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


    聽著毛文龍的問題,眾人麵麵相覷,搞不清楚大帥是何意。


    不待他們多想,毛文龍繼續道:“本帥三十歲從軍,至今已有二十五年,經曆大小近百戰,殺敵一千餘人,


    東江開鎮後,一直在後方牽製建奴,緩解寧遠防線的壓力。


    大的勝利諸如鎮江大捷,那是大明與建奴的第一次勝利,也是第一次收複失地,更是第一次獻俘闕下。


    從最初的兩百餘人,發展到現在的近三萬精銳和數十萬百姓。


    如果不是本帥,這數十萬的遼民不說全部被屠殺,但至少日子絕對不好過!從這一點來說,本帥是有功於大明的。


    但本帥這些年的確也是墮落了,虛冒兵餉、私運禁物、私收關稅、私通建奴等等,


    這些問題,本帥敢說,在陛下登基之前,大明三品以上的武將中,十個中至少有九個有這些問題,


    所以這些問題,說大也大,說小也小。


    但本帥也是不得已,朝廷不給餉銀,四年合起來都沒有關寧軍一年多,


    數萬軍士要吃飯,數十萬百姓也要吃飯,本帥不這麽做能怎麽辦,看著數萬將士與數十萬百姓餓死嗎?


    從這一點來看,本帥雖有苦衷、雖迫不得已,但終究是逾越了臣子的本分,


    尤其是與建奴通信,更是可能被文臣打上勾結通敵的名頭,就是個奸臣!


    所以說,本帥既不是忠臣也不是奸臣,隻能說算是個能臣、幹吏!”


    “本帥這麽多年來,若是想投靠建奴,早就投靠了,為何沒有?因為本帥也在觀望。


    身存亂世,我等隻求一條安身立命的出路,本帥可以不考慮自身,但這東江的三萬將士呢?還有數十萬百姓怎麽辦?


    為奴為婢還是普通百姓,都在本帥的一念之間。


    大明朝廷日漸衰落,但瘦死的駱駝比馬大,而建奴從弱小中崛起,但卻能逐漸拉攏蒙古諸部,與大明抗衡,但底蘊不足,最終鹿死誰手,猶未可知。


    至於說那些文臣所提的本帥想列土封王,成為軍閥,建立藩國,這都是扯淡的事情,


    整個東江就這麽大一點,吃穿用度等等都不能自給,無論是哪一方勝了,隻要一道禁海令,等待我們的隻有死亡。”


    “富貴險中求,這沒錯,但你們要記住,富貴險中求,也在險中丟,求時十之一,丟時十之九,大丈夫行事,當摒棄僥幸之念。


    雖然收獲不如險中大,但勝在穩,隻要人活著,萬事皆有可能。”


    聽著毛文龍對自己的評價以及局勢的分析,眾心腹張嘴想說什麽卻不知道該從哪裏說起。


    這一刻,他們才知道,平日裏專擅橫態的大帥才是最清醒的。


    或許是這份清醒才讓大帥在眾多勢力中幸存下來,繼而逐步壯大了。


    “可、可義父,您說了這麽多,還是沒有說我們的活路在哪裏?”


    “兩點!”


    毛文龍指著海的盡頭若隱若現的建奴城池:“第一,如果建奴入侵朝鮮,我們就是襲擾,甚至趁機收複丹東到鳳凰城等一線的建奴城池,


    隻要讓朝廷看見我們的戰力,這就好辦了!”


    “第二,你們還記得陛下在白杆兵進京時的那番宣誓吧,當初我以為陛下隻是想振奮人心、鼓舞士氣,


    如今看來,陛下不是自大之言,而是真心想要完成這些目標。


    即便是陛下滅掉建奴後,外敵盡去,想要完成這些目標,總就是需要武將的,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斬盡奸臣後,大明盛世三百年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佚名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佚名並收藏斬盡奸臣後,大明盛世三百年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