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1章清算
日本今年農業歉收,減產嚴重。
入夏一場颶風襲擊日本關東地區,造成近萬人死亡,上百萬人流離失所。
《海參崴條約》簽字後,日本漁民無法進入北海道漁場捕魚,這給日本帶來的影響極其嚴重。
多重因素疊加,今年春季,日本多地爆發搶米事件,日本政府派軍隊鎮壓,和饑民暴發嚴重衝突。
今年9月,日本有一筆國債即將到期,為償還國債,日本政府加大對國民的盤剝,引發民眾強烈不滿,從六月份開始,日本多地工人罷工,農民暴動,混亂開始向全國蔓延。
長崎由於是日本第一大港,情況還算不錯。
進入七月份之後,大量災民湧入長崎,長崎的秩序同樣受到嚴重影響。
7月13號,長崎英租界警察驅逐乞丐,將一名乞丐活活打死,引發長崎民眾強烈憤怒。
15號,兩名英租界警察在巡邏的時候,遭到不明身份民眾襲擊,一死一傷。
英租界警察和水兵瘋狂出動,以事發地點為中心逮捕100餘人,聲稱如果找不到凶手,就要將這些人全部槍決。
16號,大批長崎民眾聚集在英租界警察局前,希望英租界釋放被逮捕無辜民眾。
《海參崴條約》簽訂後,整個長崎都成為俄羅斯帝國租界,英租界又成為俄羅斯租界內的國中之國。
為對長崎更好的進行管理,西伯利亞艦隊成立長崎港務管理處,代替長崎市政府行使行政職能。
有血性的日本人,都已經在日俄戰爭中,或者是日俄戰爭後死光了。
“現在英租界才是長崎的最大不穩定因素,除非我們能將英租界取消,否則類似事件還會不斷發生。”
卡薩夫現在的職位是長崎港務管理處處長。
彼得不追問,相信卡薩夫知道他在幹什麽。
“你老實說,英租界的混亂,和你有沒有關係?”
《海參崴條約》的內容公布後,日本有數百人因無法接受這一事實絕望自殺。
彼得可以接受英租界陷入混亂,但決不允許長崎遭到災民的衝擊。
日俄戰爭爆發後,長崎俄租界被取消。
“很好,記住不管誰問你,你最好都這樣說——”
英租界警察悍然開槍,造成20餘人死傷,衝突進一步升級。
彼得不認為日本人敢衝擊英租界。
格雷和米哈伊爾討論長崎租界的時候,並沒有詳細確定租界的範圍。
這道牆也不用西伯利亞艦隊的水兵動手,有的是災民願意接受西伯利亞艦隊的雇傭。
“絕對沒有!”
卡薩夫矢口否認。
這就給了彼得充足的可操作空間,於是整個長崎半島,都成為俄羅斯帝國的租界。
現在還活著的日本人,不說個個都是苟且偷生之輩,但敢於刺殺尼古拉那樣的瘋子已經沒有了。
為保證災民不對長崎形成衝擊,彼得下令封鎖所有通往長崎的交通要道,並在長崎以北15公裏處,修建一條長達7公裏的圍牆,將長崎和九州割裂開來。
單就自身條件來說,長崎作為港口,條件比亞瑟要塞更優越。
亞瑟要塞隻有一個狹窄的出入口,一旦出口被封堵,軍艦就無法出入。
長崎不僅是軍港,而且還有造船廠,最大的泊位可供“尤裏耶夫”和“羅曼諾夫”停靠,自然就成為西伯利亞艦隊的第一選擇。
西伯利亞艦隊修牆這一舉動,引發日本政府的不滿。
不過日本政府現在也不敢反對西伯利亞艦隊修牆,因為西伯利亞艦隊修牆的同時,正著手對日俄戰爭的相關責任人進行清算,現在日本政府人人自危,唯恐被作為戰犯,被西伯利亞艦隊逮捕。
東京灣雖然沒有成為俄羅斯帝國的租界,但作為勝利者,俄羅斯帝國有權在東京灣駐軍,監督日本進行和平改造。
日俄戰爭期間,曾為日本在歐洲籌款立下汗馬功勞的高橋是清,成為西伯利亞艦隊的第一個逮捕對象。
日俄戰爭結束後,高橋是清被封為男爵,並一躍成為貴族院議員。
遠東衝突爆發後,高橋是清再次前往歐洲為日本籌款。
這一次的籌款不夠順利,高橋是清隻籌集到6000日元。
隨後聯合艦隊被殲滅,高橋是清再也沒有借到一分錢。
“我所有的所作所為,都是奉命行事,作為一個日本人,我無法拒絕來自國內的命令。”
高橋是清百般抵賴,認為自己沒有任何錯誤。
“日本政府藏匿的資產到底在哪裏?”
來自阿斯波的情報處長切爾諾夫親自負責對高橋是清的審訊。
《海參崴條約》規定,日本要賠償阿穆爾總督區企業,以及喬治私人10億盧布。
日本現在一分錢都拿不出。
英國為收回投資,組織數十萬日本女人南下打工。
俄羅斯人幹不出這種事,所以就把主要精力放在日本本土。
日本政府確實是沒錢。
但不代表日本民間沒錢。
日本雖然在辛醜戰爭中拿到的賠款沒有俄羅斯帝國多,但是在所有參戰國家中,日本的收獲是最豐富的。
歐洲人不了解東方文化,其實不太知道什麽樣的東西有價值。
日本早在甲午戰爭前,就針對清帝國進行了長達數十年的情報工作,對清帝國的了解,比清政府更充分。
所以在占領清帝國都城後,其他國家的士兵都忙著搶金銀財寶,隻有日本一進城就直奔戶部,直接把戶部搬空。
辛醜戰爭後,流落到日本的清國工藝品以百萬計,價值無法估算。
切爾諾夫其實也不了解這些工藝品的價值。
但誰讓阿穆爾有一位喜愛遠東文化的尤裏耶夫大公夫人呢,所以切爾諾夫就親自負責這個工作。
“我不知道,我大部分時間都在歐洲工作,戰爭結束後才返回日本,沒過幾個月戰爭再次爆發,我又前往歐洲籌款,所以我真不知道——”
高橋是清沒說謊,他在1899年才被任命為日本銀行副總裁,隨後擔任駐英國財務官,對於日本國內的情況確實不太了解。
“除非你告訴我誰知道,否則你就等死吧——”
切爾諾夫說謊了,不管高橋是清是否配合,切爾諾夫都不會放過高橋是清。
“如果有人知道,那一定是首相閣下。”
高橋是清直接把桂太郎給賣了。
桂太郎今年一月因聯合艦隊被全殲,被迫辭去首相職務,曾於桂太郎之前,擔任臨時首相的西園寺公望擔任首相。
《海參崴條約》簽字後,西園寺公望辭職,桂太郎再次出山執政。
切爾諾夫還沒有來得及派人抓捕桂太郎,桂太郎遇刺住院。
日俄戰爭先勝後敗,日本人的心情就像坐過山車,大起大落的實在是太刺激了。
和俄羅斯帝國一樣,日本在《海參崴條約》簽字後,就有人要求以桂太郎為首的內閣集體自殺謝罪。
桂太郎不想自殺,日本人卻不放過他。
26號上午,一個叫福山三郎的退伍中佐,闖入首相府,向桂太郎連開三槍,桂太郎左胸中彈,傷勢嚴重,被送往醫院接受治療。
切爾諾夫前往醫院探望桂太郎,才知道桂太郎在被送往醫院後,一直處於昏迷中,生命垂危。
切爾諾夫不急,他手裏還有一份很長的名單,挨個叫來慢慢問,總能讓尤裏耶夫大公夫人滿意的。
日本今年農業歉收,減產嚴重。
入夏一場颶風襲擊日本關東地區,造成近萬人死亡,上百萬人流離失所。
《海參崴條約》簽字後,日本漁民無法進入北海道漁場捕魚,這給日本帶來的影響極其嚴重。
多重因素疊加,今年春季,日本多地爆發搶米事件,日本政府派軍隊鎮壓,和饑民暴發嚴重衝突。
今年9月,日本有一筆國債即將到期,為償還國債,日本政府加大對國民的盤剝,引發民眾強烈不滿,從六月份開始,日本多地工人罷工,農民暴動,混亂開始向全國蔓延。
長崎由於是日本第一大港,情況還算不錯。
進入七月份之後,大量災民湧入長崎,長崎的秩序同樣受到嚴重影響。
7月13號,長崎英租界警察驅逐乞丐,將一名乞丐活活打死,引發長崎民眾強烈憤怒。
15號,兩名英租界警察在巡邏的時候,遭到不明身份民眾襲擊,一死一傷。
英租界警察和水兵瘋狂出動,以事發地點為中心逮捕100餘人,聲稱如果找不到凶手,就要將這些人全部槍決。
16號,大批長崎民眾聚集在英租界警察局前,希望英租界釋放被逮捕無辜民眾。
《海參崴條約》簽訂後,整個長崎都成為俄羅斯帝國租界,英租界又成為俄羅斯租界內的國中之國。
為對長崎更好的進行管理,西伯利亞艦隊成立長崎港務管理處,代替長崎市政府行使行政職能。
有血性的日本人,都已經在日俄戰爭中,或者是日俄戰爭後死光了。
“現在英租界才是長崎的最大不穩定因素,除非我們能將英租界取消,否則類似事件還會不斷發生。”
卡薩夫現在的職位是長崎港務管理處處長。
彼得不追問,相信卡薩夫知道他在幹什麽。
“你老實說,英租界的混亂,和你有沒有關係?”
《海參崴條約》的內容公布後,日本有數百人因無法接受這一事實絕望自殺。
彼得可以接受英租界陷入混亂,但決不允許長崎遭到災民的衝擊。
日俄戰爭爆發後,長崎俄租界被取消。
“很好,記住不管誰問你,你最好都這樣說——”
英租界警察悍然開槍,造成20餘人死傷,衝突進一步升級。
彼得不認為日本人敢衝擊英租界。
格雷和米哈伊爾討論長崎租界的時候,並沒有詳細確定租界的範圍。
這道牆也不用西伯利亞艦隊的水兵動手,有的是災民願意接受西伯利亞艦隊的雇傭。
“絕對沒有!”
卡薩夫矢口否認。
這就給了彼得充足的可操作空間,於是整個長崎半島,都成為俄羅斯帝國的租界。
現在還活著的日本人,不說個個都是苟且偷生之輩,但敢於刺殺尼古拉那樣的瘋子已經沒有了。
為保證災民不對長崎形成衝擊,彼得下令封鎖所有通往長崎的交通要道,並在長崎以北15公裏處,修建一條長達7公裏的圍牆,將長崎和九州割裂開來。
單就自身條件來說,長崎作為港口,條件比亞瑟要塞更優越。
亞瑟要塞隻有一個狹窄的出入口,一旦出口被封堵,軍艦就無法出入。
長崎不僅是軍港,而且還有造船廠,最大的泊位可供“尤裏耶夫”和“羅曼諾夫”停靠,自然就成為西伯利亞艦隊的第一選擇。
西伯利亞艦隊修牆這一舉動,引發日本政府的不滿。
不過日本政府現在也不敢反對西伯利亞艦隊修牆,因為西伯利亞艦隊修牆的同時,正著手對日俄戰爭的相關責任人進行清算,現在日本政府人人自危,唯恐被作為戰犯,被西伯利亞艦隊逮捕。
東京灣雖然沒有成為俄羅斯帝國的租界,但作為勝利者,俄羅斯帝國有權在東京灣駐軍,監督日本進行和平改造。
日俄戰爭期間,曾為日本在歐洲籌款立下汗馬功勞的高橋是清,成為西伯利亞艦隊的第一個逮捕對象。
日俄戰爭結束後,高橋是清被封為男爵,並一躍成為貴族院議員。
遠東衝突爆發後,高橋是清再次前往歐洲為日本籌款。
這一次的籌款不夠順利,高橋是清隻籌集到6000日元。
隨後聯合艦隊被殲滅,高橋是清再也沒有借到一分錢。
“我所有的所作所為,都是奉命行事,作為一個日本人,我無法拒絕來自國內的命令。”
高橋是清百般抵賴,認為自己沒有任何錯誤。
“日本政府藏匿的資產到底在哪裏?”
來自阿斯波的情報處長切爾諾夫親自負責對高橋是清的審訊。
《海參崴條約》規定,日本要賠償阿穆爾總督區企業,以及喬治私人10億盧布。
日本現在一分錢都拿不出。
英國為收回投資,組織數十萬日本女人南下打工。
俄羅斯人幹不出這種事,所以就把主要精力放在日本本土。
日本政府確實是沒錢。
但不代表日本民間沒錢。
日本雖然在辛醜戰爭中拿到的賠款沒有俄羅斯帝國多,但是在所有參戰國家中,日本的收獲是最豐富的。
歐洲人不了解東方文化,其實不太知道什麽樣的東西有價值。
日本早在甲午戰爭前,就針對清帝國進行了長達數十年的情報工作,對清帝國的了解,比清政府更充分。
所以在占領清帝國都城後,其他國家的士兵都忙著搶金銀財寶,隻有日本一進城就直奔戶部,直接把戶部搬空。
辛醜戰爭後,流落到日本的清國工藝品以百萬計,價值無法估算。
切爾諾夫其實也不了解這些工藝品的價值。
但誰讓阿穆爾有一位喜愛遠東文化的尤裏耶夫大公夫人呢,所以切爾諾夫就親自負責這個工作。
“我不知道,我大部分時間都在歐洲工作,戰爭結束後才返回日本,沒過幾個月戰爭再次爆發,我又前往歐洲籌款,所以我真不知道——”
高橋是清沒說謊,他在1899年才被任命為日本銀行副總裁,隨後擔任駐英國財務官,對於日本國內的情況確實不太了解。
“除非你告訴我誰知道,否則你就等死吧——”
切爾諾夫說謊了,不管高橋是清是否配合,切爾諾夫都不會放過高橋是清。
“如果有人知道,那一定是首相閣下。”
高橋是清直接把桂太郎給賣了。
桂太郎今年一月因聯合艦隊被全殲,被迫辭去首相職務,曾於桂太郎之前,擔任臨時首相的西園寺公望擔任首相。
《海參崴條約》簽字後,西園寺公望辭職,桂太郎再次出山執政。
切爾諾夫還沒有來得及派人抓捕桂太郎,桂太郎遇刺住院。
日俄戰爭先勝後敗,日本人的心情就像坐過山車,大起大落的實在是太刺激了。
和俄羅斯帝國一樣,日本在《海參崴條約》簽字後,就有人要求以桂太郎為首的內閣集體自殺謝罪。
桂太郎不想自殺,日本人卻不放過他。
26號上午,一個叫福山三郎的退伍中佐,闖入首相府,向桂太郎連開三槍,桂太郎左胸中彈,傷勢嚴重,被送往醫院接受治療。
切爾諾夫前往醫院探望桂太郎,才知道桂太郎在被送往醫院後,一直處於昏迷中,生命垂危。
切爾諾夫不急,他手裏還有一份很長的名單,挨個叫來慢慢問,總能讓尤裏耶夫大公夫人滿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