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傑妻子邢氏擔心兒子年幼,於是提出讓兒子認史可法為義父,結果史可法看不起高傑的出身,沒有答應,並讓他認太監高起潛為義父,


    這擺明了就是看不起高傑和其部將,於是這支戰鬥力頗強的軍隊和南明離心離德,最後投降建奴。


    至於被困揚州,更是笑話百出,一天之間給軍隊下達了三道相違背的軍令,讓軍隊將士無所適從。


    但從史料的記載來看,種種事件表明,他在政治上、軍事上的成績都是很不及格的。


    盯著史可法的名字神遊了好一會兒後,崇禎才回過神來,現在的史可法可不是什麽南明重臣,也隻是一個進士而已。


    觀政之後外放,曆練之後能大用就大用,不能大用,那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了。


    又是一刻鍾後,崇禎終於將錄取的的名單全部看完了。


    在三甲的名單上,他還發現了一位名人,張名振,第一百二十八名。


    一百六十八人,不算多,也不算少,已經超出自己的預期了。


    沉吟了片刻後:“既然是按照分數來的,那明日就直接放榜吧,不再殿試了!”


    “不再殿試?”


    劉宗周四人齊呼,眼中滿是不可思議之色。


    大明考試分為四個等級,地方舉行的童試,包括縣試、府試和院試三個階段,錄取者為秀才,第一名則為案首。


    第二級的則是省城舉行的鄉試,由皇帝委派的主考官,錄取者為舉人,第一名為解(jiè)元,第二名至第十名稱亞元。


    第三級別的考試是禮部主持的,在京城舉辦的會試,錄取者為貢士,第一名稱之為會元。


    成為貢士之後才有資格參加科舉的最後一級,皇帝親自主持的殿試,第一名為狀元,第二名為榜眼,第三名為探花。


    可現在皇帝說不再殿試,直接放榜,這不是意味著會元就是狀元嗎?雖然曆次科舉會元基本都是狀元。


    但也不乏殿試時翻身的貢士,排名靠後的直接成了狀元、榜眼的。


    見四人的表情,崇禎沉聲道:“朕知道你們在想什麽,但朕問問你們,殿試和會試有什麽區別?”


    “回陛下,除了兩者考生的身份不一樣外,就是出題人不一樣了,會試是禮部出題,殿試是陛下親自出題,親自點評!”


    “那現在的會試第二場的試題和第三場的五道策論都是朕親自出的題,他們都已經證明了自己,殿試再來一場策論的意義大嗎?


    其次,那如果有人在殿試中有人從後麵考到了前麵,是不是在否定會試的三場考試?這算不算是給眾貢生一個翻身的機會?


    殿試時,朕欽點狀元難道就沒有個人主觀的成分嗎?


    所謂的天子門生,隻是一個過場而已,有幾個進士當真了?


    真當真了,也就沒有那麽多貪官汙吏了。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這大明都是朕的,朕要這些學生做什麽?還走這個過場做什麽?


    三日後,大明日報刊印一下本場科舉不再殿試的原因就行了!”


    ……


    幾句話問的四人啞口無言,根本就沒法反駁。


    皇帝出了五道策論題,這些人都能被錄取,殿試再考一道就更沒有意義。


    “雖然不再殿試了,但傳臚大典,包括進士瓊林宴、上表謝恩及後續活動都還是要按正常流程走的。”


    “臣等遵旨!”


    四人回應後,劉宗周又道:“陛下,那二甲,三甲分別定多少人?”


    “慣例呢?”


    “回陛下,這個沒有慣例可循,每一代皇帝所定都不同,神宗、熹宗或五十七,或六十七人。”


    “那就一甲賜進士及第三人,二甲賜進士出身五十七人,餘者為三甲賜同進士出身,三日後傳臚大典!”


    “另外,將策論單道題答的還不錯的,都擇出來單獨放,整理好了送過來,


    其次,將所有考生策論中你們認為可行的建議都整理出來,也一並送到東暖閣來!”


    “臣等遵旨!”


    四人行禮退出東暖閣。


    乾清門外,禮部尚書劉宗周低聲道:“也不知道明日大明日報刊印了本場科舉不再殿試的消息後,會引起怎樣的反應了。”


    “有什麽反應?沒有錄取的沒有資格說話,錄取的更沒有資格說話,陛下親自出的五道策論題,成績擺在那裏了。”


    “也是,三位閣老,本官去一趟大明日報館安排一下,然後準備傳臚大典的相關事宜,三甲進士的這些人就拜托三位閣老安排人去通知了。”


    “你去忙吧!”


    韓癀三人點了點後各自離去。


    三日後的早上,整個北京城,無論是學子還是百姓們,皆是起了個大早,紛紛朝著貢院湧去。


    無他,因為按照管理,今天是會試放榜的時間。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斬盡奸臣後,大明盛世三百年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佚名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佚名並收藏斬盡奸臣後,大明盛世三百年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