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諸國大航海的本質是為了獲得更多的貿易夥伴和利益,地盤隻是附帶的產物,


    當年鄭和下西洋就已經證明了大明的各種東西在海外那都是炙手可熱,可以賣的高價的,


    而海外諸國有很多的礦產資源,諸如大量的銅礦、金礦、香料等等,這些都是我們缺少的,


    既然如此,我們為什麽不能在大航海中將大明發展成為整個世界的貿易中心呢?


    整個世界各地的銀子嘩嘩的流入,大明何愁不富有呢?


    隻要大明成為世界的中心、真正的天朝上國,那麽各個國家的人才不用去請,他們就會求著加入大明,到時候讓不讓他們來,還得看咱們的心情。


    當然了,如果他們願意公平交易,那我們自然遵守,可他們若是搞事情,我們也不慣著,那就打到他們屈服。


    如果他們沒有足夠的金銀來支付,那可以用他們的特產,甚至說用他們的礦產來抵扣;


    到時候為了保證我們商隊的安全和補給,以及保證我們的礦藏的正常開采,朕在各地駐紮幾個衛所,這不過分吧!”


    過分嗎?


    這個真不過分!


    聽著皇帝的話,眾人滿臉的古怪之色。


    但更多的則是興奮之色,他們都是熟知本朝曆史的人,據記載大明的東西在海外諸國的價格。


    “陛下,據大明會典記載,當年鄭和下西洋回來,帶回來了諸多的使節,成祖下令宴請使節,宴會結束後,宴請用的餐具官窯青花瓷器少了五百百十件,一查之下,竟然是使節順走了。


    他們回程時也購買了大批量的瓷器回去,足可以看出海外諸國對瓷器的追捧了。”


    “不錯,據記載,當年南洋的肉荳蔻每斤五百文,大楓子每斤一百文……而我大明的青白花瓷盤,每個五百貫,青白花碗,三百貫,而大明境內連半成都不到,相差了二三十倍。”


    “陛下,瓷器重在材料、畫工等等,我們可以帶著工匠在當地開窯,用船運到周邊國家,如此成本更低,獲益更高!”


    ……


    一時間眾人紛紛暢想著未來,數十倍的差價,簡直是離譜到了極點,而且還是有價無市的那種。


    聽著眾人的說法,崇禎也是對成祖很無語。


    以鄭和當年的船隊,出去一趟回來至少能賺千萬兩白銀,可他不僅沒賺到,竟然每趟還賠了百萬兩左右,


    而且不占人家一寸土地、不發展殖民、也不發展貿易,真是搞不懂成祖是咋想的。


    眾人議論著,可袁可立和孫承宗內心卻是震撼著,因為他們知道皇帝在宣府收編了一支商隊,現在在整個大明到處跑著,統計著特產等等,


    而且還將鄭芝龍的商隊也收編了,成立了水師陸戰軍,從目前皇帝的想法看,這些都是為了海外準備的,原來皇帝早就在一年多前就有了想法。


    可他們不知道的是,皇帝不僅做了出海的準備,更做好了銷售的準備。


    那就是大明皇家百貨商鋪,等海外的番貨運回來,更不愁銷路了,整個鏈條都已經打通了。


    “賺取海外財富的前提是我們能保障自身的安全,如果我們被那些大航海的國家盯上,入侵我們,那戰爭還是會發生的,


    所以,開海禁的前提是我們將建奴滅掉,水師全部整頓完成才行,朕相信,這一天很快就會到來的,大明會成為整個世界最富有的國家,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斬盡奸臣後,大明盛世三百年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佚名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佚名並收藏斬盡奸臣後,大明盛世三百年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