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1章
斬盡奸臣後,大明盛世三百年 作者:佚名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成國公朱純臣通敵,證據確鑿,全族羈押,待斬?”
“這怎麽可能,這可是一朝國公呀,從成祖時就傳下來的,兩百多年與國同休的國公,怎麽會通敵!”
“叛徒,死有餘辜,隻是誅全族?不應該誅九族嗎?”
“誅全族都不好說,你們想想,朱純臣的妻子是萬曆朝的安寧公主,當今陛下的親姑奶奶,怎麽誅?”
“哼,晉王是藩王,都能通敵,國公是尊貴,但能尊貴的過親王?大明到到了這個地步,也都是咎由自取!”
“想死是不是,朝廷的事情是我們能議論的?這話要是被有心人弄一下,你免不了一頓皮肉之災。”
“話不能這麽說,藩王幾十個,而國公才五個,身份雖然不如藩王最貴,但權利、自由等等都不是藩王能比的。”
“哎,我不關注這些,這些蛀蟲死一個少一個,對我們有利,我比較關注的是孔尚達孔夫子到底是什麽情況!”
“等著唄,估計明天的報紙就會出了!”
……
百姓們議論紛紛,有對朱純臣的哀其不幸怒其不爭,有對他的怒罵,也有稱讚皇帝聖明的。
但更多的百姓是對孔尚達為什麽會在午門行刑,以及龍井關戰報真實性的猜測。
到了午時的時候,又一件事情在北京城內炸開了鍋。
整個京城大街小巷貼滿了啟用標點符號的告示,大致意思就是朝廷對句讀有了新規定。
明年所有等級的科考全部使用新的句讀方式,凡試卷未使用新規定者,直接按舞弊處理。
“搞什麽呀,新規現在才出來,這都刀架到脖子了,朝廷一點都不考慮我們!”
“就是,沿用了多年的句讀方式,豈是說改就能改的?”
“五錢銀子?怎麽不去搶呀,不買,堅決不買,隻要我們所有人都不買,難道朝廷將我們都判為舞弊嗎?”
“就是,到時候看看是我們丟人,還是朝廷丟人,我們要齊心協力!”
……
士子文人們看完告示都在紛紛吐槽,隨後各自散去。
兩刻鍾後,整個大明日報館門前擠滿了北京城的百姓。
“老趙,你不是說堅決不買嗎?你小子擠什麽?還君子呢,我呸!”
“你不是也說抵製嗎?老大別說老二,你那點小心思我早就猜到了,
我們都不買,也不用,你自己用了,然後狀元就是你了的?呸,你連舉人都中不了!”
“給我來一本,這是一兩銀子!”
“我出二兩銀子一本,要十本,放心,規矩我懂,堅決不會倒賣的!”
“王八蛋,有銀子你了不起呀,有沒有考慮我們?”
“卑鄙,太高價格,讓我們買不起,然後他們買的就能占得先機了,果然是越有銀子越卑鄙!”
“朝廷也真是,就不能多搞幾個刻坊嗎?整個北京城多少人?整個大明多少人?”
“不懂就別亂說,你知道這裏是哪裏嗎?這裏以前是朝廷的經廠,專管經書印版及印成書籍、佛經、道藏、藩藏的地方,
據說這裏麵各類內府匠役近萬名,這裏都印不出來,還有哪裏能印出來?”
……
一時間,整個大明日報館前被擠的水泄不通,有讀書人、有富商、還有很多百姓。
他們中有拿著整錠的銀子、也有碎銀,更多的則是用小口袋裝著一枚枚銅錢。
這些銅錢上或是布滿油汙、或是沾著血絲、或者上滿銅鏽。
從這些銅錢上就能看出百姓生活的不容易。
事關自家娃以後的前途,他們將積蓄拿出來。
如果崇禎看到,估計會想起後世那句不能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當然了這也就是天子腳下才會有這種現象。
“這怎麽可能,這可是一朝國公呀,從成祖時就傳下來的,兩百多年與國同休的國公,怎麽會通敵!”
“叛徒,死有餘辜,隻是誅全族?不應該誅九族嗎?”
“誅全族都不好說,你們想想,朱純臣的妻子是萬曆朝的安寧公主,當今陛下的親姑奶奶,怎麽誅?”
“哼,晉王是藩王,都能通敵,國公是尊貴,但能尊貴的過親王?大明到到了這個地步,也都是咎由自取!”
“想死是不是,朝廷的事情是我們能議論的?這話要是被有心人弄一下,你免不了一頓皮肉之災。”
“話不能這麽說,藩王幾十個,而國公才五個,身份雖然不如藩王最貴,但權利、自由等等都不是藩王能比的。”
“哎,我不關注這些,這些蛀蟲死一個少一個,對我們有利,我比較關注的是孔尚達孔夫子到底是什麽情況!”
“等著唄,估計明天的報紙就會出了!”
……
百姓們議論紛紛,有對朱純臣的哀其不幸怒其不爭,有對他的怒罵,也有稱讚皇帝聖明的。
但更多的百姓是對孔尚達為什麽會在午門行刑,以及龍井關戰報真實性的猜測。
到了午時的時候,又一件事情在北京城內炸開了鍋。
整個京城大街小巷貼滿了啟用標點符號的告示,大致意思就是朝廷對句讀有了新規定。
明年所有等級的科考全部使用新的句讀方式,凡試卷未使用新規定者,直接按舞弊處理。
“搞什麽呀,新規現在才出來,這都刀架到脖子了,朝廷一點都不考慮我們!”
“就是,沿用了多年的句讀方式,豈是說改就能改的?”
“五錢銀子?怎麽不去搶呀,不買,堅決不買,隻要我們所有人都不買,難道朝廷將我們都判為舞弊嗎?”
“就是,到時候看看是我們丟人,還是朝廷丟人,我們要齊心協力!”
……
士子文人們看完告示都在紛紛吐槽,隨後各自散去。
兩刻鍾後,整個大明日報館門前擠滿了北京城的百姓。
“老趙,你不是說堅決不買嗎?你小子擠什麽?還君子呢,我呸!”
“你不是也說抵製嗎?老大別說老二,你那點小心思我早就猜到了,
我們都不買,也不用,你自己用了,然後狀元就是你了的?呸,你連舉人都中不了!”
“給我來一本,這是一兩銀子!”
“我出二兩銀子一本,要十本,放心,規矩我懂,堅決不會倒賣的!”
“王八蛋,有銀子你了不起呀,有沒有考慮我們?”
“卑鄙,太高價格,讓我們買不起,然後他們買的就能占得先機了,果然是越有銀子越卑鄙!”
“朝廷也真是,就不能多搞幾個刻坊嗎?整個北京城多少人?整個大明多少人?”
“不懂就別亂說,你知道這裏是哪裏嗎?這裏以前是朝廷的經廠,專管經書印版及印成書籍、佛經、道藏、藩藏的地方,
據說這裏麵各類內府匠役近萬名,這裏都印不出來,還有哪裏能印出來?”
……
一時間,整個大明日報館前被擠的水泄不通,有讀書人、有富商、還有很多百姓。
他們中有拿著整錠的銀子、也有碎銀,更多的則是用小口袋裝著一枚枚銅錢。
這些銅錢上或是布滿油汙、或是沾著血絲、或者上滿銅鏽。
從這些銅錢上就能看出百姓生活的不容易。
事關自家娃以後的前途,他們將積蓄拿出來。
如果崇禎看到,估計會想起後世那句不能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當然了這也就是天子腳下才會有這種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