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3章 真的不見了
重生成熊,我超級進化成哥斯拉 作者:太子大爺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突如其來的災難又驟然消失,但它們留下的傷痕成為了所有人的夢魘。
就在這災難突兀消散的瞬間,各國最新的異能能量衛星發現全球的異能峰值仍在攀升。
似乎完全沒有要停的意思。
人們因此變得惶恐不安,很多人覺得這是暴風雨前的寧靜,更大的風暴正在醞釀。
他們的預感沒錯,災難發生一周後。
變異再次來襲!
……
山林中。
發光森林周邊,一群人類正在進行調查。
山林中多人喪生,盡管毛熊國官方對外保密,但內部已引起軒然大波,即使災害不斷,對上千人犧牲的事也未停止追查。
當時副官請求導彈攻擊的語氣焦急而含混,隻知道部隊遇到了一頭可怕的金搓毛黑熊,其餘一概不知。
更因衛星墜毀過多,加之夜晚昏暗,後方指揮部直到導彈爆炸才發現,部隊報告的位置正是他們駐紮地。
中程導彈摧毀了一切線索,無人知曉導彈來襲那一刻究竟發生了什麽。
導彈爆炸,上千人遇難。
這事已非契科夫所能壓製,毛熊國最高領導震怒,命令立即調查。
一層層問責機製讓涉及此事的人都惶惶不可終日,同時毛熊國再次派遣軍隊入駐。
這次,他們派了更多人。
正當他們緊鑼密鼓調查現場時,異變發生了。
所有發光森林的熒光突然不見了。
完全消失了。
發光森林成了自由進出的地方,但首批走出森林的不是那些奇異生物。
而是濃霧!
十片發光森林,分布於各大陸,此刻同時彌漫起霧氣。
白茫茫的水霧擴散極快,僅一夜之間,所有大陸都被霧氣籠罩。
熊貓這幾天刻意避開發光森林周圍,生怕遇到調查事件的人類。
可水霧出現時,他立刻意識到,這正是當初在發光森林裏遇見的詭異霧氣。
同樣的白霧,是否意味著那棵尋木樹的小苗也出現了?
這個想法一出,熊貓不顧周圍的調查人員,借著夜色和水霧的遮掩,直奔發光森林。
或許不該再叫它發光森林了,因為熒光已不再。
熒光雖失,森林的奇特性猶存。好像仍舊有個無形的屏障,外麵是灰黃的寒冬,裏麵卻四季如春。
一路疾跑,沒引起人類注意,熊貓直接衝進了森林。
一進去,他本能地看了看小地圖。
發光森林的熒光消失時,那個紅圈標記突然沒了,熊貓本以為進森林後會再現,現在看來是判斷失誤。
不過就算標記沒了,熊貓仍決定先去看看那麵高聳的岩壁。
熟練地奔跑在熟悉的路線上,不久便來到巨大裂穀前。
沿著裂穀繼續奔跑,通過上次那棵枯樹,熊貓跨過了裂穀。
遠處,高大的岩壁依舊。
不一會兒,熊貓跑到岩壁下。但眼前景象讓他愣住。
刀砍斧劈般的岩壁渾然一體,上麵根本沒洞口。
“是我跑錯地方了嗎?”
再次查看小地圖,這裏明明就是上次標記的位置。
熊貓心中疑惑,沿著岩壁又跑了許久。
來來回回不知跑了多遠,熊貓甚至都開始喘粗氣,仍舊沒找到那個大岩洞。
它……好像真的不見了!
一個岩洞莫名其妙消失,讓熊貓感到失落。
難道再也見不到那棵尋木樹了嗎?
……
與此同時。
森林外。
麵對突變的森林,關於導彈事件的調查全部暫停。
事情有輕重緩急,顯然森林的變化更為重要。
於是,與後方指揮中心溝通後不久,兩架軍用無人機進入山林。
兩架無人機朝不同方向,高速從森林上空掠過。
上次發光森林異常時,人們已發現森林內部廣闊,不少學者提出空間折疊假說。
他們認為,發光森林是某種空間折疊的縮影,外表看不大,內部實則空間巨大。
這一理論缺乏實證,但得到了廣泛認同。
這一次,無人機的偵察似乎更證實了這點。疾馳的無人機飛了很長時間。
最終,它們也抵達了那道高聳的岩壁。
一望無際的岩壁讓後方觀察者心驚膽戰,這是前所未有的發現。
上次也有國家嚐試用無人機探索森林,但幾分鍾後就墜毀了。
好在這次,無人機能順利飛行。
“繞過去,看看岩壁後麵是什麽。”森林外的帳篷裏有人說。
隨即,無人機像翱翔天際的雄鷹,筆直衝向高空。
直線上升,直入雲端。
直插雲霄不再隻是形容詞那麽簡單,而是活生生的事實擺在眼前。
無人機沿著陡峭的石壁一路上升,足足飛了一萬多米,可那高不可及的石壁盡頭仍舊遙不可及。
“還繼續飛嗎?”無人機操作員問道。
石壁無邊無際,但無人機的飛行高度卻是有限的,大概在兩萬米左右就會達到極限。
當然,這個極限很少用到,通常不會飛那麽高。
此時一萬多米的高度上,操縱無人機已經相當吃力,特別是緊貼石壁垂直上升時,強風勁吹,稍有不慎,無人機就可能撞上石壁。
“繼續,再升一千米。”背後,有人沉思片刻後命令道。
隨著高度的再次增加,無人機繼續向更高處探索。
一千米的路程很快結束,顯示屏上的數字定格在米,石壁依舊望不到邊,所有人都感到難以置信。
初見石壁時,盡管它高大巍峨,但直觀感覺頂多不過千米,絕不會超過萬米。
然而,現在已經接近一萬五千米,石壁依然連綿不絕,顯然有悖常理。
仿佛石壁隨著無人機的上升而不斷增高。
但這可能嗎?
“先讓無人機降落,再派一架上去!”有人堅定地提議。
眾人驚訝地看著他,再派一架?真的需要嗎?
但他是最高指揮官,軍令如山,大家隻好照做。
很快,第三架無人機飛入了林間。
當前兩架從萬米高空返回不久,第三架無人機才緩緩到來。
“兩架繼續升高,第三架拉遠鏡頭。”
指揮官的指令讓眾人更加困惑,但還是不折不扣地執行了。
第三架無人機退到數百米外時,前兩架再次向上攀升。
1000米。
5000米。
就在這災難突兀消散的瞬間,各國最新的異能能量衛星發現全球的異能峰值仍在攀升。
似乎完全沒有要停的意思。
人們因此變得惶恐不安,很多人覺得這是暴風雨前的寧靜,更大的風暴正在醞釀。
他們的預感沒錯,災難發生一周後。
變異再次來襲!
……
山林中。
發光森林周邊,一群人類正在進行調查。
山林中多人喪生,盡管毛熊國官方對外保密,但內部已引起軒然大波,即使災害不斷,對上千人犧牲的事也未停止追查。
當時副官請求導彈攻擊的語氣焦急而含混,隻知道部隊遇到了一頭可怕的金搓毛黑熊,其餘一概不知。
更因衛星墜毀過多,加之夜晚昏暗,後方指揮部直到導彈爆炸才發現,部隊報告的位置正是他們駐紮地。
中程導彈摧毀了一切線索,無人知曉導彈來襲那一刻究竟發生了什麽。
導彈爆炸,上千人遇難。
這事已非契科夫所能壓製,毛熊國最高領導震怒,命令立即調查。
一層層問責機製讓涉及此事的人都惶惶不可終日,同時毛熊國再次派遣軍隊入駐。
這次,他們派了更多人。
正當他們緊鑼密鼓調查現場時,異變發生了。
所有發光森林的熒光突然不見了。
完全消失了。
發光森林成了自由進出的地方,但首批走出森林的不是那些奇異生物。
而是濃霧!
十片發光森林,分布於各大陸,此刻同時彌漫起霧氣。
白茫茫的水霧擴散極快,僅一夜之間,所有大陸都被霧氣籠罩。
熊貓這幾天刻意避開發光森林周圍,生怕遇到調查事件的人類。
可水霧出現時,他立刻意識到,這正是當初在發光森林裏遇見的詭異霧氣。
同樣的白霧,是否意味著那棵尋木樹的小苗也出現了?
這個想法一出,熊貓不顧周圍的調查人員,借著夜色和水霧的遮掩,直奔發光森林。
或許不該再叫它發光森林了,因為熒光已不再。
熒光雖失,森林的奇特性猶存。好像仍舊有個無形的屏障,外麵是灰黃的寒冬,裏麵卻四季如春。
一路疾跑,沒引起人類注意,熊貓直接衝進了森林。
一進去,他本能地看了看小地圖。
發光森林的熒光消失時,那個紅圈標記突然沒了,熊貓本以為進森林後會再現,現在看來是判斷失誤。
不過就算標記沒了,熊貓仍決定先去看看那麵高聳的岩壁。
熟練地奔跑在熟悉的路線上,不久便來到巨大裂穀前。
沿著裂穀繼續奔跑,通過上次那棵枯樹,熊貓跨過了裂穀。
遠處,高大的岩壁依舊。
不一會兒,熊貓跑到岩壁下。但眼前景象讓他愣住。
刀砍斧劈般的岩壁渾然一體,上麵根本沒洞口。
“是我跑錯地方了嗎?”
再次查看小地圖,這裏明明就是上次標記的位置。
熊貓心中疑惑,沿著岩壁又跑了許久。
來來回回不知跑了多遠,熊貓甚至都開始喘粗氣,仍舊沒找到那個大岩洞。
它……好像真的不見了!
一個岩洞莫名其妙消失,讓熊貓感到失落。
難道再也見不到那棵尋木樹了嗎?
……
與此同時。
森林外。
麵對突變的森林,關於導彈事件的調查全部暫停。
事情有輕重緩急,顯然森林的變化更為重要。
於是,與後方指揮中心溝通後不久,兩架軍用無人機進入山林。
兩架無人機朝不同方向,高速從森林上空掠過。
上次發光森林異常時,人們已發現森林內部廣闊,不少學者提出空間折疊假說。
他們認為,發光森林是某種空間折疊的縮影,外表看不大,內部實則空間巨大。
這一理論缺乏實證,但得到了廣泛認同。
這一次,無人機的偵察似乎更證實了這點。疾馳的無人機飛了很長時間。
最終,它們也抵達了那道高聳的岩壁。
一望無際的岩壁讓後方觀察者心驚膽戰,這是前所未有的發現。
上次也有國家嚐試用無人機探索森林,但幾分鍾後就墜毀了。
好在這次,無人機能順利飛行。
“繞過去,看看岩壁後麵是什麽。”森林外的帳篷裏有人說。
隨即,無人機像翱翔天際的雄鷹,筆直衝向高空。
直線上升,直入雲端。
直插雲霄不再隻是形容詞那麽簡單,而是活生生的事實擺在眼前。
無人機沿著陡峭的石壁一路上升,足足飛了一萬多米,可那高不可及的石壁盡頭仍舊遙不可及。
“還繼續飛嗎?”無人機操作員問道。
石壁無邊無際,但無人機的飛行高度卻是有限的,大概在兩萬米左右就會達到極限。
當然,這個極限很少用到,通常不會飛那麽高。
此時一萬多米的高度上,操縱無人機已經相當吃力,特別是緊貼石壁垂直上升時,強風勁吹,稍有不慎,無人機就可能撞上石壁。
“繼續,再升一千米。”背後,有人沉思片刻後命令道。
隨著高度的再次增加,無人機繼續向更高處探索。
一千米的路程很快結束,顯示屏上的數字定格在米,石壁依舊望不到邊,所有人都感到難以置信。
初見石壁時,盡管它高大巍峨,但直觀感覺頂多不過千米,絕不會超過萬米。
然而,現在已經接近一萬五千米,石壁依然連綿不絕,顯然有悖常理。
仿佛石壁隨著無人機的上升而不斷增高。
但這可能嗎?
“先讓無人機降落,再派一架上去!”有人堅定地提議。
眾人驚訝地看著他,再派一架?真的需要嗎?
但他是最高指揮官,軍令如山,大家隻好照做。
很快,第三架無人機飛入了林間。
當前兩架從萬米高空返回不久,第三架無人機才緩緩到來。
“兩架繼續升高,第三架拉遠鏡頭。”
指揮官的指令讓眾人更加困惑,但還是不折不扣地執行了。
第三架無人機退到數百米外時,前兩架再次向上攀升。
1000米。
5000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