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治不僅不想給援助,反而想讓巴爾幹國家交保護費。


    不想交保護費也行,學保加利亞王國,向俄羅斯帝國全麵開放,允許俄羅斯帝國駐軍,帝國自然會承擔相應的責任和義務。


    現在的情況是,有些人既要又要,明明沒有公主的命,偏偏染上公主的病,這就讓喬治很為難。


    站在喬治的立場上,俄羅斯帝國已經幫助塞爾維亞王國獲得獨立地位,塞爾維亞不說對俄羅斯充滿感激,至少不該苛求太多。


    彼得卻覺得,既然俄羅斯帝國已經幫助塞爾維亞王國獨立,那為什麽不繼續幫助塞爾維亞實現“大塞爾維亞”的夢想呢。


    巴爾幹聯盟成立的時候,喬治曾就這個問題,和塞爾維亞王國陸軍大臣普特尼克有過深入交流。


    彼得一世畢竟是國王,喬治肯定要更委婉一些。


    不過遺憾的是,也不知道彼得一世是理解能力不行,還是故意裝傻,他居然將喬治的拒絕,理解成默許。


    喬治沒有太多時間浪費在彼得身上,幾個月不在聖彼得堡,堆積的事務有點多,剛送走這個彼得,另一個彼得就在門口排隊,無縫銜接。


    巴爾幹戰爭中,黑海艦隊的海軍陸戰隊發揮了重要作用,剛剛過去的這個冬天,波羅的海艦隊也組建了海軍陸戰隊,一共兩個師。


    彼得盯上了陸軍的裝甲戰車。


    海軍陸戰隊最大的問題是缺少重型武器,幾乎沒有攻堅能力。


    前幾年海參崴技術人員就提出一個設想,既然鋼鐵製造的軍艦可以漂浮在水麵上,那麽同樣的思路能否移植到裝甲戰車上?


    由於當時西伯利亞艦隊沒有需求,所以這個設想隻停留在紙麵上,並沒有進行相關驗證。


    去年冬天,喀琅施塔得海軍基地的技術人員進行了一係列實驗,終於成功製造出水陸兩棲裝甲戰車。


    彼得希望為海軍陸戰隊配發水陸兩棲裝甲戰車,增強海軍陸戰隊的攻堅能力。


    現在俄羅斯帝國的裝甲戰車,武器已經很豐富了,除了機槍之外,還可以安裝火炮和榴彈發射器,以及火焰噴射器。


    裝甲戰車確實是可以有效提高海軍陸戰隊的戰鬥力。


    唯一的問題是經費。


    今年的經費已經確定,每一個戈比的去向都已經明確,采購裝甲戰車的話,隻能追加預算。


    近衛軍還沒有完成摩托化改造呢,讓喬治從哪兒擠出經費采購裝甲車?


    對這個彼得,喬治就不客氣了,兩手一攤徹底擺爛:“沒錢!”


    “你可是帝國最有權勢的尤裏耶夫大公,怎麽能沒錢呢——”


    日俄戰爭結束後,彼得和喬治二妹小葉卡捷琳娜完婚,現在在喬治麵前,也經常沒大沒小。


    喬治隻能說造孽,這個局麵也是他一手造成的。


    上輩子喬治看史書的時候,對外戚深惡痛絕。


    現在喬治才知道,聯姻是組建利益聯盟的最佳方式,彼得和瓦西裏、安德烈要麽娶了喬治的妹妹,要麽娶了堂妹,他們之間的利益已經牢不可破。


    “一艘全重型火炮戰列艦,至少可以采購200輛裝甲戰車,足夠裝備兩個師。”


    彼得要求不高,近衛軍一個師可是配備了120輛裝甲戰車呢。


    不過海軍陸戰隊的規模也不如近衛軍,一個師隻有1.2萬人。


    近衛軍一個師可是1.6萬人。


    喬治眼珠子一轉,計上心頭。


    “年底的預算編製,我會將其列入其中,明年開始列裝。”


    今年如果世界大戰不開打,那明年列裝也沒問題。


    “現在的局麵這麽緊張,我們怎麽能等到明年呢?”


    彼得提醒喬治,時不我待。


    “波羅的海艦隊能擊敗德國公海艦隊嗎?”


    喬治主動轉移話題。


    彼得的表情馬上尷尬起來。


    如果喬治問的是德國波羅的海艦隊,那彼得確實有信心。


    公海艦隊是德軍主力,已經建成和在建的全重型火炮戰列艦加起來一共17艘,德國去年底剛剛通過《1914海軍法案》,準備在“國王”級之後開工超無畏,和“國王”級一樣要造5艘。


    說實話,如果喬治不是重生到俄羅斯帝國,而是重生到德意誌,那喬治沒準還真能掀翻大英帝國。


    “你是波羅的海艦隊司令,先做好份內工作。”


    喬治對波羅的海艦隊的要求不高,隻要不讓德軍從波羅的海登陸就行。


    公海艦隊是皇家海軍的任務。


    罵走這個彼得,喬治辦公室門外排隊等待喬治接見的各路人馬還有十幾個,克裏斯蒂給每個人分配的時間隻有15分鍾。


    喬治忙的不可開交,尼古拉這邊也不消停。


    俄羅斯帝國是否針對奧匈帝國進行威懾性動員,這是各國最關注的焦點。


    這兩天又有一個來自東亞的仆從師抵達保加利亞,駐紮在保加利亞的部隊增加到7個師,總兵力超過10萬人。


    巴爾幹戰爭結束後,羅馬尼亞王國和希臘王國大裁軍,保留的兵力都在10萬人左右。


    塞爾維亞王國動員後,總兵力增加到30萬人。


    加上黑山和阿爾巴尼亞,巴爾幹聯盟的總兵力再次突破50萬人,這讓奧匈帝國感受到巨大威脅。


    喬治口口聲聲不動員,卻在不停地向巴爾幹半島增兵,囤積在君士坦丁堡的軍用物資已經堆滿碼頭和倉庫,你到底想幹嘛?


    喬治是野蠻人,不好溝通。


    所以這幾天冬宮就門庭若市,來試探尼古拉口風的各國使節絡繹不絕。


    格雷很無奈,這是他最近一年內,第三次來到聖彼得堡。


    和格雷一起抵達聖彼得堡的,還有陸軍元帥約翰·弗倫奇。


    約翰·弗倫奇生於1852,1866年開始從軍,迄今已經48年。


    去年11月,愛爾蘭民族自願軍成立,武力反抗英國殖民統治。


    時任英軍總參謀長的約翰·弗倫奇調派卡勒騎兵旅前往鎮壓,但包括旅長在內的60位軍官,寧願退役也不願前往,約翰·弗倫奇因此辭職。


    約翰·弗倫奇此行,是為考察俄羅斯帝國的動員能力。


    協約國內部,海軍以英國為主,陸軍方麵,俄軍才是主力。


    別看法國人對“天下第一陸軍”念念不忘,法國人在法德邊境修建防線,充分證明法國人的心虛。


    日俄戰爭中俄軍表現的還很狼狽。


    到了巴爾幹戰爭,俄軍的表現堪稱驚豔,幹脆利落拿下君士坦丁堡,其他國家甚至都沒有來得及動員。


    約翰·弗倫奇對喬治充滿好奇。


    所以約翰·弗倫奇抵達聖彼得堡之後,沒有去找小尼古拉,而是打著考察仆從軍的旗號,來海軍部找喬治。


    這算是找對人了。


    第二次布爾戰爭中的英軍,是以英國人為主,以殖民地士兵為主組建的仆從軍,幾乎沒有參戰,隻承擔了一些後勤工作。


    戰爭過程讓全世界都充分認識到英軍的戰鬥力是多麽費拉不堪,英國人也開始反思。


    喬治調往保加利亞的,全部都是高日仆從軍。


    這讓約翰·弗倫奇心存疑惑,難道喬治就不擔心仆從軍的戰鬥力嗎?


    英國之所以死死賴在印度不走,最主要的原因是印度的人力資源。


    英國也考慮過征召印度人組建仆從軍,但是基於某些原因,一直沒能付諸實施。


    所以約翰·弗倫奇是來找喬治取經的。


    “印度人麽——”


    喬治真的是多一個字都不敢說。


    英軍在布爾戰爭中表現的雖然差,但是符合英軍的真實水平,沒有擊穿底線。


    組建印度仆從軍之後,英國人才會真正認識到什麽叫爛泥巴糊不上牆。


    喬治無所畏懼,是因為俄羅斯帝國有500萬能征善戰的哥薩克。


    把喬治扔到印度,喬治能指望的恐怕就隻剩廓爾喀了。


    但問題是,廓爾喀並不是英國人。


    所以英國人不可能給與廓爾喀真正的信任,對於英國人來說廓爾喀隻是消耗品,這才是問題的關鍵。


    “指望印度人還不如指望澳洲人。”


    喬治真誠建議。


    澳洲——


    尤其澳大利亞,對英國爸爸真的是掏心掏肺,550萬的總人口,第一次世界大戰征召50萬人組建澳新軍團赴歐參戰,不愧為大英帝國好大兒——


    好二兒。


    英國好大兒是加拿大。


    “澳洲人口太少,潛力有限。”


    約翰·弗倫奇還不知道澳大利亞能爆發出多大的潛力。


    那喬治就沒辦法了。


    日本現在還處於英俄共管狀態下,倫敦也曾學習俄羅斯帝國,征召日本人組建仆從軍。


    問題是現在所有日本人都認為,如果不是英國拱火,日本根本就不會走上對外擴張的道路,所以日本之所以淪落到今天這個地步,都是英國的錯。


    日本人一旦形成共識,幾乎就是根深蒂固,不可改變的。


    所以日本人對英國的征召,反應並不積極,甚至有強烈抵觸,英國不得不放棄。


    這種情況下真要把槍給了日本人,日本人會把槍口對準誰真不好說。


    約翰·弗倫奇給喬治帶來一個好消息,英王決定授予喬治陸軍元帥榮譽。


    喬治不要,無事獻殷勤,非奸即盜。


    約翰·弗倫奇好奇,送上門的榮譽都不要?


    嗬——


    誰稀罕!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在西伯利亞打地鼠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鯰魚頭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鯰魚頭並收藏我在西伯利亞打地鼠最新章節