,給土默特一種隻要他們敢出兵,大明就敢奉陪到底的勢頭。


    否則使團回去了,他們隻會得寸進尺,那就一定會出兵。


    麵對大明和西遷的林丹汗,土默特無法兩線作戰,隻能聯合其他部落共同抵抗林丹汗的大軍。


    兩敗俱傷才符合大明的利益,等土默特退走後,林丹汗的大軍缺少補給,麵對追擊的建奴就有沒有抵抗之力。


    要麽進攻大明劫掠一番補充所需,要麽繼續西遷。


    可西邊就是鄂爾多斯和退走的土默特等部,肯定會遭到頑強抵抗。


    無法持久作戰又麵對追擊,那就隻能挑軟柿子的大明進攻了。


    可他們已經料敵先機,做了一番準備,不求打贏,隻要拖住林丹汗,等著建奴大軍追上來就行了。


    林丹汗要麽和大明聯合,要麽被建奴打殘了再投降,因為建奴不敢接受一個黃金家族王係的大汗,那可是顆定時炸彈。


    麵對兩難,隻要林丹汗還有些骨氣,那就會主動和大明聯合共同抗擊建奴。


    大明隻要給林丹汗一些支持,兩方就能火拚起來。


    建奴久攻林丹汗不下,大軍又無法長時間在草原停留,


    關寧防線又突不破,那就隻能繞道蒙古,從喜峰口進入大明境內,直逼北京城。


    而他在那條路線上早就秘密布置了伏兵,隻要敢入關,他就關門打狗。


    這是在大明騎兵和野戰軍戰力起來之前,唯一能削弱建奴實力的一次機會了。


    哪怕是他造一千門紅夷大炮送到寧遠城,沒有騎兵掩護,紅夷大炮也隻能守城無法野戰。


    可以說,從他穿越過來開始,一切的布局,就是逼皇太極和建奴重走曆史上崇禎二年的己巳之變的路線。


    包括他巡視西北,以及接下來搞八大晉商,都是計劃中的一環。


    蒙古其他諸部與建奴比起來,那都是小兒科。


    不將建奴給打的幾年內緩不過來,那崇禎五年後陝西、河南、山西等地大災並起,


    再加上遼東,他就算是天大的能力,大明都要完犢子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斬盡奸臣後,大明盛世三百年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佚名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佚名並收藏斬盡奸臣後,大明盛世三百年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