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然出現的聲音,在安靜的皇極殿內響起。


    打斷了群臣的震驚。


    群臣循聲望去,竟然是太仆寺少卿黃玉廷。


    互市雖然屬於戶部茶馬司管理,但因互市交易主要以馬匹為主,所以隸屬兵部的掌牧馬之政令的太仆寺倒是對整個互市了解比較清楚。


    戶部尚書畢自沉聲道:“黃大人,有何問題?可是本官核算錯誤?”


    麵對畢自嚴的詢問,黃玉廷立刻朝其拱手,低聲道:“畢尚書,不是您核算有問題,而是英國公說的這些數據是有問題的,


    第一個就是這個朝廷的進項,大明沿長城防線共設有互市十一個,每年稅收入庫不足三十萬兩,


    即便是朝廷開中商,允許商人參與互市,減少朝廷運輸茶鹽消耗,平均下來一個互市一年收入十五萬兩左右,


    你這一個寧遠互市就、就……一百五十到兩百五十萬之間,兩者相差十到十八倍之間,實在是太誇張了。


    第二個問題,那就是商隊的數量,按照各互市曆年的進入商隊的數量,寧遠半個月比其他單個互市一年都多,大明的商隊都去,估計能湊夠這麽多,


    哪怕如剛剛畢尚書說了,盛世即將來臨,大明繁華,商人數量增加了,


    但廣東、廣西、雲南、陝西等等這些地方的商隊到寧遠三千裏以上,來回一趟至少三到四月,


    也就是說,如果按照您所說的每日兩百支商隊交易,至少有六千支以上的商隊在路上,這可能嗎?


    其次,如此長的路程,路上消耗就無法承擔,即便能承擔,那都會算到貨物裏麵,讓百姓們承擔,價格提高了,百姓能買的起嗎?


    既然買不起,那又賣不出去,商人為什麽要去寧遠呢?


    不去寧遠,哪有那麽多商隊呢?


    沒有那麽多商隊,怎麽能收這麽多的商稅呢?


    所以下官才覺得這個數據是有問題的。”


    聽著黃玉廷的兩個問題,群臣也都從兩百萬白銀收入的震驚中清醒了過來。


    的確,商隊才是最主要的問題。


    而且更重要的是,隨著運輸的提高,貨物價格上來了,百姓買不起。


    盛世之下,百姓賺銀子容易了點,但那是工錢增加了,這些都要算到商品中。


    總得來說,比之前好一些,但也好不到哪裏去。


    商隊數量、成本、買不起,這是三個矛盾的問題。


    英國公眉頭皺了皺,但依舊出聲解釋道:“黃大人問了兩個問題,實則都是商隊數量,第一個問題存在誤區,第二個問題則需要陛下聖裁!”


    “本國公先說說第一個誤區,不是所有的商隊都需要去寧遠城,例如通州的商隊隻需要去寧遠交易,運回通州,這其中隻有六七百裏路,快則十天,慢則半個月。


    到了通州後就方便了,因為通州乃是南北水陸要會之處,貨物隨著運河一路南下到臨清、張秋,


    再從兩地到淮安,淮安到揚州,運河之上的碼頭無數,貨物就從這裏散出去了。


    各個地區的商隊隻負責方圓數百上千裏的路程,節省了時間和運輸的消耗,加上運船運輸量大,成本就下來了。”


    “可、可、可即便如此,經過幾次周轉,賣出去的價格是寧遠的兩三倍,多則六七倍,百姓依舊買不起呀!”


    麵對黃玉廷的反問,英國公深深的歎了口氣,這群人簡直就是何不食肉糜,一點就不了解商事。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斬盡奸臣後,大明盛世三百年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佚名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佚名並收藏斬盡奸臣後,大明盛世三百年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