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9章
斬盡奸臣後,大明盛世三百年 作者:佚名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袁閣老,您叫我?”
聽著聲音,鄭芝龍轉身看著午門內走出的身影,立刻上前幾步。
“一官,時間還早,本閣帶你去吏部和兵部辦理轉遷憑證、勘和憑證,然後領取《為證需知》等等,
順便再給你介紹一下兵部和戶部的兩位尚書、侍郎,方便你接下來幾日的工作!”
說到這裏,袁可立又看著一邊的戚元功三人:“你們三個也一起吧。”
“有勞袁閣老!”
四人立刻朝著袁可立拱手行禮,很是感激。
有著袁可立的帶領以及皇帝的旨意,兩部辦事速度很快,隻是小半個時辰的功夫,所有手續和注意事項等等全部搞定。
辦完了事情後,袁可立將兩人送到部院門口,看著四人:“到了福建,你們要配合的地方也很多,還要並肩作戰,一路上多熟悉熟悉。
一官,他們三個家學淵源,有戚繼光、戚金兩位大明的名將,兵法韜略深厚,你不是想看戚將軍的兩本兵書嘛,現在機會來了,絕對比你自己看要靠譜。
元功,鄭參將有海外諸國和海戰的經驗,你們也要請教一下,取他之長補己之短!”
“袁閣老放心,末將等明白!”
四人感謝後,又留下相互通信的地址,約定好離開的時間後,各自散去。
鄭芝龍朝著下榻的醉仙樓而去,錦衣衛給他安排了住處,但那隻是普通的客房,也不方便。
自己也不缺銀子,自然就選擇了京城最豪華的醉仙樓。
休息的同時,也能打聽一些消息,京城任何一點消息對以後都是有幫助的。
等他到酒樓的時候,整座酒樓已經是人滿為患,找到提前定好的雅間時,錦衣衛百戶程明陽和幾位護送他的錦衣衛已經到了。
“鄭兄,你來了,看你滿麵喜色,肯定是心想事成了!”
“還行!”
鄭芝龍接過程明陽遞過一杯酒,一飲而盡:“你們聊什麽呢,興致這麽高?”
“哦,鄭兄下午在宮內,可能還不知道,朝廷下午下了詔書,成立了中醫研究院,集合大明部分名醫的力量,研究中醫技術,
目的是解決胎兒夭折、外傷感染、瘟疫等等醫道難題。
詔書上公布的有張景嶽、秦昌遇、吳又可、李中梓等五六十位名醫,每一位都是享譽方圓數百裏的醫道大家,
這是我大明百姓之福,整個京城的人都在議論著呢!”
程明陽說到這裏,推開雅間的窗戶,無數的議論聲瞬間傳入雅間內。
“陛下每每行事都超出我們的意料之外,每一件都是站在百姓的角度在思考。”
“那是,陛下乃大明之主,億萬百姓之主,所做之事自然不能用常理來揣摩!”
“雖然超出預料,但我喜歡,哈哈哈!”
“如今的大明有中興的兆頭,未來有個好日子了!”
“中醫研究院的成立才是頭等大事,好一些的,胎兒和母親死一個,壞一點的一屍兩命,簡直是人間悲劇!”
“哎,誰說不是呢,不過外傷感染這個也很重要,這樣將士們就不怕死了!”
“這兩者與瘟疫相比就不算什麽了,一場瘟疫爆發,簡直就是人間地獄,輕者感染,重則全家滅絕,甚至整個村子死絕,
大明一朝戰死的將士可能都沒有一場大瘟疫死的多,這個解決了才是最重要的。”
“要我說,醫道一事,就必須由朝廷重點把控,看看那些黑心藥店、郎中還往哪裏逃!”
“這道詔書傳出後會還會有其他名醫加入,人多力量大,說不定還真能解決!”
聽著聲音,鄭芝龍轉身看著午門內走出的身影,立刻上前幾步。
“一官,時間還早,本閣帶你去吏部和兵部辦理轉遷憑證、勘和憑證,然後領取《為證需知》等等,
順便再給你介紹一下兵部和戶部的兩位尚書、侍郎,方便你接下來幾日的工作!”
說到這裏,袁可立又看著一邊的戚元功三人:“你們三個也一起吧。”
“有勞袁閣老!”
四人立刻朝著袁可立拱手行禮,很是感激。
有著袁可立的帶領以及皇帝的旨意,兩部辦事速度很快,隻是小半個時辰的功夫,所有手續和注意事項等等全部搞定。
辦完了事情後,袁可立將兩人送到部院門口,看著四人:“到了福建,你們要配合的地方也很多,還要並肩作戰,一路上多熟悉熟悉。
一官,他們三個家學淵源,有戚繼光、戚金兩位大明的名將,兵法韜略深厚,你不是想看戚將軍的兩本兵書嘛,現在機會來了,絕對比你自己看要靠譜。
元功,鄭參將有海外諸國和海戰的經驗,你們也要請教一下,取他之長補己之短!”
“袁閣老放心,末將等明白!”
四人感謝後,又留下相互通信的地址,約定好離開的時間後,各自散去。
鄭芝龍朝著下榻的醉仙樓而去,錦衣衛給他安排了住處,但那隻是普通的客房,也不方便。
自己也不缺銀子,自然就選擇了京城最豪華的醉仙樓。
休息的同時,也能打聽一些消息,京城任何一點消息對以後都是有幫助的。
等他到酒樓的時候,整座酒樓已經是人滿為患,找到提前定好的雅間時,錦衣衛百戶程明陽和幾位護送他的錦衣衛已經到了。
“鄭兄,你來了,看你滿麵喜色,肯定是心想事成了!”
“還行!”
鄭芝龍接過程明陽遞過一杯酒,一飲而盡:“你們聊什麽呢,興致這麽高?”
“哦,鄭兄下午在宮內,可能還不知道,朝廷下午下了詔書,成立了中醫研究院,集合大明部分名醫的力量,研究中醫技術,
目的是解決胎兒夭折、外傷感染、瘟疫等等醫道難題。
詔書上公布的有張景嶽、秦昌遇、吳又可、李中梓等五六十位名醫,每一位都是享譽方圓數百裏的醫道大家,
這是我大明百姓之福,整個京城的人都在議論著呢!”
程明陽說到這裏,推開雅間的窗戶,無數的議論聲瞬間傳入雅間內。
“陛下每每行事都超出我們的意料之外,每一件都是站在百姓的角度在思考。”
“那是,陛下乃大明之主,億萬百姓之主,所做之事自然不能用常理來揣摩!”
“雖然超出預料,但我喜歡,哈哈哈!”
“如今的大明有中興的兆頭,未來有個好日子了!”
“中醫研究院的成立才是頭等大事,好一些的,胎兒和母親死一個,壞一點的一屍兩命,簡直是人間悲劇!”
“哎,誰說不是呢,不過外傷感染這個也很重要,這樣將士們就不怕死了!”
“這兩者與瘟疫相比就不算什麽了,一場瘟疫爆發,簡直就是人間地獄,輕者感染,重則全家滅絕,甚至整個村子死絕,
大明一朝戰死的將士可能都沒有一場大瘟疫死的多,這個解決了才是最重要的。”
“要我說,醫道一事,就必須由朝廷重點把控,看看那些黑心藥店、郎中還往哪裏逃!”
“這道詔書傳出後會還會有其他名醫加入,人多力量大,說不定還真能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