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7章
斬盡奸臣後,大明盛世三百年 作者:佚名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第二,研究這東西,一時半會、甚至三年五年也不一定能出成果,但會耗費無數的錢財,
如果最終沒有結果,那錢財就會白白浪費了,陛下能支持一年、兩年,還能支持十年嗎?”
聽完這兩個問題後,崇禎掃了一圈中堂內的眾人:“想必你們都有這種疑惑吧!”
“第一個問題,朕沒法給你們準確的回答,即便朕做了那麽多努力,未來一切都是未知的,但我們不能因為未知就放棄了現在,
假如說未來幾年十年後,我們消滅了外敵,四海澄清的時候再開始研究,那我們是不是就浪費了這些年的時間?
退一萬步講,即便大明真的出問題了,那我們還有億萬漢人同胞,
受惠的依舊是他們,這又有什麽關係呢?”
“至於第二個問題,不出成果,那是一定的,
沒有什麽是百分百能出的,否則也不至於火器兩百多年了才這麽一點進步,
但在研究的過程中,我們會發現很多有用的東西,這些東西可能會用在其他器械上,
而且還培養了無數有研究能力的匠人,他們能以此謀生,能研究其他東西,這就足夠了,
任何的技術,研究了就可能進步,不研究那就沒有絲毫進步的可能。
至於說能支撐幾年,這是個經濟學的問題,朕現在沒法跟你們解釋,
但朕可以保證,隻要朕在,就一直會支持。”
“這個回答,滿意嗎?”
滿意嗎?眾人不知道。
但他們都被崇禎的的話給震住了。
哪怕大明滅亡了,研究出來的東西依舊會造福漢人、百姓,何等的大格局、大胸懷。
“牢騷太盛防腸斷,風物長宜放眼量。”
崇禎端著茶杯,喝了口茶後,慢悠悠的說了一句。
“行了,該說的朕都說了,決定權在你手中,
如果你不願意,朕也不會怪你,畢竟人各有誌,如果你想通了,
想出來做點事情,就到西安府找朕,朕會在西安府待幾天!”
“即便不來,這種造福百姓的大功業之事,朕也會找人做!”
“走了!”
崇禎放下茶杯,很是瀟灑的朝著大門外走去。
“陛下,您好歹留下吃頓飯,讓臣……”
“不了,如果你出山,咱們有的是時間聚聚,如果你不出山,吃這頓飯也沒沒意義!”
周遇吉和曹變蛟等人對視了一眼後立刻跟了上去。
而堵胤錫則是看著王徵,低聲道:“王大人,陛下真的是求賢若渴,關係百姓疾苦,
晚輩這一路跟著陛下,陛下的心胸、格局、氣魄都深深讓晚輩折服,
晚輩堅信,給陛下十年時間,大明必定能重回巔峰,萬國來朝,
晚輩知道您有您的難處,但還請您慎重考慮,晚輩告辭!”
堵胤錫說完,對著王徵行了一禮後轉身離去。
看著身影消失的眾人,王徵歎了口氣,眼中有些遊離。
隻是這份遊離沒持續多久,就被幾道聲音給驚醒了,轉身才發現是自己的大弟王徽、季弟王徹。
“兄長,陛下怎麽就走了?”
“兄長,陛下此番前來所為何事?”
麵對兩位兄弟的詢問,王徵歎了口氣,將崇禎此番前來的目的講了一遍,又將整個對話描述了一遍。
兩人也被崇禎的話給震住了,年少新帝會有如此卓越、超遠的見識。
“大兄,你糊塗呀!”
突然,王徽高喝了一聲,將王徵和王徹嚇了一跳。
“大兄,《孝經》有雲:身體發膚受之父母,未敢損傷,孝之始也,
如果最終沒有結果,那錢財就會白白浪費了,陛下能支持一年、兩年,還能支持十年嗎?”
聽完這兩個問題後,崇禎掃了一圈中堂內的眾人:“想必你們都有這種疑惑吧!”
“第一個問題,朕沒法給你們準確的回答,即便朕做了那麽多努力,未來一切都是未知的,但我們不能因為未知就放棄了現在,
假如說未來幾年十年後,我們消滅了外敵,四海澄清的時候再開始研究,那我們是不是就浪費了這些年的時間?
退一萬步講,即便大明真的出問題了,那我們還有億萬漢人同胞,
受惠的依舊是他們,這又有什麽關係呢?”
“至於第二個問題,不出成果,那是一定的,
沒有什麽是百分百能出的,否則也不至於火器兩百多年了才這麽一點進步,
但在研究的過程中,我們會發現很多有用的東西,這些東西可能會用在其他器械上,
而且還培養了無數有研究能力的匠人,他們能以此謀生,能研究其他東西,這就足夠了,
任何的技術,研究了就可能進步,不研究那就沒有絲毫進步的可能。
至於說能支撐幾年,這是個經濟學的問題,朕現在沒法跟你們解釋,
但朕可以保證,隻要朕在,就一直會支持。”
“這個回答,滿意嗎?”
滿意嗎?眾人不知道。
但他們都被崇禎的的話給震住了。
哪怕大明滅亡了,研究出來的東西依舊會造福漢人、百姓,何等的大格局、大胸懷。
“牢騷太盛防腸斷,風物長宜放眼量。”
崇禎端著茶杯,喝了口茶後,慢悠悠的說了一句。
“行了,該說的朕都說了,決定權在你手中,
如果你不願意,朕也不會怪你,畢竟人各有誌,如果你想通了,
想出來做點事情,就到西安府找朕,朕會在西安府待幾天!”
“即便不來,這種造福百姓的大功業之事,朕也會找人做!”
“走了!”
崇禎放下茶杯,很是瀟灑的朝著大門外走去。
“陛下,您好歹留下吃頓飯,讓臣……”
“不了,如果你出山,咱們有的是時間聚聚,如果你不出山,吃這頓飯也沒沒意義!”
周遇吉和曹變蛟等人對視了一眼後立刻跟了上去。
而堵胤錫則是看著王徵,低聲道:“王大人,陛下真的是求賢若渴,關係百姓疾苦,
晚輩這一路跟著陛下,陛下的心胸、格局、氣魄都深深讓晚輩折服,
晚輩堅信,給陛下十年時間,大明必定能重回巔峰,萬國來朝,
晚輩知道您有您的難處,但還請您慎重考慮,晚輩告辭!”
堵胤錫說完,對著王徵行了一禮後轉身離去。
看著身影消失的眾人,王徵歎了口氣,眼中有些遊離。
隻是這份遊離沒持續多久,就被幾道聲音給驚醒了,轉身才發現是自己的大弟王徽、季弟王徹。
“兄長,陛下怎麽就走了?”
“兄長,陛下此番前來所為何事?”
麵對兩位兄弟的詢問,王徵歎了口氣,將崇禎此番前來的目的講了一遍,又將整個對話描述了一遍。
兩人也被崇禎的話給震住了,年少新帝會有如此卓越、超遠的見識。
“大兄,你糊塗呀!”
突然,王徽高喝了一聲,將王徵和王徹嚇了一跳。
“大兄,《孝經》有雲:身體發膚受之父母,未敢損傷,孝之始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