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3章千島群島
樺村這幾天熱鬧極了,上門祝賀的人絡繹不絕,喬治都不知道自己哪來那麽多親戚。
同為王室成員,大公們也就算了。
可是連大公夫人們的七大姑八大姨也來湊熱鬧,喬治實在是沒想到。
誰說歐洲人不講人情世故的?
那是人家不想和你講。
小大公和女大公見風就長,才幾天功夫就長得白白胖胖,姐姐的名字叫亞曆珊德拉,弟弟的名字叫波裏斯,兩個名字都是葉卡捷琳娜給取的。
亞曆珊德拉這個名字沒什麽特殊意義。
喬治那個夭折的弟弟就叫波裏斯。
在東方人看來,這似乎不太吉利。
葉卡捷琳娜則認為這是生命的延續。
道勝銀行的出資方分別是聖彼得堡的萬國商業銀行,海參崴的西伯利亞銀行,以及法國霍丁蓋爾銀行、巴黎荷蘭銀行、裏昂信托公司、巴黎國家貼現銀行等6家金融機構。
道勝銀行的目的不是為了貸款,而是為了中東鐵路。
喬治如果人還在聖彼得堡,肯定會當麵嘲笑維特不自量力。
第一任董事長為曾陪同尼古拉環遊世界的烏克多姆斯基公爵。
8月2號,亞曆珊德拉和波裏斯按照東正教傳統受洗,尼古拉和阿曆克絲分別作為兩個孩子的教父、教母出席。
成立之初,道勝銀行的本金為600萬盧布。
除中東鐵路之外,成立道勝銀行的另一個主要任務,是為清帝國發行一億盧布債券。
2億兩白銀的賠款,本就已經讓清帝國不堪重負。
受洗儀式後,喬治就著手準備返回海參崴。
銀行董事會設董事8人,其中俄國5人,法國3人。
“尤裏耶夫”號將和兩艘輕型巡洋艦一起,護送“多爾戈魯科夫”號返回海參崴。
8月15號,在英、法、俄、德的共同調解下,日本和清帝國達成一致,清帝國支付給日本3000萬兩白銀,換取日本將遼東半島還給清帝國。
正是因為這筆借款的出現,才促使清帝國同意由俄羅斯修築中東鐵路。
阿列克謝耶夫應該很高興,尼古拉將一艘剛剛服役的裝甲巡洋艦命名為“尤裏耶夫”號,配備給西伯利亞艦隊。
喬治無所謂,叫什麽都行,隻要孩子們能健康成長就可以。
安妮略遺憾,不過也無所謂,安妮和喬治還年輕,還有機會。
9月10號,維特主動出麵邀請法國財團,在聖彼得堡成立華俄道勝銀行。
現在再加3000萬,清帝國對於貸款的需求更加迫切。
為避免引發其他國家的擔憂,道勝銀行出麵承攬中東鐵路修築工程,然後把工程交給總部設在海參崴的中東鐵路公司負責,這樣就最大程度淡化了俄羅斯帝國在遠東的擴張。
俄羅斯帝國自己造軍艦都得發行債券,國庫窮的連薪水都發不出,居然還敢承諾幫助清帝國發行債券,玩金融的人真是狗膽包天。
維特之所以敢承諾幫忙,主要是因為有喬治這個大財主。
喬治斂財的能力人盡皆知,西伯利亞銀行在短短幾年內,已經成為俄羅斯帝國實力最強大的銀行。
維特除了希望喬治幫忙銷售債券外,還希望西伯利亞銀行能協助帝國財政部推行銀盧布。
銀盧布,就是紙盧布,說白了就是紙。
在此之前,俄羅斯的盧布都是金盧布,和黃金直接掛鉤,幣值相當堅挺,整個俄羅斯帝國在一百年內,物價都沒有太大波動。
最近這二十年,俄羅斯帝國的財政狀況不斷惡化,金盧布逐漸無以為繼,推出銀盧布勢在必行。
聖彼得堡於去年開始發行銀盧布,但是銀盧布的發行工作並不順暢,短短十個月內,銀盧布的幣值,已經貶值超過四分之一。
讓維特很不爽的是,西伯利亞銀行至今不接受銀盧布,這也是銀盧布推行工作進展不順利的重要原因。
喬治之所以沒等倆孩子滿月就返回海參崴,躲避維特的騷擾同樣是重要原因之一。
另一個原因,是不能錯過這場饕餮盛宴。
銀盧布想都別想,幫忙發行債券還可以,四厘利息雖然不多,關鍵可以通過借款間接影響清帝國海關,這對於海參崴商品進入清帝國非常有利。
海參崴工廠需要的原材料,有很多都是從清帝國直接進口,尤其是中藥材和生絲,隻有清帝國才能滿足海參崴的需要。
很早以前,喬治就通過穆麟德在清帝國南方購買土地,為海參崴提供工業原料。
因為清國地主的保守,這個工作推進的並不順利。
如果清帝國官方出麵,那麽情況應該會有所改觀。
9月12號,“多爾戈魯科夫”號抵達海參崴。
從去年到現在,喬治這一次離開海參崴的時間長達一年零八個月。
他這一次回來待不長,明年春天還要去聖彼得堡參加尼古拉的登基大典。
尼古拉的登基儀式將於明年5月26號舉行。
喬治最關心的肯定還是軍事。
尼古拉登基後,阿穆爾正規軍擴編到兩個師,這兩個師的師長分別是安德烈和瓦西裏,葉羅欣作為阿穆爾軍區副司令,喬治不在阿穆爾的時候,阿穆爾的軍事由葉羅欣全權負責。
阿穆爾地區目前所有正規軍和預備役加起來,總兵力超過5萬人,進攻尚且不足,防禦綽綽有餘。
阿穆爾內河艦隊雖然打著“內河”的旗號,但是將薩哈林島也納入巡防範圍內,所以一艘驅逐艦遠遠不夠,葉羅欣認為內河艦隊至少要擁有11艘驅逐艦,才能充分保證阿穆爾的利益。
“我認為我們應該在合適的時機,將千島群島從日本人手中奪回來,這樣我們就可以將漁場開辟到北海道,糧食安全更有保障。”
葉羅欣將糧食安全視為生命線。
海參崴現在的糧食還夠吃。
未來隨著人口逐漸增加,海參崴遲早會越來越依賴外部輸入。
1875年,俄羅斯帝國和日本在聖彼得堡簽署《庫頁島千島群島交換條約》。
條約確認薩哈林島的主權屬俄羅斯帝國,日本則獲得整個千島群島的主權。
自此,日本的版圖向北擴展至距離堪察加半島隻有11千米的占守島。
樺村這幾天熱鬧極了,上門祝賀的人絡繹不絕,喬治都不知道自己哪來那麽多親戚。
同為王室成員,大公們也就算了。
可是連大公夫人們的七大姑八大姨也來湊熱鬧,喬治實在是沒想到。
誰說歐洲人不講人情世故的?
那是人家不想和你講。
小大公和女大公見風就長,才幾天功夫就長得白白胖胖,姐姐的名字叫亞曆珊德拉,弟弟的名字叫波裏斯,兩個名字都是葉卡捷琳娜給取的。
亞曆珊德拉這個名字沒什麽特殊意義。
喬治那個夭折的弟弟就叫波裏斯。
在東方人看來,這似乎不太吉利。
葉卡捷琳娜則認為這是生命的延續。
道勝銀行的出資方分別是聖彼得堡的萬國商業銀行,海參崴的西伯利亞銀行,以及法國霍丁蓋爾銀行、巴黎荷蘭銀行、裏昂信托公司、巴黎國家貼現銀行等6家金融機構。
道勝銀行的目的不是為了貸款,而是為了中東鐵路。
喬治如果人還在聖彼得堡,肯定會當麵嘲笑維特不自量力。
第一任董事長為曾陪同尼古拉環遊世界的烏克多姆斯基公爵。
8月2號,亞曆珊德拉和波裏斯按照東正教傳統受洗,尼古拉和阿曆克絲分別作為兩個孩子的教父、教母出席。
成立之初,道勝銀行的本金為600萬盧布。
除中東鐵路之外,成立道勝銀行的另一個主要任務,是為清帝國發行一億盧布債券。
2億兩白銀的賠款,本就已經讓清帝國不堪重負。
受洗儀式後,喬治就著手準備返回海參崴。
銀行董事會設董事8人,其中俄國5人,法國3人。
“尤裏耶夫”號將和兩艘輕型巡洋艦一起,護送“多爾戈魯科夫”號返回海參崴。
8月15號,在英、法、俄、德的共同調解下,日本和清帝國達成一致,清帝國支付給日本3000萬兩白銀,換取日本將遼東半島還給清帝國。
正是因為這筆借款的出現,才促使清帝國同意由俄羅斯修築中東鐵路。
阿列克謝耶夫應該很高興,尼古拉將一艘剛剛服役的裝甲巡洋艦命名為“尤裏耶夫”號,配備給西伯利亞艦隊。
喬治無所謂,叫什麽都行,隻要孩子們能健康成長就可以。
安妮略遺憾,不過也無所謂,安妮和喬治還年輕,還有機會。
9月10號,維特主動出麵邀請法國財團,在聖彼得堡成立華俄道勝銀行。
現在再加3000萬,清帝國對於貸款的需求更加迫切。
為避免引發其他國家的擔憂,道勝銀行出麵承攬中東鐵路修築工程,然後把工程交給總部設在海參崴的中東鐵路公司負責,這樣就最大程度淡化了俄羅斯帝國在遠東的擴張。
俄羅斯帝國自己造軍艦都得發行債券,國庫窮的連薪水都發不出,居然還敢承諾幫助清帝國發行債券,玩金融的人真是狗膽包天。
維特之所以敢承諾幫忙,主要是因為有喬治這個大財主。
喬治斂財的能力人盡皆知,西伯利亞銀行在短短幾年內,已經成為俄羅斯帝國實力最強大的銀行。
維特除了希望喬治幫忙銷售債券外,還希望西伯利亞銀行能協助帝國財政部推行銀盧布。
銀盧布,就是紙盧布,說白了就是紙。
在此之前,俄羅斯的盧布都是金盧布,和黃金直接掛鉤,幣值相當堅挺,整個俄羅斯帝國在一百年內,物價都沒有太大波動。
最近這二十年,俄羅斯帝國的財政狀況不斷惡化,金盧布逐漸無以為繼,推出銀盧布勢在必行。
聖彼得堡於去年開始發行銀盧布,但是銀盧布的發行工作並不順暢,短短十個月內,銀盧布的幣值,已經貶值超過四分之一。
讓維特很不爽的是,西伯利亞銀行至今不接受銀盧布,這也是銀盧布推行工作進展不順利的重要原因。
喬治之所以沒等倆孩子滿月就返回海參崴,躲避維特的騷擾同樣是重要原因之一。
另一個原因,是不能錯過這場饕餮盛宴。
銀盧布想都別想,幫忙發行債券還可以,四厘利息雖然不多,關鍵可以通過借款間接影響清帝國海關,這對於海參崴商品進入清帝國非常有利。
海參崴工廠需要的原材料,有很多都是從清帝國直接進口,尤其是中藥材和生絲,隻有清帝國才能滿足海參崴的需要。
很早以前,喬治就通過穆麟德在清帝國南方購買土地,為海參崴提供工業原料。
因為清國地主的保守,這個工作推進的並不順利。
如果清帝國官方出麵,那麽情況應該會有所改觀。
9月12號,“多爾戈魯科夫”號抵達海參崴。
從去年到現在,喬治這一次離開海參崴的時間長達一年零八個月。
他這一次回來待不長,明年春天還要去聖彼得堡參加尼古拉的登基大典。
尼古拉的登基儀式將於明年5月26號舉行。
喬治最關心的肯定還是軍事。
尼古拉登基後,阿穆爾正規軍擴編到兩個師,這兩個師的師長分別是安德烈和瓦西裏,葉羅欣作為阿穆爾軍區副司令,喬治不在阿穆爾的時候,阿穆爾的軍事由葉羅欣全權負責。
阿穆爾地區目前所有正規軍和預備役加起來,總兵力超過5萬人,進攻尚且不足,防禦綽綽有餘。
阿穆爾內河艦隊雖然打著“內河”的旗號,但是將薩哈林島也納入巡防範圍內,所以一艘驅逐艦遠遠不夠,葉羅欣認為內河艦隊至少要擁有11艘驅逐艦,才能充分保證阿穆爾的利益。
“我認為我們應該在合適的時機,將千島群島從日本人手中奪回來,這樣我們就可以將漁場開辟到北海道,糧食安全更有保障。”
葉羅欣將糧食安全視為生命線。
海參崴現在的糧食還夠吃。
未來隨著人口逐漸增加,海參崴遲早會越來越依賴外部輸入。
1875年,俄羅斯帝國和日本在聖彼得堡簽署《庫頁島千島群島交換條約》。
條約確認薩哈林島的主權屬俄羅斯帝國,日本則獲得整個千島群島的主權。
自此,日本的版圖向北擴展至距離堪察加半島隻有11千米的占守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