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7章
斬盡奸臣後,大明盛世三百年 作者:佚名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若不是侯副總兵盡力調和,早就不知道打幾架了。”
“哼,現在給他們一個膽都不敢再鬧騰了,再鬧騰侯副總兵真的會砍人的!”
……
兩日後,大明日報刊印了設置遼東布政司、理藩院東蒙古、朝鮮布政司的消息。
此消息一出更是讓民間的議論達到了巔峰。
“簡直是太不可思議了,這遠比北討大軍覆滅建奴更加的震撼!”
“對,遼東本就是大明的奴兒幹都司,現在設立遼東布政司是意料之中的事情,蒙古以前歸附加上有土默特的先例在,也沒有什麽爭議,
可朝鮮這是什麽情況?他們是大明藩國不錯,但一直都是獨立的存在,也隻是那我們當靠山而已,怎麽就劃入大明了?”
“不會是朝廷強占的吧!也不大可能,這可是太祖定下的永不征之國!”
“呸,我大明疆域何其大,會看的上一個被建奴三方打的千瘡百孔的小國?太看得起他們了!”
“這倒是提醒了我,我覺得應該是之前建奴、扶桑、蒙古三方劫掠了一遍,將他們的軍隊都打完了,現在大明將建奴聯軍覆滅了,這對扶桑來說是深仇大恨,
建奴覆滅了,蒙古隔著朝鮮和大明,他們找不了麻煩,更沒法找大明麻煩,那朝鮮就是他們報複的對象,
朝廷別說不想管,就算是想管調兵也需要時間,這就給了扶桑可趁之機,但朝鮮主動歸附,成為大明的布政司,那就是大明疆域,
扶桑若是再攻擊朝鮮,那就是對大明動手,前有聯手攻擊大明,再來攻擊劃入大明疆域的朝鮮,這不是打朝廷的臉嘛。
即便不想跨海征戰,但現在大明氣勢正旺,說不定也得出兵打一次。”
“哈哈哈,如此來說,我們請命朝廷出兵鎮壓扶桑成功的可能性很大?這算不算我們也參與了國策?”
“沒說的,隻要朝廷出兵打扶桑,要銀子給銀子,要糧食給糧食,卻拉物資的牛馬,把我套著拉也行……總之要啥給啥!”
“朝鮮布政司,這可是真正的開疆拓土了,太牛了!”
……
開設有大明日報的地方,凡是識字的人幾乎都是人手一份,聚在一起大聲的討論著。
三文錢算啥?
餓一頓又死不了!
而沒有大明日報的地方,則是官府張貼的榜文。
告示牆前都站滿了聽聞消息而來的百姓,聽著讀書人念出詔書的內容,個個神情激動,歡呼雀躍著。
開疆拓土,上至皇帝,中到文臣武將,下到黎民百姓,都有莫大的吸引力。
“北討大軍八月十五到北京城?”
“那不就是大後天嗎?這麽突然的嘛?”
“有沒有想去北京城的迎接班師回朝的北討大軍?”
“去那幹啥?北京城都不一定能擠進去!”
“擠不進去也得擠,你們難道不想看看第一個被閹割的、活著的‘大汗’嗎?這可是見證曆史的機會呀!”
“他媽的,你這麽一說,我心有些癢呀,可沒有路引我們都隻能在百裏內活動!”
“這操蛋的路引製度,陛下什麽時候將這個製度改一改?讓我們能夠自由的在大明的疆土上自由出行?
實在不行,這個範圍擴大一些也好呀,三百裏之內差不多!”
“可能嗎?太祖為什麽要定下路引製度?官府穩定民眾、預防奸宄(gui),讓四業人員各司其職,太祖都怕,陛下不怕嗎?”
“陛下怕什麽?陛下登基之後廢了太祖定下的祖製還少嗎?
“哼,現在給他們一個膽都不敢再鬧騰了,再鬧騰侯副總兵真的會砍人的!”
……
兩日後,大明日報刊印了設置遼東布政司、理藩院東蒙古、朝鮮布政司的消息。
此消息一出更是讓民間的議論達到了巔峰。
“簡直是太不可思議了,這遠比北討大軍覆滅建奴更加的震撼!”
“對,遼東本就是大明的奴兒幹都司,現在設立遼東布政司是意料之中的事情,蒙古以前歸附加上有土默特的先例在,也沒有什麽爭議,
可朝鮮這是什麽情況?他們是大明藩國不錯,但一直都是獨立的存在,也隻是那我們當靠山而已,怎麽就劃入大明了?”
“不會是朝廷強占的吧!也不大可能,這可是太祖定下的永不征之國!”
“呸,我大明疆域何其大,會看的上一個被建奴三方打的千瘡百孔的小國?太看得起他們了!”
“這倒是提醒了我,我覺得應該是之前建奴、扶桑、蒙古三方劫掠了一遍,將他們的軍隊都打完了,現在大明將建奴聯軍覆滅了,這對扶桑來說是深仇大恨,
建奴覆滅了,蒙古隔著朝鮮和大明,他們找不了麻煩,更沒法找大明麻煩,那朝鮮就是他們報複的對象,
朝廷別說不想管,就算是想管調兵也需要時間,這就給了扶桑可趁之機,但朝鮮主動歸附,成為大明的布政司,那就是大明疆域,
扶桑若是再攻擊朝鮮,那就是對大明動手,前有聯手攻擊大明,再來攻擊劃入大明疆域的朝鮮,這不是打朝廷的臉嘛。
即便不想跨海征戰,但現在大明氣勢正旺,說不定也得出兵打一次。”
“哈哈哈,如此來說,我們請命朝廷出兵鎮壓扶桑成功的可能性很大?這算不算我們也參與了國策?”
“沒說的,隻要朝廷出兵打扶桑,要銀子給銀子,要糧食給糧食,卻拉物資的牛馬,把我套著拉也行……總之要啥給啥!”
“朝鮮布政司,這可是真正的開疆拓土了,太牛了!”
……
開設有大明日報的地方,凡是識字的人幾乎都是人手一份,聚在一起大聲的討論著。
三文錢算啥?
餓一頓又死不了!
而沒有大明日報的地方,則是官府張貼的榜文。
告示牆前都站滿了聽聞消息而來的百姓,聽著讀書人念出詔書的內容,個個神情激動,歡呼雀躍著。
開疆拓土,上至皇帝,中到文臣武將,下到黎民百姓,都有莫大的吸引力。
“北討大軍八月十五到北京城?”
“那不就是大後天嗎?這麽突然的嘛?”
“有沒有想去北京城的迎接班師回朝的北討大軍?”
“去那幹啥?北京城都不一定能擠進去!”
“擠不進去也得擠,你們難道不想看看第一個被閹割的、活著的‘大汗’嗎?這可是見證曆史的機會呀!”
“他媽的,你這麽一說,我心有些癢呀,可沒有路引我們都隻能在百裏內活動!”
“這操蛋的路引製度,陛下什麽時候將這個製度改一改?讓我們能夠自由的在大明的疆土上自由出行?
實在不行,這個範圍擴大一些也好呀,三百裏之內差不多!”
“可能嗎?太祖為什麽要定下路引製度?官府穩定民眾、預防奸宄(gui),讓四業人員各司其職,太祖都怕,陛下不怕嗎?”
“陛下怕什麽?陛下登基之後廢了太祖定下的祖製還少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