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7章國外訂單


    高宗和閔妃不敢得罪喬治,同樣不敢得罪阿列克謝耶夫。


    在高宗和閔妃眼裏,阿列克謝耶夫和喬治同樣都是俄羅斯帝國高級官員,都有決定高麗生死的能力,區區幾門列車炮而已,給就給了,反正又不用高麗政府掏錢,可以從西伯利亞銀行貸款。


    海參崴兵工廠生產的列車炮,單價為32萬盧布一門。


    這個價格是包括列車在內的,大概折合2000盧布一噸。


    說實話,這個價格有點貴。


    時下的戰列艦,差不多1000盧布一噸,海參崴的列車炮比戰列艦貴一倍,愛買不買。


    如果讓高宗和閔妃自己選擇,他們肯定不會買。


    但是選擇權不在他們那裏,他們甚至沒有討價還價的資格,連買多少都輪不到他們決定。


    阿列克謝耶夫決定自己修鐵路,所以包括鐵路在內,一共10門列車炮,阿列克謝耶夫給出的預算是1000萬盧布。


    俄羅斯帝國修建西伯利亞大鐵路,一公裏的成本才5萬盧布。


    釜山修鐵路到底要花多少錢喬治管不著。


    同樣的模式,難道就不能移植到高麗嗎?


    西伯利亞艦隊想要艘巡洋艦,求爺爺告奶奶提著豬頭找不著廟,現在終於找到現成的冤大頭。


    喬治自然就更滿意了。


    海參崴現役的這三門列車炮,多少都有點問題,最優秀的火炮永遠是下一門。


    海參崴造船廠的輕型巡洋艦,一艘也才500萬盧布而已,1500萬盧布可以買3艘了。


    這1000萬盧布,去掉買炮的320萬,剩下680萬,參考西伯利亞大鐵路的成本,可以修136公裏。


    想想花了800萬盧布還沒建成的“彼得巴甫洛夫斯克”號,都是一路貨色。


    喬治隻希望“彼得巴甫洛夫斯克”號的最終成本,不會超過1200萬,否則從經濟角度考慮,還不如直接從國外購買劃算。


    喬治萬萬沒想到的是,阿列克謝耶夫不僅沒收手,反而因為嚐到了甜頭再接再厲。


    雖然總預算一共需要1000萬,高麗去西伯利亞銀行貸款的時候,卻一共貸了1500萬。


    一口氣賣出去10門列車炮,喬治都想給阿列克謝耶夫發個一噸重的勳章,黃金的都可以。


    喬治知道這個情況後,隻能感歎這群人是真會玩。


    戰列艦太貴,買不起。


    亞齊蘇丹國的軍艦,是由阿穆爾內河艦隊代管的。


    不過喬治也沒資格嘲笑高麗。


    在高宗看來,海參崴為了加強釜山的防禦,居然把自己現役的列車炮優先送往釜山,這都不能用友誼來形容了,親兄弟都做不到。


    接到西伯利亞艦隊的訂單後,海參崴這邊順手把現有的三門列車炮全部送到釜山,米哈伊爾因此還收獲了高宗的一波感激。


    高麗旁邊的日本都要組建六六艦隊了,高麗為保護自身安全,組建一支艦隊不過分吧。


    因為日本還沒有支付賠款,被亞齊蘇丹國扣押的日籍商船已經超過20艘,椰城港口都快停不下了。


    喬治也不知道釜山為什麽需要那麽長的鐵路,反正海參崴特意為列車炮修建的鐵路,總長度也沒超過30公裏。


    畢竟一噸黃金,也才77萬盧布而已。


    喬治無所謂,隻要你敢買,我就敢賣。


    高宗和閔妃的壓力就越來越大。


    並不是所有高麗人都願意依附於俄羅斯帝國。


    或者說,並不是所有高麗人,都可以忍受俄羅斯帝國無節製的壓榨。


    阿穆爾雖然也是壓榨,但是相對於清帝國和日本來說好很多,高麗人是可以接受的。


    阿列克謝耶夫就太過分了,區區10門列車炮居然要了高麗1500萬,消息傳回高麗國內,已經鬧得沸沸揚揚。


    現在阿列克謝耶夫又有買巡洋艦,而且還不是買一艘,一次買三艘,這個消息要是傳回高麗,搞不好民怨沸騰。


    喬治也得考慮高麗人的感受,於是西伯利亞銀行就拒絕了高麗的貸款申請。


    高麗這幾年因為擴軍和國內建設,已經多次從西伯利亞銀行貸款。


    買列車炮貸款,是用高麗勞工收入作為抵押,西伯利亞銀行才同意放款。


    換句話說,高麗現在已經沒有什麽東西可以抵押了。


    阿列克謝耶夫很生氣,難道沒有質押,銀行就不能貸款嗎?


    於是阿列克謝耶夫又來找喬治。


    “高麗購買巡洋艦,難道不是一件好事嗎?”


    阿列克謝耶夫很不理解,怎麽著,就隻能你們吃肉,我喝口湯都不行?


    阿列克謝耶夫又不是去英國買巡洋艦,而是從海參崴造船廠購買,大頭還是讓海參崴造船廠給賺走了。


    阿列克謝耶夫作為經手人,肯定也有好處。


    別的不說,這筆交易如果能完成,單是海參崴造船廠給的回扣,就足夠讓阿列克謝耶夫一波暴富。


    喬治擔心涸澤而漁。


    高麗的人力資源,對阿穆爾很重要。


    阿列克謝耶夫是流官,哪怕高麗遍地狼煙,阿列克謝耶夫也不會在乎。


    喬治卻必須在乎。


    “當然是好事——”


    喬治表示同意。


    “那西伯利亞銀行為什麽不放款呢?”


    阿列克謝耶夫知道喬治和西伯利亞銀行的關係。


    “我相信西伯利亞銀行一定有他們的理由。”


    喬治不幹涉西伯利亞銀行的經營。


    阿列克謝耶夫很生氣,回頭又去逼高宗。


    閔妃就去尤裏耶夫宮哭訴。


    一來二去,喬治終於不耐煩。


    既然你這麽能折騰,那就去清帝國折騰吧。


    俄羅斯帝國給清帝國的貸款,其中有一個條件是,清帝國要將遼東半島租借給俄羅斯帝國,作為西伯利亞艦隊的軍港。


    所以阿列克謝耶夫這麽拚命折騰,就是想在臨走之前撈一把。


    喬治不跟阿列克謝耶夫糾纏,他還有債要收。


    日本人的骨氣,沒比高麗人多多少,隻堅持了不到一個月,就同意喬治的要求,對阿穆爾在甲午戰爭中的損失進行賠償。


    3500萬盧布,相對於清帝國支付給日本的賠款雖然不多,可這筆錢依然讓所有日本人的心都在滴血。


    如果說高麗修約是俄羅斯對日本人的第一次羞辱。


    那麽在經過三國幹涉還遼,和阿穆爾賠款之後,日本繼續擴軍也就順理成章。


    新年過後,日本海軍艦政局長佐雙左仲提交《海軍發展10年規劃》,正式推出六六艦隊計劃。


    阿列克謝耶夫終於滿足了,這一次不用他去求任何人,聖彼得堡都必須對日本的六六艦隊做出回應。


    六六艦隊的內容是:以六艘主力艦和六艘裝甲巡洋艦為核心,使日本海軍的主力戰艦噸位達到13萬噸,再加上輔助艦艇,日本海軍的實力將超過遠東地區其他國家海軍力量的總和。


    消息傳到聖彼得堡,尼古拉和阿列克謝一致決定迅速提高西伯利亞艦隊的實力,將西伯利亞艦隊的實力提高到壓製日本海軍的程度。


    這意味著接下來幾年內,西伯利亞艦隊的主力軍艦數量,將迅速超過日本海軍。


    這對海參崴造船廠來說也是個好消息,因為接下來,會有很多訂單迅速湧向海參崴造船廠。


    海參崴造船廠在日本通過《海軍發展10年規劃》的一個星期後,接到海軍部的詢價。


    既然是給自己人造船,那價格肯定相比賣給高麗人和亞齊人要便宜一些。


    喬治很大方的給了個九折。


    阿列克謝很不滿,認為海參崴造船廠給出的價格太貴了。


    相對於聖彼得堡造船廠的報價,海參崴造船廠確實是貴一些。


    但是喬治有貴的理由。


    聖彼得堡造船廠目前最好的裝甲是哈維裝甲。


    海參崴造船廠使用的裝甲是鎳鉻合金鋼,防護力相較哈維裝甲提高30%。


    海參崴兵工廠生產的速射炮,由於采用了很多新式技術,射速相比三大生產的火炮提高很多,這些火炮在此之前是根本不會出售的,有錢都沒有地方買。


    海參崴造船廠使用的動力係統也比傳統蒸汽機更先進,馬力更大,速度更快。


    這麽多優勢疊加在一起,喬治別說打九折,價格翻個百分之五十都可以說得過去。


    讓喬治沒想到的是,阿列克謝知道這些消息後,第一反應不是高興,而是懷疑喬治在吹牛。


    合金鋼是那麽好研發的呢?


    海參崴兵工廠生產的火炮,難道性能比克虜伯更強?


    至於動力更是沒影的事,海參崴造船廠和英國帕森斯航海用蒸汽渦輪公司還沒有談完呢。


    喬治也不廢話,將一塊船用裝甲鋼和一門雙聯裝203火炮裝船發往聖彼得堡,讓阿列克謝自己去驗證。


    至於和帕森斯的談判,其實已經進入尾聲,雙方已經就技術轉讓價格達成一致,隻剩下一些細枝末節還待確定。


    當然了,喬治也做了兩手準備。


    如果阿列克謝不想要應用大量新技術的軍艦,喬治也可以按照海軍部的標準組織生產。


    在同等條件下,喬治有信心以更快的速度完成生產任務。


    “彼得巴甫洛夫斯克”這種事,絕對不會發生在海參崴。


    “彼得巴甫洛夫斯克”同型艦一共三艘,全部都是1892年開工,建了四年還沒有下水,喬治也不知道聖彼得堡造船廠整天都在幹嘛,難怪接不到國外訂單。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在西伯利亞打地鼠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鯰魚頭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鯰魚頭並收藏我在西伯利亞打地鼠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