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局勢再穩定一些,將中樞的軍、政再分離,搞一個與內閣對應的軍機處。


    內閣負責行政和民生,也就是掌控大明的財政經濟人事大權。


    軍機處負責一切軍事訓練和調動、戰爭、戰術、戰略等等製定。


    軍機處需要內閣的錢糧等等供應和保障,內閣需要軍機處軍事震懾,兩者相互牽製又相互配合。


    當然了,最終決策權掌控在皇帝手中,居中調停,


    否則兩個隻能是相互牽製了,尿不到一起去,那麻煩就大了。


    “第二件事情,是關於大同鎮的事情!”


    崇禎說到這裏,看著袁可立:“袁愛卿,你將情況給諸位愛卿說一遍!”


    袁可立上前,然後看著眾人:“諸位,兩個多月前陛下在宣府砍了土默特使團……目前的情況是,我們擔心建奴或者林丹汗打完了,會入侵大同劫掠補充物資,


    而大同鎮的情況有些不容樂觀,所以陛下考慮從其他地方調三萬大軍入駐大同鎮,協助大同防守!”


    袁可立花了半刻鍾的時間,將土默特、察哈爾林丹汗、建奴的情況講了一遍。


    但隱去了大同軍中的具體情況和大同鎮接下來的具體計劃。


    “諸位說說吧,從哪裏調軍比較合適?”


    眾人陷入沉思之中。


    好一會兒之後,禮部尚書劉宗周輕聲道:“陛下,目前來看,隻能從山西和北直隸的都司抽調一部分軍士了。”


    “劉大人,想法是好,但不太可行!”


    劉宗周剛說完,兵部尚書侯徇就出聲:“現在衛所是什麽情況,這一次我下去以後才徹底的了解,


    調人自然是可以,但這群人基本荒廢了,讓他們做做雜活、運送一下物資勉強還行,


    協守大同就算了,別一開戰,敵人還沒打進來,他們自己就跑了,


    其次就是一個衛所抽個五百到一千人,按照三萬算,就得三十到五十個衛所,到了大同很難協調在一起,配合不好更容易出問題!”


    眾人一聽都沉默了,衛所的糜爛他們也很清楚,否則遼東就不可能搞募兵製。


    “調太原鎮的?”


    “不行,他們要防守河套平原的外敵!”


    “延綏鎮?”


    “延綏剛剛換了總兵,還在整頓中,自己都顧不過來,哪能抽出兵力!”


    內閣六部在討論著,本地衛所不行、邊鎮也不行。


    大同最近的是宣府和太原鎮(偏關),相距都在四五百裏左右。


    可太原現在隻有三萬餘人,要防守一千六百餘裏的防線,防守還行,但想抽萬把人出來根本就不可能。


    宣府現在在整頓,定編雖有八萬餘人,可吃空餉嚴重,老弱病殘也多,


    雖然滿桂整頓了兩個多月了,重新招了人,但戰力真不一定能高到哪裏去。


    且北京城的北屏障,根本就不能調動。


    除這兩鎮外,其餘六鎮倒是有些兵。


    固原的兵要監視寧夏、甘肅以及陝西其餘五道總兵。


    寧夏、甘肅兩鎮倒是有一些兵,但距離四五千裏,等他們過來,黃花菜都涼了。


    看著爭論的群臣,崇禎淡淡道:“朕倒是有個調兵的地方!”


    “請陛下示下!”


    群臣一愣,隨即齊刷刷的朝著崇禎行禮。


    重新走到一遍的地圖前,伸手指了指地圖上的兩個地方:“這兩個地方如何?”


    “昌平鎮?”


    “真保鎮?”


    看著皇帝伸手指的兩處地方,眾人驚呼了一聲,


    袁可立和孫承宗兩人臉色凝重。


    大明九邊應該是九鎮,但北方威脅日漸嚴重。


    嘉靖年間,韃靼不斷騷擾,俺答入侵,劫掠京畿之地瀟灑離去,於是朝廷在韃靼入侵路線上,北京城的西北增設了真保和昌平兩鎮。


    真保是加強西邊大同防禦的戰略,昌平是加強北麵宣府的防禦,


    “陛下,從真保和昌平調兵是不是再考慮一下?”


    禮部尚書劉宗周說完,神色又凝重了幾分:“陛下,昌平鎮設立的主要目的是看護大明皇陵,


    國之大事,在祀與戎,而祀莫重於陵寢,戎莫重於畿輔。”


    “臣讚同劉大人所說,皇陵乃一國之命脈和氣運、王氣,護住皇陵便是一國之大事,


    昌平鎮的存在,近一些可讓陵寢奠安,遠一些的作用色是控製畿輔。”


    “對,昌鎮外圍雖然有宣鎮、薊鎮作為屏障,又有紫荊關可以身援,


    對外扼控要害,對內可以擁護京陵,護衛京畿,幹係至重,請陛下三思。”


    眾臣對皇帝要調昌平的駐軍基本都持反對意見。


    如果說北方九鎮守的是邊境安全,那昌鎮守的是王朝存亡,輕易不可動。


    “那你們說從哪裏調?”


    “這……”


    麵對崇禎的反問,眾人啞口無言,臉色難看的沉默了下來,眼中有些悲哀。


    大明九邊十一鎮,五百多衛所,軍籍黃冊定員高達兩百八十萬,可現在是調無所調。


    “孫愛卿、袁愛卿,你們兩個剛剛沒有表態,是有什麽想法嗎?”


    聽著崇禎的詢問,眾人將目光看向了兩人。


    眾人之中要說對大明的熟悉程度和帶兵,這兩人是眾人之首。


    “臣倒是有些不同意見!”


    “臣也有不同意見!”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斬盡奸臣後,大明盛世三百年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佚名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佚名並收藏斬盡奸臣後,大明盛世三百年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