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8章炮擊
沒有重機槍和火炮的布爾聯軍,都能打出43:1的戰損比。
有了重機槍和火炮能打出多少?
倒也不是布爾人有多麽驍勇善戰,而是英軍太費拉不堪,才讓布爾人打出天神下凡一樣的戰損比。
英軍近年唯一能拿得出手的戰績,是在南非用重機槍擊敗了當地土著。
這還得感謝當地土著的武器太原始,隻有皮盾和標槍。
但凡南非土著有弓箭,英軍都贏不了這麽輕鬆。
上一次海參崴和德蘭士瓦之間的貿易,就引發英國的強烈抗議。
這一次英國的態度更激烈,有英國國會議員居然叫囂著要拒絕和海參崴有關的船隻通過蘇伊士運河,切斷海參崴和歐洲之間的聯係。
不得不說,英國人還是挺天真的。
海參崴和歐洲之間的運輸,大多是通過第三國商船進行,其中很多商船甚至就是英國商船。
這些商船的目的地也不全是海參崴,很多商船的目的地是清帝國。
所有人都知道,荷蘭東印度政府和亞齊蘇丹國之間的和平協議隻是暫時的。
亞齊蘇丹國也沒閑著。
亞齊現在的人口,已經超過120萬。
荷屬東印度整軍備戰的同時,亞齊蘇丹國也在擴充軍事,以喬治的標準,亞齊蘇丹國可以作戰的部隊已經超過2萬人。
和平協議簽字後,亞齊蘇丹國獲得了舊港以南的大片土地,整個蘇門答臘島北部都已經淪為亞齊蘇丹國的勢力範圍。
因為在亞齊,即便婦女也要接受一定程度的軍事訓練。
但如果英國敢向阿穆爾總督區發動進攻,那麽就會引發英國和俄羅斯帝國之間的戰爭。
亞三的態度很明確,他本人願意和大英帝國保持友好關係。
英國不到萬不得已,是不會采用軍事手段的。
以荷蘭的標準,亞齊則是全民皆兵。
言外之意就是我管不了我這個弟弟,你有能耐你使去。
如果要阻止所有和海參崴有關的船隻通過蘇伊士運河,那除非把蘇伊士運河填平才行。
但是對於喬治這個弟弟,亞三也沒有什麽太好的辦法。
隻要不涉及俄羅斯帝國,隨便。
羅伯特·塞西爾回到倫敦之後,英國對荷蘭的援助陡然增加。
羅伯特·塞西爾表示,英國會以英國的方式維護英國的利益。
可美國人的經驗已經證明,海參崴有辦法繞過關稅,這一招的效果也不好。
3月5號,英國首相索爾茲伯裏侯爵羅伯特·塞西爾訪問聖彼得堡,和亞曆山大三世討論了關於海參崴的問題。
亞三劃下紅線。
英國所能做的,是和美國一樣,提高海參崴商品在英國的關稅。
和平協議簽訂後,荷蘭本土和東印度政府就開始整軍備戰,這兩年荷蘭不僅新造了四艘新式鐵甲艦,而且還在荷蘭本土和巴達維亞訓練了超過10萬大軍。
所以就算沒有這檔子事,亞齊的問題也不能再拖了。
每拖一天,亞齊的實力就會強大一分。
現在再不動手,亞齊就要反攻巴達維亞了。
4月15號,荷屬東印度政府借口亞齊蘇丹國入侵占碑,發動第四次亞齊戰爭。
荷屬東印度政府準備的很周全,十萬大軍並分三路,分別從亞齊、蘭沙、占碑三個方向,向亞齊蘇丹國發動進攻。
戰爭開始階段,東印度政府進行的很順利,宣戰當天就占領亞齊和蘭沙。
有了上一次的經驗,東印度政府不再盲目進攻,而是沿交通路線修建碉堡,逐漸向內陸推進,企圖將亞齊蘇丹國徹底絞殺。
東印度政府進攻亞齊的同時,英國從澳洲以及印度抽調的援軍陸續抵達海峽殖民地,馬來半島的戰爭也隨之爆發。
4月21號,來自多爾戈魯科夫遠洋公司的“巨人”號遠洋貨輪,在獅城海域遭到英國海峽分艦隊的攔截,理由是“巨人”號參與了和正義公司非法貿易。
“巨人”號船長穆薩耶夫拒絕英軍水兵登船檢查。
英軍水兵並沒有強行登船,但是將“巨人”號扣押在獅城港口。
喬治第一時間把英國駐海參崴公使弗蘭克·格雷叫到尤裏耶夫宮臭罵一頓。
“殿下,海峽分艦隊正在調查,隻要證明‘巨人’號和正義公司沒有關係,自然就會讓‘巨人’號離開。”
格雷很無奈,如果可以的話,他也不願意擔任駐海參崴公使。
英國的遠東的外交官,無論是在清帝國還是日本,那都是太上皇一樣的存在,日子過的很舒服,為所欲為。
唯獨海參崴,對所有外交官來說都是苦差。
前任駐海參崴公使華爾身因疾病纏身於去年離職,導致駐海參崴公使的位置空缺長達3個月之久。
格雷是英國駐聖彼得堡使館的普通工作人員,原本根本沒有擔任駐海參崴公使的資格,是因為這個職位無人問津,所以才輪到他。
“巨人號上裝載的全部都是水果,對於這個季節來說,你知道意味著什麽;如果巨人號上裝載的水果,因為扣押受到損失,你們必須全額賠償。”
喬治知道再罵格雷也沒用,他就是個傳聲筒,這事兒他說了不算。
巴達維亞的十萬大軍中,有大約兩萬人來自荷蘭本土,來自東印度的部隊大概有5萬人,剩下的3萬人都是來自印度。
英國如此毫無保留的支持東印度,實質上已經撕破臉,這時候抗議根本沒用,唯有把英國人徹底打疼,才能讓英國人讓步。
扣押海參崴船隻,本身就是英國計劃的一部分。
東印度想戰勝亞齊,首先要切斷亞齊的外來援助,否則根本不可能。
亞齊就在馬六甲旁邊,隻要海參崴的船隻可以自由通過馬六甲海峽,那麽就不可能切斷亞齊的外來援助。
這個工作指望荷蘭海軍是不可能做到的,所以皇家海軍必須下場。
既然皇家海軍已經下場,打嘴炮就沒有任何意義了,除非一方徹底認輸,戰爭才會結束。
英國人對於戰爭的後果早有預料。
但是英國人沒想到的是,戰爭的影響居然這麽快就爆發。
幾乎就在第四次亞齊戰爭爆發的同時,獅城英軍侵入柔佛王國,在海峽分艦隊的保護下,澳洲陸軍的兩個師在香妃城登陸。
遠東艦隊也出動軍艦,保護來自印度的部隊在關丹登陸。
就在英軍扣押“巨人”號的第三天,獅城遭到來自柔佛王國方向的炮擊。
這是自1867年獅城淪為英國殖民地以來,第一次遭到攻擊。
亞齊蘇丹國和正義公司同時放出聲明,鑒於英國和荷蘭的入侵行為,馬六甲海峽不再安全,任何通過馬六甲海峽的船隻,都有可能遭到攻擊。
消息一出,英國和荷蘭的入侵行為,馬上就在全世界範圍內引發廣泛關注。
尤其在亞洲有廣泛利益的法國和俄羅斯帝國。
亞齊蘇丹國和正義公司的聲明,並沒有針對英國和荷蘭的船隻。
這就意味著法國和俄羅斯帝國的船隻,通過馬六甲海峽,也可能遭到亞齊蘇丹國和正義公司的襲擊。
於是問題就來了。
既然英國和荷蘭不能保證馬六甲海峽的安全,那麽你們憑什麽占據馬六甲?
亞齊蘇丹國的聲明並不是說說而已,獅城遭炮擊的第二天,一艘英籍商船在馬六甲海峽因不明原因沉沒。
英國和荷蘭東印度政府這時候也意識到不妙。
亞齊蘇丹國和海參崴的關係人人都知道,雖然喬治從未承認,但誰都知道亞齊是海參崴的殖民地。
亞齊蘇丹國在第三次亞齊戰爭中,逼迫荷蘭人不得不認輸求和,已經證明了自己的實力。
正義公司一個不知道從哪個犄角旮旯裏冒出來的組織,居然也擁有強大的實力,這就很不尋常了。
正義公司炮擊獅城當晚,在短短十分鍾內,落到獅城的炮彈超過60發。
按照這個火力強度推算,正義公司至少擁有一個炮兵團。
炮兵可是高科技兵種。
正義公司怎麽可能擁有這種規模的炮兵?
環顧東亞,擁有這種能力的,除了英國和法國,也就俄羅斯帝國了。
於是英國指責阿穆爾總督區在背後支持正義公司。
喬治對這種指責不屑一顧。
阿穆爾軍區自己都隻有一個軍團,炮兵隻有區區一個營而已。
所以怎麽可能將整整一支炮兵團派往馬來半島呢?
獅城遭到炮擊一個星期後。
亞齊也遭到炮擊。
這一次規模更大,按照火力密度推算,至少有一個師。
消息傳出後,英國人和荷蘭人的心已經涼了半截。
英國和荷蘭這種本土人口稀少的國家,發起殖民地戰爭全靠武器代差,用火炮欺負弓箭標槍,才打出一個個殖民神話。
真正麵對同等級別的對手,別說荷蘭,連英國都無法單獨取勝。
馬來半島先不說,亞齊雖然麵積不大,但是地形複雜,交通不便,荷蘭如果想擊敗亞齊蘇丹國,隻靠10萬人是遠遠不夠的。
亞齊還隻是遭到炮擊而已。
在占碑,荷屬東印度的部隊,則是遭到亞齊軍隊的強力反攻,整整2萬人被包圍在占碑,每天都遭到亞齊軍隊的炮擊。
沒有重機槍和火炮的布爾聯軍,都能打出43:1的戰損比。
有了重機槍和火炮能打出多少?
倒也不是布爾人有多麽驍勇善戰,而是英軍太費拉不堪,才讓布爾人打出天神下凡一樣的戰損比。
英軍近年唯一能拿得出手的戰績,是在南非用重機槍擊敗了當地土著。
這還得感謝當地土著的武器太原始,隻有皮盾和標槍。
但凡南非土著有弓箭,英軍都贏不了這麽輕鬆。
上一次海參崴和德蘭士瓦之間的貿易,就引發英國的強烈抗議。
這一次英國的態度更激烈,有英國國會議員居然叫囂著要拒絕和海參崴有關的船隻通過蘇伊士運河,切斷海參崴和歐洲之間的聯係。
不得不說,英國人還是挺天真的。
海參崴和歐洲之間的運輸,大多是通過第三國商船進行,其中很多商船甚至就是英國商船。
這些商船的目的地也不全是海參崴,很多商船的目的地是清帝國。
所有人都知道,荷蘭東印度政府和亞齊蘇丹國之間的和平協議隻是暫時的。
亞齊蘇丹國也沒閑著。
亞齊現在的人口,已經超過120萬。
荷屬東印度整軍備戰的同時,亞齊蘇丹國也在擴充軍事,以喬治的標準,亞齊蘇丹國可以作戰的部隊已經超過2萬人。
和平協議簽字後,亞齊蘇丹國獲得了舊港以南的大片土地,整個蘇門答臘島北部都已經淪為亞齊蘇丹國的勢力範圍。
因為在亞齊,即便婦女也要接受一定程度的軍事訓練。
但如果英國敢向阿穆爾總督區發動進攻,那麽就會引發英國和俄羅斯帝國之間的戰爭。
亞三的態度很明確,他本人願意和大英帝國保持友好關係。
英國不到萬不得已,是不會采用軍事手段的。
以荷蘭的標準,亞齊則是全民皆兵。
言外之意就是我管不了我這個弟弟,你有能耐你使去。
如果要阻止所有和海參崴有關的船隻通過蘇伊士運河,那除非把蘇伊士運河填平才行。
但是對於喬治這個弟弟,亞三也沒有什麽太好的辦法。
隻要不涉及俄羅斯帝國,隨便。
羅伯特·塞西爾回到倫敦之後,英國對荷蘭的援助陡然增加。
羅伯特·塞西爾表示,英國會以英國的方式維護英國的利益。
可美國人的經驗已經證明,海參崴有辦法繞過關稅,這一招的效果也不好。
3月5號,英國首相索爾茲伯裏侯爵羅伯特·塞西爾訪問聖彼得堡,和亞曆山大三世討論了關於海參崴的問題。
亞三劃下紅線。
英國所能做的,是和美國一樣,提高海參崴商品在英國的關稅。
和平協議簽訂後,荷蘭本土和東印度政府就開始整軍備戰,這兩年荷蘭不僅新造了四艘新式鐵甲艦,而且還在荷蘭本土和巴達維亞訓練了超過10萬大軍。
所以就算沒有這檔子事,亞齊的問題也不能再拖了。
每拖一天,亞齊的實力就會強大一分。
現在再不動手,亞齊就要反攻巴達維亞了。
4月15號,荷屬東印度政府借口亞齊蘇丹國入侵占碑,發動第四次亞齊戰爭。
荷屬東印度政府準備的很周全,十萬大軍並分三路,分別從亞齊、蘭沙、占碑三個方向,向亞齊蘇丹國發動進攻。
戰爭開始階段,東印度政府進行的很順利,宣戰當天就占領亞齊和蘭沙。
有了上一次的經驗,東印度政府不再盲目進攻,而是沿交通路線修建碉堡,逐漸向內陸推進,企圖將亞齊蘇丹國徹底絞殺。
東印度政府進攻亞齊的同時,英國從澳洲以及印度抽調的援軍陸續抵達海峽殖民地,馬來半島的戰爭也隨之爆發。
4月21號,來自多爾戈魯科夫遠洋公司的“巨人”號遠洋貨輪,在獅城海域遭到英國海峽分艦隊的攔截,理由是“巨人”號參與了和正義公司非法貿易。
“巨人”號船長穆薩耶夫拒絕英軍水兵登船檢查。
英軍水兵並沒有強行登船,但是將“巨人”號扣押在獅城港口。
喬治第一時間把英國駐海參崴公使弗蘭克·格雷叫到尤裏耶夫宮臭罵一頓。
“殿下,海峽分艦隊正在調查,隻要證明‘巨人’號和正義公司沒有關係,自然就會讓‘巨人’號離開。”
格雷很無奈,如果可以的話,他也不願意擔任駐海參崴公使。
英國的遠東的外交官,無論是在清帝國還是日本,那都是太上皇一樣的存在,日子過的很舒服,為所欲為。
唯獨海參崴,對所有外交官來說都是苦差。
前任駐海參崴公使華爾身因疾病纏身於去年離職,導致駐海參崴公使的位置空缺長達3個月之久。
格雷是英國駐聖彼得堡使館的普通工作人員,原本根本沒有擔任駐海參崴公使的資格,是因為這個職位無人問津,所以才輪到他。
“巨人號上裝載的全部都是水果,對於這個季節來說,你知道意味著什麽;如果巨人號上裝載的水果,因為扣押受到損失,你們必須全額賠償。”
喬治知道再罵格雷也沒用,他就是個傳聲筒,這事兒他說了不算。
巴達維亞的十萬大軍中,有大約兩萬人來自荷蘭本土,來自東印度的部隊大概有5萬人,剩下的3萬人都是來自印度。
英國如此毫無保留的支持東印度,實質上已經撕破臉,這時候抗議根本沒用,唯有把英國人徹底打疼,才能讓英國人讓步。
扣押海參崴船隻,本身就是英國計劃的一部分。
東印度想戰勝亞齊,首先要切斷亞齊的外來援助,否則根本不可能。
亞齊就在馬六甲旁邊,隻要海參崴的船隻可以自由通過馬六甲海峽,那麽就不可能切斷亞齊的外來援助。
這個工作指望荷蘭海軍是不可能做到的,所以皇家海軍必須下場。
既然皇家海軍已經下場,打嘴炮就沒有任何意義了,除非一方徹底認輸,戰爭才會結束。
英國人對於戰爭的後果早有預料。
但是英國人沒想到的是,戰爭的影響居然這麽快就爆發。
幾乎就在第四次亞齊戰爭爆發的同時,獅城英軍侵入柔佛王國,在海峽分艦隊的保護下,澳洲陸軍的兩個師在香妃城登陸。
遠東艦隊也出動軍艦,保護來自印度的部隊在關丹登陸。
就在英軍扣押“巨人”號的第三天,獅城遭到來自柔佛王國方向的炮擊。
這是自1867年獅城淪為英國殖民地以來,第一次遭到攻擊。
亞齊蘇丹國和正義公司同時放出聲明,鑒於英國和荷蘭的入侵行為,馬六甲海峽不再安全,任何通過馬六甲海峽的船隻,都有可能遭到攻擊。
消息一出,英國和荷蘭的入侵行為,馬上就在全世界範圍內引發廣泛關注。
尤其在亞洲有廣泛利益的法國和俄羅斯帝國。
亞齊蘇丹國和正義公司的聲明,並沒有針對英國和荷蘭的船隻。
這就意味著法國和俄羅斯帝國的船隻,通過馬六甲海峽,也可能遭到亞齊蘇丹國和正義公司的襲擊。
於是問題就來了。
既然英國和荷蘭不能保證馬六甲海峽的安全,那麽你們憑什麽占據馬六甲?
亞齊蘇丹國的聲明並不是說說而已,獅城遭炮擊的第二天,一艘英籍商船在馬六甲海峽因不明原因沉沒。
英國和荷蘭東印度政府這時候也意識到不妙。
亞齊蘇丹國和海參崴的關係人人都知道,雖然喬治從未承認,但誰都知道亞齊是海參崴的殖民地。
亞齊蘇丹國在第三次亞齊戰爭中,逼迫荷蘭人不得不認輸求和,已經證明了自己的實力。
正義公司一個不知道從哪個犄角旮旯裏冒出來的組織,居然也擁有強大的實力,這就很不尋常了。
正義公司炮擊獅城當晚,在短短十分鍾內,落到獅城的炮彈超過60發。
按照這個火力強度推算,正義公司至少擁有一個炮兵團。
炮兵可是高科技兵種。
正義公司怎麽可能擁有這種規模的炮兵?
環顧東亞,擁有這種能力的,除了英國和法國,也就俄羅斯帝國了。
於是英國指責阿穆爾總督區在背後支持正義公司。
喬治對這種指責不屑一顧。
阿穆爾軍區自己都隻有一個軍團,炮兵隻有區區一個營而已。
所以怎麽可能將整整一支炮兵團派往馬來半島呢?
獅城遭到炮擊一個星期後。
亞齊也遭到炮擊。
這一次規模更大,按照火力密度推算,至少有一個師。
消息傳出後,英國人和荷蘭人的心已經涼了半截。
英國和荷蘭這種本土人口稀少的國家,發起殖民地戰爭全靠武器代差,用火炮欺負弓箭標槍,才打出一個個殖民神話。
真正麵對同等級別的對手,別說荷蘭,連英國都無法單獨取勝。
馬來半島先不說,亞齊雖然麵積不大,但是地形複雜,交通不便,荷蘭如果想擊敗亞齊蘇丹國,隻靠10萬人是遠遠不夠的。
亞齊還隻是遭到炮擊而已。
在占碑,荷屬東印度的部隊,則是遭到亞齊軍隊的強力反攻,整整2萬人被包圍在占碑,每天都遭到亞齊軍隊的炮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