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難道是看上他了?
重生成熊,我超級進化成哥斯拉 作者:太子大爺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科卡夫順著勞拉的目光看去,發現了母熊。此刻,他更加確信,那頭幼熊已死去無疑。
陪勞拉看了一會兒,科卡夫打算離開了。
“勞拉,我先回去了。”科卡夫告別道。
可勞拉對此無動於衷,反而神情激動地盯著山林方向。
科卡夫很詫異,這是怎麽了?
我下意識地往山林那邊瞧了瞧,結果真看到一隻胖乎乎的小熊慢悠悠地從林子裏走出來。
“哎喲,那啥玩意兒?!”科卡夫話音裏透著點吃驚。
勞拉笑著轉過身望向科卡夫,她的眼神亮閃閃的,就像夜空裏的星星一樣,“科卡夫,有時候奇跡是真的會發生哦!”
科卡夫深深地看著那隻小熊,嘴裏嘀咕著:“真是個奇跡沒錯了!”
在那片濕地上,
熊貓一口氣幹掉了一百多斤的公熊肉,之前那種從沒體會過的饑餓感總算緩和下來了。
這世道上也就兩棲動物和蛇能一頓吃掉比自個兒還重的東西,熊貓這一頓吃得連自己都覺得有點離譜。
更讓他覺得不可思議的是,盡管吃了這麽多,肚子裏卻沒有那種“撐得慌”的感覺,隻是不怎麽餓了而已。
不過肉吃多了,他就開始覺得渴。
於是,他順著熊媽媽的腳印,找到了濕地。
一到濕地邊,他就瞧見熊媽媽還在那兒捕魚呢,身邊堆了不少小魚,這些都是給熊貓預備的午餐。
看著這些小魚,熊貓本能地咽了下口水。
“哎…以後不會頓頓都得吃這麽多吧?”
熊貓心裏忍不住嘀咕起來。
在山林裏,夏天食物多還好說,可到了冬天,食物稀缺,他哪能找到這麽多吃的。
熊貓可不想成為史上第一個冬眠時餓死的黑熊。
他慢慢走向熊媽媽,眼睛卻四處溜達。
也不知道是不是錯覺,他總感覺周圍那些公熊看他的眼神和以前不一樣了。
再也沒有那種赤裸裸的敵意,有幾個瘦弱的公熊甚至眼神躲閃。
其實公熊害怕的並不是熊貓,而是熊媽媽。
在它們簡單的思維裏,能打敗這麽強壯公熊的母熊,那可不是能隨便招惹的。
山林裏又不是沒有別的母熊,犯不著為了生孩子把命搭進去。
熊貓走到熊媽媽跟前,熊媽媽馬上指著地上的魚示意給他。
盡管熊貓剛吃完上百斤的熊肉,但他也沒拒絕熊媽媽的好意,挑了幾條大點的魚,一口一個吃起來。
連吃了幾條後,熊貓低頭用舌頭舔水喝。
攝製組在,他沒法再做自己的淨水裝置,這讓他對攝製組有些抱怨。
一想到攝製組,熊貓邊喝著難喝的水,邊用烏溜溜的眼睛四下打量。
他看見遠處的小山坡上,有個女人正盯著這邊看。
話說這女人上次就在山坡上拿相機拍他,這次又目不轉睛,難道是看上他了?
熊貓不知道攝製組拍紀錄片的目的,甚至不知道他們是不是真的在拍紀錄片。
但從趨利避害的角度出發,熊貓可不想自己被拍到屏幕上,搞得人盡皆知。
---
山坡上,觀察了熊貓一會兒,勞拉發現這隻小熊的生命力比她想象的還要頑強。
上次躲在樹林裏,那場激烈的戰鬥她看得清清楚楚,熊貓身上全是血,樣子可怕極了。
但現在,無論是外形、步態,還是喝水時的那股子機靈,都看不出是個重傷號。
對於這些令人難以置信的表現,勞拉認為是因為上次在樹叢中觀察的距離較遠,對熊貓的傷情作出了誤判。
主角回歸了,就算耽誤了三天,也得把進度追回來。
想到這裏,勞拉趕緊回帳篷,她要和麥克倫商量一下拍攝計劃。
回到帳篷時,麥克倫已經從科卡夫那裏得知熊貓還活著的消息。
這對麥克倫來說確實是好消息,事實上,他也認為熊貓一家適合作為紀錄片的主角。
麥克倫在帳篷裏和攝製組開了半小時的會,主要討論拍攝計劃的框架。
下午三點,攝製組準時開始了拍攝工作。
拍攝野生動物紀錄片和拍電影不同,為了盡量展現野生動物的真實生活,他們不能驚擾拍攝對象。
因此,拍攝更像是偷拍,各拍各的。
多機位的設置確保了能從不同角度捕捉到目標,但這都是遠鏡頭,即便是用長焦鏡頭,也無法還原近景的質感。
所以野生動物紀錄片中,常用一些偽裝道具,比如在拍攝南極企鵝時使用的類似企鵝的攝像機器人,或是在非洲草原上偽裝成石頭或幹草堆的攝像機器人。
這些都是為了近距離拍攝而特製的偽裝工具,雖然外觀大多粗糙,但騙騙動物綽綽有餘。
這次,攝製組準備的是一款偽裝成幹草堆的“經典款”攝像機器人。
因為在多數生態環境中,幹草都很常見,所以這種偽裝的攝像機器人出場頻率很高。
操作這台攝像機器人的是一個名叫喬不斯的黑人小夥子。
此刻,喬不斯在帳篷前正調試著這堆“幹草”,調整焦距、檢查輪子、確認信號等。
一切準備就緒後,喬不斯操縱著這堆“幹草”向濕地進發。
“幹草”攝像機器人用的是小輪子,在坑窪的路上行駛起來顛簸得很,傳回的畫麵也隨之晃動劇烈。
作為攝像組的頭兒,勞拉負責協調所有機位的布設。
這時,她站在喬不斯背後,注視著他操作“幹草”。
“從這邊過去,我們先拍些其他動物。”勞拉指揮著。
遵循著勞拉的指示,喬不斯小心翼翼地控製著“幹草”,防止它在濕地裏翻車。
不久,“幹草”停在了一隻白頭鶴旁邊。
這隻白頭鶴正單腳站在水中,宛如一位高雅的舞者。
見到“幹草”靠近,它好奇地扭頭看了一眼,眼裏滿是疑惑。
“咦,這團草怎麽在跑??明明沒起風啊。”
觀察了一會兒,白頭鶴沒發現什麽門道,便又把注意力轉向別處,自顧自地繼續它的獨處時光。
就這樣,“幹草”一路拍攝,從白頭鶴到麅子,再到馴鹿,幾乎把濕地裏的動物都記錄了個遍。
陪勞拉看了一會兒,科卡夫打算離開了。
“勞拉,我先回去了。”科卡夫告別道。
可勞拉對此無動於衷,反而神情激動地盯著山林方向。
科卡夫很詫異,這是怎麽了?
我下意識地往山林那邊瞧了瞧,結果真看到一隻胖乎乎的小熊慢悠悠地從林子裏走出來。
“哎喲,那啥玩意兒?!”科卡夫話音裏透著點吃驚。
勞拉笑著轉過身望向科卡夫,她的眼神亮閃閃的,就像夜空裏的星星一樣,“科卡夫,有時候奇跡是真的會發生哦!”
科卡夫深深地看著那隻小熊,嘴裏嘀咕著:“真是個奇跡沒錯了!”
在那片濕地上,
熊貓一口氣幹掉了一百多斤的公熊肉,之前那種從沒體會過的饑餓感總算緩和下來了。
這世道上也就兩棲動物和蛇能一頓吃掉比自個兒還重的東西,熊貓這一頓吃得連自己都覺得有點離譜。
更讓他覺得不可思議的是,盡管吃了這麽多,肚子裏卻沒有那種“撐得慌”的感覺,隻是不怎麽餓了而已。
不過肉吃多了,他就開始覺得渴。
於是,他順著熊媽媽的腳印,找到了濕地。
一到濕地邊,他就瞧見熊媽媽還在那兒捕魚呢,身邊堆了不少小魚,這些都是給熊貓預備的午餐。
看著這些小魚,熊貓本能地咽了下口水。
“哎…以後不會頓頓都得吃這麽多吧?”
熊貓心裏忍不住嘀咕起來。
在山林裏,夏天食物多還好說,可到了冬天,食物稀缺,他哪能找到這麽多吃的。
熊貓可不想成為史上第一個冬眠時餓死的黑熊。
他慢慢走向熊媽媽,眼睛卻四處溜達。
也不知道是不是錯覺,他總感覺周圍那些公熊看他的眼神和以前不一樣了。
再也沒有那種赤裸裸的敵意,有幾個瘦弱的公熊甚至眼神躲閃。
其實公熊害怕的並不是熊貓,而是熊媽媽。
在它們簡單的思維裏,能打敗這麽強壯公熊的母熊,那可不是能隨便招惹的。
山林裏又不是沒有別的母熊,犯不著為了生孩子把命搭進去。
熊貓走到熊媽媽跟前,熊媽媽馬上指著地上的魚示意給他。
盡管熊貓剛吃完上百斤的熊肉,但他也沒拒絕熊媽媽的好意,挑了幾條大點的魚,一口一個吃起來。
連吃了幾條後,熊貓低頭用舌頭舔水喝。
攝製組在,他沒法再做自己的淨水裝置,這讓他對攝製組有些抱怨。
一想到攝製組,熊貓邊喝著難喝的水,邊用烏溜溜的眼睛四下打量。
他看見遠處的小山坡上,有個女人正盯著這邊看。
話說這女人上次就在山坡上拿相機拍他,這次又目不轉睛,難道是看上他了?
熊貓不知道攝製組拍紀錄片的目的,甚至不知道他們是不是真的在拍紀錄片。
但從趨利避害的角度出發,熊貓可不想自己被拍到屏幕上,搞得人盡皆知。
---
山坡上,觀察了熊貓一會兒,勞拉發現這隻小熊的生命力比她想象的還要頑強。
上次躲在樹林裏,那場激烈的戰鬥她看得清清楚楚,熊貓身上全是血,樣子可怕極了。
但現在,無論是外形、步態,還是喝水時的那股子機靈,都看不出是個重傷號。
對於這些令人難以置信的表現,勞拉認為是因為上次在樹叢中觀察的距離較遠,對熊貓的傷情作出了誤判。
主角回歸了,就算耽誤了三天,也得把進度追回來。
想到這裏,勞拉趕緊回帳篷,她要和麥克倫商量一下拍攝計劃。
回到帳篷時,麥克倫已經從科卡夫那裏得知熊貓還活著的消息。
這對麥克倫來說確實是好消息,事實上,他也認為熊貓一家適合作為紀錄片的主角。
麥克倫在帳篷裏和攝製組開了半小時的會,主要討論拍攝計劃的框架。
下午三點,攝製組準時開始了拍攝工作。
拍攝野生動物紀錄片和拍電影不同,為了盡量展現野生動物的真實生活,他們不能驚擾拍攝對象。
因此,拍攝更像是偷拍,各拍各的。
多機位的設置確保了能從不同角度捕捉到目標,但這都是遠鏡頭,即便是用長焦鏡頭,也無法還原近景的質感。
所以野生動物紀錄片中,常用一些偽裝道具,比如在拍攝南極企鵝時使用的類似企鵝的攝像機器人,或是在非洲草原上偽裝成石頭或幹草堆的攝像機器人。
這些都是為了近距離拍攝而特製的偽裝工具,雖然外觀大多粗糙,但騙騙動物綽綽有餘。
這次,攝製組準備的是一款偽裝成幹草堆的“經典款”攝像機器人。
因為在多數生態環境中,幹草都很常見,所以這種偽裝的攝像機器人出場頻率很高。
操作這台攝像機器人的是一個名叫喬不斯的黑人小夥子。
此刻,喬不斯在帳篷前正調試著這堆“幹草”,調整焦距、檢查輪子、確認信號等。
一切準備就緒後,喬不斯操縱著這堆“幹草”向濕地進發。
“幹草”攝像機器人用的是小輪子,在坑窪的路上行駛起來顛簸得很,傳回的畫麵也隨之晃動劇烈。
作為攝像組的頭兒,勞拉負責協調所有機位的布設。
這時,她站在喬不斯背後,注視著他操作“幹草”。
“從這邊過去,我們先拍些其他動物。”勞拉指揮著。
遵循著勞拉的指示,喬不斯小心翼翼地控製著“幹草”,防止它在濕地裏翻車。
不久,“幹草”停在了一隻白頭鶴旁邊。
這隻白頭鶴正單腳站在水中,宛如一位高雅的舞者。
見到“幹草”靠近,它好奇地扭頭看了一眼,眼裏滿是疑惑。
“咦,這團草怎麽在跑??明明沒起風啊。”
觀察了一會兒,白頭鶴沒發現什麽門道,便又把注意力轉向別處,自顧自地繼續它的獨處時光。
就這樣,“幹草”一路拍攝,從白頭鶴到麅子,再到馴鹿,幾乎把濕地裏的動物都記錄了個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