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6章拉倒北海道喂魚


    如果可以,喬治不會接受任何一名日軍的投降。


    俄軍收複達裏尼的第二天,大山岩走投無路,率領關東日軍向俄軍投降。


    大山岩應該不知道英軍已經北上,否則大山岩肯定還能再堅持一段時間。


    不過再堅持也已經沒有什麽意義了,在關東俄軍的連續打擊下,關東日軍的殘存兵力隻剩下14萬,武器彈藥和糧食藥品已經全部耗盡,就算吃草根樹皮,關東日軍也絕對堅持不到開春。


    喬治不猶豫,在關東日軍投降的第二天,就下令西伯利亞艦隊轉戰長崎。


    彼得晚了一步,西伯利亞艦隊抵達長崎的時候,英軍軍艦已經進入長崎,並和西伯利亞艦隊在長崎外海發生對峙。


    彼得給喬治發報,詢問是否可以對長崎進行炮擊。


    喬治命令西伯利亞艦隊暫時撤回釜山。


    喬治很欣慰,彼得沒有自作主張,是一名成熟的將軍。


    “喬治,我這裏有來自倫敦和華盛頓、巴黎,以及聖彼得堡的電報——談判吧!”


    維特擔任總理大臣的時候,多少是有點軟弱的,很少直接判處死刑。


    通過日俄戰爭,弗拉基米爾徹底失勢,阿列克謝幾被架空。


    所以喬治再打下去,就要功高震主了。


    喬治出馬一個頂倆,把阿列克謝耶夫和庫羅帕特金綁一塊也不如喬治的一個腳指頭。


    米柳京難掩喜悅,如果沒有喬治力挽狂瀾,那俄羅斯帝國恐將徹底淪為國際社會的笑柄。


    喬治現在也總算明白,英國不是要武力幹涉,而是要阻止喬治攻入日本本土。


    那就談吧。


    遠東捷報頻傳固然是好事,但是這些捷報就是打在尼古拉臉上的響亮耳光,遠東俄軍打的越好,就愈發證明聖彼得堡的無能。


    現在還好,聖彼得堡雖然丟了臉,被遠東軍區撿回來,四舍五入,榮耀仍然屬於俄羅斯帝國。


    尼古拉對海軍徹底失望,根本沒有給阿列克謝解釋第二份計劃的機會。


    聖彼得堡主導的時候,舉國之力打不過日本一個撮爾小國。


    去年七月,威廉二世利用沙皇政府因國內陷入混亂,以及對日戰爭失利所處的困境,再次提議德、俄結盟。


    喬治突然意識到,這可能就是尼古拉想要的。


    阿列克謝的海軍重建計劃被打回之後,又提交了第二份海軍重建計劃,依然被打回。


    不過喬治好奇的是,英國和美國處於擔心投資,居中調解也就算了。


    就在關東日軍投降的同時,前黑海艦隊海軍少校彼得·施密特與其他叛軍首領判處死刑,這是聖彼得堡開始轉變的一個重大信號。


    巴黎湊什麽熱鬧?


    這還得從尼古拉和威廉二世簽訂的那份反英同盟說起。


    這意思就是給倫敦大姐夫留點麵子,不要把日本這個狗腿子徹底打死。


    喬治能理解尼古拉的心情。


    日俄戰爭戰敗,對聖彼得堡來說也是好事,最起碼以後不用再投資海軍了,可以集中精力升級陸軍裝備。


    於是尼古拉和威廉二世就在芬蘭的比約克島簽訂了反英同盟條約。


    在簽訂條約之前,尼古拉甚至沒有和任何人商議,於是俄羅斯帝國就陷入被動。


    第九次俄土戰爭後,俄羅斯帝國和德國的關係開始惡化,三皇同盟解體後,俄羅斯帝國尋求和法國結盟,共同對抗德奧聯盟。


    尼古拉和阿曆克絲的婚姻,給了威廉二世修複關係的機會。


    英日同盟則是反英聯盟的直接誘因。


    不過反英聯盟對於俄羅斯帝國來說並不是好事,這意味著俄法聯盟的破裂,並加劇同英國的衝突。


    關鍵德國和奧匈帝國的關係在哪兒擺著呢,並不是一個合適的盟友。


    反英聯盟遭到幾乎所有人的反對,尼古拉隻好寫信給威廉二世,在法國同意前,條約不應生效。


    喬治也不知道該如何評價尼古拉的這一番騷操作。


    反英聯盟沒結成,而且還得罪了法國,導致俄法聯盟出現裂痕。


    這大概就是法國借錢給日本的原因。


    雖然同意談判,喬治卻沒打算放過大山岩,於是就讓布魯西諾夫把大山岩送到四平來,希望能和大山岩當麵交流一番。


    大山岩沒給喬治當麵羞辱他的機會,在臨行前服毒自殺。


    同時自殺的還有黑木為楨、野津道貫,以及多次從遠東俄軍包圍圈中逃走的奧保鞏。


    14萬日軍倒是很老實,放下武器後任憑關東俄軍擺布,完全不反抗。


    日軍的情況也很糟糕,很多人身體極其虛弱,站都站不穩。


    布魯西諾夫讓投降日軍參與到重建亞瑟要塞的工作中,十幾萬不要錢的壯勞力,不用白不用。


    當然在那之前,這些俘虜還需要補充一些營養,才能承擔大負荷勞動。


    讓喬治不爽的是,英國外交大臣格雷建議將談判地點放在倫敦。


    喬治沒時間去倫敦,讓格雷來海參崴,愛談不談。


    格雷跟喬治打了那麽久交道,知道喬治的性格。


    3月27號,談判正式開始。


    代表遠東軍區參加談判的是米哈伊爾。


    代表日本參加談判的是日本外相小村壽太郎。


    代表英國主持談判的是英國外交大臣格雷,以及美國亞洲艦隊司令喬治·杜威。


    米哈伊爾的要求還是退位、改製、駐軍、賠款,並將除本土四島之外的所有領土,全部割讓給俄羅斯帝國。


    小村壽太郎堅決不同意,格雷和杜威也勸米哈伊爾降低條件。


    這樣的條件別說日本人不同意,英國人和美國人也不同意。


    “不同意咱們就繼續打,俄羅斯帝國在談判桌上得不到的東西,尤裏耶夫大公會從戰場上拿回來!”


    米哈伊爾囂張至極,人家都是談判是戰爭的延續,在米哈伊爾這裏,戰爭是談判的前提。


    小村壽太郎的條件是仿照《樸茨茅次條約》,以雙方實控線為界停戰,不割地,不賠款,更沒有退位改製。


    米哈伊爾不廢話,於是隔天,俄軍在薩哈林島向參與日軍發動進攻,6000日軍全軍覆沒,俄軍將日軍的屍體全部收集起來,用漁船拉倒北海道漁場喂魚。


    這下輪到日本人糾結了。


    以後北海道漁場裏的魚,還能吃嗎?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在西伯利亞打地鼠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鯰魚頭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鯰魚頭並收藏我在西伯利亞打地鼠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